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278节

  除了特战排之外的剩下三个排,全部以班为单位化整为零。

  变成了九个以装甲车为载体,快速游走在战场各处的侦查车班,并根据各班配置做机动灵活调整。

  势必要借此掌控整个战场的动态。

  且不只是侦查蓝军的情报,还肩负着反侦察的任务。

  三八四团同样配有一个侦察连,而且他们团的侦察连是团直属单位,整个团的资源是直接倾斜的。

  战斗力比起改合成连之前的钢七连,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如果不针对蓝军侦察连作部署,恐怕红军七零二团这边的部署和安排,全部会被蓝军给看得一清二楚。

第249章 高城杀疯了!!

  钢七连本身就是一个侦察连,扩编成合成营变成了特侦连,主打的核心属性同样还是侦查为主。

  在第三阶段合同战术训练过程中,陈军还对特侦连进行了强化训练。

  如今的钢七连别的方面不好说,或许没有什么很突出的绝对实力,但是在侦查方面绝对是一把好手。

  哪怕是放眼全军的侦察连,都挑不出比他更优秀的存在。

  如今在这场验收对抗演习中,钢七连全员转化为班组侦察单位,就等于在侦查和反侦察方面有了绝对保障。

  七零二团指挥部只用两个连守,就是来源于对钢七连的绝对信任。

  除了负责侦查与反侦查工作外,钢七连还有一个相对独立,个个都是其他连兵王级高手的特战排。

  陈军给了他们一项秘密任务,由排长拓永刚带领去秘密执行。

  秘密到什么程度?

  那可是陈军专门耍了点把戏,甩掉了导演部跟踪拍摄的拍摄转播组,完全消失在了战场视野中。

  除了陈军、王团长和高城之外,没人知道特战排去了哪里。

  因为陈军用的手段过于高明,就连在导演部观赛的两个师的观赛团,还有集团军和首都军区的领导们,这时候都没发现有一个排消失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跟着转播组,放在了正在出动的那一道道钢铁洪流,扑向交战中心线抢占要道高点。

  前期部署的场面还是很震撼的,上百的装甲坦克形成钢铁洪流,卷起的尘土飞扬铺天盖地。

  再搭配了引擎的轰鸣声,还有履带摩擦的吱吱喳喳。

  从摄像机转播过去,很有视觉冲击。

  让人看了直呼过瘾!

  都格外期待双方完成部署后,接下来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攻或防守,给大家展现属于重装步兵团的“威风”。

  时间来到九点多钟。

  此次演习开始已经一个多小时,双方的主力部队都已经抵达交战区,开始抢占自己看中的阵地。

  由于双方都偏向于稳重的开局,所以挑选阵地都比较的保守。

  中间将近五公里被当成了缓冲区,没有谁冒险进入到其中,而是先在中间缓冲区外挑选各自阵地。

  红蓝两军都有十来个连,投入到了这场阵地争夺战。

  只用了仅仅不到一个小时,双方都将缓冲区两侧的所有要道和高点,全都派兵抢占了下来。

  重要的核心点派一个连驻守,各种必经之路就派一个排。

  剩下的各种次要的高地和路线,两个团也都没有放过,都会派遣一到两个班,放到这个地方把守。

  不求把这个地方给守住,只为在这个地方安插眼线。

  在最大程度上掌控战场视野,降低对方监控的盲区,就能在和对方交战中,有着更大的自主权。

  我知道你在哪,你的兵力怎么部署。

  打起来就能游刃有余!

  双方都是机械化的装甲部队,阵地也不需要大量的工事作业,配合地形做简单伪装即可形成工事。

  具有高机动性的机械化部队,也不适合死守某一个阵地。

  双方各自都完成了排兵布阵,接下来肯定是要设法赢下这场对抗,不可能就这么一直干看着。

  不过蓝军即便是干看着,就这么耗下去也没得事。

  最多也就错失个出名的机会。

  可红军不行。

  合成营还等着这场演习来“通关”,红军必须在这场演习中表现亮眼,获得上级的认可才行。

  所以当时间来到十点多,红军率先发起了第一波进攻。

  而且是主角合成营的进攻。

  特侦连九个点收集的精确情报,全部传到了电子对抗连的信息情报排,经过汇总整理后送到营部情报股。

  情报参谋将数据化情报,转变成为一条条的指令。

  在营长高城的坐镇指挥下,合成营其他的作战部队全部出动,悄无声息来到了513高地侧边。

  按照陈军作战方案执行的高城,果断下达了一系列作战指令。

  首先发起进攻的是电子对抗连,让对抗排出动了一辆干扰车,对513号高地方圆几公里进行通讯干扰。

  将513号高地上蓝军的对外通讯,全部切断变成孤军作战。

  断绝513号高地蓝军呼叫支援后,合成营的火炮全部都架了起来,对着高地上的蓝军就是一通炮火洗地。

  这边红军的重火炮一通轰鸣,另一边裁判组开始同步进行核算。

  判决结果实时传达到蓝军阵地。

  守在这个高地上的蓝军排,接到裁判员通知他们已经被蓝军炮火袭击,损伤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三十。

  蓝军排的排长反应很快,立刻就用无线电进行呼救支援。

  结果却发现联系不上。

  “怎么回事?怎么通讯中断了?难道是电台坏了?通讯兵,通讯兵~”

  蓝军排长还没搞清楚情况,以为是电台坏了扯开嗓门大喊,想要把通讯兵叫过来赶紧查原因。

  同时立刻传令通知下面的战士,就地寻找找掩体进行规避。

  结果这边通讯都还没搞明白,蓝军排的战士们只能被迫躲进掩体中,六辆红军坦克齐刷刷出现在阵地前方。

  蓝军排即便发现了坦克进攻,却也没有办法做任何反抗。

  因为在火炮精准的持续打击下,他们只要跑出掩体想要进行防守,就会被裁判宣布被炸身亡。

  根本就出不来!

  而己方通讯被完全切断,也没办法呼叫蓝军火炮或部队支援,变成了孤军奋战,完全丧失主动权。

  只能眼睁睁看着红军坦克群,在火炮的掩护下快速靠近高地。

  等红军的火炮停止轰炸时,红军的坦克已经进入冲击距离内,双方之间距离已不到两百米。

  这点距离。

  坦克瞬息就能抵达。

  剩下的蓝军还想要出来抵抗,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却又发现了个更恐怖的事,彻底摧毁了他们的战斗欲望。

  红军的坦克移动射击太可怕,精准度实在是太高了。

  一打一个准,裁判都报不赢。

  蓝军战士闻所未闻!

  一发发炮弹都像长了眼睛似的,只要开炮他们这边必有人伤亡,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反击。

  反坦克武器都才刚刚掏出来,就被裁判宣布阵亡了。

  蓝军阵地上的伤亡速度太快,守在这边的一名裁判员,都快有点报不过来了,人生第一次被整的满头大汗。

  而红军坦克群冲进高地,将剩余的蓝军全部干掉后。

  坦克群并没有在高地上逗留,而是迅速重新下了高地,以极快的速度返回,消失在了远处的山包后。

  阵地上剩余的两名蓝军战士,看不懂红军是什么操作。

  还以为红军已经离开了,他们两个还在心存侥幸,感觉天上掉馅饼了,还能够把阵地守住。

  结果下一秒就看到远处,又有红军部队疾驰而来。

  这次来的是三辆装甲运兵车,以超过四十公里的高速狂奔而来,冲上高地便开始收拾战局。

  这下两名变成俘虏的蓝军战士,还有阵亡的二十多名蓝军战士。

  总算是明白了过来!

  原来刚才发起进攻的部队,他们是只负责进攻杀敌,只要把阵地拿下来了,便会利落的抽刀而去。

  剩下的都交给眼前这群红军,来战场上收缴战利品控制地盘。

  如此雷厉风行分工明确的打法,前后衔接如此紧密的默契配合,真让这群三八四团的战士开了眼。

  就连在导演部观战的首长们,也为这对抗的第一战而赞叹不绝。

  合成营发起的这第一场进攻,尽管出动了整整一个营兵力,进攻了仅仅只有一个排敌人的阵地。

  可是在这场进攻中展现的速度,就足以让首长们“大惊失色”。

  而只要保持这种节奏下去,每次以零伤亡的代价慢慢吞噬蓝军,小优势逐渐积累将决定最后大局。

  在没有时间急迫要求情况下,这种打法也才是最优的解。

  合成部队与传统部队的优势,就是借助多兵种进行快速打击,在敌人反应不过来之前就将其干掉。

  就比如这场小进攻。

  传统部队要想拿下这个小高地,所需要调动通讯连、火炮连、坦克连和侦察连等等各单位。

  营级单位根本没权利指挥调派,必须要经过团指挥部的下令。

  各种命令从排、连、营到团,再从团里面重新一路又层层传递回到班排,速度再怎么快起码也得半小时。

首节 上一节 278/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