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有一个聚宝盆

我有一个聚宝盆 第402节

  这时候不应该叹息什么忠义不能两全,而是应该高喊今日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

第331章 我大明也有包衣奴才了!

  海宁卫。

  “查举人,你们能有这种大局观,本王真的很欣慰啊!”

  杨大王真的很欣慰地看著面前的查举人。

  当然,杨大王并不是来给自己手下爪牙们鼓舞士气的,他是中立的,怎么可能偏袒任何一方,他只是因为停战期即将结束,所以为了江南安宁,特意打著巡视的幌子,前来为挽救双方的战争做最后努力。所以海宁卫已经是他此行第四站了,此前他到过镇江,泰州,江阴,分别对高一功,高杰,沈廷扬等人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试图让他们以大局为重。毕竟康庙已经入土为安,过去不论有什么事情,就当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大家一起向前看,不要再纠结于过去……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康庙在天上也肯定不希望因为自己的死,引发更大规模战争,让更多的人死亡,他已经原谅那些伤害他的人,他就像个绿毛龟一样选择了原谅。

  伟大!

  非常的伟大!

  总之大家就不要再纠结他究竟是谁杀了这件事了。

  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这场悲剧。

  但可惜没人听啊。

  带著满腔对康庙和永昌皇帝忠心的高一功等人,和带著满腔对康庙忠心的高杰,都明确拒绝齐王殿下的劝说。

  他们是忠臣。

  忠臣就必须为君主报仇。

  君父之仇不共戴天,他们牢记圣贤教诲,军人都是很单纯的,他们的眼里就只有忠诚和不忠诚,没有折中选择也不会考虑什么大局观,对于弑君的逆贼就是要统统诛九族,哪怕康庙真的原谅了那些人,他们也不会住手,原谅不原谅他们是康庙的事,他们只负责把这些人的九族一起送去见康庙。

  所以齐王也很无奈,毕竟他们说的也没什么不对,他们是忠臣,这一点毫无疑问,忠,忠不可言,他也不能逼著一群忠臣放弃自己的原则啊!

  他好歹也是读圣贤书的。

  那条圣贤之道教他不让一群忠臣为皇帝报仇?

  至于沈廷扬的回答同样也不是没道理,毕竟人家说的也很明白,桑梓之地还容不得外人践踏,国家二字说的很明白,国和家,而在保卫大明这个国的时候,他们没有退缩,他们和建奴血战多年,但现在保卫自己家园的时候,他们同样也不会退缩。他们同样是忠臣,但忠臣只听女皇陛下的,如果女皇陛下不允许他们抵挡,他们可以放下武器,但只要不是女皇明确下旨给他们,说不允许他们抵抗靖难军,要他们挺著死,杀身成仁,那他们就有权抵抗。这样杨大王也一样无话可说了,说到底女皇的确也没说不准他们抵抗,他就只是一个裱糊匠而已,他能干什么,他手下能动用的军队还没人家多呢。

  最终杨大王带著满腔遗憾,来到了海宁卫。

  “在这里他们也不同意。

  他们说孔孟骑士团是护教骑士,护的是儒教,护的是圣贤之道,忠君乃圣贤之道核心,故此在这件事上没有商量的余地。他们还指责我,说我身为孔孟骑士,却不参加靖难军,有负他们的信任,唉,我也很无奈啊,我也知道他们做的其实没错,若坐视逆贼弑君不能讨伐,那孔孟骑士团也就没资格存在下去了。

  毕竟咱们都是读圣贤书的,自然明白这忠字的确不能马虎。

  忠义。

  忠字始终是要在第一位的。

  但我也没办法,为了大局,我又能怎样呢?”

  杨大王一脸忧伤地说道。

  “大王说的极是,大王当世名儒,学贯古今,自然不会错的。

  终究还是要以大局为重。

  如今建虏已被大王平定,女皇中兴大明,大王治下正是八荒咸歌盛世,却惟有江南一隅之地,各人都为私利战乱不息,实在罪莫大焉。其实学生也知道康庙驾崩,的确就是元老会弑君,不仅是学生,如陈素庵等部分耆老,也清楚此事,但终究还是势单力微,不得已只能为其裹挟,以待时机。

  但如今就为了这江南一隅之地,使大明盛世残缺,他们也后悔不已,他们也知道终不能为一己私利,辜负女皇陛下与大王拳拳之心。

  但他们终究也是附逆,故此心中还是不安。”

  查举人赶紧陪著笑脸说道。

  “这就是懂大局,识大体啊,不愧是榜眼,这眼光就是不一样。

  这个你们可以放心。

  我给你们做保。

  无论这场战争最后结果如何,你们都是我保著的。”

  杨丰说道。

  查举人激动地赶紧跪下了。

  “大王,能得大王赏识,学生纵然为奴为婢,亦难报大王恩情。”

  他趴在地上说道。

  “这个,要不,你真的为奴?”

  杨大王若有所思地说道。

  “呃?”

  查举人懵了。

  他只是说说而已,他可是正经世代簪缨的世家名门,怎么能做奴婢呢?

  “不是给我,是给女皇陛下,你也知道女皇陛下终究是女人,她也用不著过去那些后宫佳丽,最多也就是有些宫女伺候著,一个人还能用多少,以后这皇宫也就不需要更多人了。过去咱们大明最为民间诟病的,也就是那些内官,虽说也有王太监这样忠义的,但大多数还是贪赃枉法的,她在宫里也清楚,故此以后这内官尽量不再收内官了。

  更何况朝廷如今这情形也养不起太多内官。

  有个千把人就够了。

  如此一来地方上很多事就照顾不过来了,毕竟过去很多事,都是内官在负责,一下子少了那么多内官,如今又不再补新的,很多事也就没人管了,这样肯定也不行。女皇陛下看建虏那个包衣制度就颇有可取之处,故此也想搞个内务府管理皇家在外那些产业,也就是取地方上忠心可靠有能力人家,收为女皇陛下奴婢,就如建虏包衣奴才般,只不过籍在女皇名下,隶属内务府,但实际依旧在各地居住。

  考功名做官也行。

  当然,直接荫赐做官也行。

  就是籍在女皇名下奴籍而已,但除了顶著个奴婢之名,其实别的与一般士绅无异,该怎么开枝散叶还是如过去一样。

  甚至荣华富贵更甚,毕竟你们都是女皇陛下真正亲信了。

  以后女皇陛下就靠你们帮她看著地方。”

  杨丰说道。

  这个制度其实真有。

  女皇真没兴趣再继续养那一堆的太监。

  她又不需要养一堆后宫佳丽。

  所以皇宫也早就不收新人,就还是之前韩赞周手下那些,另外接收了西安皇宫那些,不过西安皇宫那些并不到南京,而是继续留在西安,由王承恩统领给崇祯守陵,或者也可以说充当朝廷在西安的总督,毕竟目前西安朝廷还都是李自成旧部,而且短期内也没有必要更换。

  其他各地那些流散的,直接下旨准其各谋去处。

  爱去哪去哪儿。

  允许民间收留他们。

  实际上他们很受欢迎,因为这些人知道太多民间不知道的,同样也有太多民间没有的门路,地方士绅想要以后进入官场,那么一个这样的顾问就非常有必要了,所以这些流散在外的,基本上都迅速被地方士绅招徕,做他们的家奴也罢,养著当食客也罢,倒是都算得上衣食无忧。

  女皇允许民间收留他们,只是给了这种行为合法性而已。

  毕竟过去民间是不能养阉奴的。

  现在……

  民间早就无数了。

  沿海那些新士绅手下估计十几万是有了。

  但没有了这些人,女皇还是需要一些亲信来控制皇室产业……

  当然,现在是杨大王给她控制。

  毕竟女皇陛下这些年都是靠杨大王养著,朝廷财政早就崩溃,南京全靠几个关卡税收,俨然北洋政府,真正维持南京朝廷的,实际上是杨大王的银行不断贷款,可以说南京朝廷就是杨大王包养的。

  但以后终究还得各论各的。

  这样一个类似我大清内务府的机构就很有必要了,而且这种方式也可以在表面上告别过去的阉党横行,民间对这个还是很在意,一个王承恩改变不了大明太监集团的黑历史。女皇陛下要显示自己从新开始中兴大明,第一步就得在这方面展现出新气象,我大明再也没有太监专权啦,至于内务府包衣,他们又不是太监。

  他们比太监捞的更多……

  那他们也不是太监。

  我大明不会再有太监专权啦,最多有曹家富可敌国。

  查举人也是聪明人,毕竟那也是明史案第一个告密的,虽然他告密的对象选错了,他向学道告密,或许学道还有点良心,也或许没当回事,总之学道把他的告密给压下了,直到吴之荣再次告密。

  至于这件事为什么流传下来……

  拜托,在我大清这是光荣的,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他学生自己就给他记载的明明白白,根本不需要隐藏起来。

  此刻他迅速明白了给女皇陛下做包衣奴才意味著什么……

  荣华富贵。

  世世代代的荣华富贵。

  士绅们当然都很清楚,太监其实都是皇室的手套,太监敛财都是给皇帝敛的,太监杀人也是给皇帝杀的,大明又不是唐朝,大明的太监一切权力都是皇帝给的,同样皇帝要他们的钱,他们就得交出所有钱,皇帝要他们死,他们也只能死,魏忠贤都九千岁了,崇祯要他去死他也只能死。

  但和这个内务府包衣比,太监算个屁啊,包衣有后代,太监有吗?包衣的后代可以考进士做官,太监……

  他先有后代再说。

  包衣的财富地位可以世袭。

  太监……

  他先有后代再说。

  包衣可以世世代代荣华富贵。

  太监……

  他先有后代再说。

  实际上太监们死后通常都得靠寺庙和尚给处理后事,他们进宫开始基本上就被踢出族谱了,虽然发达之后的确有亲戚跟著鸡犬升天,但明朝大太监善终的其实也不多,指望他们被关南苑啃萝卜饿死后,还有亲戚给他们处理后事也未免太天真了。

  甚至万历朝司礼监掌印善终的死了都得靠西山寺庙和尚给埋。

  所以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干?

  其实他也清楚,这就是杨丰给他们的保证,他们都是女皇的奴婢了,当然不用再担心以后被抄家,有这层身份加持,以后谁也不敢动他们,包括以后的以后,地方官都不敢管他们,而且他们可以决定地方官的命运。

  密奏啊!

首节 上一节 402/4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