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9节
“呵呵呵,两人关系真好,真是情同手足啊。”
什么话,我俩本来就是手足啊……李明觉得对方在内涵他家的复杂关系,眼神不善地看过去。
来者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妃子,提着一个精致的食盒。
杨氏立刻起身,满面春风地迎上前:
“阿武吃过了?来来来,快请坐。李明,别没礼貌,叫姨娘!”
“五姨娘好。”李明不情不愿地嘀咕。
他不知道五姨娘姓甚名谁,不过在后宫叫姨娘,就像在天津喊“结界”,肯定不会有错。
而且五姨娘确实当得起皇子的这句“姨娘”,因为她在后宫是有名分的。
好像是“才人”什么的。
虽然等级不高,但这位“五姨娘”很会来事,在后宫到处溜达,拉关系唠家常,和几位妃子都处得很不错。
但不知为什么,李明就是不喜欢她,觉得这姨娘太会钻营了。
什么?你说我李明也在勾连名门之后?
我这是在带官n代们下基层!
体察长安民情的事,能叫钻营吗?
“唉,今日陛下赏赐了御食,奈何我口腹不振,便拿来与杨姐姐分享。”
五姨娘做出烦恼的姿态,打开食盒。
里面是小半个雕花冬瓜,凤凰花纹栩栩如生。瓜瓤掏空,里面满满的都是桃胶燕窝。
每天只能吃小米拌大米的姐姐们眼睛一下就直了。
李明撇撇嘴。
好茶,是在炫耀自己很受皇帝宠爱么……
五姨娘瞥了一眼桌面,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故作惊讶道:
“杨姐姐今日在吃斋吗?饭菜如此朴素。”
全家人的注意力全被五姨娘带来的“甘露羹”吸引了,没听出对方话里的刺。杨氏惆怅地叹息:
“我福气浅薄,又年老色衰,早已失去了陛下的宠爱,活着也只是吃口粮食罢了。”
五姨娘笑得眉毛都弯了:
“杨姐姐为何自怨自艾?自从皇后薨……”
她压低了声音。
“自从皇后殿下薨逝以来,陛下便甚少踏足后宫。姐妹们都独守空房……”
“我吃饱了。”李明不想看宫斗剧,果断换台,钻进小黑屋。
杨氏难为情地向“五姨娘”赔罪:
“媚娘妹妹,那熊孩子不太受父亲的规劝,调皮惯了,希望你别介意。”
“五”媚娘——其实是武媚娘——望着李明的背影,微微眯细了眼睛,又立刻大度地笑道:
“孩子还是本性纯真些好。我真羡慕杨姐姐啊,能为陛下诞下一子……”
杨氏的眼里顿时充满了落寞和失望:
“可惜我名分不正,拖累了那孩子……”
常言母以子贵,但子又何尝不以母贵。
如果娘是文德皇后长孙氏,那儿子就算不是太子,也能得到肥厚的封地。
可如果娘是政斗失败者的发妻、被陛下像战利品一样掳入了后宫,那儿子也只能算个添头。
二女儿为母亲鸣不平:“阿娘没丧气,明明是李明那厮拖累我们!”
“是啊,那小子四处惹祸,迟早把咱都牵扯进去。”
李明一走,其他姐姐们也不藏着了,七嘴八舌地戳他脊背。
武媚娘笑眯眯地听着,时不时惊诧地点评几句:
“真的吗?还有这事?那孩子原来这么过分?”
李令全程一声不吭,草草扒了口饭,也想离席了。
她也不喜欢武媚娘。
这位姨娘虽然上门都会带些好吃的,但每次走后,家人的关系总会变得更僵。
好像专程来挑事儿似的。
“我吃饱……”
“娘子,老奴给您报喜了!”
老宦官兴冲冲地跑进来,一见武媚娘也坐着,愣了一下,立刻笑容满面地打躬:
“老奴拜见武才人。”
杨氏温和地说:
“阿武是自家人,有什么事直说便是。”
老宦官看看笑呵呵的武媚娘,总觉得脊背发凉,不由得挪开视线。
“禀报娘子,陛下今晚临幸立德殿。”
满座皆静。
皇后不在的这几年,陛下光临后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平日里,他都是在长孙皇后去世的立政殿过夜的,绝不穿过永巷、进入寝宫。
今天吹的什么风,竟点了人老珠黄的杨氏……
女眷们面露喜色。
虽然她们对当今圣上、自己实际上的二伯抱着极复杂的感情,但母亲受宠总归是好事。
武媚娘的脸色阴晴不定了半晌,硬是掰开一个笑脸:
“呵……呵,恭喜杨姐姐。我就不在这里杀风情了……”
杨氏更是摸不着头脑:“老宫人,您可知陛下为何……”
老宦官往门外看了看,确定没有外人,压低声音凑上来:
“老奴也是听人说的,陛下在殿外偶遇李明殿下,英姿勃发颇类父,便忽然思念起了娘子。”
居然是他……
满屋的女眷一时说不出话。
第8章 逆子出息了
武媚娘不声不响地走了,脚步虚浮。
刚才还抱怨李明拖累的姐姐们,现在都不说话了,闷头吃饭。
突然沾了这竖子的光,大家还有些不适应。
杨氏保持着刚才的姿势呆坐着,久久没有回过神。
刚听见李明的名字时,她的心脏停跳了一拍。
她以为这竖子又闯了什么祸,竟气得陛下亲自来问罪,甚至要……
把他废黜了!
覆巢之下无完卵,失去了皇子这枚护身符,这个小家如何能扛过宫里的疾风骤雨……
万幸,最糟的情况没有发生。
圣上的目光终于投向了这棵在风雨中野蛮生长的树苗。
可这英姿勃发,颇类父……
难道李世民陛下小时候也在宦官的帽子里撒尿?
这问题一直盘桓在海陵王妃的脑海里挥之不去,直到闲杂人等全部退下,陛下真的来了,她仍然恍恍惚惚。
“吾来的不是时候?”李世民眉毛一皱。
杨氏猛然惊醒:
“岂敢,妾身一直盼望着能再次伺候陛下。”
两人对坐,竟久久无言。
“唉……”李世民轻叹一声,弹弹桌子,“吾渴了。”
“是……是!”
杨氏就像新入宫的婢女一般,慌慌张张起身,手忙脚乱地泡起了茶。
一双结实的臂膀从她肩膀上越过,握住了她的双手。
李世民摩挲着她手掌的茧子:
“竟如此粗糙了。当年你刚加入李家,皮肤吹弹可破……”
杨氏的肩膀微微颤抖,无声地流着泪。
李世民温存地说:“吾来的不是时候?”
杨氏抽噎着摇头:“妾身……盼陛下……盼得好苦……”
老司机李世民只需一席话语,便轻松化开了多年的冰冻。
“元吉的女儿,都及笄了吧?”李世民喝着茶汤,像聊家常似的聊着。
玄武门之变都过去十四年了,即使是遗腹子也该及笄了。
上一篇:开局透露历史,秦皇汉武都炸了
下一篇:从钢七连到合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