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45节
赵顼难得半日清闲,便陪着母亲一起俩逛逛后花园。
五月底天气大暖,百花盛开,颇为热闹。
赵顼陪着母亲说说笑笑,他的皇后以及妃嫔亦是跟着一起。
谈话的时候,不知道谈到什么,有人说起最近开封府的苏通判。
皇太后高滔滔听到了苏允的名字,顿时感兴趣道:“那苏通判便是新科状元郎苏允吧,听说可是咱们大宋朝的人样子啊,官家,这小伙子果真长得那么俊秀?”
赵顼笑道:“器宇轩昂,人中龙凤,母后见过年轻时候的狄咏吧,嗯,身材样貌相当,但多了书卷气跟睿智。”
高太后听了赞叹道:“那可是真的俊秀了。”
赵顼笑道:“其实样貌对于苏允来说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优点。”
高太后笑道:“是咯,才华才是最重要的,毕竟是状元郎嘛。”
赵顼笑道:“母后却是不知,苏允其实最重要的身份是经义大家,他所写的《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两本书,可能是本朝最为重要的经义著作!”
向皇后好奇道:“官家,妾身对经义了解不多,您说这两本书很重要,那到底有多重要?”
高太后笑道:“皇后,你曾祖可是文简公文相,你们向家诗书传家,你怎么不知道这书有多重要?”
向皇后抿嘴一笑道:“儿媳不学无术,哪里知道这些东西。”
众人一起笑了起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向皇后是给官家提供话题呢,苏允是官家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家都知道赵顼对苏允极为满意,多说说这人,官家心里自然也是高兴的。
果然,赵顼笑道:“有多重要啊,我打个比方吧,就类似于《春秋繁露》对于汉武帝的重要性吧。”
众人虽然知道官家重视苏允,但官家这个比喻却是重如泰山。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思想要大一统的建议之后,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汉代立的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
而春秋繁露乃是董仲舒最重要的著作,官家将苏允的著作比喻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岂不是说,苏允足以媲美董仲舒,有成为儒宗的潜质?
那可真是了不得!
此时高太后道:“老身最近倒是听说,这苏允去南衙当了通判,还干了一件大事。
说是他才去南衙没有几天,就将两个判官、两个推官,还有胥吏等百余人尽皆给送进大理寺去了?”
众人尽皆侧目。
这种事情是十分敏感的,通常来说,对于新入职的官员来说,若是刚入官场便行此此事,通常会被认为是不安分的,或许会被认为是酷吏。
赵顼对此事自然是十分了解,闻言笑道:“此事倒是怪不得苏允,实是迫不得已而已……”
赵顼将来龙去脉给讲了一遍,随后又恨恨道:“……这南衙左右厅实在是不干人事,先是贪污受贿,吃拿卡要不说,还敢阻碍知府做正事。
李清臣要清理惠民河,他们竟然一再阻碍,逼得李清臣利用苏允这个通判,逼迫他们支持治理惠民河。
苏允原本也不欲多事,但被逼到这个地步,只能秉公行事了,这一查不知道,一查真是吓一跳,左右厅这些年来,贪污朝廷财物竟然多达数十万贯!
朕这些年大力变法,才给朝廷增加多少收入,他们一个南衙左右厅,上下勾结,竟是将几十万贯的钱财纳入私囊,这些人,死不足惜矣!”
赵顼这么个说法,便算是给南衙的事情给定了调子了。
高太后听到新法心中有些不满,不过他劝过官家不少次了,每次都要弄得不欢而散,也不再说此事,只是笑道:“那这苏允倒算是干了件好事。”
赵顼点头道:“自然是大好事,朕把他放在南衙通判的位置上,看来是做对了。”
高太后嗯了一声道:“惠民河治理也是大事,之前包孝肃整理了一次,让害民河变成了惠民河。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惠民河又开始祸害汴京城了,李清臣有这个想法,倒是得多支持。
只是现在左右厅都被苏允给拿下了,这治理惠民河之事还能继续下去么?”
赵顼闻言皱了皱眉头,太后这话的意思颇有责怪苏允不顾大局之意,若是别人,赵顼当场就要怼回去。
但这毕竟是自己的亲身母亲,说话也不能过分,便道:“母后请放心,苏允既然拿下来左右厅,他自然有解决当下困境的办法,我们且看着就是。”
高太后心中虽然不喜,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这些年,高太后对赵顼做的事情以及提拔的人多有不满,认为所作之事皆在破坏祖宗法,所拔擢之人皆是小人。
有这成见在前,对苏允也不是很喜,尤其是苏允做事之风格,在她看来颇有酷吏之风,更是不喜。
不过苏允毕竟是苏轼苏辙之侄儿,这一点倒算是让高太后心下有些安慰。
尤其是近来赵顼提拔了苏辙之事,倒是让她有了些安慰:官家想来也是有些意识到这些年做了错事,现在已经开始在慢慢纠正了。
赵顼陪完母亲,随后回了崇政殿,想起母亲的话语,心里终究还是不太舒服,唤来孙思恭,吩咐道:“去跟苏允说,惠民河之事十分重要,记得用心些。”
孙思恭赶紧领命待去,赵顼忽而唤住了孙思恭,道:“是了,跟苏允说一句,他做得很好,朕很欢喜。”
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
苏允这几日做出来部分的账本,然后将供词以及何瑞宁等人往大理寺一送,接下来的事情便不是他的事情了。
不过他却是没有办法闲下来,因为左右厅让他给端了,一下子一大摊子的事情都没有人能管了,苏允这个罪魁祸首只能先扛起来。
左右厅主要的职责是管理狱讼刑罚、户口以及租赋,看似管的不多,但实际上若是加上‘开封府百万户’这个前缀的话,就会发现,这里面的事情之繁杂,远胜于大家的想象。
大家若是不太了解这个有多大的难度大的话,可以看一下后世由哔哩哔哩推出的警务纪实观察类真人秀,名字叫《守护解放西》,看一下里面的派出所究竟有多繁忙。
而那个让派出所上下每天都要熬到深夜的区域,其实不过只是一条1.21平方公里的片区而已。
而整個开封府,包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大都市,以及下辖开封、祥符、尉氏、陈留、雍丘等共一十六个县,这些县的人口还要倍于汴京。
数百万人口的狱讼刑罚、户口以及租赋一下子全都压在苏允的肩膀之上,即便是苏允,也不由得压力倍增。
“造孽啊!”
苏允看着涌过来的诸多政务,不由得哀叹,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啊!
早知今日,何苦将何瑞宁、杜无妄、两个推官以及上百胥吏给送去大理寺呢!
不过,这个孽既然已经造下了,那就只能自己来收拾残局了。
只希望朝廷赶紧派来新的判官以及推官了,想来应该不会太久,开封府事情太多,没有人来处理,怕是要出问题的。
苏允虽然有些压力,但也并不是没有什么办法,他直接将刑曹、户曹给利用起来。
这两个曹本来便是经管这两块的业务,另外还有使院、府院等负责刑罚诉讼的机构中各借调来一二十胥吏,总数有百余胥吏,一起充入通判厅。
通判厅原本只有苏允一个光杆司令,现在一下子变得兵强马壮起来。
苏允快速搭建起来一个框架,让这些新进来的胥吏各司其职,通判厅很快便运转了起来。
虽然说大家还没有经过磨合,但这些胥吏负责的东西原本都是他们熟悉的东西,虽然有些磕磕碰碰,但毕竟是运转了起来。
而且据邓起说,这通判厅的效率比起左右厅的效率不仅不低,甚至还要高一些。
苏允对这个倒是有些诧异,但想了想也是明白是怎么回事,还是那“共治职事”体制的问题。
所谓共治职事的意思是,狱讼刑罚、户口以及租赋这三个事情,由左右厅一起来管,不是说你分管一摊我分管一摊,而是一起管。
换一句话来说,便是一个媳妇两个婆婆,两个婆婆自然是各种扯皮,各种争权夺利,这种情况下,很多简单的事情也变得不简单了。
所以,虽然现在的通判厅里的胥吏才刚刚上手,还不是熟练的情况下,依然比之前的效率要高得多。
孙思恭在来之前,心里其实是有些准备的,可能会看到一片乱哄哄的情景,毕竟左右厅一下子全被端了,失去了这么两个机要部门,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南衙都会是一片混乱。
但当他来了之后,却发现南衙很是繁忙,但一点都不乱。
尤其是通判厅里有条不紊的忙碌景象,让孙思恭都有些出神。
孙思恭拉着苏允到了无人处,急急道:“苏大家,这是你这几天筹建起来的?”
苏允笑了笑道:“是啊,这些吏员都是我从六曹、使院、府院调集过来的老手,他们都是精于处理这些事情的。
我所做的,不过是给他们安排一下座位,负责一下后勤,其他的都是他们撑起来的,哦,我还是个人形印章,负责签字盖章。”
孙思恭闻言哭笑不得,道:“苏大家,您这可是太谦虚了,你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本事,是这个啊!”
孙思恭竖起了大拇指。
苏允诶诶道:“孙大伴,这话可不敢说,说得我像是个权臣一般,我不过是一小小七品官,可担不起这话。”
孙思恭感慨道:“话糙理不糙,左右厅判官盘踞南衙多年,判官推官都勾结在一起,上下都是他们自己人,连知府都要受他们摆布。
呵呵,李知府若不是因为他们掣肘,他也不至于拿你来威胁他们,只是李知府不知道,你这一出手,便直接覆灭了左右厅。
呵呵,李知府之前可能是又害怕又后悔了吧,没有了左右厅,他想要再治理惠民河也难以成事。
但这才几天时间,你就将通判厅给筹办了起来,看这模样,比那左右厅可好用多了。
厉害啊,苏大家,咱家来之前,还有些担心你呢,没想到您竟是干得这般出色,回去我跟官家说这事儿,官家不知道有多高兴呢!”
苏允倒是忽然想了起来,道:“孙大伴,您今日来是?”
孙思恭一拍脑门,笑道:“差点给忘了,官家让我来给你传一下话,官家说,治理惠民河乃是大事,万万不可因为私人恩怨耽误此事。”
苏允立马点头道:“请官家放心,我之所以这么快将通判厅筹建起来,便是为了应付此事。
至于李知府做的那些事情,我虽然有些恼火,但也不至于不理解,公事公办嘛,谈不上什么私人恩怨。”
孙思恭满意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另外,官家让咱家告诉苏大家,官家说,伱端掉左右厅之事,他很欢喜。”
苏允有些不好意思道:“我倒是没有多想什么,只是履行通判职责而已,是他们贪欲太大,以至于稍微一查,便全都露馅了。”
孙思恭笑道:“苏大家这么说,是要隐瞒你那复式记账法的事情么,怎么,苏大家不愿意将其交给朝廷?”
苏允笑道:“哪有这么一回事,复式记账法我都交给查账的账房了,假日时日,自然全都传播出去,哪有隐瞒的道理。”
孙思恭点头道:“苏大家,既然做出了成绩,有了成果,就不要藏着掖着,不然上头怎么提拔你?
这复式记账法乃是一大创举,官家对官场贪污等事情深恶痛绝,只是苦于很难查出来而已。
苏大家发明了这么好用的查账法,自然要大大方方献出来,这可是很大的政绩!”
苏允闻言笑了笑,道:“升不升官我倒是不是很在意,这个东西对朝廷有益,那也不枉我花费了一番心思便是。”
孙思恭勉励了一番苏允,便带着复式记账法离去。
苏允虽然将通判厅给筹建了起来,但他依然很是忙碌,毕竟各种细节问题自然胥吏帮忙处理,但他依然要做最后的把关,才好签字用印。
就这个事情,依然是很忙碌的。
便在苏允忙碌的时候,苏辙府上的管家过来,说是苏辙请他晚上过去府上。
苏允当天处理完事情后,提早了一些下班,换了身衣服赶去苏府,却见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李清臣。
苏允一来,苏辙立马感觉到李清臣顿时有些拘束起来,心下有些诧异,但随即觉得好笑:这李清臣竟是被居正给吓成了这样子么?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