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235节
呵呵,早些年我早就听说你‘才比忠献公’之名,但现在看来,论大略,忠献公不及你。”
苏允闻言只是笑了笑,其实这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其实不是这个,若是他有足够的时间,他其实愿意多准备上一年半载,但时间上恐怕是不够用的。
因为现在已经是元丰七年春!
苏允并不知道赵顼现在身体如何,但历史上的赵顼是在元丰八年三月去世的,也就是说,满打满算,只剩下一年时间了。
赵顼若死,到时候高太后上台,司马光便要粉墨登场了,届时赵顼登基以来的对外积极态度可能就要变成绥靖政策了。
司马光等人对西夏对辽国软弱,到时候别说对其发动战争了,恐怕割让国土的事情都可能发生。
所以,必须在此之前,将西夏的脊梁给打断,甚至给西夏埋下亡国的导火索,如此才能够争取足够的时间。
章楶明白了苏允在战略上的筹谋,但对具体细节亦是关心,问道:“我们具体要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
苏允拿出西夏疆域图,指了一下地图上的一个点,道:“我们要打到这里!”
章楶看了一下,顿时有些错愕,道:“拿下盐州?”
苏允点点头。
章楶皱起了眉头道:“要拿下盐州,须得取下银州、夏州、宥州、龙州、洪州,不仅得击败此次气势汹汹而来的二十万大军,还得将祥祐军司、左厢神勇军司、以及嘉宁军司三个军司尽皆驱逐出去,否则我们根本就守不住!”
苏允闻言笑道:“我只需要短暂控制盐州即可,真正要拿下的是银州以及神堆驿。”
章楶点头道:“拿下银州,乃是留下进攻西夏的前进站,而神堆驿乃是西夏长城的关卡,拿下这两个地方,咱们随时可以进攻西夏本土。
但是短暂控制盐州,这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强枝弱干!”
苏允面无表情道。
此言一出,章楶吃了一惊,道:“占领盐州之后,想办法将盐州分给西夏各个部落,让各个部落能够参与到盐利之中,得以茁壮发展,因而达到削弱西夏朝廷的目的?”
苏允赞赏看了一眼章楶,果然不愧是那个‘西方功绩第一’的牛人,反应果然快得惊人!
然而章楶却比他还要吃惊,这种天马行空的战略思路,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章楶感觉脑袋有些嗡嗡响,随后冷静了半晌,依然觉得困难重重,他斟酌了一下道:“这个思路很好,但要实现很难啊。”
怪不得他这般悲观,着实是西夏此次气势实在是惊人。
光是从兴庆府出来前来的大军便有二十万之巨,加上三大军司以及各州守军,至少是三十万的大军!
鄜延路加上战斗力一般的厢军、弓箭手、蕃兵、土兵等等,满打满算,也凑不到十万人,怎么能够打败西夏的三十万大军?
第293章 规模浩大的政斗!(54k)
此次西夏大军就是冲着米脂而来的,但三十万大军却并非全都冲着米脂而来,而是兵分三路。
一路从洪州出发攻击保安军,一路从龙州出发威慑延州,另一路则是此次的重点,从银州出发,直接绕过啰兀城,直逼米脂。
面对西夏大举来袭,苏允果断执行坚壁清野,放弃狼山盐场,将百姓就近撤回堡垒之内,固堡死守。
而西夏来袭的消息传回朝廷,朝廷顿时哗然。
朝廷上下先是大骂西夏背信弃义,明明和议已经初步谈妥,双方已经相互递交审核,甚至宋朝这边已经商讨得差不多,赵顼都准备用印了,现在竟然又突然发起大军攻击大宋,这不是背信弃义是什么?
但随即西夏使团与辽国使团抵达,西夏使团还是由李秉临带队,李秉临一见宋朝大臣,立即暴怒控诉宋朝背信弃义,明明已经和议谈妥,为什么还要搞断绝盐路的小动作,说宋人根本就没有诚意息兵云云。
这顿呵斥让负责接待的中书舍人蔡京顿时有些错愕,原本这话是他准备用来呵斥西夏使者的,没想到人家看起来比他还要气愤得多。
蔡京这才明白里面必然有隐情,赶紧安抚李秉临,然后从李秉临口中得到了里面的详细情况。
蔡京得知详细情况之后,神色有些阴晴不定,先是派人知会蔡确章惇等人,之后又悄悄将消息放了出去,然后这才急急赶去见赵顼。
然而赵顼还没有有所反应,关于苏允破坏邦交、刻意挑起战事的言论便已经甚嚣尘上。
西夏使团是四月二日抵达,而四月四日的时候,苏允在鄜延路私自煮盐,且断绝西夏盐路,在鄜延路卖高价盐,用军队的力量与民争利(用士兵为伙计,强行逼迫诚心经营的盐商关门歇业)等事情已经在汴京城中广为流传。
甚至还有一种居心极为险恶的说法也参杂其中,说苏允私自煮盐,是为了收买军队,分明是有不轨之心,而此次断绝西夏盐路,是为了可以挑起战事,是一种养寇自重的做法。
因此,这苏允可杀、该杀、必杀!
这种言论甚至让冰井务都得到了消息,往宫里递了进来,赵顼看完之后勃然大怒,道:“这些人就是容不得大宋朝出现一个能打仗的能人么?
朕登基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碰见苏允这么一个能臣,他们却要毁了他,毁了他,谁替朕去抵抗西夏?
可杀、该杀、必杀……传这些谣言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杀、该杀、必杀!”
赵顼怒意稍歇,随后与孙思恭道:“将居正去鄜延路的奏折给拿过来。”
孙思恭赶紧问道:“是最近一份么?”
赵顼道:“都拿来!”
孙思恭闻言一愣,随后赶紧招呼了几个小黄门一起,好些时间之后,三四个小黄门一个个都抱着比他们脑袋还要高的奏折进来,三四个人一起,怕不是得有二三百份!
赵顼一看都笑了,他亲自一份一份的打开来看。
“……官家,微臣到绥德军已经有一月矣,今日还是一样,跟士兵们同食同寝。
唉,士兵们的吃食条件的确是很差,微臣虽然每日又累又饿,但依然还是觉得这饭菜跟猪食一般,着实是难以入口。
等臣摸清楚里面的情况之后,到时候一定要着重改善士兵的伙食,没有好的伙食,就没有好身体,自然也没有强旺的战斗意志……”
赵顼往下看,下面有自己的批注:想法很好,但须得注意身体。
“……官家,今日西北有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西北这边已经是寒风刺骨了,想来汴京亦是该冷了吧?
官家起早,须得多穿一件,天气须得干燥,臣有一方,可解秋日干燥,方子列下:
雪梨一个、红枣三个、加小半银耳、些许枸杞……熬煮成甜汤,具体该如何,让御膳房与御医一起商量一下……”
下面还是赵顼自己的批注:知道了,已经将方子给了孙大伴,喝完之后再评价。
后面还有批注,不过笔迹不同,想来是后面所添加的,写的是:这雪梨银耳汤的确是有用,喝完后朕喉咙不痛了,谢谢居正了。
里面还有许多奏折,有些是苏允讲自己练兵的情况,有些是战后总结,有些是鄜延路最近的治理情况,堡垒修建情况,善后工作等言之有物的东西。
但也有许多是什么今天下雨了,臣很想官家,今天刮风了,臣点了一根熏香,希望这风将香味带去给官家云云。
看到这里,赵顼脸上露出笑容。
然后在里面扒拉了一会,寻出来三四个月前的一份奏折,仔细看了起来。
“……经五路伐夏、永乐城之战。米脂之战后,夏贼已经是近乎油尽灯枯,此时乃是灭夏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若是能够大举进攻,夏必亡矣。
不过我朝经历几年打仗,元气亦是大伤,若是强要灭夏,恐辽国有乘人之危,到时候西夏或许可灭,但恐为辽国囊中之物,我们累死累活,反而是替辽国火中取栗,因此此时灭夏不妥。
……然而,虽然此时不宜灭夏,但须在其最为虚弱的时候,再给其重重一击,直接打断夏贼的脊梁,让其只能苟延残喘,容我朝休养生息一年半载,在北方准备好抵御辽国干涉,然后再一举灭夏!
因此,微臣准备这般做法,先断西夏盐路,以米脂岩盐为诱饵,逼西夏尽出底蕴,臣再打一次米脂之战,不求全歼,但求消耗掉西夏正军!
西夏朝廷与各个部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相互之间亦是有此起彼伏之势,朝廷若是衰弱,部落崛起,西夏便有内乱之虞。
臣便是想让这西夏内部势力失衡,让部落的实力变强,西夏朝廷实力变弱,如此相互消耗,在我朝积攒实力之时,西夏却陷于内斗之中,如此下一次交手时候,攻守之势异也!……”
赵顼看了一下当时自己的批注:梁氏奸诈,恐不上当,尔可试之。
赵顼回想了一下蔡京汇报的一些详细情况,里面的关键节点可以对上,但一些细节上却是大相径庭。
赵顼冷笑了一下,这西夏梁氏亦是培养心机,当下汴京这等情况,还不好明白么,分明就是那梁乙埋想要利用宋朝内部党争,将苏允调离鄜延路,然后西夏再将失去的土地给拿回去,还要将岩盐给抢走,继续维持青白盐的销路!
至于什么苏允有不轨之心、鄜延路军已经号称苏家军、将士不知陛下,只知小苏经略相公等等传言,那就是扯淡而已!
得益于苏允几乎两三天一封奏折,赵顼对鄜延路的情况清楚得很,苏允对军队的改造也是毫无保留与赵顼做了汇报。
甚至苏允还跟自己抱怨,说枢密院、三班院、兵部太不地道,把粮饷都给贪了,他要练兵,实在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不得不搞点副业云云。
不过苏允也劝赵顼别去找这三部门的麻烦,说他也是理解的,只是此事如鲠在喉,想要跟官家吐露一下而已……
想及至此,赵顼脸色又变得不甚很好,多好的臣子啊,但怎么坏人就这么多呢?
尤其是那些盐商,哼,还有盐商背后的那些大臣!
孙思恭这会儿匆匆而来,递过来十几本奏折,道:“官家,这是朝中言官以及一些大臣递上来的奏折。”
赵顼接过,一一翻看,越看越是暴怒,看到后面,猛地将奏折扔了出去,怒道:“鼠目寸光!贪婪!愚蠢!朕怎么会让这些人窃居高位的?朕……朕……彼其娘之!”
孙思恭顿时慌了,赶紧低声道:“官家,慎言,慎言,起居注还在呢!”
赵顼微微合上眼睛,随后道:“这些奏折尽皆留中不发,之后但凡弹劾居正的奏折,便尽皆这般处理!”
孙思恭低声道:“冰井务那边……”
赵顼看了一下孙思恭道:“调查一下那些盐商身后都有谁,都仔细查一查,这些年,他们在盐政上贪了多少钱,朝廷如今有些困难,也需要他们资助一些。”
然则赵顼将弹劾奏折留中不发,这本来是一个态度,但却是反而引得更多的弹劾奏折。
赵顼也是怒了,一应全都留中不发,与这些弹劾的人算是杠上了。
然则这惹怒了朝中言官。
四月八日,监察御史黄降当面劝谏赵顼,说苏允因米脂一战大胜,已有骄矜之心,想要再次立下大功,主动挑起战事,须得立即将苏允调离鄜延路,免得刺激西夏云云。
赵顼大怒,将黄降贬去地方,以此震慑其他人。
然则第二日,御史张汝贤再次面谏赵顼,说苏允少年得志便猖狂,须得好好打压一番,否则恐怕引出更大的祸事,鄜延路之事,须得让一稳重老臣去安抚。
至于西夏使团所求,可酌情答应下来,毕竟人家西夏本无意发动战事,是苏允有意挑起事端而已。
赵顼听完之后将张汝贤一样贬谪去地方。
然后第三日,于是翟思、朱京、来之邵等御史前赴后继,纷纷弹劾苏允。
与此同时,其他官员的弹劾书亦是如同雪片一般飞向禁中,无一例外,都是要赵顼将苏允调离鄜延路,甚至有人要求要治苏允之罪!
一时之间,群情汹汹,气得赵顼直接病倒,一时间不能视事。
赵顼病倒了,但是言官以及其余官员们的攻击并没有停歇,反而是变本加厉,不过这一次不是劝谏官家,矛头直指蔡确以及章惇。
有人开始翻旧账,说苏允之前的战功乃是伪造的,是章惇以及蔡确协助伪造,所谓些许战功也有真实的,但却是抢了别人的功劳,尤其是前几次歼灭数百党项骑兵,乃是麾下有个叫王舜臣的神射手所为,却被这个苏允冒了功。
至于证据什么的,他们的理由是,苏允不过是一介文人,而且精力大多放在科举、写书之上,如何还有精力去学武?
不信诸公扪心自问一下,朝中文人有谁是武力出众的?
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你将时间花在读书上,你便没有时间去习武,你要习武了,你想要在科举上有所作为,那也是痴人说梦而已,至于什么文武双全的说法,无非便是武人识字,文人懂军事,没有说文人有斩将夺旗之悍勇的。
这个说法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然后尽皆认为苏允能够屡屡立功,其实就是蔡确与章惇这两人协助伪造的。
蔡确与章惇自然也不是吃素的,你能够信口胡言说我伪造战功,那我便说你们勾结西夏,想要陷害功臣,亦是发动自己一系的官员攻击对方。
甚至蔡确开始发动官员磨勘,开始利用磨勘这一大杀器来威慑对手。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