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60节

  孙思恭赶紧道:“千真万确,官家,这是苏允专门托奴才跟您说的。”

  从孙思恭口中得到准言,赵顼忍不住起身,来回的走了起来,心中盘算着这五百多万贯可以用来做些什么事情。

  但随即赵顼站定,看向孙思恭道:“居正可有所求?”

  孙思恭笑道:“苏大家说官家对他恩重如山,将这个献给您,不过只算是宝的万分之一恩情,怎么敢有所求。”

  赵顼眼睛之中带着异彩,道:“他真是这么说?”

  孙思恭感激道:“千真万确,官家若是不信,可以当面问他。”

  赵顼点头笑道:“是该见上一见。”

  第二日。

  赵顼上完早朝,便在崇政殿接见了苏允。

  一番寒暄之后,赵顼道:“苏卿,上次你说的,要帮蔡村摆脱贫困之事,还真让你干成了?”

  苏允笑道:“也还不算,毕竟这第一批菜还没有收成呢,不过也快了,再过些时日,菜一上市,也算是臣完成之前的诺言了。”

  赵顼忍不住道:“真能产出三百万斤的蔬菜?”

  苏允点点头道:“就目前的估计,应该是可以的,而且目前仅仅是一千亩而已,这算是第一年的试验,明年可以还种上更多。”

  赵顼顿时感觉一股巨大的幸福感涌上心头。

  他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搞了个变法,行诸多收刮之事,也不过是让朝廷每年多了一千余万贯的收入。

  而苏允搞了一个地洞子,首年便有将近六百万贯的收入,而且还仅仅是个开始,明年若是继续扩大,岂不是能够顶得上一个变法?

  赵顼定了定心神,道:“听孙大伴说,你愿意将这菜洞子给……朕?”

  苏允笑着点点头道:“此事本来便是为了解决蔡村贫困根源,没想到效果这么好,蔡村有个一成的股份,足够蔡村摆脱贫困了,过上极为富裕的生活了,再多可能就不合适了。”

  赵顼道:“那苏卿没有想过自己留着么,毕竟这可是你一手做出来的产业。”

  苏允摇摇头道:“官家对微臣之恩德,又岂是这些腌臜物可以相报的。”

  赵顼想起自己对苏允的提拔跟重视,顿时觉得自己值得了,对苏允也是愈加满意起来,想起来苏允对苏轼兄弟两个的厚待,也是觉得苏允果然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之人。

  “好好,苏卿,你很好,这份产业朕也不好全部收下,给你三……嗯,两成。

  其余七成纳入内藏库,这两成朕保证没有谁敢动你的,是可以留给你子子孙孙的。”

  赵顼心里忽而有些心疼,两成啊,那可是每年至少一百二十万贯啊!

  却听得苏允笑道:“官家,微臣是真心诚意想要献给您的,微臣真不缺钱花。

  臣在黄州有个小酒楼,而且在京城也有一份收入不少的产业,加起来每年也有几十万贯的收入。

  别说微臣现在只有自己跟妻子二人,就算是生十几个孩子,也是花不完的。

  但是官家您可就不同了,您这钱拿着也是拿来花在公事上,再多都不嫌多,您就收下吧。”

  赵顼闻言眉眼舒展,舒畅笑了起来,道:“好好,苏卿,朕没有看错人,好好!”

  苏允见赵顼眉开眼笑,他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份产业交给赵顼,苏允是一点不觉得可惜。

  赵顼的时间不多了,等到赵顼驾崩,那高太后执政后,局面是好还是坏,苏允自己也不敢肯定。

  这份产业太大,觊觎的人太多,强行留在手上,到时候反而容易是祸害,还不如送给赵顼,做个人情。

  以赵顼的心性,他必然不会亏待自己,这几年能升多高就升多高,到时候去地方上,也不用过得太憋屈。

  毕竟去地方上当知州,跟去当个小知县,那待遇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苏允回去寻蔡族长说了此事,蔡族长很是担忧,

  苏允温言劝慰道:“官家还要靠你们蔡氏经营这地洞子呢,肯定不会亏待你们。

  不过你须得管束好蔡氏族人,守好这份产业,也要注意子弟的管教,别让人利用了不肖子弟夺了这份产业。”

  蔡族长叹息了一声,道:“这份产业明明是您一手置办出来的,您却一点也没有落着好处……”

  苏允摆摆手笑道:“我的好处在他处,不在钱上。”

  苏允离开崇政殿之后,赵顼乐得在殿中来回踱步,好一会之后,忽而对孙思恭道:“孙大伴,你说朕要怎么奖赏苏卿?”

  这话问得连孙思恭也有些茫然,想了一会才道:“要不,给他叔父苏辙升升官?”

  赵顼顿时有些不满,道:“上次苏卿写书的功劳,我已经给了苏子由了,这次不能再给他了。”

  孙思恭苦笑道:“那总不能给章子厚以及苏子瞻吧?”

  赵顼气道:“怎么就不能给居正了?”

  孙思恭苦笑道:“苏大家入仕才几个月,已经从宣义郎升为宣德郎,而且还是南衙二号人物,再升的话,恐怕会有非议。”

  赵顼呵呵一笑道:“若是无功也就罢了,居正这等功劳,朕给他升个官都还有人来多嘴,那朕倒是要问问他,他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才有现在的官职!”

  孙思恭顿时不敢说话了,今上登基以来,破格提拔的人不少,像苏允这样的有大功劳的人,若是都不提,那才是奇了怪了。

  只听赵顼道:“孙大伴你说,朕让居正当个承议郎,你看如何?”

  孙思恭顿时瞪大了眼睛。

第207章 这如何了得?

  “啊!”孙思恭吓了一跳,道:“官家,三思啊!

  承议郎乃是正六品下,苏大家原本是正七品下的宣德郎,这可是连升三级了!

  而且此次改制,从原来35阶、42阶削减成25阶,官员升迁已经是极快了,还连升三级的话,那可就太吓人了!

  奴才算一下哈,这承议郎可以担任什么差遣……啊,苏允的叔父苏辙,现在担任的是右司谏,苏大家若是承议郎,这右司谏也是当得啦!

  苏司谏是嘉佑二年的进士,入仕二十五年,才被拔擢为右司谏,苏大家才刚刚入仕不过几个月,便可以担任苏司谏……这如何了得?”

  赵顼呵呵一笑道:“苏子由入仕二十五年,他给朝廷做了什么,反正朕是没有什么印象。

  但居正做了什么,朕却是一清二楚,两部集注足以让朕青史留名,一部三国演义,可以开启民智。

  入仕以来,先是将南衙痼疾左右厅尽皆铲除,又清理楼店务,给南衙增加了百余万的收入。

  以身入局治理惠民河之事,不费一兵一卒,便解决了李清臣这等大臣都解决不了的蔡村围堵运河,足以激起民变的大事,却被他轻而易举的解决。

  现在还为了解决蔡村贫困,搞出来一个洞子菜,不仅将蔡村这等朝廷隐患给解决掉,还给朝廷每年贡献六七百贯的纯收入。

  呵呵,朕与王先生吭哧吭哧努力了多少年,得罪了多少大臣,承受了多大的骂名,经受多大的压力,才让朝廷每年多个千余万贯的收入。

  光是这一个,苏允的功劳便足抵熙宁众臣了,你说,朕不过给他一个小小承议郎,谁敢有意见?

  谁若是有意见,朕倒是要问问他,给朝廷做了什么贡献!”

  孙思恭不敢再多说什么了,随后赵顼招来中书舍人蔡京,口述词头:宣德郎苏允治理惠民河、楼店务反腐、助蔡村脱贫有功,拔擢为承议郎,差遣不变。

  蔡京听得赵顼词头,脸色亦是有些变化,想了想道:“陛下,苏允年不过二十,入仕不过数月,这一升再升,恐有大臣争议,是不是应当缓缓再说。”

  赵顼看向蔡京,道:“苏允治理惠民河有功否?”

  蔡京想起了可怜的李清臣,但最为关键的钱粮人力调度是苏允,解决最为关键的要害的人是苏允,相比起来,李清臣所做的那些,好像的确是枝微细节,这功劳给苏允,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

  蔡京点点头道:“有功。”

  赵顼又道:“苏允整饬楼店务,将楼店务众多蛀虫拿下,给朝廷收回百余万贯的损失,以后楼店务亦是可以给朝廷创造十余万贯的收入,有功么?”

  蔡京赶紧点头,道:“自然是有功。”

  赵顼呵呵一笑道:“蔡舍人可知道苏通判这一次又做了什么么?”

  蔡京道:“刚刚听陛下您说,苏通判帮蔡村脱贫。”

  赵顼点点头道:“苏通判认为,蔡村蔡氏屡屡有触犯朝廷法纪之事发生,并非蔡氏天生就是乱民,而是蔡氏穷困之故矣。

  穷才是根源,若非穷,蔡氏不可能占河道养鱼养藕,若非穷,不可能为了这点蝇头小利,而与朝廷作对。

  所以,劝离蔡氏拆除鱼池藕池之后,苏通判便开始谋划帮蔡氏乃至于沿河百姓脱贫事宜。

  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与蔡村村民搞出来一千亩的菜地,该菜地可以在寒冬腊月出产大量的蔬菜瓜果。

  这些菜地每个冬季可以产出价值七八百余万贯的蔬菜瓜果,以后更是可能达到千余万贯。

  而苏通判将这价值每年产出千余万贯的产业直接献给了朝廷,蔡舍人,你说,朕给他一个小小承议郎,有问题么?”

  蔡京迟疑道:“陛下,不过是每年七八百贯乃至千余贯的收入,这也算不上什么功劳吧?”

  蔡京直接将万字给省略了,因为这听着根本就不合理。

  这就像后世你在村里种了千亩的菜地,然后跟人说你种了千亩菜,这千亩菜价值相当于国家赋税的六分之一,你说会不会有人相信这个说法?

  蔡京对朝廷每年的税赋收入不能说是了如指掌,但也有所了解,熙宁变法以来,朝廷收入激增,每年有六千余万贯的收入。

  现在赵顼说苏允搞了片菜地,种出了菜,然后价值一千万贯,嘿嘿,蔡京除了认为自己听错了,还能怎么认为?

  至于错在哪里,这七八百万贯,跟一千余万贯这些字中,除了一个万字比较碍眼,其余的也算是合理了,因此直接便权当万字乃是官家口误,直接给去掉了。

  赵顼笑道:“蔡舍人,朕没有说错,说得便是七八百……万贯。”

  赵顼在万字上加重了语气。

  蔡京有些茫然,看了一下赵顼,又看了一下在旁抿嘴笑的孙思恭,重复了一下赵顼的话,道:“七八……百万贯?”

  赵顼没有生气,点点头道:“对,就是七八百万贯。”

  孙思恭赶紧解释道:“苏通判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用一种叫地洞子的技术,可以在冬天种出来新鲜的瓜果蔬菜。

  一亩地可以挖出五个地洞子,一个地洞子一个冬天可以产出六百斤的蔬菜瓜果,一千亩地可以产出三百万斤的蔬菜瓜果,而冬天的蔬菜瓜果,一斤可以卖出两贯高价,合六百万贯总值。

  而这一千亩地仅仅是个开始,以后可以种两千亩,三千亩,乃至于万亩,官家说一千余万贯其实还是保守了些。

  若是沿着运河运输蔬菜瓜果,在运河沿岸城市贩卖,以后数千万贯或许也是有可能的。”

  孙思恭已经解释得足够明白了,但蔡京被这么大的信息量给冲击得晕乎乎的,犹然有些茫然:“一千亩地,种出可以卖六百万贯的蔬菜瓜果……”

  不过蔡京终究是聪明人,立马意识到这个什么地洞子才是关键所在,冬天能够种出蔬菜瓜果,这个之前可是只有靠汤室才能够做到的事情。

  蔡京立马道:“这地洞子能够在冬天种植蔬菜瓜果?”

  赵顼点点头道:“对,蔡舍人若是有疑问,可以去蔡村看看。”

  蔡京立马点头道:“此事若是为真,苏通判可算是造福天下人了,臣定然不敢阻拦官家拔擢他!”

  赵顼微微皱眉,蔡京这意思,是没有见到实物之前,是不肯写这任命书了。

首节 上一节 160/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