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169节

  大方向的格局都已经定型,对于已经成为红军大脑的陈军来说,他现在只剩下最后一项任务。

  也是最重要的一项任务!

  那就是找出蓝军的指挥部,然后想办法将指挥部干掉。

  只有这样才能赢下演习。

  红军想尽办法在保护指挥部,陈军相信蓝军肯定也会用各种办法,把他们的指挥部保护起来。

  别看蓝军把指挥部放在直升机上,每天跟着直升机在天上飞。

  可直升机的燃油并不是无限的。

  蓝军必然还有一个地面指挥部,或者是为指挥部服务的补给营地,需要尽一切办法隐蔽起来。

  只有找出蓝军的这个补给营地,并且等到直升机从天上降下来。

  红军才有机会干掉蓝军指挥部。

  否则。

  一直飞在天上的蓝军指挥部,对于没有超视距防空打击能力的红军来说,几乎就是等同于无敌的。

  所以从这一点也更加的着重,七连尖刀侦察班的重要性。

  一旦侦察班没了。

  红军胜利的希望也就没了。

  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尖刀侦察班,在蓝军战区敌后生存的几率,陈军决定再来上一招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

  自己带一队人看似行径很隐蔽,实际上却不经意的暴露,来误导蓝军的判断,认为他们才是搜索蓝军的侦察队。

  从而让真正的红军侦察队伍,能够顺利的在敌后完成任务。

  毕竟老 A的实力明摆在那里,别说是尖刀侦察班被老 A给当面碰到了,就是老 A意识到了有红军渗透,就此在蓝军战区范围内进行搜索。

  以双方之间悬殊巨大的综合实力,尖刀侦察班根本不可能活得下来。

  毕竟特战就是主打小队作战,属于小队作战的巅峰天花板。

  侦察兵要差很远。

  陈军决定用瞒天过海来助力,红军指挥部又不需要他再参与,所以他很快便展开了新一轮行动。

  首先是留下防空班在七连,由高城来亲自负责调配指挥。

  现在的战争形态已经很明朗,红军需要抢占蓝军的更多阵地,而蓝军需要消灭红军更多的有生力量。

  这样才能在击垮指挥部之后,获得这场演习的最终胜利。

  所以陈军推断接下来双方的作战,必然会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尽一切办法完成各自的目标。

  由于蓝军地面部队战斗到现在,老 A损失还是挺大的。

  陆陆续续两个三个的阵亡,再加上被陈军一口气干掉十一个,袁朗的三中队已经损失了二十多人。

  本来就只有八十多名老 A,等于已经没了接近五分之二。

  只剩下五十多人的老 A三中队,需要分出一部分来对付即将用瞒天过海,向蓝军腹地渗透的陈军侦查队。

  剩下的老 A就那么点人,面对已经在前期吃过了亏,开始死守阵地的红军,要想再干掉几百红军有生力量,达标杀敌50%是很困难的。

  也就等于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老A肯定无法成为消灭红军的主力。

  只能起到地面牵制策应的作用。

  所以陈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后续战场蓝军的陆航部队才会是主力,依靠其高速机动来持续不断的出击,来大量消耗红军的有生力量。

  包括但不限于坦克部队、后勤部队和补给线等等。

  红军接下来要面对的防空压力,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每一份防空力量都将显得尤为重要。

  钢七连的防空班由陈军亲自打造,每一名射手的技术都非常优秀。

  在这一场空袭与防空的战斗中,必然也必须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为红军获胜打下更多的优势。

  因此把防空班留给高层指挥,比陈军带走做诱饵要作用更大。

  剩下的二班作为反侦察班,需要留下来搜索警戒蓝军的渗透侦察。

  哪怕单兵能力远不如老 A,有一个班的专业侦察兵,配合警通连在四周请假,总比没有任何防备的好。

  这么一来。

  就只剩下火力排的三个班,还有坦克班和狙击班。

  陈军为了做到不经意的暴露,不让蓝军发现他的意图,从而有所防备,特意将这五个班全都带上,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敌后渗透。

  这看起来非常的不对劲,仔细一想又其实很对劲。

  因为钢七连本就是侦察连,出动一个侦察连去寻找目标,而且是战略级目标,完全是有必要的。

  更别说……

  这么大一群人往蓝军敌后渗透,蓝军哪怕发现其中不对劲,也不得不出动大量单位来拦截。

  不可能让这么大帮子人,在自家后方各种横冲直撞搅天搅地。

  相当于就是一个阳谋。

  逼着你哪怕知道有陷阱,也只能硬着头皮跳进来。

  不过陈军确实是想吸引蓝军,而且是尽可能多的牵制更多蓝军部队,他这边牵扯的人更多,史今那边就会更加安全。

  可与此同时。

  他也不想送死,被蓝军给围剿掉。

  要是真的冲进去全部都嘎了,那这一招就不是瞒天过海,而是自己送上门。

  所以虽然带了这五个班进去,但是陈军对五个班都进行了临时的改变,做了一些特殊的定向调整。

  火力排主武器是100迫击炮,这玩意实在是太笨重了。

  陈军果断放弃,全部换上步枪。

  炮兵原地变成“枪兵”!

  原来的反坦克班也得换装,蓝军压根没有装甲单位,带着具火箭筒进去,发挥不了太多作用。

  陈军将其中的两具60火箭筒,换成了两具前卫1单兵防空导弹。

  当初防空班和反坦克班在训练时,陈军为了让合成连有更大的灵活性,两个班都练习过对方的主武器,让两个班互相成为对方的替补。

  这样在战争期间有需要时,两个班的战士可以随时切换。

  两者的携行方式本就差不多,发射方式也相当于异曲同工,一起练能事倍功半,当时训练效果也确实还不错。

  没想到当初陈军的脑洞大开,这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反坦克兵一秒切换变防空兵。

  没任何毛病!

  最后剩下的狙击班虽然不用变,但他们的任务却要增加一项,那就是临时作为侦察班来使用。

  调出其中两个狙击组,转为侦察组。

  狙击手本就是最擅长隐藏的兵,配的观察手更是一名合格的侦察员。

  两者之间切换,同样是无缝衔接。

  完成了对五个班的临时调整,并从团部后勤申请到足够的武器装备,陈军随后便带队开始出发。

  值得一提的是……

  陈军在带人去领所需武器时,路上恰好碰到了完成补给任务回来,一路上还是在找人带话的老马三人。

  从演习开始就一直在找人带话,到现在都还没把话带给许三多。

  老马三人还真有毅力,竟然还在坚持。

  本来要是没有碰到陈军的话,哪怕是演习直到结束的最后一分钟,老马三人都不可能找到许三多。

  因为尖刀侦查班已深入敌后,钢七连每个班都有重要任务。

  哪里会有人给他们带话。

  哪里又有人能把话带给许三多。

  而陈军这次来团后勤装备处,领取所需的武器也就是一趟路,哪怕差个二十秒双方都会错过。

  不得不说。

  老马能够在这时候碰到陈军,真的算是他的一场人生造化。

  陈军本来也没想特意帮老马,毕竟跑到草原五班那么远,实在没有太多必要,他也没那么多时间。

  不过既然现在碰到了老马,陈军索性就做个顺水人情。

第176章 钢七连,全军出击!

  老马是七零二团资格最老的班长,带出来的兵如今都已进入全团各连,成为了各连的优秀尖子骨干。

  如此有能力的带兵老班长,真要是就这么退伍,确实是部队的损失。

  陈军当初看电视剧的时候,对老实本分又不缺觉悟的老马,本身就有不错好感,还挺遗憾他的退伍。

  同时也知道九七年开始军改,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五十万“中裁军”。

  从二十四个集团军削到十八个集团军。

  史今和老马这一批老骨干,他们退伍的原因其实都差不多。

  都是因为个人履历平平,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军改又需要进行裁军,最后不得不在这波军改中遗憾离开部队。

  不过。

  老马要是想能够留在部队,其实比史今还要简单很多。

  因为草原驻训场守的是输油管道,这个位置根本就没办法撤掉,注定了一定要有个班守在这。

  老马只要是坚定的坚持要留下,红三连肯定能够给他想各种办法。

首节 上一节 169/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