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第46节

  所以在往年的所有大比武中,钢七连从来没有组建过比武特训队。

  一直都是快要到年中大比武了,高城针对大比武的项目,组织全连进行考核,把各项目第一拉出来组成比武队伍,一车拉到比武场就完事。

  整个过程非常的简单明了,前期压根就没有专门准备过。

  也正是高城的这种过于自信,才有了去年的年中大比武翻车,最终大比武桂冠被红三连给摘走了。

  陈军对年中大比武野心很大,肯定是不能留下任何隐患。

  别的连队组建比武特训队,能够大幅度提高比武成绩,那七连完全就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七连本身就非常的强,再跟着搞个比武特训队。

  把每个项目的专项人才挑出来,组成比武特训队进行特训,让他们在擅长的项目里继续钻研,继续提高成绩,几个月下来成绩肯定能再上一层楼。

  至于连队本身的训练任务,放在下半年时间绰绰有余。

  并不会影响连队正常训练!

  陈军为了说动高城改变主意,在钢七连组建第一支比武特训队,特意花几天时间做了细致研究。

  最终写出了一套完善的方案,只等师部下达今年的比武项目,就去找高城就让他说服配合自己。

  在等待师部比武命令下达之前,钢七连的一切开始正常进行。

  高城特意把一众干部和骨干,专门叫到了小会议室里面开会,讨论新到的装备怎么用起来。

  以前钢七连只有63式装甲运兵车,九个班全都配一样的车,那全连自然都是搞一样的训练。

  不管是车载射击、反红外作业,还是伪装侦查、隐蔽擒敌等等。

  全连都是统一训练。

  可现在装备变了,一切都得变。

  以机械化为主的装甲侦察连,核心装备就是装甲运兵车,大部分训练都是围绕装甲车来进行。

  如今七零二团整体换装,钢七连从单一的装甲运兵车,增加了新的步战车。

  从一种装甲车,变成了两种装甲车。

  步战车和装甲车是不同的战车,火力比后者要翻了好几个倍,更具备了中程火力打击的能力。

  那为了发挥步战车的最大威力,七连的作战方式必然要大改,连队的整体结构也需要进行调整。

  就以八六式步战车的人员配置,七连现在的班级配置就得改。

  钢七连现在的九个战斗班,还是之前63式装甲运兵车的配置,各班的战斗单元组成做了分化。

  每个班分配一辆装甲运兵车,配置一个驾驶员、一个车载机枪手、两个通用机枪机枪手、一个两人专业组、剩下的人都是突击步枪。

  其中两人的专业组比较特殊,他们使用的都是单兵天花板的武器,且一共有三个种类的专业组。

  分别是配85狙的狙击组、配40火的单兵反坦克组、配前卫1的单兵防空导弹组。

  因为七连以前使用的是统一战车,而且是以常规的侦查部队编制,所以三个排的配置都一样。

  一、四、七班是狙击组,二、五、八班为当兵反坦克组、三、六、九班为单兵防空导弹组。

  这样正好三个排各一个,每个排的战斗结构都一样。

  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是每个排什么都能干,缺点是每个排都只能干一点点。

  这种模式是非常的传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技术要求精益求精,部队的能力也要更加精益求精。

  陈军想要改变成为合成连,这种“都会”的模式就得打乱。

  把三个防空主整合成防空班,在战场上所能发挥的战斗力,绝对远超三个防空组的战斗力。

  原剧情山地实兵演习中。

  蓝军出动了一支直升机编队,低空避开雷达突袭红军指挥部,并顺利的将红军指挥部给端掉了。

  期间驻守在阵地上的七连,提前就发现了直升机编队,可惜并没能有效拦截。

  当时最大的弊端就是三个排,分在了三个不同的位置,由三个排长指挥,命令要传好几道,无法形成快速有效整合打击。

  直升机速度快呼的一下就过去了,怎么可能拦截的下来。

  换成是防空排……

  三道命令变一道,三次指挥变一次,效率大幅度提高,拦截直升机编队的概率,起码提升九倍不止。

第65章 这才是钢七连的最强形态!!

  对后续剧情的未卜先知,是陈军手中最大的王牌。

  以后会出现的那些错误,陈军肯定是要提前做纠正,在防止再犯的同时,还要有正向的收获。

  考虑到合成连内部改编的需要,加上防止演习中指挥部被炸再现。

  红军指挥部被蓝军一举捣毁,没有付出任何的代价,可以说是整个山地演习最大的转折,只有避免这件事情的再次发生,才有可能在演习中逆转。

  来一波道反天罡,把蓝军给干翻!

  陈军在会议上再次站了出来,拿出了他最有说服力的理论和口才,开始讲述自己的想法和依据。

  什么是传统战术的最大弊端,为什么全军都开始推广现代化军改,怎样改变才能适应未来战争……

  等等。

  化身为军事理论专家的陈军,没有直接推出合成连,现在合成战术还在萌芽,这个词不适合此时出现。

  而是以合同战术作为基础,分析讲解适合七连的作战模式。

  陈军讲得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在坐众人都不知不觉被吸引了。

  没人想到刚出军校的陈军,竟然对现代化信息化理论如此了解。

  那一个个蹦出来的专业词汇,说的头头是道的各种理论,行云流水的讲解,丰富的知识储备量。

  二排和三排的排长都听傻了,都开始怀疑自己的军校是不是白读了。

  同样都是排长。

  区别怎么那么大。

  两人看向陈军的那份眼神,此时此刻变得格外的统一,就像是班里面的学渣,只能仰望学霸的那种眼神。

  高城和洪兴国作为连队主官,即便称不上见多识广,起码也见多了排长。

  体能搞得好的排长见过,军事技能优秀的排长见过,理论基础扎实的见过,某方面有特长的见过。

  这几类排长不管放到哪个连,都绝对能够称得上是优秀排长。

  可是两人唯独没有见过陈军这种,对部队的了解感觉比他们俩还深,对现代化信息化改革如此透彻的排长。

  听着陈军在那里侃侃而谈,高城和洪兴国甚至都生出了奇怪的感觉。

  就好像陈军才是这里的老师,才是钢七连真正的主官,他们都是手底下的学生,正在听老师讲军事理论课。

  之所以会有这种诡异的感觉,就在于陈军说的理论过于深奥。

  根本就不是军校里讲的教案内容,也不是新闻报道上的肤浅描述,而是他们从未听过的全新军事理论。

  最诡异的是……

  明明陈军说的理论他们都没听过,现在也根本找不到任何的依据,却莫名的让他们听得津津有味。

  甚至高城还觉得挺有意思,越听越想听越想了解的更深入。

  陈军没有直接推出合成连这个概念,而是先用合同战术的理论来开路,就是为了让高城能更好的理解。

  只有理解了新型现代化战术,才能更好的接受合成连的出现。

  铺垫了一大堆的各种理论后,陈军这才说出了自己对于钢七连装备升级,新增步战车之后的改造建议。

  钢七连现在有三辆86式步战车,以及六辆89式装甲运兵车。

  那就将三辆步战车编到三排,靠着步战车自带的三十毫米火炮和武器,将三排打造成为火力排。

  如果能弄来89式100迫击炮,三排每个班再配上一门,那就更加完美了。

  以100迫击炮6.4公里最大射程,三门炮往地上那么一架,配上步战车的火炮,火力绝对嘎嘎猛。

  并且背靠步战车的强大运载力,迫击炮弹轻松随身携带几十发。

  只要有准确的射击诸元提供,到时候就钢七连这个火炮排的火力,绝对能轻松压制一个连。

  以一个排的兵力能压住一个连,自侦自打一条龙,都不需要友军插手。

  这就是战术上的大成功

  剩下的六辆车89式运兵车,其中三辆分给二排的三个班,正好拿来打造三个合成制的战术班。

  把三个狙击组整合到四班,再增加一个新的狙击组。

  四个狙击组所组成的狙击班,搭配一名指挥班长,以及开车的驾驶员,正好就是十个人的编制。

  当需要用到狙击手的时候,狙击班四杆狙击枪齐出。

  哪怕是原剧情中拥有着绝对枪感,站姿下狙击枪都能甩枪命中成才,完成了一波犀利反杀的袁朗。

  面对这四杆狙击枪的一起架枪,他即便是龙也得乖乖的盘着。

  将所有的防空组集合到五班,再加一组形成八个人的防空组合,同样搭配班长和驾驶员组成防空班。

  四根又黑又粗的管子锁定下,那将是低空突袭直升机编队的噩梦。

  飞高了会被雷达侦测到,飞机了会被防空班打掉。

  简直无解!

  最后剩下的40火反坦克组,和前面两个班进行同样的处理,将所有的火箭筒集合到六班。

  反坦克班、防空班和狙击班,整合成为战术排。

  每个班都配有一辆运兵车,不仅能够有充足的弹药补给,在进行运动战的时候,也能进行快速的机动。

  而且三个班在一个排长指挥下,命令能够更加的快速通达。

  命令传达越快,部队反应越快。

  同样能提升战斗力!

首节 上一节 46/3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下一篇:大明:开局青莲地心火,震惊朱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