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78节
“起居注,朕能看一看吗?”
褚遂良很有职业操守地回答:
“原则上不行。”
“原则上不行,那就是行咯。”
“如果陛下硬要看,臣也无法阻拦,但臣会将此事一并记入起居注。”
“哦。那朕如果不看,你还会记吗?”
“会的,这段对话会原封不动地记录在案。”
“看也记不看也记,那朕不看岂不是亏了?”
李世民发现了华点,伸出大手:
“给朕看看!”
“啊这……”
褚遂良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屈辱地把起居注交了出去。
李世民将册子往前翻了一页,翻到今天上午的记录。
瞳孔一缩。
“朕昏倒后,李明率先呼救……朕脉搏停滞,御医一筹莫展……李明跪在朕的身边,以双手按压朕心,向漫天神佛祈祷……孝感动天,转危为安……”
若不是对褚遂良知根知底,知道他就是一台么得感情的记录机器,李世民还以为自己在看小说。
自己这条命,真的是李明向神佛祈求来的?!
——当然没有神佛,其实是李明拼上这条小命、以及这身吃大米拌小米得来的体重,连做一个多时辰的心肺复苏,才拖回了李世民的一条命。
但“心脏骤停、胸部按压”之类的,对唐朝人来说有些超纲了。
加上唐朝儒释道三教盛行,将心脏停跳又起搏这类“死而复生”的“神迹”归因为孝感动天,也不难理解。
可以说过程全错、答案全对。
李世民还在那儿纳闷,究竟哪个流派的祈福仪式这么古怪。
需要用力按压胸腔,让他的肋骨疼到现在……
“这是小事,关键是,李明救了朕的性命啊!”
李世民抛开微不足道的疑问,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这才是真正的孝啊!
足以感动上苍的孝顺!
与之相比,三位嫡子都略显黯淡了……
“他救了朕的命,而朕居然还怀疑他不孝……”李世民自责到了极点。
现在想来,李明虽然调皮了些,但干出的无一不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调和他和太子的矛盾、给出驱陇西吞河北的妙计、乃至于拯救了自己的性命……
真正做到了小节不拘、大节不亏。
而这么多年来,他这个不称职的父亲不但对他恩宠极少,甚至还在有意无意地冷落这个最小的儿子……
“朕真傻,真的……”
李世民喃喃自语,瞄到了起居注上李明说的一句话,感动得眼睛都红了。
“明大恸,抚龙体泣曰:
“太宗有事,吾亦逝矣!”
瞧瞧,瞧瞧,说得多孝顺啊!
唐太宗如果出了什么三长两短,他李明也活不下去了……
“嗯?等等。”李世民发现了华点。
那臭小子,管谁叫太宗呢?!
特么的连老子的庙号都想好了?!
李世民气得忍不住发笑。
“兔崽子,每次都能在干出一番大事之后,又试探朕的容忍底线……”
笑着笑着,他的表情渐渐凝重了起来。
起居注解答了“李明干了什么”这个问题,但没有解答另一个更大的问题——
李明他人呢?
他躲哪儿去了?
不应该急着来领取小红花吗?
接着,李世民慢慢意识到了第三个,也是最大的问题。
皇子孝感动天、救驾有功。
这本该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祥瑞之事。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韦贵妃和长孙无忌,乃至李泰、大伴以及身边的宦官,都在瞒着他?
仿佛这是一件臭不可闻的皇室丑闻?
若不是李世民多了个心眼,顶着后人的议论,强行查看起居注。
他未必会知道、知道了也未必会相信,李明竟做出了此等奇幻之举。
李世民的心慢慢冷却下去。
头脑也随之冷静,高效地进行政治算计。
后宫之首韦珪、朝堂之首长孙无忌,各自携他们所支持的皇子势力前来探视。
而又默契地联手掩盖李明的功劳。
加上之前李明的种种自污举动,三番五次地推脱封王拜相……
还有两仪殿上的那句什么“父皇我要辞职”的怪话……
“难道他的惧怕不是空穴来风?
“难道诸皇子之间真的……真的已经闹到了这种地步???”
李世民感到后背发凉。
一片阴影,一片高大城门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
“传阿史那结社率!”
李世民当机立断,召唤离立政殿最近的禁军将领。
大伴不知道陛下大晚上的要做什么文章,奏报道:
“回陛下,阿史那中郎将,已率兵去往立政殿……”
“去那儿干嘛?谁下的命令?!”李世民猛然大喝,目眦欲裂。
朕不过睡了半日,他们要反了天了?!
“是,是那个……”
饶是跟随陛下多年的大伴,也被吓得方寸大乱,语无伦次。
“唉算了!”
李世民没时间和他耗,果断对殿外守卫发号施令:
“令北门外左右屯营飞骑劲军,由玄武门入宫,把守甘露门!
“召百骑出营,随朕左右!”
这阵仗把大伴吓坏了。
发生了什么?宫廷政变了吗?
不过一会儿工夫,披甲执锐的百骑精兵已整装待发,在立政殿门口集合。
大病初愈的李世民亲自披挂上马,挥刀向北。
“向立德殿,急行军!”
第63章 大唐coser李承乾
刚披上总重五、六十斤的战甲兜鍪时,李世民还有些气短气急。
意识仍然蒙着一层薄雾,被李明按压的肋骨也在隐隐生疼。
但当他跨上了战马,一切雾霾顷刻消散。
这位急病初愈的马上皇帝,又变回了年轻时的天策上将。
他的思路非常清晰。
百骑是皇帝直接招募指挥的贴身护卫,飞骑是世代为兵的职业军人。
都独立于南衙府兵十六卫,被称为“北衙禁军”。
十六卫之一的右监门卫有异动,保险起见,府兵暂时不可信任。
所以调集的是另外两支心腹部队。
马背上,李世民面沉如水。
如果说,有人要动他的庶子,使他感到愤怒。
那么,有人擅动他的军队,还是宫中的军队,更是触碰了他的逆鳞。
作为宫廷政变上位的皇帝,他太清楚禁军的利害了。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