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205节
在抗日战争的硝烟中,成长为晋绥野战军第一纵队,在艰苦环境中英勇作战,为解放立下赫赫战功。
1949年建国后改称第一军。
投身到全国各地的解放战争中,参与重大战役一百六十三次,共计剿匪、击杀果军余孽共计十万余人。
1953年参加的抗美援朝作战中,一百多次战斗再次歼敌一万多人。
毫无疑问。
他就是我军最强集团军之一!
要动就动最优秀的集团军,拿最好的部队来做改革的先锋,可见上面对这次改革的决心有多大。
而从下发的文件中可以总结,这次军改最大的是三个方面。
首先第一个大方向,就是试点师改旅。
美国的合成旅在战场表现惊人,经过实战以及数据的各种推演,证明它在信息化时代有足够优势。
所以我军为跟上信息化步伐,第一步就是从最基础的编制开始。
只不过不知道国外的东西,在我国会不会水土不服,是否真的具备优势,现在完全犹未得知。
以及其他方面的顾虑。
师改旅并没有进行全面推广,甚至都没有让所有甲级部队都参与,仅仅只是在第一集团军等少数部队上进行试点。
防止一开始步子迈太大扯到蛋,最后再想改回来就会很难。
而且即便是在第一集团军率先试点,上面的首长们也非常谨慎,并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梭哈。
仅仅只是将第一集团军旗下,摩步第三师改编成了摩步旅。
通过取消中间团级编制,将正师级单位降级为副师级的摩步旅,由旅来直接指挥多个营作战。
通过更加扁平的指挥层级,让指挥能够变得更加高效。
部队报告无特殊情况必须逐级传递,越级传递是违规的,中间少了个团单位,报告少传一级,在什么通讯都不变的情况下,都能让命令更高效。
再配合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意图将指挥效率大幅度提升。
让部队具备更快的反应能力,凸显我军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现代化军队转变的迫切性。
如果第一集团军的摩步三师,师改旅的最终试点验证结果很成功。
那么在接下来一两年时间里,第一集团军必将实行全面师改旅,成为我军第一个全旅化的集团军。
再配合明年即将投入使用,具备五大系统的朱日和合同战术基地,对第一军进行各种“磨刀霍霍”。
第一集团军未来的战斗力,必然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当然。
话说回来。
这是试点成功的情况下。
如果摩步第三师的师改旅不理想,恐怕又会是另外一个截然相反的处境,改革全军全面推广会延迟。
上面的首长没有预知能力,不知道2016年会全军师改旅,证明这条路是正确的。
在他们心里……
这次改革就是冒险,无法预知结果。
陈军看到上级的相关指示和文件,知道师改旅是未来的大趋势, T师也许最后也会变成T旅。
不过陈军现在倒是不担心,因为他还有整整18年时间。
在16年全面师改旅军改,将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之前,他肯定已经把钢七连带成了合成师。
至于后面是大势之下师改旅,还是作为全军第一个合成营,第一个合成连,身份特殊成为特例。
成为唯一的南方合成师!
与最终留下的北方四大合成师,隔着祖国山河遥相呼应成为一代传奇,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陈军的目标就是合成师,让钢七连成为让满广志害怕的钢七师。
……
第一集团军的第二道军改,就是将传统坦师进行转型重塑。
第一集团军的所有坦克师,以及原南京军区的坦克第十师,改了个新名字,将前缀坦克换成了装甲。
别看只是两个字的变化,实际上却是很关键的改变。
传统坦克师就是标准的坦克部队,除了坦克基本不会存在其他任何,战术打法非常的单一。
就是钢铁洪流!
而从坦克部队变成了装甲部队,就能增加其他的兵种,诸如机械化的火炮和防空部队协同作战。
多兵种作战不仅能增加火力优势,还能具备一定的自我防护能力。
不至于遇到敌人的武装直升机,或者是远程火炮压制,坦克就只能变成龟壳,战斗力直线下降。
除了呼叫友军支援,啥都做不了。
最后第三大板块的改革,主要是对于传统步兵师的升级。
传统步兵师或者装甲步兵师,都是标标准准的陆地作战,在信息化的时代,显然是不够用的。
多功能,多样化,多科技……
这些都是信息化的标准标签词。
坦克部队都得转化为装甲部队,拥有防空和远程火炮打击的能力,步兵同样也得拥有更广泛的战场。
在这一波信息化的改革中,上级首长选择了步兵两栖化。
不仅针对步兵,也针对坦克。
不仅加强装甲第十师的两栖化建设,更是着重于加强第一集团军传统步兵师,转型成为新的两栖步兵师。
其中以第一师作为试点代表,正式改编为两栖机械化步兵师。
让步兵凭借89式运兵车之类,具备水上浮行的能力为载体,以及研发的新型两栖化作战装备。
将战斗范围从陆地延伸到海中,让传统的步兵也能在近海作战。
不仅海军有陆战队。
陆军也有了两栖步兵。
除了这三个大板块的变动,这次现代化军改还有很多各种细节调动,主要还是以试点为主。
可以预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试点将在全军成片的开花。
而这一场勇于打破传统,从英雄之师第一军开始的军改,所带来的提升,将让我军走向世界。
军改初期主要围绕第一集团军,对八十四集团军改变并不大。
T师整体并没有太受影响,基本还是以围绕推进“合成营”为主,七零二团也是围绕着他在转。
然而另外一支作为我军试点单位,且同样担任艰巨任务的 A大队,他们也将开始新一轮的大变动。
那就是从一开始的全军官连,从不被外界所知的神秘部队。
正式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开始面向全军所有的单位,为接下来的反恐进程,进行第一次对外海选招兵。
上面已经下来了正式命令,而且是白纸黑字的红头文件。
铁路早就想要下去来软的,之前还想不到好的理由,现在有了这道命令,立马迫不及待的叫上袁朗出发。
两人先坐直升机直接飞 T师部,把命令给了T师再转去七零二团。
要去人家下面团里拉人,怎么的也得先通知当家的,这不仅是礼数往来,一声不吭拉人可是不得行的。
更何况两人还“心怀鬼胎”,做贼心虚怎么也得掩饰下。
当然。
袁朗和铁路都没有当面说,他们两个主要是奔着陈军去的,真要是这么说了,师里肯定就会急眼。
别说是同意给七零二团下令,配合他们此次的招聘工作。
两人只怕是下团都下不去了。
在 T里面拿到了相关批文之后,铁路和袁朗兵分两路行事。
袁朗一个人去七零二团找陈军,直接避开麻烦的团里,从最底层开始下手,直面陈军这个当事人。
假设铁路在团里没有什么收获,袁朗这边直接面对主角陈军,只要肯下本钱,也许能有回转余地。
哪怕往最坏的方面去想,多多少少也能够捞点东西。
不至于完全白跑一趟!
铁路则带着命令直奔七零二团,先以正式的方式和王团长接触,和他来一场团长间的较量。
如果没搞到手,再想别的办法。
多手准备,更加保险。
T师距离七零二团的团部更近,铁路先一步抵达了七零二团团部,很轻松的便见到了王团长。
见面很容易,要人就难了。
本来王团长开始见面的时候,还是非常的懂礼数的,知道对方有师里的命令,还主动的发了一根烟。
之前双方打了一场演习,打了个平手谁也没搞定谁,彼此之间也没芥蒂。
可是当铁路拿出师里的批文,王团长看到批文里面的内容,竟然是让七零二团配合 A大队的招兵工作时。
王团长脸上的笑就消失了。
随即以自己还有非常紧急的公务,需要尽快看完作出批示才行,让铁路先到沙发上坐着休息会儿。
这一晾就是小半个小时,王团长连一个泡都没有冒。
以铁路原本桀骜居高的性格,正常情况下谁要是敢这么把他晾着,他早就站起身来走人了。
别说小半个小时。
五分钟都不可能。
奈何这次实在有求于人家,只能强行耐着性子等这么久。
上一篇: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