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元春封妃,新郎朱元璋

红楼:元春封妃,新郎朱元璋 第345节

  塞月表示,赃物都被贾芸带人给封锁起来。

  秀儿是知情人,问她就什么都清楚了。

  朱元璋怒吼,要求秀儿如实交代,否则必然剥皮实草,诛杀九族!

  秀儿大哭,表示这事都是自己一人所为。

  是因为贪嘴,这才截留了这些土特产。

  徐辉祖对这个说法表示质疑,“贪嘴?若没人指使,你有这个胆子?”

  秀儿却表示这全是自己一个人的过错。

  徐辉祖提醒她,欺君大罪可不是闹着玩的。

  秀儿仍坚持这只是个人行为。

  老朱要求将秀儿杖责二十,赶出宫去。

  他警告朱善清:“这事已经证据确凿。”

  “虽说和郭惠妃无关,但也是管教不严,以至于招致此祸。”

  老朱要求坤宁宫整顿内部,只要碽妃,则罚关禁闭三个月。

  朱善清大喊大叫,“我母妃被打成那个样子,才罚禁闭三个月么?这也太儿戏了些!”

  老朱干脆警告朱善清,不要胡搅蛮缠。

  眼看着朱善清不肯罢休,郭镇赶紧出手,将老婆给劝了下去。

  朱善清哭哭啼啼,搞的气氛各种尴尬。

  郭英也是无可奈何的叹息,这个儿媳妇简直是太不识大体了!

  当然娶了老朱的闺女,受气丢脸啥的也没法子。

  毕竟不看僧面看佛面,还真能当老朱抱怨什么?

  朱元璋命黄狗儿,将外面下跪的众多妃子赶走。

  众人看朱善清闹了一场,却只换来了碽妃关禁闭三个月。

  知道这事没法子了,只好都乖乖的逃走。

  老朱称赞黛玉心思细腻,找到了证据,才消除了他的一场家庭纠纷。

  黛玉说当时也是情非得已。

  因为发现秀儿鬼鬼祟祟,起了疑心,就暗中调查一番,才有了这番收获。

  希望老朱不要怪罪。

  老朱说我谢你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怪你。

  他要求众人不许将今日之事说出去,更不许议论。

  群臣哪敢驳老朱的脸面,当即表态说绝对不敢。

  黛玉琢磨着,这个朱善清不是善茬。

  郭惠妃的能量,比想象着的更大许多。

  这次挨了打,又没讨到什么公道,说不定还会有新的计划。

  想着这看似繁华锦绣的大明后宫,竟然有如此之多的风浪。

  难免让她开始有点怀念,那些训练比赛和战争的日子。

  虽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但好在日子过的踏实。

  也好过虽说人在这繁华锦绣之中,却被这些烂事困扰。

  连休息也休息不好,简直是活遭罪啊!

  ……

  老朱提起扬州这事。

  他问黛玉,是否想要说些什么。

  基本的情况朱元璋都掌握了。

  茹鉴贪污受贿,阻挠土改,证据确凿。

  忠顺王亦消极避战,试图坑害方孝孺。

  使得江南倭寇做大,险些危及京师。

  黛玉说情况都已经上报了,现在就是看老朱如何定义贾府了。

  老朱道:“贾府一心为国,却不幸陷入敌营。”

  “然忠贞不屈,虽有些流言蜚语,却不值得一辩。”

  “如今先在府上疗养,待得身体康复以后,再论功行赏。”

  他有特意提起了林如海。

  “林大人身为巡盐御史,却在关键时刻为国操劳。”

  “如今可以进入户部任职,提升为户部左侍郎。”

  群臣都傻了眼。

  贾府屈膝叛国,这事已经传的沸沸扬扬。

  林如海更有着假传圣旨这事,都是死罪啊。

  哪怕不予深究,也不该加官进爵才是。

  这种明显的偏袒行为,已经违背了朝堂秩序。

  让许多勋贵、文物大臣,倍感不满!

  显然,黛玉也是察觉到这种变化,难免有些深思。

  老朱表示,忠顺王一时糊涂,但念在其在讨伐蓝玉时期的表现,权且记过了事。

  至于茹鉴。

  应当革去官职,发配边关。

  并问茹瑺可否有什么意见?

  茹瑺跪地,颤声表示自己绝对没意见,就算是将茹鉴处死,也是理所应当。

  老朱说念在你劳苦功高,就网开一面,不过以后还一心为国办事,万不可再犯下治家不严的过错。

  茹瑺感激涕零。

  剩下的几十个大小官员,也是都有升降。

  还处置了几百个官员,数千个小吏、俘虏等等。

  该发配的发配,斩首的斩首。

  朱元璋谈起,现在江南平复,土改完成的很好,下一步应该是辽东用兵了。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整个世界都在发展火器,但没钱肯定不行。”

  “江南土改顺利进行,搞到了许多钱粮,说明这是有效的手段。”

  “辽东地区要用兵,也需要土改。”

  “这事咱要麻烦黛玉去办,但还缺个副手,哪个想去可以报名了。”

  群臣再度被震惊。

  黛玉也流露出意外的神色。

  辽东乃苦寒之地,却倭寇横行,社会治安极差。

  她一个从小成长于江南的小女子,去这地方搞土改,是不是有点太水土不服了?

  本来还想要和老朱请辞的,却被老朱不住的用眼神去暗示。

  黛玉眯起了眼来,虽说没当中驳老朱的面子。

  但想着命令反正都是老朱下的。

  他能下,就能反悔。

  哪怕在朝堂上不反驳,也可以私底下提要求。

  到时候让老朱再改变个主意就完事了。

  臣子们在一番骚动以后,接受了这个事实。

  毕竟洪武朝不同于其它,老朱个人影响力太过于恐怖。

  当年的开国众勋贵、胡惟庸、蓝玉,包括当今天子朱允炆等等。

  无论你曾经是谁,有过怎样的传奇,但在老朱面前都只能是小小棋子罢了。

  所以别得罪老朱,老老实实听话,早就成为臣子们约定俗成的保命良方。

  “臣愿往!”徐辉祖主动请缨!

第371章 老朱的苦口婆心

  四王八公这伙人,并未因为贾府的事被牵连。

  使众人都很高兴。

  史鼎、卫若兰、石光珠、牛继宗等人,纷纷请求从旁协助。

  老朱表示土改只是北伐的一项工作,但不是全部。

  军事行动,肯定还要依靠着众多武将出马。

  他要求王子腾可以先准备着,一旦有需求,则要派他出征。

  另外禁军也要有所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化。

  所以土改这方面,就别来掺和了。

首节 上一节 345/3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

推荐阅读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