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25节

  但坐着考试,那是越坐越冷啊!

  不过,这三天总算是过去了,苏允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经义大义题对他来说是很轻松的,不过名次多少他也不敢确定,这玩意随意性其实挺高的。

  苏允泡完了澡,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苏辙派了人来,让苏允好好休息几天,等缓和过来了再过去家里吃饭。

  章惇那边是章若带着章择过来,见苏允面青唇白的,煞是心疼,张罗着给苏允煮了补气血的补药,非要苏允给吃了喝了。

  苏允自然是从善如流。

  章择看着姐姐章若一脸的温柔贤惠照顾苏允,不仅没有丝毫的嫉妒,还越看越是欣喜。

  趁着章若去厨房,章择赶紧凑上去,道:“姐夫,你这院子有点小啊,你要跟我姐成亲,这院子不够住啊。”

  苏允笑道:“已经在找了。”

  章择点头笑道:“不找也没关系,反正我爹我姐都不会嫌弃的。”

  苏允看向章择没有说话,眼里露出:那你说个der啊。

  章择干咳了一下,道:“没事没事,就是关心关心,嘿嘿。”

  苏允不知道章择在发什么神经,便没有多说什么。

  苏允正打算去睡个觉,外面又有人来,一看是甄时选。

  甄时选是穿着小黄门的衣裳来的,后面跟着禁军,说明这是公事。

  章若见状赶紧招呼章择,两人先行离去。

  甄时选多看了两眼章若,笑道:“这是章相公的闺女吧?”

  苏允点点头道:“别跟我说你不知道啊。”

  甄时选神色一正,道:“苏允苏居正接旨!”

  苏允赶紧躬身,道:“草民接旨。”随即低声道:“甄中贵,可需要摆香案?”

  甄时选笑道:“你这也没有啊,以后当了官你,你再置办香案随时候着便是。”

  “制曰:古圣垂经,端本必先于孝弟。明王致治,立教不外乎人伦。

  惟尔眉山苏允,先修《孟子集注》,后修《四书章句集注》,弘扬圣人真意,彰显今人意气。

  典型足尚,年德可嘉。俾忝籍于郡庠,且为荣于里辍�

  可特赐宅邸一座。益励勤劳无忘宠渥勖兹来者,勉尔后人。

  凡有事状,具名以闻。特敕”

  苏允听罢诧异地看了甄时选一眼。

  他毕竟曾跟苏轼学过公文写作,自然知道这圣旨的规格,所说也听得明白,其实乱七八糟的不用看,就是说苏允修了两部书,写得好,所以呢,赏赐宅子一座。

  嗯,就这事。

  这值当发一张圣旨?

  要知道,宋朝官家的圣旨可不是他自己写的,然后让太监出来发了就行。

  那可是得经过一个非常严密的程序,最后才能够颁发出来的。

  就今天这个圣旨来说,通常是宰相机构先将意见写成札子,而这个意见也不是说宰相能够定下,往往要经廷臣合议,进呈皇帝,获认可,再授意草诏。

  而不管这旨意是来自皇帝本人,还是出自执政的宰相机构,按照宋朝的制度,当它进入草诏的程序,一般都归中书省的中书舍人起草。

  电视剧中的那种皇帝指定哪一个亲信太监大笔一挥就成,肯定不是宋朝皇帝能够干的。

  元丰改制后,中书舍人的职责有二,一为“制词”,即根据皇帝的词头起草诏书。

  但宋代的中书舍人又有一项特权:如果他觉得“词头”不合法度,无论这词头出自皇帝的意思,还是宰相的意思,他都可以拒绝草诏。

  这叫做“封还词头”,是宋朝法律明确赋予中书舍人的权力。

  所谓“事有失当及除授非其人,则论奏封还词头”就是这个意思。

  宋仁宗朝时,蔡襄当知制诰,“每除授非当职,辄封还之;帝遇之益厚”。

  中书舍人若“封还词头”,而皇帝又固执地非要下诏不可,那么可以由次舍人草诏,但次舍人同样可以“封还词头”。

  理论上,只要中书舍人达成“拒不草诏”的一致意见,便可以将一道不适宜的诏书“扼杀于萌芽状态”。

  比如说熙宁三年时候,参知政事王安石欲将自己的亲信、新法的支持者李定破格提拔为“监察御史里行”,皇帝也同意了。

  但李定这个人人品很坏,声名很臭,知制诰宋敏求即拒绝起草任命李定的诏书,封还词头,并于三天后辞职;

  接替他的另外两名知制诰苏颂、李大临,也以“爱惜朝廷之法制”为由,再次封还词头。

  为让李定顺利通过任命,神宗与王安石免去苏颂与李大临之职,任命听话的人当知制诰,总算将李定弄进中央政府当了御史。

  所以,走一个这么艰难的程序,就为了给自己赐一个宅子……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但随即苏允立即反应了过来,道:“四书章句集注是有了什么安排?”

  甄时选笑道:“苏大家果然敏锐,官家将四书章句集注纳入资善堂教材之内,因此特赐宅邸给苏大家,感谢苏大家给皇子们提供了这么一本上佳的教材。

  另,官家已经在召集太学教授在讨论将《四书》纳入太学的选修课,与宋律并行为选修课之一。”

  苏允闻言吃了一惊:“这么快么?四书还没有正式发行呢,还没有得到公众的承认,就推进太学之中?”

  甄时选神情肃穆,道:“官家说道,《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乃是开启民智之钥匙,时不我待,须得尽快将其纳入,以开启天下学子之智慧,让我大宋涌现出来更多的人才!”

  意思是你这书太好,朕迫不及待要推广它了!

  但有必要这么急么?

  虽说没有直接将其纳入科举题库,但作为选修课也有些过分啊。

  太学可不止是一间学校,它还是大宋州学县学的领导机构,将《四书》推进太学选修课,也就是说,将其成为大宋所有州学县学的选修课!

  直接成教材了啊!

  而这本书可是还没有经过天下大儒的认证的,甚至都还没有公开发行!

  按照苏允的想象中,应该是先交给一些私人印书坊,了不起让大宋印书坊来印发,先让其交给天下人来审阅,接下来还要经过一轮又一轮辩经,如此才有可能成为官方教材。

  要么就如同王安石那般,依靠行政力量,强行将其学说推进太学里面,但这种做法后遗症太大,宋神宗一死,司马光等旧党一执政,立马就将其废除了。

  想及至此,苏允皱起了眉头,现在赵顼这般着急,对四书章句集注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四书》乃是苏允心血所在,若是遭遇这等不幸,可不是苏允愿意看到的。

  不过这事他做不了主,人家赵顼都已经在执行了,哪里还容得了他说什么。

  甄时选笑道:“给你赐宅邸,一方面是你是需要一个大宅子,另一方面,是官家在试探宰执、中书舍人们的意见,苏大家乃是写出三国演义的大家,自然明白官家的想法。”

  苏允点点头,但犹然有些忧虑。

  甄时选凑过头来,低声道:“官家让我问你,你此次考试如何?”

  苏允笑道:“考得还算不错,上榜应该没有问题,只是能不能靠前,得看主考官的偏好。”

  甄时选喜道:“也就是说考得很好?”

  苏允迟疑了一下,道:“经义这一块,想来大约问题不断,策论则是比较看个人,但我文笔算是不错,点题切题亦是觉得妥当,想来排名靠前问题不大吧?”

  甄时选拊掌笑道:“那就没有问题了!”

  苏允道:“什么没有问题?”

  甄时选低声道:“官家想让你三元及第,有此名声,才能够携此大胜之势将你的《四书》推进太学!”

  苏允大吃了一惊,道:“三元及第,那可真是不意!殿试由官家当主考官,倒是有几分把握,但这会试……”

  甄时选笑道:“这次主考官是谁?”

  苏允想了想,道:“之前好像听了一耳朵,是……礼部尚书黄履?”

  甄时选点头道:“官家钦点的。”

  苏允想了想,这黄履他不熟啊,不过,好像是新法一派的吧,不然礼部尚书这么一个重要位置,也轮不到他吧?

  但是,主考官历来是礼部推荐人选,然后官家钦点的啊,不过礼部一般是推荐其他宰执之类,比较少让礼部尚书自己亲自上马的。

  那就是说,这黄履身份有些特殊?

  甄时选见苏允迷惑不解,笑道:“黄尚书与章参政亲善……”

  真相大白了。

  这主考官的位置现在是不能给旧党的,只能让新党的人来。

  但新党之中,若是亲善王珪、何正臣那一派的,那苏允就算是文章写得天花乱坠,他也是得不了会元的。

  可这黄履却算是章惇这一派系的,只要自己的文章在第一队列里面,那么就极有可能成为这一届的会元!

  苏允感慨道:“官家对学生之恩,实在是比山高比海深啊!官家用心良苦啊。”

  甄时选笑道:“以后好好报答皇恩就是。”

  苏允向北躬身行礼,以感圣恩。

第174章 凶宅!

  甄时选笑道:“走,去看看皇恩有多重?”

  苏允啊了一声,哭笑不得,道:“甄中贵,你这话也敢说。”

  甄时选摇摇头道:“某是来替官家布恩的,不然你明白官家的恩情有多重,那是我的失职。

  你以为官家只是为了推动《四书》,但官家一个正儿八经的圣旨,怎么可能就为了此事?

  官家,是真正为你着想的,这套宅邸,官家可是挑了又挑,写词头之时,中书舍人还对此提出异议,但官家还是坚持了下来。

  苏大家,官家对你的期待与爱护,可是这些年来极少见的,上一个让官家这样的……”

  甄时选低下声道:“……是王介甫。”

  苏允豁然抬头。

  好家伙,这是什么意思?

  咋咧,想让我主持新法?

  不能够啊,我这小鸡仔的,要成长起来,不得有个二三十年?

  二三十年过后,你赵顼也得有六七十岁了,还要变法……嗯?

首节 上一节 125/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