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有一个聚宝盆

我有一个聚宝盆 第124节

  陈永福的儿子试图在杞县劫持苏京西逃,但被保护后者的扈从救下,他带著部下西逃,而王遵坦率领的孔孟骑士团也越过微山湖增援曹州。同时山东同善会的那些老家伙们也正式发出了集结令,胶东,青州甚至济南等府孔孟骑士集结,分别向安东卫和曹州增援,以求将顺军阻挡在山东省界之外。而金声桓在杨丰命令下,率军从徐州移师归德,再加上归德的丁家团练,一起与北线的孔孟骑士团配合。

  当然,他们都是防守的。

  只要顺军不试图东进,他们也没胆量去招惹。

  甚至就连淮扬盐商们,也在路振飞亲自逼迫下,凑了五十万两犒军。

  而马士英再次渡过淮河。

  他算是充当徐州,豫东各军的后援。

  不过事实上都是虚惊一场,毕竟李自成原本历史上也没有东进,倒是衍圣公这次用不著制作他那块大顺天子万万年的牌位了。

  至于杨丰……

  他正忙秋收呢,哪有空管这些闲事,他又不是不知道李自成接下来的目标。

  这个秋天的收获,可是关系他控制区接下来能否安全渡过冬天,尤其是那些地瓜还得解决仓储问题,不过这个需要真正的技术,至少他是不懂的,所以他选择了最简单的,也是能把失误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办法……

  “回去之后都堆到炕洞里,然后用沙子埋起来,千万别冻了,我可告诉你们,地瓜我给你们分了,这个冬天要是因为地瓜坏了结果饿死,那只能说是你们自己命不好了。”

  杨巡抚站在他从聚宝盆里摸出的磅秤旁边,对著领地瓜的百姓说道。

  他的仓储就是分了。

  自己解决。

  反正他能记得的,就是这个可以堆在火炕的炕洞里。

  至于存储不好冻烂,然后因为没吃的饿死,那个真的只能说他们命不好了,好在这种最大限度分散的方式,也把损失分散到最低。

  “啊,还有一种办法,回去之后统统都煮熟了,然后切成片晒乾,要是觉得自己不敢说能保存好,那可以用这个办法试试,吃的时候再煮一次。”

  他紧接著说道。

  那些分了地瓜的百姓们,一个个激动地跪在地上,就像叩拜神灵一样对著他磕头。

  【麻烦您动动手指,把本网站分享到Facebook脸书,这样我们能坚持运营下去】

第103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随著一队队农民推著装满地瓜的手推车离开,杨巡抚的地瓜盛世就这样开始。

  的确是地瓜盛世。

  目前他的这些仙种里面,真正能担负起救荒重担的也就是地瓜。

  至于其他那些……

  南瓜和土豆也行。

  但问题是南瓜和土豆不能在夏天缺粮时候提供稳定的食物啊!要知道杨丰的地瓜秧配罐头,养活了那些饥民一整个夏天和初秋呢。从地瓜秧真正覆盖农田开始,这东西就几乎成了饥民的主食,以至于后期都薅秃了,而土豆秧是肯定不能吃的,倒是南瓜秧在后期地瓜秧被薅秃后,也被杨丰加入菜单。好在饥民们草根树皮观音土都吃过,拉嗓子的缺点还是能忍受,毕竟也不是光吃这种东西。

  而其他那些主粮,更多就是一种宣传作用了。

  玉米的确丰收。

  亩产三百多斤。

  搞得邱祖德激动地都要给崇祯上嘉禾奏折了。

  但没用。

  因为杨丰很清楚,明年这些种子产量会暴跌到一百,现代玉米种子是最坑爹的,而解决办法同样也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从明年开始他就得用这时候已有的玉米种子,与这些种子进行杂交育种了。

  而这个过程会很漫长。

  虽然亩产一百斤也可以接受,但问题这种退化不会只有一代,说不定后年就剩下亩产几十斤了。

  水稻同样增产明显,亩产哪怕是在赣榆一带,也能达到接近五石谷,这已经是环太湖的水平,但这是靠著他把能用的肥料都用到水稻上了。豆饼,草木灰,沤的粪肥,统统都用上,现代种子比这个时代的确优势明显,但需要的肥料也更多。别的不说,光用的豆饼就已经十分宝贵,毕竟这个其实可以直接给人吃的,所以至少在鸟粪事业展开前这些种子价值有限,不过好处是它并不是杂交,下一代不会出现严重退化。

  小麦也一样。

  增产明显,但肥力要求更高。

  当然,这些是杨丰自己清楚的,对于不清楚这些的人来说,他们正在为这个俨然神迹的秋收而欢呼。

  甚至被神话。

  同样杨丰也成为他们的神。

  这时候就连供奉他长生牌位的情况都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他手下那些饥民们,有虔诚的都已经开始每天早晚给他的长生牌位磕头了,至此他算是真正拥有了稳固的基本盘。

  而且人口超过五十万。

  当然,这些只是依附他的,也就是那些吃他饭的饥民。

  他从徐州带来的,后来各地活不下去跑来投奔的,这种情况就是他设计中的挤出效果,因为士绅掌握武力,土地兼并加剧,大地主豪强化,然后以宗族姻亲报团。小门户的佃户,自耕农越来越活不下去,而杨丰的宣传效果让他俨然光明之地,这些在豪强压榨下活不下去的纷纷来投奔他。同样他们离开的土地上,因为人口减少,优质农田需要养活的人更少,最终在这些地方饥荒问题也大幅缓解。而豪强因为成为这些优质农田的掌控者,也获得了那些依附他们的宗族姻亲效忠,可以以其为基础创建起有一定战斗力的团练,毕竟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是真舍得给团练花钱。

  这样发展下去,实际上就是儒生们鼓吹的复古化。

  都部曲化了!

  还不够复古啊?

  回头一个豪强赐个爵,都能复古到春秋了。

  但这的确是应对目前局势的有效手段。

  部曲……

  曹丞相还不是靠部曲起家?

  李绩起家就是这么玩的,家有庄园,有依附的部曲,能在乱世里为部曲提供稳定的粮食,然后自己再能打,最终乱世得遇明主。

  乱世就别奢求太多了。

  怎么方便怎了来吧!

  但五十万只是依附他的,实际上还得加上附近州县卫所的,这样算起来就多了,两三百万是有的,而在这个彻底的乱世里,这片区域,这些人口俨然成了末世避难所。在别的地方不是饥荒就是杀戮,在这片区域虽说吃饱依然是奢望,但至少饿不死了,而且也没有杀戮。就连各地山区那些小股土匪也都已经被杨丰解决,容易清剿的就当让自己手下练兵,那种躲在深山,清剿难度太大的,他自己上去把首领掐死,剩下的都下山给他打工。

  敢不听一起掐死。

  最终鲁南,豫东,徐海这片区域居然开始安居乐业了。

  而就在杨丰的末世避难所玩的风生水起时候,大明的糜烂继续,李自成继续扫荡关中,刘芳亮继续扫荡河南及泽潞,不过此前抵抗清军的北直隶那支团练已经南下。因为范复粹借口潼关陷落是自己首辅不趁职,迅速请罪引咎辞职,或者也可以说赶紧跑路,毕竟崇祯这艘破船眼看要沉了。所以李建泰被提拔为首辅,再加上谷城人方岳贡,都元老了的陈演,而魏藻德也终于脱颖而出,崇祯的末代内阁凑齐,倒是范景文被崇祯任命为督师,率领以北直隶团练为主的官军南下。

  而我大清皇位争斗结束,福临和原本历史上一样登基。

  至于他爹死因……

  当然是病死啦!

  难道还能说是让杨丰闯进凤凰楼一斧子把脑袋剁了的?

  不过其实大玉儿姐姐悄悄派人过来试图把那颗脑袋要回,哪怕花点钱也行,但杨丰很诚实地告诉使者,自己因为懒得带回,直接扔给一群野狗了,再说人死如灯灭,何必非要执著于那颗脑袋?

  要看开点!

  不行可以回去给他用黄金铸造一个。

  很时髦的。

  总之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虽然民间传言颇多,但这种事情终归只是传言。

  甚至朝廷都没当回事。

  紧接著济尔哈朗率军南下,吴三桂婴城固守,济尔哈朗绕过宁远,进攻李辅明驻守的前屯卫,同样山海关总兵高第也不敢出关救援,明明前后都有友军的李辅明只好在前屯血战阵亡。但济尔哈朗无力进攻山海关,带著在前屯寥寥无几的收获撤退,但在过宁远时候遭到吴三桂突袭,据说遭受一定损失,然后这场入侵草草收场。这场交战和原本历史上差不多,本来也不是什么大战,就是福临登基后,为了显示他们依然有进攻能力进行的一次短暂突击,所以清军的情报系统是很高效的,他们肯定是知道了孙传庭兵败,明朝北方机动作战力量几乎覆没。

  这个机会不能错过。

  但无论如何,只要山海关的城门还没对著他们打开,他们就无法真正在关内占据城市。

  只能靠著明朝的内乱,寻找机会劫掠。

  崇祯十七年正月。

  德州。

  “都堂,我们老爷就是被吴三桂坑死的,他在宁远按兵不动,坐视建虏从城外过去,建虏围攻前屯,他也在宁远冷眼旁观,哪怕他出兵虚张声势牵制一下,我们老爷也不至于战死!”

  李辅明的五十多家丁,跪在杨丰面前哭诉。

  他们是从前屯逃出的。

  不过他们没被高第忽悠著留在山海关,而是找个机会护著李辅明留在山海关的妻儿直接南下,这些家丁都是聪明人,知道在目前的大明,投奔谁都不如投奔杨丰。正好杨丰给他叔叔运输一批罐头,当然,主要是检查一下这一带的城防,在确定了李自成没有东进想法后,那么他北上就已经是必然。匆忙引咎辞职回山东的范复粹立刻以山东同善会,召集孔孟骑士北上加强德州,临清,东昌防线,现在杨大勋驻临清,杨威驻德州,已经是参将的于七驻东昌。王遵坦率领青州孔孟骑士驻曹州,宋继澄率领登莱孔孟骑士驻济南,杨丰部下因为依然要警戒南线,所以没有北上增援。

  但即便这样,鲁北也可以说是重兵云集了。

  目前主要警戒刘芳亮。

  后者已经攻陷潞安,正在向邯郸进军。

  而范景文督师的官军,正在真定准备固守。

  至于进攻……

  就算范景文有这勇气,他手下团练还没这勇气呢,这些团练本来就是上次他跟著追击清军时候,在顺天,保定和真定,还有河间几个府召集,这些人对保卫广平府没什么太大兴趣。

  团练嘛!

  就是这样的。

  更重要的是,局势都到这一步了,是不是得拼死抵抗还难说呢!

  各地士绅对著李自成高喊大顺天子万万年的也大有人在,既然他们可以这样,那北直隶士绅为什么不考虑考虑一起向李自成献上自己的膝盖?

  “都起来吧,你们老爷与我也算是并肩作战的兄弟,他既然为国捐躯,他的妻子吾养之,带著去安东卫,等我回去再给你们安排职位。”

  杨丰说道。

  这些家丁赶紧起身告退。

  “这小吴也没看出有异心啊,难道他真是个忠臣?”

  杨丰自言自语著。

  吴三桂友军有难不动如山这属于常规操作,话说李辅明当初在松山跑的也很果决,说到底这时候明军都是这个样子,小吴只是按著明军惯例做事。但直到现在为止,吴三桂的表现依然和原本历史上没什么不同,而且崇祯也和原本历史上一样,给辽东巡抚黎玉田下了撤辽民入山海关的圣旨。既然原本历史上吴三桂爽快遵旨,那么这次他一样也会爽快遵旨,毕竟对于吴三桂和他手下来说,孤悬宁远肯定比不上入关。那么如果这次崇祯不是自挂,而是迁都南京的话,吴三桂很可能会被崇祯调到身边护驾。

  “不对,他早就计划这样了,这个老东西,总是想著要害我。”

  杨丰突然醒悟。

首节 上一节 124/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