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第120节
徐行这个名字显然是取得大错特错,甚至是截然相反,而“疯魔”这个外号又是如此契合。
铁手甚至没有在徐行眼中,看到过哪怕一丝一毫的疲惫。
好像研究武学本身,对他来说,就是天下间最有趣、最好玩,也最值得奉献生命和精力的事。
从京城到大理,足足有四五千里路程,若是翻山越岭,不沿官道而行,路程还要更远上数成。
这一路上,由北至南,气候环境更是各异。
根据地形地势、天象变化、林木生长情况的不同,徐行至少已换过数十种轻身功法,力求每一种功法都是在特定环境下的最好选择。
这种练功方法,铁手是闻所未闻。
但他身为捕快,本就要经常奔波于天下各处,很快也跟着徐行学了起来。
就这样,两人一路翻山越岭,便从京城直接赶到大理国附近。
等来到城镇地带,他们才真正知道了诸葛神侯在京师,究竟做了什么事。
听到诸葛正我威凌太师府的壮举后,铁手也觉得有几分胸怀激荡,钦佩道:
“世叔年纪虽大,且颇历世事,却是意气不老、志气不老,颇令人羡慕。”
铁手虽然一向被诸葛正我评价为“四大弟子中最能成大器者”,可他却总因自己太过老实敦厚,学不来世叔的潇洒意气,而深感困扰。
如今见诸葛神威再展,令京师上下噤声,他自是颇为羡慕。
可一路走来,都显得极为兴奋的徐行,此际竟然没有太多表情,他只是往京师方向看了一眼,便再次往前走去。
——再往前,便是大理国边境。
“铁兄,走吧,别让诸葛先生久等。”
当铁手震惊于诸葛的壮举时,徐行却已经体会到诸葛此举背后的深意。
这位一向韬光养晦的神侯之所以如此张扬,只不过是想吸引蔡京等人的目光,为他徐踏法尽可能地减少麻烦,让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真形法体”。
可这么一动,诸葛正我今后将要面对的明枪暗箭、风刀霜剑,却要比以往更多上数倍不止。
徐行自然能够从中诸葛正我此举中,感受到老神侯从不曾说出口的殷切期望,以及那片至诚的拳拳之意。
所以,他已不打算浪费任何时间,尽快完善“真形法体”,以便早日回到京城,与诸葛并肩作战。
见向来阳光乐天的徐行,都露出这般严肃的神情,铁手自然也能想明白其中关键,更觉心头沉重。
两人不再多做停留,略作补给后,便开始收集起关于这次任务的情报。
无崖子大限将至之事,虽然应该只有诸葛寥寥数位老友知晓,可将无崖子害至如此境地的逆徒丁春秋却仍然在世。
这位“星宿老仙”自叛出逍遥派后,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不仅凭一身毒术成为岭南“老字号”温家的座上宾,还与坐镇危城的“惊怖大将军”结盟,拉扯出了星宿派的偌大基业。
可以说,在这个温大师、金大师混合的北宋江湖里,丁春秋完全摆脱了《天龙八部》中那种人人喊打的“老魔小丑”定位,摇身一变,跟众多反派同流合污,俨然成了一方豪强霸主。
对此,徐行只能感慨一句:
不愧是温大师的世界,只要你够坏够恶,就绝不怕找不到同好。
感慨之余,徐行也咧开嘴,笑得森然。
——老子平生最爱杀的就是你们这种东西,要是聚在一起,那可就太方便了。
两人一番打听之下,发现大将军和星宿派的人手,的确早了他们一日,便大张旗鼓地来到了大理国,似乎正准备组织人手,将无量山翻个底朝天,找出无崖子来。
不过,两派的主事者,至今还没有公然现身,不知道是已经潜入无量山主持大局,还是仍在潜伏在水面下,等待时机。
除了丁春秋的星宿派、大将军的大连盟,还有早就潜入大理国,成为大理高氏供奉的“七绝神剑”外,还有另一派人手,值得重视。
与其说“一派人手”,倒不如说是一个高手。
他便是特来大理求取“六脉神剑经”的吐蕃国师,“大轮明王”鸠摩智。
鸠摩智的出现,没有出乎徐行的意料,不过,这位“大轮明王”在此界的战绩,却远比《天龙八部》原著要来得更威猛。
据说,此人乃是在大雪山大轮寺得道,曾以一敌五,败尽密宗“红、白、黄、花、黑”五大支脉之主,由此威震西陲,遂得“大轮明王”之名,象征他那足以消除一切业障、越法的大神通。
要知道,温瑞安系列的密宗高手,向来是层出不穷,更有超越寻常武道常理的念法奇能。
可鸠摩智仍是能以“大轮明王”之名令西域密宗归于一统,足见其人武功、术法是何等之高。
能让这个“强化版”鸠摩智不远万里,特来求取的“六脉神剑”,自然也有原著所不具备的奇妙之处。
这个综武世界的六脉神剑,宗旨乃是将神意升华成剑意、内力精炼为剑气。
两者相合,便可凝成实质剑罡,能在十丈范围纵横来去,无坚不摧、无所不破,分金断玉只若等闲。
若是练到“六剑齐聚”之境界,更能驱使六道剑罡杀敌,论威力,绝不输给传说中的“先天破体无形剑气”,甚至是犹有胜之。
据说,鸠摩智初到天龙寺,便以“火焰刀”神功,以一敌六,轻取天龙寺六大高僧。
千钧一发之际,乃是大理镇南王世子出手,以修炼到“剑罡”境界的一路商阳剑,合六大高僧及段正明、段正淳等八人之力,才将这位“大轮明王”逼出了天龙寺。
经由此败,鸠摩智也没有离开大理国,而是被大理国相,权势甚至更胜段氏皇族的大理国相高升泰请进府中,再未公开露面。
大理国人都在传,国相正是要趁此机会,拉拢这不可多得的高手,直接谋权篡位了。
不过在徐行和铁手看来,鸠摩智是否参与谋权篡位还不好说,但至少在无崖子这件事上,他们应当是已经达成了一致。
“凌惊怖是蔡京的人,丁春秋跟他相交甚密,高升泰背后也是蔡京,而鸠摩智又进了高府……”
说着说着,铁手的语气也有些沉重,不过他的神情和身姿,仍是一往无前的坚定。
他们两个风尘仆仆的旅人,如今正坐在无量山下的一处乡野客店中,一边喝水补给,一边商讨对策。
“看来,这会是一场苦战啊。”
“人不多,还用得着你我出手吗?”
徐行掰着手指头,将这些高手数了一数后,非但没有感到任何压力,反倒是露出无比真心的笑容。
然后,他抬起头,用一种老农看待庄稼地的质朴神情,望向这条乡道尽头,满怀期待,由衷道:
“现在,我是真的有点期待,大将军究竟会派什么高手来了,凌惊怖,你可千万别让我失望啊……”
很快,徐行要的答案,就出现在他面前。
第73章 无量山下群雄聚(9100)
在这店中稍坐一会儿后,徐行忽然道:
“有马队过来了,总计七十三人,人马俱甲,皆是军中悍卒、骑的北方大马,领头那人武功不错,有股香气,还有一股极浓的血腥味儿,像是才杀了人。”
说到后面,徐行皱起眉头,目露沉思之色。
香气、骑军……难道是他?
徐行话音刚落,远方忽然响起一个沉闷的声音,就像是阴云中的隐约雷鸣,大地深处的低沉震颤,越来越清晰。
远方依稀可见,一股烟尘如长龙蜿蜒,滚滚而来。
以他和徐行的目力,已经能清晰看见,领头那人是个玉肤红唇,面容秀丽,气质阴柔的年轻人。
他虽是领着一队铁甲骑兵,自己却不披任何甲胄,而是穿着粉红衣衫,神情更是闲适散淡,不像是带兵出征,倒像是悠游踏青。
在这种气氛下,就连他手里那把宽厚且长的大刀,都显得那么无害。
仿佛那不是一把刀,而是这粉袍公子用来展现自己才学、将要挥毫泼墨的毛笔。
高头骏马、美姿容、好粉袍、使大刀。
能齐聚这些特点者,当然只有一人。
那便是惊怖大将军手下的大红人,四将军“蔷薇将军”于春童。
武林人称其为“蔷薇不下马,惊怖不归天”。
于春童向来是个讲排场、爱享受的人。
如果在他面前,有人比他更讲排场、更爱享受,那这个人一定活不长了。
可惜,大将军这次指派给他的搭档,就是那个万中无一,甚至是十万、百万中无一的例外。
在这个人面前,哪怕于春童再有脾气,也得乖乖收敛起来。因为,他是“天下四大凶徒”之一、“大劈棺”燕赵。
不过于春童能忍燕赵,燕赵却忍不了他。
这名震天下的慷慨汉子,在跟于春童汇合后,只留下轻蔑的一句“大丈夫何作妇孺态”,便带着自己那艳绝天下的三十一名红颜知己扬长而去。
纵然于春童再有定性、再害怕燕赵,亦要为此怒上心头、怒发冲冠。
他发泄怒气的方式简单极了,便是杀人。
其实,于春童本是大连盟副盟主,“神一魁”曾谁雄之子,十八年前,曾谁雄被凌落石陷害惨死。
于春童恨凌落石杀死自己父亲,害得自己家破人亡并且得隐姓瞒名苟且偷生,却又无能为力,最终在这种苦痛煎熬中,性情大变,满腹杀性戾气。
他不敢找大将军报仇,便以屠戮弱小为乐。
对于春童来说,杀人,就像写诗一般过瘾。
——他一向是用别人的命,来过自己的瘾。
写诗有诀窍、需推敲,杀人亦是一样。
甚至在于春童看来,杀人是远比写诗更有诀窍,也更需要推敲的学问。
等于春童用二十七种刀法,屠尽一个村落的村民后,他才终于将这股怒气发泄了出去。
怒气虽消,恨意却浓。
杀完最后一人,于春童已下定决心,不准备让燕赵再活在世上。
世上本来就不可能人人活得长、活得好,但有人为了自己可以活得长一些、好一些,而不惜使别人活得少一些、更坏一些。
于春童无疑正是这种卑鄙小人。
他更明白,光是卑鄙,也没有用,想要出类拔萃,取得胜利,不但要卑鄙,而且还要无耻,要够?忍残?,还得要能屈能伸,要下流,要不择手段。
在《少年冷血》世界线,于春童正是凭借这种指导思想,接连害死了数位实力更在自己之上的好手,并做了诸多禽兽不如、惨无人道之事。
所以,纵然自知武功、势力皆不如燕赵,可于春童仍是敢对燕赵动心思。
铁手和徐行看见他时,于春童也看见了他们。
因连日奔波,铁手身上已是风尘仆仆,显得其貌不扬,兼之他一身内功早就修行到了圆融无碍的地步,含而不露。
是以,一眼看过去,任是谁也认不出来他竟然是名震天下的“铁手”铁二爷,只会觉得这是个老实巴交的力工,最多最多,也就是大户人家的护院罢了。
上一篇:大明:一分钟一两银,殖民全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