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167节
苏允亦是默然。
宋代军队战斗力差,表面上看是缺乏骑兵和对手进步的原因,主因实则是宋王朝内部的问题。
首先是崇文抑武,军人地位下降成为文官的附庸,而且优秀的人群不愿意从军,这就使得兵员的素质大为下降。
再者,兵员素质的一再下降,使得王朝不得不扩大兵员数额以弥补素质的不足,但数额的增加又使得财政支出不断扩大,财政的匮乏又导致养兵的费用不足,难以保证士兵正常的给养,使得兵员的素质进一步下降。
如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军队的不堪用只得不断扩大数量,最终拖垮了宋廷的财政,而百万大军终究也是难堪大用。
华夏民族从来都不是柔弱的民族,先秦至汉唐我们的民风都是相当尚武的。
到了宋代,只是由于统治阶级采取了崇文抑武的政策,才造成了武力值的急剧下降。
总而言之,宋代军队战斗力差,归根结底是内部原因造成的,外部原因也有但不是主要因素。
苏允沉默了一会道:“我听说西北边军乃是大宋最为精锐的军队,应该不至于此吧?”
这会儿徐进道:“训练上可能稍微好一些,但也好不上多少,军队的问题从太宗时候至今一直都存在,什么喝兵血、克扣军资、刻意减少训练以节省钱粮以自肥的事情屡见不鲜。
您想啊,一个负责训练军队的文官,他又不会带兵上阵,那这兵员训练是好是坏,难道跟他有什么关系吗?
所以啊,稍微有些良心的文官,可能会按照规定稍微敷衍一下,这已经是很好了,而那些没有良心的,直接就不给你训练。
到了打战的时候,武将接手这些士兵一看,好家伙,连个简单的队列都不会,你说这仗怎么打?
还能怎么打,只能保守的打呗,什么构建堡垒,坚壁清野,然后等对方深入烧杀抢掠累了,再以截杀粮道之类的方法去打败他们。
与其是说是打败,还不如说是以财富生生将对方给耗死的。”
苏允愈加沉默起来,这两位都是军中的人,对于军中弊病自然是十分了解的,也不大可能会说谎。
苏允忽而想了起来,他前世看过一本书,那本书上是讲述靖康之役。
说是靖康年间,金兵杀至黄河边,宋廷调一支驻守京师的精锐禁军前去迎敌。
开封百姓去为宋军送行,但回来后无不痛哭失声。
因为他们看到这些所谓的精锐之师,连战马都上不去,就算勉强被人扶上马,也不能骑稳,只得伏于马背之上。
上面还提到一个事情,说很多当时的士兵,在领到军粮时自己不愿意搬运或者是搬运不了,往往雇人搬至其家。
这样的素质,如何能够上阵作战?
苏允摇了摇头,有宋一朝,军队想要支棱起来大约是很难的。
真宗仁宗等人就算了,但连神宗赵顼这种猛人都改变不了这种现状,可见其艰难。
不过以后的宋哲宗倒是天降猛男,真正执掌朝政也才七年时间,便可以将西夏打得俯首称臣,还真是称得上天降猛男,就是太短命了。
北宋军队的问题,可以说是集合了各朝各代军队缺陷的大成者,只要别的朝代有的问题,他们都有,别的朝代没有的问题,他们也有。
这样的军队,想要打胜仗,唯一依赖就是有一个极为厉害的将帅,以谋略代偿军队战斗力不足,勉强打个不败不胜的仗吧。
徐进见苏允沉默,赶紧举起酒杯,道:“来来,不说那些令人不痛快的事情,喝酒喝酒!”
苏允举起酒杯,酒水入腹,只觉得苦涩,他又想起前些时日他时常梦见的尸山血海,只觉得心里堵得难受。
徐进见苏允闷闷不乐,赶紧转移话题道:“苏大家,那一日我见到有一贼酋被一箭射穿,那箭矢势大力沉,竟然直接穿胸而出,那一箭是谁所射?”
苏允闻言点头道:“是我所射。”
徐进瞪眼道:“啊,苏大家原来也是箭术高手,我这王舜臣兄弟,可是神射手,可用重弓速射,且准度惊人,在京城禁军之中可算第一!
苏大家,要不找个时间,我们一起玩玩箭?”
苏允闻言眼睛一亮,他知道这王舜臣是谁了!
这可是徽宗时候的一个名将啊!
在北宋徽宗年间,有一次,宋军与反叛的羌族部落作战,一开始作战不利,甚至连主帅都遇伏战死。
当时败退的宋军被敌人围追堵截,在狭窄的关隘前挤成一团,不出意外的话,即将陷入溃败和覆灭。
就在这个危机时刻,有一个叫王舜臣的军官站了出来。
他就拿着弓独自站在那里,等待敌人进入射程。
羌人冲在最前面的,是羌酋长手下七个最骁勇凶悍的骑兵先锋。
王舜臣认为,不打掉这支先锋,宋军必定在低迷的士气下土崩瓦解。
于是他当众宣言说:“我要在最前面的骑兵眉间插花。”
结果这七个敌骑还在冲,于是王舜臣发了三箭,三个敌骑落马而死,而且都是脸上中箭。
剩下四个敌骑害怕了,扭转马头就跑,结果都被王舜臣的箭穿通了后背,落马而死。
上万的敌军都王舜臣神乎其技的弓箭所震慑住了,没人再敢上。
于是王舜臣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开始重整宋军。
没多久,敌军又冲了上来,一场恶战就此爆发。
激战一直从下午持续到了晚上,在近四个小时的时间里,王舜臣射出了上千支箭,箭无虚发,射到手指破裂,血流满臂。
最终,凭借着王舜臣的勇猛和担当,宋军才平安脱险。
这可不是什么野史,而是宋史所记载的。
宋史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不涉及文人,不涉及侮辱武将,而单纯夸奖武将的篇幅,大约还是可信的。
这家伙牛逼啊,射箭千次,那是什么概念,那是人形加特林啊!
而且此人还是个逼王,嘿嘿,【我要在最前面的骑兵眉间插花】,这话不是逼王都说不出来。
苏允顿时兴致大发,闻言便站了起来,笑道:“等什么时间,现在我就觉得不错,走走,去我府上,咱们去试试,酒食什么的,我府上都有,走走!”
徐进与王舜臣相视一眼,顿时看到彼此眼里的惊喜:登堂入室,这关系可就算是近了,以后也算是朋友了!
两人赶紧站了起来,哪里舍不得这酒席,顿时便跟着往外走。
苏允走在前面,前面一个极美的女子摇曳而来,那女子看到苏允要离开,顿时急了,赶紧拦住苏允道:“苏公子,您还记得我么?”
苏允瞟了一下这女子,嗯,很好看,好像是那个叫什么柳香兰的名妓吧?
不过这会儿苏允急着回去看着王舜臣的水平,哪里耐烦跟一个妓女说话,就算这妓女长得天仙一般,但就算是仙女,跟名将比起来,又算个啥?
因此苏允点点头道:“哦,柳大家啊,你好啊,某现在有事情,先行告辞了,以后有机会再聊。”
随即苏允脚步一挪,便从柳香兰身侧掠过,柳香兰一下子都呆住了:还有人能够无视自己的美色?
等到她反应了过来,急急转身之际,那苏允已经是下了楼,柳香兰赶紧趴在栏杆上往下高声呼道:“苏公子,请留步!苏公子,请留步!”
她的声音清脆又十分好听,顿时引得满楼侧目,众人一看,嚯,是柳大家啊!
柳大家声音这么着急,这是在唤谁呢,谁这么牛逼,竟是惹得柳大家都要出声挽留。
满楼客人尽皆起身,从围栏往下看,见到一个年轻人闻言与身边两个年轻人问道:“你们没有付账么?”
徐进赶紧道:“付过了啊!”
苏允看向柳香兰,道:“柳大家,账已经付过了,你可以去问问你们的掌柜。”
说着苏允便拱拱手,便转身要走。
柳香兰急道:“苏公子,你莫走,妾身有一些私己话要跟你说!”
此话一出,满楼哗然。
有人忽而道:“你们没有听说过,之前柳大家好像倾心一个年轻人,不会就是这小子吧?”
第216章 一起纳了进来吧!
苏允听到柳香兰的话,顿时皱了皱眉头,自己跟着柳香兰甚至都没有正儿八经讲过话,她有什么私己话跟自己说?
苏允想了想,随后拱手道:“在下还有事情,下次再说吧。”
说着苏允便直接转身就走。
柳香兰大声道:“苏公子,妾身爱慕你许久,只想给你为奴为妾,妾身会自己给自己赎身,还带着妾身的私己钱,与自己俱都给了您。”
满楼哗然,一个个客人羡慕的看向苏允。
苏允闻言先是一愣,随后心下有些微微愠怒,道:“不必了,在下与您也不熟,不必如此,而且某家中已有贤妻,不敢有所拈花惹草之事,也请柳大家不要再来骚扰某。”
徐进惊诧看向苏允,低声道:“苏大家,这白送上来的花魁,您都不要?”
苏允瞟了一眼徐进,转身出了樊楼,王舜臣赶紧拉了一下徐进道:“虞侯,不要多说,苏大家乃是正人君子。”
柳香兰瞪大眼睛,看着苏允径自离去,直到苏允走出樊楼,她犹然有些不太相信:他就这么走了?
自己这么个大美女,汴京无人不想占有的花魁,自己给自己赎身,还带上自己的钱一起送给他,他竟然毫不犹豫转身就走了?
苏允却是加快脚步离开了樊楼,带着徐进王舜臣二人回到了苏府,徐进进入苏府,不由得惊道:“这就是官家所赐宅邸,前宰相陈执中的旧宅?果然是宰相宅邸,了不得啊!”
苏允点头笑道:“住久了也就那样,走,我们去二宅院。”
二宅院是苏允拿来练武的地方。
徐进王舜臣跟着苏允进了二宅院,顿时相视一眼:果然是个练家子。
只见院子里竖着密密麻麻的桩子,还有刀枪剑戟等武器,关键还有不少的弓与箭,还竖着箭靶供应练箭。
王舜臣看那箭靶,顿时眯了眯眼睛,只见那靶心处密密麻麻的都是箭痕。
苏允看向王舜臣,笑道:“王将军用多重的弓?”
王舜臣道:“一硕(石)即可。”
此话一出,苏允还真是吃了一惊,民间弓箭社所用弓箭大多是四斗、五斗为多。
军中稍重一些,以六斗为基准,步兵一般比骑兵重一斗,一般可以用七斗,那已经算是很厉害的弓箭手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用八九斗的弓箭手,但射速通常是提不上去的。
而对于作战来说,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是古弓骑兵,追求在每秒10-12米的奔冲状态下,以每2-5秒的速度发箭。
攻击的往往是10米以内的目标。明代将这种弓骑兵近射战术称为“五步射面”。
对弓骑兵来说,弓箭射速远比磅数重要。
王舜臣说他用一硕硬弓,应该指的是常用的,可以达到速射标准,这就太厉害了!
只是不知道原来历史上他射出一千余箭的弓是一硕弓还是普通的弓,若是用一硕弓射出一千箭,那可就太骇人了!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