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113节

  杨赐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好啊!

  必须要这样搞啊!

  不能只是我们付出代价,宦官才是幕后黑手,你袁氏拉清单的时候,怎么能少得了宦官?

  我倒霉,宦官必须要比我更倒霉!

  你袁氏赶快上啊!

  咬死他们!

  “术,袁氏打算怎么做?”

  “此番宦官的计谋,据说是由段珪首倡,曹节支持,张让完善,淳于登登门欺骗。”

  袁树怒道:“这四个贼人,袁氏一个都不会放过,袁氏绝不会被人欺凌而毫无反应!只不过,彼等以天子为后盾,深得天子信任,吾辈连面见天子都很难,这的确是一大问题。”

  杨赐闻言,也深有感触。

  “是啊,彼等侍奉于天子左右,将天子团团围住,密不透风,就算是吾辈讲学于天子,也是在其密切监视之下,不得讲解与儒术没有关系的任何言语,否则就会被阻止。

  虽然吾辈有心告知天子要近贤臣、远小人,有心告知天子宦官的为非作歹之事,可是观天子言行,已然受到宦官极大的影响,长久来看,这绝非好事。”

  袁树点了点头。

  “一国天子如此偏袒宦官而忽视外臣,这肯定不是好事,更何况窦太后在软禁之中,宫中没有任何人可以钳制宦官势力,长此以往,恐怕天子真的会把宦官当作肱骨来看待了。”

  杨赐也被袁树说的惆怅不已,一番思虑之下,竟然觉得前途暗淡无光,十分沮丧。

  “三年党锢,已经使得天下士人损失惨重,多少人被杀,多少家族毁于一旦,又有多少人流放边地不得回归,连太后的族人都被流放到了日南郡,正面对抗宦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正面对抗当然不太可能。”

  袁树缓缓道:“但是总有别的办法可以对抗宦官,士人总不能一直任由宦官欺凌杀戮,而不做点别的反抗吧?朝廷如此厉行党锢,牵连甚众,民间哀怨者不知凡几,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袁氏有什么想法吗?”

  杨赐眼睛一亮:“如果有,大可以说出来,我们可以一起参详。”

  袁树笑了笑。

  “杨公,袁氏的确有一些想法,不过这些事情是不能告知外人的,原本,杨氏倒也算不上外人,但是眼下……呵呵,袁氏估计是不会再相信杨氏了,相安无事也就罢了,杨公,好自为之啊。”

  袁树随后起身告辞,不顾杨赐挽留,直接离开了杨赐的府邸。

  杨赐看着袁树离开的背影,脸上的表情十分复杂纠结。

  他感觉袁氏肯定是要搞点什么大动作来报复宦官。

  眼下,在雒阳城的局势里,袁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势力团体的领袖,再加上袁氏家族本身的力量,一旦对宦官发起决然一击,宦官真的能讨到好处吗?

  袁氏要真的能做点什么,雒阳城内的政治格局必然发生改变,届时,袁氏本身和帮助袁氏操作的势力都能得到好处,而旁观者……

  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人家喝酒吃肉了。

  杨赐其实已经把肠子悔青了,但是没用。

  任谁也没想到袁氏家族主推的神童袁树居然不仅仅只是一个大家所理解范围内的正常的神童。

  他居然是那种百年难得一遇的超级神童。

  学术超强,辩经能力超强,演说能力也极为强悍,煽动情绪的能力简直是天下第一,甚至还有领袖能力,一个人拉起一个大学派,能在雒阳城内掀起庞大的声势。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扭转了舆论风波之初袁氏家族的劣势处境,随后大展身手,把袁氏和他自己的处境接连翻了过来,推上了新的高峰。

  博士韩宗成为他证道途中的败犬冤魂,他用韩宗的地位与未来造就了自己的神话,只待这场风波过后,袁树必然会成为雒阳城内人人追捧、人人尊崇的顶级学术大师。

  原本他只是在关西之地获得名望,得到关西的认同,而这一波,他直接打开了自己在关东之地的知名度,在帝都、天子脚下完成如此壮举!

  堪称古今一绝啊。

  帝都是天下财富、权势、文才聚集之地,所有人都想要在帝都立足,想要在帝都成名,可成功者寥寥无几。

  不可否认,在帝都成名者,其成果会比在边地放大百倍。

  而与此同时,在帝都失败者,其下场也会较之边地凄惨百倍。

  这就是帝都的魅力与凶险。

  成则鲸吞万物、成就无上显赫之荣耀。

  败则身毁道消、坠入万劫不复之绝境。

  对于每一个勇者来说,这都是极具威胁的,但是袁树成功了,他成功了!

  且不说他出身就在罗马,单说凭他这份才华,就算是平凡出身,也必将荣耀于雒阳,更何况他还是袁氏子弟。

  袁氏必然不惜一切的主推袁树,让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这样一个人,也不知会有多少人红着眼睛冲上去死死抱住他的大腿就是不松手。

  如果能获得袁树的青睐,在未来的雒阳城里,必然会有一席之地,这估计是大部分人最普遍的看法。

  可是在这场全新的势力划分、利益瓜分大浪潮里,杨氏注定无法获得什么真正的好处,因为杨氏已经彻底失去了袁氏的信任。

  信任这东西一旦失去了,想要恢复,那就不太可能了,很有可能就是永远的失去。

  杨赐后悔,非常后悔,后悔的祖坟都要冒黑烟了。

  可是没用。

  袁树离开了杨赐的府邸之后,很快又去往了张济的府邸和其他几名博士的府邸,与他们一起协商投降与议和的相关话题。

  与杨赐那边差不多,张济和几名太学博士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那几名博士更是吓得一夜三惊,完全睡不着觉,刚一闭上眼睛,就是袁树杀上门来逼着他辩经,然后惨败,沦为韩宗那样的社会败犬,就此失去所有的一切。

  现在袁树主动上门与他们商讨和解的事情,他们如何能不开心呢?

  只要袁氏愿意结束这场争端,那么多给一些东西,也完全是可以的。

  相较于杨氏家族,包括张氏家族在内的其他几个博士家族并没有太过于广大的政治能量,指望他们能够分润多少东西给到袁氏那是别想,他们自己也没有多少。

  所以袁树就着重要求他们公开称赞袁氏心学的精妙之处,为袁氏心学在雒阳站稳脚跟推波助澜。

  另外就是要给予土地和金钱,帮助袁树在雒阳周边地区建立一心会总部和全新的良庄。

  他们也必须要公开认可袁树在雒阳传学发展的正当性,公开表明自己的支持态度,为袁树站台。

  以此,袁树扫清了袁氏心学在雒阳城内发展传播的最大障碍,为袁氏心学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家拜码头都要跪着拜,偏偏袁树,这个码头,他站着就给拜了。

第123章 张纮,你是一个很幸运的人

  袁树积极行动的时候,袁逢和袁隗也没有闲着。

  他们那边也分头办完了自己的事情,与各大家族、各位博士对接,督促他们完成利益交换的交割问题,盯着他们把承诺的补偿全部给到位。

  等补偿到位的同时,就是袁氏宣布与他们和解的时候。

  而在此之前,为了防止他们出尔反尔,袁树还会继续演讲、传学、招揽一心会会员,继续给他们施加压力,逼迫他们更快的行动。

  袁树表示——我绝不承诺不主动使用嘴炮攻击!

  我将永远保留主动发动嘴炮攻击的权利!

  看我不爽?

  来跟我辩经啊!

  这些家大业大的家伙们哪里能和那些什么都没有的学子一样敢于辩经呢?

  韩宗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啊!

  对了,提及韩宗,这家伙也是惨兮兮的。

  袁逢把他作为典型,严加惩处,杀鸡儆猴。

  袁逢对外宣称是袁树建议袁氏家族要宽容对待士人,所以才没有进一步追究更多人的责任,但是这并不代表袁氏没有将事情做绝的能力。

  袁氏充分动员了自己的政治资源,很快,韩宗就失去了太学博士的职位,他的学派也被正式除名、解散,所有门生弟子全部遣散,各寻归处。

  韩宗本人被解除太学博士的职位之后,还被要求永远不得返回雒阳,且永远失去招收弟子、传承学问的能力,但凡有所不遵从,袁氏保留继续追究他的责任的权利。

  韩宗被一巴掌打落深渊,再起不能。

  于袁氏对外宣称的一个时辰之后,也就是建宁四年六月初三的午时,韩宗一家老小就被驱赶着离开了雒阳城,永远的消失在众人的视野当中。

  没人敢送他,没人敢触碰袁氏的霉头,哪怕与他关系再好的人也不敢相送,麾下门生弟子更是集体噤声,不敢与之再有任何牵连。

  唯有一人除外。

  广陵人张纮,于太学南门外送别韩宗,向韩宗大礼参拜三次,无视他人异样的眼神。

  此事引起了一阵议论,张纮本人在太学内也遭到了排挤和异样的对待,没有人愿意与他为伍,也没有博士愿意接受他的求教,他在太学内的处境也越发糟糕。

  但是在这个时候,张纮又做了一件很让人感到惊讶的事情。

  他报名申请加入一心会。

  这个消息被袁树得知,袁树顿时很感兴趣,询问这件事情的结果,然后得知张纮被人驱赶离开了一心会报名处,不被接纳。

  袁树稍微思考了一下,令许崇将张纮带到自己面前。

  于是十七岁的张纮便被许崇带到了袁树的面前。

  “韩宗人品不佳,学术能力更不算好,在未知事件全貌的前提下便对我和袁氏恶语相向,此等作为,令人不齿,你已不是他的弟子,为何还要送别他呢?难道是刻意与我为敌?那你为何又要申请加入一心会?难道是伺机报复?”

  张纮面对袁树,不卑不亢,行礼之后,侃侃而谈。

  “韩师所作所为,世人自有看法,而纮受其传学之恩,万不能以旁人言论而违背师生伦理,韩师纵有千错万错,也曾是纮之恩师,离别之时相送,纮以为并没有不可取的地方。”

  袁树笑了笑。

  “韩宗在雒阳和太学已成人人喊打之势,且学派解散,你实际上已经不是他的弟子,为何还要如此作为?如此作为之后,在太学内处处碰壁,为人耻笑,哪怕如此,你对你的所作所为就没有后悔吗?”

  张纮摇头。

  “既已不是师生,此生再难相见,临别相送以谢其恩,此乃纮内心之良知,遵照良知而行动,不去在乎外人的眼光,坚持致良知之路,纮并不认为自己有错,亦不会后悔,他日若再相见,纮仍会执弟子礼,不会稍有逾越。”

  袁树眼前一亮。

  “张纮,你了解心学?听过我的讲学?”

  “听过,也自学过。”

首节 上一节 113/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