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 第56节

  苏允心中奇怪,若是一般的人,他们自己就来了,自然也无须苏轼去迎接,看来来人身份不低,难道是一些朝中大臣?

  不过苏允也不猜了,苏轼的朋友不少,分量大的更是不少,猜来猜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一会就见到了,有什么好猜的。

  既然苏轼要他一起去接人,那就去吧,来回也不过是半日的功夫。

  苏允赶紧梳洗,浑身上下整饬了一遍后出现在苏轼面前,苏轼似乎很满意,道:“最近写书辛苦,脸色有些黯淡,不过以你的姿色,也是胜过无数人了。”

  苏允愕然看了一下苏轼,心道又不是相亲,你关注我长得怎么样算啥呢?

  继而苏允一惊:相亲?不是吧?

  苏允忽而想起苏辙临走前说的所谓惊喜……不会吧,不会吧?

  苏允赶紧硬着头皮问一句:“叔父,今日来的是谁啊?”

  苏轼眼中带着喜意,道:“是我多年的好朋友章子厚,你可能没有听说过他。

  我跟你说,子厚是个极有魅力的人,性情刚毅、才华横溢、容貌亦是十分出众,你见到他一定会很喜欢的。”

  苏允一惊:章惇?

  我特么怎么可能没有听说过,我说叔父啊,这位可是你命中的贵人啊,你能够成就一生功业,全靠他啊!

  我前世可是看到你写的诗了,有诗为证: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来黄州不是因为章惇,但去惠州儋州,可是这位的功劳啊。

  想及至此,苏允忽而有些紧张起来。

  这位可是个真狠人啊。

  若是见的是这位,那自己可得谨言慎行才行,别将人给得罪了,否则那可真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苏轼见苏允的神色忽而正经了起来,有些惊讶道:“怎么?”

  苏允拘谨一笑,道:“没啥,来的是长辈,我得恭敬一些。”

  苏轼斜睨苏允,道:“我的朋友哪个不是你的长辈,陈季常、王家兄弟、李公等,也不见你这般拘谨,怎么听说了是子厚,便这般作态了?”

  苏允嘿嘿一笑道:“这章叔一听便是十分厚重之人,我素来敬重这样的人。”

  苏轼将信将疑,道:“你不知道取名这玩意大多是缺啥叫啥么,有没有一种可能,子厚取名惇,但实际上他性情十分豪爽?

  就像是你叫允,允厥执中,本想着你行中庸之道,但看你之性情,可不像是中庸之人,反而性情跳脱,想一出是一出的。”

  苏允诶诶叫唤了起来,道:“叔父,哪有你这样的,骂人不揭短,我浪子回头还不成么,见长辈我恭敬一些不好么,怎么还招来你的怀疑了?”

  苏轼冷笑道:“任你舌绽莲花,我亦是已经看清你的本质,我也不管你,但今日见子厚,你须得真如你所说,恭敬些好,不然有你好看!”

  苏允连连点头,心道,那是必须,那是必须,面对这么一号狠人,我又不是不知死活之人,胆敢在人面前炸刺,那是不想活了么?

  自然是要毕恭毕敬,将人给伺候舒服了,这样人家未必看得上,但也不会因此而嫉恨啊!

  章惇乃是乘船而来,苏轼带着苏允、苏迈以及阿回几人,一起前去江边等候。

  时值七月底,虽然快要到八月,但依然炎热,好在江边码头上搭了一些让旅客暂时歇息的雨棚,又有江风吹拂,这才没有那么难熬。

  几人坐在雨棚里聊起了天,聊的话题却是三国。

  最近三国演义剧情推进得很快,已经是渐入佳境,虽然几人在雨棚之下是枯燥的等待,但聊起三国来,却是十分热火朝天。

  殊不知,长江之上一艘大船之上,章惇一家亦是十分热切地聊着三国演义。

  章惇四子一女,大女儿章若,长子章择,次子章持,三子章授,四子章援,都是十来岁的年纪。

  他们乘船溯游而上,泊船江州的时候,上了酒楼吃饭,发现有说书先生在讲三国,讲得引人入胜,酒楼还在卖着三国演义的书稿,于是几人都各买一份,这让他们的旅途变得有趣了起来。

  虽然说章惇说这三国演义并非正史,但不妨碍他们看得津津有味,可惜也就只有十回,不过半日便看完了,看完了再看一遍两遍三遍。

  实在是看无可看之后,一家人便凑在一起讨论,讨论的是热火朝天。

  章惇四子一女,看法尽皆不同,有的人喜欢关公,有的人喜欢刘备,有的人认为曹操的形象被污蔑了,争吵个不停。

  章惇只是听听笑而不语,对他这样博学之人且知晓真实历史的人来说,自然能够看到里面诸多戏说不符合历史之处,但这小说展现出来的东西,却也是让他有些刮目相看。

  之后便是抓耳挠腮的等待抵达黄州,听说这长江沿岸的酒楼都有说书先生驻扎,尤其听说这三国演义是从黄州流传出来的,这更是让他们充满期待。

  当然,章惇章若父女二人自然是知道苏允是谁的,不过没有告诉章择几兄弟几人而已。

第102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

  夏天的雨说来就来,尤其是江面之上,更是如此。

  苏允等人在江边等候,没有等到章惇,却是先等来一阵雷雨。

  雷声轰隆响起一刻,大雨便迫不及待的哗啦而来,幸好本来便在雨棚之下,否则难免要淋成了落汤鸡。

  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过盏茶功夫,这雨便鸣金收兵,除了地上还有泥水横流,竟是天朗气清,浑然不像是前一刻在下雨一般。

  江水变得浑浊,而一艘大船便在此时缓缓出现在视野之内。

  苏轼笑道:“子厚来了。”

  果然大船靠岸,有健壮汉子跳下系好缆绳,又铺上船板,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师奶杀手出现在船头,展开双手,眉飞色舞与苏轼喊道:“子瞻,我来了!”

  苏允看了一下苏轼,不由得摇摇头,腹诽道,阿叔,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是不是该好好地锻炼了?

  这半年来,原本瘦削的苏轼已经吃成了一个微胖的油腻中年大叔,与船上这位风度翩翩的中年人一对比立马相形见绌了。

  苏轼十分高兴几步走到了船头,喜道:“子厚,哈哈哈,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好久了!”

  章惇跨步下船,与苏轼拥抱了一下,两人眉眼之间都洋溢着友人相见时候的喜悦。

  这让苏允心中颇为感慨。

  什么叫世事无常?

  这大约就是了。

  这个时候看来,这两人的关系多好啊,谁能够想到以后两人会成为仇敌,一个上书抨击,一个执政之后报复,将人一贬再贬,几乎有置之死地的嫌疑。

  两个中年男人相互抱着彼此的臂膀热切的聊天,随后才开始给对方介绍自己的家属。

  章惇将一女四子都介绍给苏轼认识,苏轼一一问候,还考核了一下几个子侄的功课,看到章若的时候,苏轼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章惇顿时心里有些不太舒服,当然,这是一种又是骄傲又有一种心爱女儿将要被人夺走的悲伤感。

  章惇知道苏轼这是在为自家女儿的容貌气质极佳而为自家侄儿感觉到高兴,但就是这种眼神,让章惇有些气愤,因此不由得看向跟随苏轼前来的几个年轻人。

  不用他多加分辨,他便将目光锁定在苏允的脸上。

  苏迈、阿回、苏允三人之中,苏允无论是身高身材还是容貌,乃至于整体的气质,都不是另外两人能够比拟的,他便是简单地站在那里,便已经是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

  连着附近上下船的人在看往这边的时候,都情不自禁的将目光锁定在这小子的身上。

  不过苏允的外貌再怎么出色,在章惇眼中看来,终究是有些碍眼的:谁让他要夺走自家宝贝女儿的!

  他忍不住轻轻哼了一声。

  苏允有些莫名其妙:果然这章惇就不能以常人来衡量,我多恭敬啊,他这一眼看过来,我这不赶紧微微躬身,脸上还带上了讨好的笑容,怎么他还给冷哼一声呢?

  不过也正是如此,苏允愈加谨慎起来。

  ——当你面对一个不太正常的时候,你最好将自己的浑身锋芒藏起来,你可以不用得到对方的欢心,但最好不要得罪他!

  然而在章惇眼里看来,自己就是微微一哼,这个年轻人顿时收敛了笑容,腰杆子也挺直了,神情也变得矜持了起来……啊哈,脾气还挺大啊,子瞻说得对,这小子是有几分才华,但就是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没关系,就算是臭石头,也可以拿来膈应人。

  章惇心里愤愤不平想道。

  此时苏轼开始介绍自家子侄给章惇认识,果然,这个臭石头便是那个苏允了。

  该说不说,有几分姿色,倒是勉强可以配上自己的宝贝女儿了,若儿……嗯?

  章惇本是不经意看向自己的女儿章若,但却是看到自己女儿章若那极为欣赏且带着强烈侵略的眼神,章惇心里哎呦了一声。

  章惇不由得苦笑,得,看来这次是留不住了。

  他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性格他最是清楚,他常常与自己的妻子说,五个子女之中,章若是最类他的,无论是外貌也好,性情也罢,尤其是这一股一旦想要做某件事情,便有头撞南墙的刚毅,尤其像他。

  不过虽然五味杂陈,章惇心里终究还是有些高兴的:自家女儿终于有看上的人了。

  以前他妻子给女儿介绍了许多的青年才俊,但女儿就是看不上,后来自己不得不亲自出手,给介绍了更加出色的年轻人,但看不上就是看不上。

  有时候章惇也在安慰自己,反正自己还算是有几分能力,就算是养着她一辈子,也能够让她衣食无忧的,随她去吧。

  但终究一个女孩子家,不成婚,不生孩子,终究是有些遗憾的,有时候想想也是十分焦虑的。

  苏允目不斜视,生怕被章惇给嫉恨上,但感觉脸上灼灼,像是有人用镭射灯照着自己,终于忍不住斜睨了一下,发现章若的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

  苏允心中一惊。

  这辈子的苏允长得太好看,只要一出门,都要被人、尤其是女性投来炙热的眼神,那种眼神他见多了,但这个眼神不一样!

  这个眼神……很有侵略性!

  苏允收回目光悄悄看向章惇。

  草!

  这眼神跟那章若的眼神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娘咧,这章惇不是常人,这章若看起来也不是什么一般人,得得,都惹不起!

  于是接下来苏允便垂手而立,目光自然低垂看着地上的污水,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这会儿苏轼端详完章若之后十分满意,回头看向苏允,顿时气不打一处来,骂道:“阿允,你臊眉耷眼作甚,往日的机灵呢?”

  “啊?”苏允愕然抬头。

  他一抬头便看到了苏轼恨铁不成钢的眼神,顿时想起来,临行前苏轼要他恭敬一些的事情,可我这样还不够恭敬么?

  苏允看向章惇,却见章惇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顿时心下一惊:得,真人面前还是不要演太多,这样人目光如炬,我若是太装,难免会被看出端倪来,不如做回自己更好一些,无非是恭敬一些便是。

第103章 论汉唐宋政治之得失

  苏允见机极快,闻言回答苏轼,笑道:“叔父说笑了,您与章前辈叙旧,小侄这做小辈的哪敢多话。

  若是叔父你们叙完旧,不如咱们这就回家吧,章前辈一家长途跋涉而来,肯定是尤其疲倦了,不如先到家里休息。”

  苏轼闻言与章惇一笑,道:“你看,这小子是不是很惫懒?说他一句,能顶十句。”

  章惇呵呵一笑,道:“子瞻教导有方。”

首节 上一节 56/2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有一个聚宝盆

下一篇:亮剑:我有杀敌积分兑换系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