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元春封妃,新郎朱元璋 第359节
“谁不知晓,你太上皇是出了名的护犊子。”
“当年有人举报皇子犯法,你却杀掉举报者。”
“我又不傻,干嘛惹这个麻烦?”
老朱嘴角抽了抽,其实这事和自己个穿越者有个屁的关系。
当然,鸠占鹊巢有好处,但坏处也要面对。
这事虽说是真正的老朱干的,却也难解释清楚。
“咱和你保证,这等可笑的情况不会再发生了。”
朱元璋满脸的真诚模样,“朱棣管家不严,应该让他付出点代价。”
“但这个朱权稀里糊涂,竟然还参与刺杀案件,简直是愚蠢至极。”
“这种人让他守护边疆,造反非出大事不可,咱觉得实在不行就让他滚回来,让朱棣独自守护好了。”
黛玉仍不咸不淡的笑着,对此坚持不发一言。
老朱知道黛玉这鬼丫头肯定不会掺和了,以免得给未来挖坑,也不勉强什么。
朱元璋索性不与她聊人事调动问题。
让她说说,可否对未来工作有啥想法。
黛玉对于这一点,还是愿意多说个几句的,“这次的辽东土改,我看到了太多有趣的现象。”
“土改完成以后,老百姓就露出了真诚笑容。”
“当地的贫苦情况被一扫而空,我相信这是真正的光明大道。”
“所以接下来我想要去帝国最贫苦的地方,继续搞土改。”
“只要整个大明都完成了土改,相信就能迅速走向富强。”
“我要求尽快落实这项任务。”
朱元璋对黛玉的表态有些吃惊。
土改的确是他心中的头等大事,之前许多能臣也在干这个事,但效果都是不怎么样。
反而黛玉的进展很大,不由得对她刮目相看。
“土改这事的确很大,但全国地方太多了,究竟给你安排到哪里去,还需要商议。”
“这事咱定下来以后再通知你啊。”
黛玉点头,也不和老朱多谈,完事就回府了。
第384章 兴师问罪
黛玉并没有回大明宫偏殿,而是先去了趟贾府,拜谒了外祖母。
贾母详细打探了辽东的事。
黛玉一五一十都说了。
听的荣庆堂内的媳妇婆子们心驰神往,毕竟辽东大地,万里冰封。
与之相关的传说无数,奈何作为金陵之人。
却是极少过去游览的。
都觉得新奇有趣,仿佛亲身参与了其中,纷纷有股耳目一新之感。
贾母说,“很多人将辽东描述成未开化之地,我看就是瞎说。”
“不然燕王和宁王又不是傻子,岂能安心镇守这么多年!”
“何况那人参、貂皮等物,实在是神物。”
“看来若是将来得空,非要去游览一番不可。”
众人都高兴的不得了,黛玉笑呵呵表示,辽东那边四季分明。
若年后出发,到了那边已是初春,倒也不比江南差些什么。
贾母等人都有北上之意。
一番亲近以后,王熙凤单独找到了黛玉。
问起了贾琏的事,黛玉有些心态复杂。
王熙凤何等聪明,一看就知道对方心里有事,定要问个分明。
黛玉最终还是决定实话还说,就将贾琏交代自己的事,全盘告知。
本来觉得王熙凤会很伤心的。
可没想到上来就是一顿骂,搞的平儿等丫头,吓了一跳。
纷纷识趣的走来了。
等将心中的不满情绪都宣泄个差不多了,这才抹去了泪水,吼了几声。
“这个贾琏越发不像话了!”
“我也不与他计较,毕竟夫妻一场,真闹的人尽皆知,对双方都不好。”
“就是府上的长辈也跟着脸上无光,倒是我这个当媳妇儿的有错了。”
王熙凤还是挺理智的,“他既然害了病,就该回府来疗养。”
“不过既然是这等见不得人的病症,倒也有些难处。”
“在外面治疗也好,回头我派几个人过去照料,免得出现意外。”
她收了收那火爆的性子,拉着黛玉的双手,俏脸满是无奈叹息。
“多谢你,颦儿妹妹。”
“嫂子我欠你个人情。”
林黛玉各种不好意思,只寒暄了几句就离开了。
待得她离去。
王熙凤当即将平儿给叫了过来,那张脸上布满着冰冷气息。
“这样,要我看,这个露露未必肯善罢甘休。”
“回头指不定又要惹出什么祸来,这贾家和王家的脸面就没了。”
“给我安排几个得力的小厮,盯紧了贾琏,若那个露露敢来京城,不由分说就给我绑了送官去。”
平儿也是对贾琏这次的行为表示愤慨。
毕竟在外面胡闹就算了,现在还害了病。
甚至还要求黛玉帮趁着隐瞒实情,这种操作真是突破了下线!
“放心好了,这事包在我身上。”
……
林府。
黛玉将从辽东采买的千年老参,按照戴思恭的建议,熬制成药汤。
待得老爹回来以后,就亲自奉上。
林如海虽说才高八斗,但身体底子的确是不行。
偶尔来场风寒,就要了他半条性命。
如今人过中年,更是一日不如一日,黛玉真担心老爹的安危。
林如海喝了点参汤,连连称赞女儿好手艺。
待得知晓了这参汤需要几百两银子才能买到以后,吓的差点摔碎了碗。
“丫头,太上皇如今提拔你,那是对你的信任。”
“你莫要搞出什么违背律法之事!”
林如海为官清廉,在巡盐御史任上,杜绝各种的蝇营狗苟。
和御史王彬互为挚友,被老朱称之为江南官场典范。
既然如此,他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刚刚步入仕途就做了错事。
“这些都是我的俸禄和老朱的赏赐,您就放心享用好了。”
黛玉笑眯眯的回应着。
不管怎么说,老朱对黛玉的确是不错。
林如海苦笑着摇摇头,他之前是有意规劝女儿,和老朱尽量疏远些。
毕竟老朱虽好,却是英雄迟暮,元春已经跳了火坑,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闺女也步后尘。
奈何现在闺女乐在其中,老朱也是对她极为的看重。
他一个小小的臣子,又能如何?
只能说顺其自然,尽量保护了。
聊起这次辽东的见闻,林如海听的津津有味,并分析出了许多官场的门道。
告诉黛玉,虽说这次大获成功,却也得罪了许多权贵。
看样子未来将可能会遭遇不小的挑战,千万要小心才行。
对于这种老生常谈,黛玉自然是点头应付。
毕竟哪怕是在菜市场,那也会有些风险跟着,何况还是官场?
总之无愧于心就好了!
不久之后,宫里突然传来圣旨。
待得黄狗儿将圣旨的内容宣读完毕,返回皇宫以后。
林如海才松了口气!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