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217节
这下子两人都麻了。
而更加令他们恐惧的是,城中粮秣在之前已经被叶悖麻大军给取走,剩下的粮食也就足够数千人勉强度日,一下子又多了万余人,这粮食可能连几天都支撑不了!
而到了傍晚时候,宋军主力抵达,围困啰兀城,这下子令得啰兀城内的西夏军尽皆大惧!
叶悖麻与咩讹埋两人已经是真正绝望了,在只剩下这么点兵马之后,啰兀城已经是彻底守不住了,后方已经没有援兵了!
只是叶悖麻与咩讹埋两人想了一天一夜也没有想通,他们是败了没错,但十余万军队啊,怎么就无声无息的不见了?
其实这个问题祁克勇等人也很好奇。
问出来的是祁克勇,祁克勇道:“苏经略一战而胜,便舍下步兵,也不带攻城器械,一路狂追,轻骑追至城下,现在啰兀城已经成了孤城,指日可破,卑职不是很明白,苏经略您是怎么想的,还请您指教?”
苏允笑道:“西夏大军骁勇善战,入侵以来,已有数月之久,但再怎么骁勇善战,经过数月的征战,也难免生出懈怠之意。
某以轻兵深入宋境,以取巧的手段破了三城,毁去他们的粮秣,断了西夏大军的粮食供应。
西夏大军没有了粮食,必然心生浮躁,我仔细观察计算,计算他们每日埋锅的数量以及次数,算到了他们粮食已经耗尽,而且军心已经不稳,因此认为战机已到。
所以这才命尔等列阵与之野战,而你们只需要顶住西夏大军一二时辰,我带三千骑兵,绕到后面直接攻击其中军指挥,西夏大军本就疲敝,中军大旗一动,士卒定然以为败退,一下子就要形成连锁反应。
若是到此为止,这不过是一个斩首数千的胜利而已,而且就算是我以三千骑兵衔尾追击,又能够杀得了几个人,但若是以驱赶为目的,那速度可就快了。
我们把七八万西夏士兵驱赶进错综复杂的沟壑之中,他们想要寻到出路,至少也是一两天之后,但我们已经堵住前来啰兀城的道路,他们只能渡河回西夏,已经没有办法聚集了,因此我又传令其余守军可以全力出击斩杀逃兵。
而啰兀城也就成了孤城,没有援兵之下,啰兀城最多不过三天,就得开门献城!”
祁克勇、折可适等人听得瞠目结舌。
按照他们的正常认知,前面苏允八百骑连破三城,已经是惊世骇俗之举,但未必没有取巧的成分在。
而在这一仗之前,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绕后偷袭,这些也是符合军事常识的。
但在打赢米脂寨前的战阵之战后,所发生的的这一切却是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了。
按照正常的认知来说,西夏大军有十几万,米脂寨前的战阵胜利仅杀伤几千,将领也没捉到,杀伤不多的击溃战,小胜而已,并不触及西夏大军的根本,正常节奏是宋军见好就收稳步推进,逐渐取得对西夏大军的优势。
——
这也是宋军与西夏军作战的正常军事节奏。
而苏允直接三千骑兵直接撵着十余万大军,虽说人家是溃兵,但将领俱在,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杀一个回马枪。
而苏允却是没有强行杀戮这些溃兵,而是将他们一一驱赶进去沟壑之中,隔绝他们之间的沟通,将叶悖麻与十余万大军直接隔离开来!
而如今,一旦啰兀城投降,那西夏号称的二十万大军进击大宋的军事行动,也将就此彻底破产。
而十余万西夏士兵,又有几个能够在大宋堡垒群的围杀之中逃出去?
可以这么说,西夏送给大宋的一场永乐城之败,不过一年时间,苏允便将其还了回去!
果然,宋军围困啰兀城三日,第四日,叶悖麻与咩讹埋开门献城,带着一万多的党项士兵投降。
叶悖麻没有提出条件,只有一个要求,便是想要见苏允一面。
这个简单的要求苏允自然不会拒绝。
当叶悖麻见到苏允的一刻,是彻底心服口服,当着宋军诸将的面,当场对苏允五体投地,不是口上说五体投地,而是真正的五体投地。
苏允并不打算折辱降将,赶紧让人将其扶起,问道:“叶悖麻元帅,你这是做什么?”
叶悖麻端详着苏允,苦笑道:“某只是心服口服,佩服得五体投地而已。
永乐城之战后,某自认为乃是当世名将,但在您的面前,某就像是三岁孩童一般,任您揉捏,某实在是自愧不如,以及心服口服矣!”
苏允一笑道:“只是侥幸而已。”
叶悖麻摇头道:“您莫要谦虚,您一谦虚,便显得某更加不堪,说实话的,能够败在您这样的人物手下,亦是叶悖麻之幸。
千百年后,人们谈起中华名将苏允之时,也会提一下名将苏允的成名之战,而作为您的第一个对手,也将因此垂名千载!”
苏允闻言失笑道:“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叶悖麻释然笑道:“总比败在不知名的人手下要好,苏经略这等人物,世间罕见,您在军事上的才能,比之古之名将亦是不逊色矣。
八百骑踏破费听晟大营,随后破雄城银州,再破夏州,再破宥州,西夏名将李谅祥、仁多伶仃、费听晟、梁永能等,尽皆在你手下饮恨!
而咱们这一战,您以三四万的军队对抗我十余万大军,却是将我打得一败涂地,十余万大军就此烟消云散,试问古之名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
某当真是服了,服了!”
苏允被这叶悖麻夸得有些不太好意思,但见祁克勇诸将却是面露赞同之色,没有人觉得这叶悖麻所说之话谄媚。
叶悖麻又问道:“不知道苏经略今年是几岁了?”
苏允笑道:“某出生于治平元年腊月。”
此话一出,众人稍微一换算,全都傻了。
因为苏允还不满十九岁!
第270章 请灭西夏!(嘿嘿,还有一小章!)
打下了啰兀城,战争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苏允坐镇啰兀城,听取来自各个堡垒传来的好消息。
散落各处沟壑之间的西夏大军,成为他们的目标。
宋军将领或许怂,但已经失去了建制的大军便成为他们垂涎欲滴的功劳。
苏允才只是告知了一下,各处堡垒便纷纷出兵抓捕,甚至连各处民间的堡垒也纷纷派出青壮抓捕掉队的西夏士卒。
一颗颗脑袋,可都是军功!
就算不从军的人,也可用党项士卒的脑袋换取金钱,一颗脑袋拿着去跟宋军去换,那可值几贯钱!
苏允居中统计,几日时间,竟然有二三万的人头被统计上来。
至于其他的,估计是绕过堡垒,直接跑回西夏去了。
苏允本想着趁机禁军银州城,但斥候回来汇报,说是西夏已经严阵以待,大量的西夏军队从各处汇聚过来,重新填充进左厢神勇军司以及银州城,而西夏的粮秣也已经在路上了。
时机已经失去了。
苏允吁了一口气,原本他还想借助叶悖麻投诚,乘机拿下银州城,将银州城作为进攻西夏的前进站,但没想到西夏的反应也不慢。
不过想想也正常,自己先后攻破银州、夏州、宥州,这等骇然听闻的事情,就等同于西夏大军直接攻破延州、环州、庆州等战略要地,若是宋朝君臣知道此事,非得吓得全国总动员不可,西夏的反应倒也是正常。
所以苏允倒是没有遗憾,虽然此次没有打下很多的土地,但直接将西夏十余万大军直接歼灭。
而且他去夏境一趟,直接间接造成西夏至少死伤二万士兵,加上此次大胜西夏大军,斩杀接近四万人!
以及之前西夏大军攻城时候损伤至少两三万人,四舍五入,西夏此次至少死伤十万人,这还不包括俘虏的两三万士卒。
这一仗,西夏直接损失将近十三万军队,这已经是元气大伤了!
而这两年,西夏虽然在永乐城之战中大胜,但宋朝五路伐夏,西夏虽然挫败宋朝的战略目标,但自己的死伤亦是惨重。
而之后永乐城之战虽然大胜,但杀敌一万,自损八千,亦是死伤不少。
这次更是损失将近十三万军队!
所以,现在的西夏已经是到了最为虚弱的时候了!
所以,虽然失去了简单占领银州的时机,但却是进攻西夏的最佳时机!
因此,苏允立即上书赵顼,请求准备全面进攻西夏!
苏允的战报以及请战书被十万火急送进皇宫之中,第二日,朝堂顿时沸腾了。
赵顼一夜没有睡。
朝中宰执、翰林学士、六部主官、御史中丞、中书舍人等等亦是一夜没有睡。
昨夜三更,他们便被紧急召唤进了宫内,有些人还以为是赵顼驾崩,还没有进去,便先行哭丧,差点让殿中侍御史给弹劾君前失仪了。
朝会之上,重臣们虽然一夜没睡,但一个个尽皆斗志昂扬。
西北大胜,这当然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但苏允的请战书,却也掀起了滔天巨浪。
重臣们的斗志昂然,不是针对西夏的,而是针对苏允的请战书。
是战,还是和?
朝会一开始,便陷入了白热化的讨论……嗯,辩论……嗯,吵架……还不足形容。
应该是极为激烈的争论,夹杂着骂街,差一点就开始干架。
原因是有人指责苏允是要为了一己私利,将整个国家拖入战火之中,章惇直接将朝芴扔过去,直接将那人的额头砸出血来。
于是殿中侍御史直接弹劾章惇御前失仪,当即被罚铜五斤。
随即殿中侍御史又弹劾几位发言非常激烈的朝臣,这才算是勉强将局面控制住。
争吵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西夏的使者以及辽国的使者联袂而至。
西夏的使者倒算是有委曲求全之意,但辽国的使者却是颇为跋扈,言道辽国已经重兵陈列汴京,宋朝若是要行灭夏之举,破坏三国之平衡,辽国不会坐而视之。
而随后兵部前来汇报,证实了辽国使者所言,辽国大军果然威逼边境矣!
这一下子将赵顼狂热的脑袋给泼了一盆冷水,连着主战的章惇等人亦是冷静了下来。
而此时的主和派气焰顿时嚣张了起来,大力抨击苏允破坏宋夏邦交,破坏三国平衡云云,直到看到赵顼看向他们的愤怒眼神,这才算是消停了下来。
赵顼叹了一口气,让章惇等人去跟西夏使者谈判去,他自己还得仔细想一想。
其实大胜固然是大喜,但想要反击却是力有未逮矣。
五路伐夏未达战略目标,却将变革以来的成果消耗大半,永乐城大败,更是直接将西军的战争潜力给葬送了进去。
此次苏允能够大胜西夏,主要靠的还是苏允逆天的军事才华,而非西军有多厉害,另外还是靠西夏将领狂妄自大,带着大军深入宋境,被宋朝坚壁清野消磨得疲敝,才被抓住机会一举大胜之。
若是大宋兴起大军,深入夏境,那国力已经是难以支撑,到时候亦是难免遭受一次重大的失利。
而且辽国不可能坐视西夏被自己所灭,一旦自己定要灭西夏,那辽国是一定会兴兵侵宋的。
不是辽国与西夏感情有多好,而是辽国忌惮大宋灭夏,取得河套养马地,又从西侧威胁辽国,这样大宋对辽国的战略优势就太明显了,辽国怎么能够允许!
唉,若是苏允在五路伐夏之前便已经展现出这般逆天的军事才华有多好,那时候就算是同时面对夏辽,未必就怕了他们。
有苏允领军进攻西夏,有三十五万大军供其指使,何愁灭不了西夏跳梁小丑!
可惜啊,可惜啊!
不过赵顼随即收拾好心情,再怎么说都好,现在只是暂时条件不允许,但却是获得了一个不世出的名帅。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