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元春封妃,新郎朱元璋 第367节
她绝对不会给老朱后续的工作,留下任何麻烦。
黛玉以身作则,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耍滑头之人。
这种工作方法蔚然成风,使得工作效率出奇的高,这在这个时代是很难想象的。
蜀王朱椿带着一些他原创的字画、诗集等物,来拜谒黛玉。
席间,朱椿谈起了最近大西北的怪事。
“这个朱楩本来是很不安分的,现在却突然老实了。”
“前些日子,蜀王府逮住了几个罪犯,他们交代,是给岷王走私茶马生意的门人。”
“现在土改风风火火,好多士大夫失去了收入来源,就加大了走私的力度。”
“我看这种事不解决,造反必生乱子。”
茶马生意不同于市场经济,属于是垄断行业。
这玩意在缺乏有效市场监管的年代,由官方出资、制定法律来售卖,是最合理的变现途径。
老朱搞土改,为的是富国强兵,显然,如果茶马这种支柱产业被走私,那么对老朱的事业必然会造成打击。
“确定吗?”黛玉皱眉。
朱椿郑重点头,“现在人证物证俱在。”
“此事本该交给大理寺和刑部的,但既然林姑娘作为钦差,下来办案。”
“那么就先和你说了。”
黛玉点点头,“我奉命来搞土改,但却不会只局限于土改,任何有损太上皇利益的事,都在我的工作范围之内。”
“若十八王爷果然犯下不赦之罪,那么我必然会追查到底。”
“不过此事牵扯重大,还希望蜀王能够从中协助,以备不时之需。”
朱椿面露出喜色,忙点了点头,“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蜀王离开以后,黛玉让塞月去请徐辉祖。
结果不久后,却来了个精神小将,看着有些面生,不由得多问了几句。
来的这个人自报家门说叫做铁铉,目前在徐辉祖账下当差。
因为徐辉祖去巡查了,故而委派他来交涉,并传达徐辉祖的话,说有啥事和他说也是一样的。
能在徐辉祖身边当差,并参与机要大事,说明这个铁铉工作能力不差。
但黛玉毕竟不是白痴,不可能在不了解详细底细前,就啥话都说了。
“我这里有一封信,你去趟大月城。”
第392章 蜀王岷王吵起来了
如今的大月城乃是西域的一座大城,由罗马人控制。
但许多大小邦国,也在这里设立了办事处。
可以说,是沟通世界各国的重要外交枢纽。
铁铉带着信,一声不吭的离去。
这个人说的话,黛玉只是那么一听罢了,关键还是要看办事能力。
大明最不缺的是人口,但最稀缺的是人才。
尤其是那种忠诚可靠,能办大事的人才,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稀缺品。
黛玉决定在离开大西北前,将这里的麻烦摆平。
这样的话,老朱以后的工作就会轻松一些。
老朱轻松了,她才会轻松,否则哪里出了棘手的事,肯定还是会安排自己去解决,烦也烦死了。
岷州。
‘仓库着火了!’
‘快,别把王府给连累了!’
青天白日,大火焚烧。
整个岷王府都是笼罩在刺眼的火光之中!
大火足足烧了两日。
珉王府占地不大,所在城池也不太宽阔,被这么一烧,一大半都变成了废墟。
岷王满脸无所谓的样子,他对黛玉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我看也没什么好在意的。”
黛玉冷笑,“的确如此,这大火过后,一干证据全都消失。”
“自然没什么好在意的了。”
朱楩不由得有些吃惊,“林姑娘这话是从何说起?”
“我从何说起不重要,如今西北大地上,贸易繁忙,却也盗匪四起。”黛玉态度显得有些冷漠。
“所以有些关于岷王府走私的传闻,也是甚嚣尘上。”
她看起来有股奉劝坦白交代的意思。
“所以这把火以后,肯定会谣言四起,愈演愈烈。”
“但若岷王真知道些什么,并主动告知我,或许这种谣言就将不攻自破。”
朱楩眼睛转了转,“哼,我看这话多半是朱椿说的。”
“这个酸腐秀才,就知道给自己脸上贴金,将自己给包装成圣人模样。”
这位王爷看起来气得不行,半点好气也不存在,“要我说。”
“他就是这天底下最阴险、最卑鄙无耻的小人。”
黛玉皱眉,“再怎么说,蜀王也是阁下的兄长。”
“如今却背后这般评价,恐怕于理不合。”
朱楩显然是有自己的理由,“那他在背后说我坏话就应当么?”
“你林姑娘从金陵过来办案,岂能知晓这边的真实情况!”
“实话告诉你,为何蜀地那么多盗匪,却长期无法被收拾干净?”
“还不是这个朱椿假借这些所谓的盗匪,中饱私囊,疯狂敛财!”
“但本地的官府、驻军,谁敢说半个不字?”
“纵然有些不要命的愣头青,去金陵告御状,但最终也必是被拦下来,就算侥幸没死,这消息也到不了父皇手中。”
这位王爷不由得冷笑讽刺,“他在金陵势力大着呢。”
两人现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若是个犹豫不决之辈,恐怕就要陷入迷茫。
但黛玉可不是个耳根子软之辈。
仔细斟酌片刻,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黛玉并没有任何被引导的意思,“王爷不妨就直白的告诉我。”
“这大西北的茶马生意,是否存在走私现象?该走私是否与岷王府有关呢?”
朱楩满脸信誓旦旦,有股大喊冤枉的意思。
“这不是陷害么?”
“本王作为藩王,肩负着守护大明江山的重责。”
“又岂能这般狼心狗肺?”
他变的各种仇恨,“若是这个朱椿在背后捣鬼。”
“你就让他来拿出证据,当面对质也可以,看我如何反驳他!”
事情似乎再度陷入了僵局。
不过也在这个关键时刻,徐辉祖访查回归,并带回了确切的证据,秘密交给了黛玉。
黛玉就将证据甩给了朱楩。
“你看这是什么?”
……
徐辉祖以调研的名义,到处视察工作。
其实是暗地里搜集朱楩的证据。
果然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岷县这边存在着许多走私行为,别看朱楩已经烧掉了许多证据。
并要求各生意线路,暂时停止发展。
并将许多关键证据毁掉,无奈徐辉祖办事爽快,人也聪明。
很快就找到了关键证据。
朱楩满脸尴尬,有股脸颊火辣辣之感。
毕竟刚刚还信誓旦旦的和黛玉说,自己绝对没有任何犯罪行为。
可现在就被找到了关键证据,简直是想抵赖都不成。
朱楩毕竟作为一代藩王,手段还是有的,他显得特别跋扈。
“哼,走私这事又不是我自己在做!”
“何况这么多隐晦的证据,虽说魏国公有才华,这我是知道的。”
“可你毕竟并非这大西北之人,如何能够轻易找到?”
上一篇:大明:职业随机刷新,从屠夫开始
下一篇:明末:海上崛起,重建铁血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