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138节

  袁树向着所有人躬身一礼。

  “袁君……”

  众人感动得一塌糊涂,魏甲和窦云等人甚至已经涕泗横流、情难自已了。

  他们感觉自己这辈子已经值了。

  但这还不够。

  “诸君有如此诚心,树也应当回以绝对的信任,往后余生,诸君不负树,树不负诸君,此番大事若成,未来,树与诸君共享,大事若不成,还请诸君与树共死,来生再创一心会,再举大事!”

  袁树再行一礼。

  卢植、程立、贾诩和十三太保终于全体破防,再也无法忍住情绪的决堤,纷纷热泪盈眶、泪流满面,为自己能拥有袁树这样优秀、真诚的领袖感到无比的庆幸和愉悦。

  也是从此刻开始,袁树与他的最高领导核心圈子之间建立了不会被轻易损坏的信任情绪。

  而为了更进一步表现自己的忠诚,由贾诩提议,大家一起歃血盟誓,效忠袁树,绝不背弃,违者不得好死,以彻底打消袁树的顾虑。

  大家纷纷响应,将血液滴到了酒水中,共饮一杯。

  血誓是最高等级的誓言,发下血誓之后,就意味着再也没有退路,不管是在自己心里,还是在旁人眼中,都是一个没有退路的人,不达目的,死不罢休。

  在司马懿指着洛水放屁之前,这毋庸置疑。

  这份血誓达成之后,又经程立建议,应该将一心会各大部门中表现上佳、值得信任的人也一起拉过来告知此事,让他们也多少有点准备。

  只靠这里的十几个人,想要把事情做好,难度颇大,那些身居重要职位上的管理人员也应该全部加入进来,大家共同组成一个做大事的最高指挥部,现在就开始定下行动细则。

  虽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没有计划,也就谈不上变化。

  程立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大家纷纷表示袁树对一心会会员们恩重如山,多的是想要报答他恩情的人,只恨没有途径。

  袁树考虑了一阵之后,也点头同意,于是让大家一起出去找到自己属下最优秀、职责最重大、最值得期待和信赖的人一同参详此事。

  袁树则先秘密返回雒阳城,将自己已经办妥了事情的消息告诉袁逢和袁隗,又从袁逢和袁隗那边得知目前宫廷里仍然在为窦太后的后事而忙碌。

  此前宦官们希望尽可能的把窦太后去世的政治影响降到最低,所以希望将窦太后以贵人的身份安葬在别的地方,而不是和刘志合葬。

  结果引起朝臣的强烈反对,朝臣们大为光火,上表抨击不断,宦官们做贼心虚,加上刘宏仍然感念窦太后册封他为皇帝的事情,所以同意了大臣们的要求,将窦太后与刘志合葬。

  但此事激怒了很多人,余波未消,袁逢和袁隗认为此事还有后续。

  不过既然袁树已经安排好了刘悝的事情,那么袁氏就能更放心的操作接下来的雒阳局势了。

  不管接下来雒阳局势怎么走,他们都不用担心自己无法应对,甚至袁隗还提出了更加激进的建议。

  他表示应该现在就尝试发动兵变,击杀宦官,以“谋害窦太后”的名义废掉刘宏,这样做应该也很合理。

  但是谨慎的袁逢还是提出了反对意见,表示宦官们虽然昏招迭出,但阵脚未乱。

  眼下雒阳的军事主力还在宦官的掌控之中,尤其是宫廷之中,愿意为袁氏拼死一战的不多,中间派未必靠得住,还是需要继续经营、收买人心。

  或者说,需要宦官自己再出昏招,再做更多的错事,把这个事情彻底闹到不可收拾为止。

  到那个时候,才是袁氏一招制敌、一剑封喉的时候。

  袁树表示自己支持袁逢的意见,袁隗也不再坚持,三人遂做了最后的决议,等待更好的时机。

  商谈完毕之后,天色已晚,袁树就没有返回雒阳良庄,而是留在了袁府休息一晚。

  也就是这个时候,袁逢像是刚刚想起来似的,告诉了袁树一件事情。

  “你兄长来了雒阳,很快要履职郎官,去见见吧,你们小时候多有误会,长大了,就不要拘泥于过往的事情,能解开就解开,说到底,他已经不再是长房继承人。”

  袁逢说的显然不是袁基,袁基来雒阳做郎官的时候,袁树还在茂陵守孝,等袁树来了雒阳,袁基已经外放兖州做县令锻炼去了。

  据说是打算一任县令,一任太守,然后直接调入朝廷做九卿,争取四十岁之前成为三公之一,延续袁氏家族累世三公的威名。

  比如,五世三公!

  所以这个时间段能在雒阳袁府的,只有可能是袁绍。

第157章 压抑的袁绍

  小时候,袁树也不知道哪里招惹到了袁绍,打记事起,袁绍这个哥哥就对袁树没有什么好脸色。

  不是对他冷嘲热讽,就是各种找茬儿,甚至还故意推倒袁树、绊倒袁树。

  袁树一开始没想搭理袁绍,觉得这家伙纯粹就是欠,和他作对不利于自己的智商与逼格。

  谁知道这家伙越发过分,大有一副要把袁树霸凌到底的架势。

  特别是袁树五岁生日当天,当时八岁的袁绍假装无意,推翻了袁树那时候最喜欢吃的一道菜,让正准备伸筷子夹菜的他夹了一个空。

  然后假模假样的道歉。

  袁树当时就怒了,于是喊着虎头虎脑的许崇一起把袁绍摁在地上狠狠的揍了一顿,在他生日的那天送了袁绍一脸桃花开,好几个大人一起上才让袁绍免于破相。

  随后,两人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袁树也不避着袁绍了,主打一个绍不犯我我不犯绍,绍若犯我,我必丢绍牢谋。

  反正他俩也不是一个妈,他这句广东粗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袁绍还是欠,还是看袁树不爽,被揍了一次之后更是如此,继续主动出击,打扰袁树看书,对他冷嘲热讽。

  袁树也不惯着他,只要他欠,那就和许崇一起冲上去暴揍袁绍,直到袁隗或者袁逢闻讯赶来,把他们俩分开。

  后面年岁渐长,袁树也慢慢的回味过来了,袁绍这家伙就是嫉妒他得到了家人的关注和宠爱,所以一定要把他身上的关注度给抢过去,否则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这家伙好像执着的认为全家人都应该更加关注他,而不是关注袁树,而且还发现只要他继续和袁树干仗,就能获得关注度,于是不惜一切的挑起兄弟战争,以求更多的关注度。

  搞明白这个事情之后,袁树反倒觉得袁绍有点可怜。

  他从小就给过继到袁成那一房,被动地成了一个没有老爹的孩子,本来袁逢和袁隗多有关注怜爱,结果自己异军突起,把他的关注度给抢光了。

  所以后面袁树脱离低级趣味之后,也就不再愤恨袁绍,就连揍他也变得有点程式化,只是为了揍而揍,没有其他的目的了。

  他揍袁绍的时候,甚至有种拳击手打沙袋、叶问打木桩一样,甚至是怀着锻炼身体的想法,就当作是读书读累了的消遣。

  再后面,袁树去关中求学,自此和袁绍分开,长达七年的时间里都没有和袁绍再次见面,想想也是有些唏嘘。

  袁术袁绍这两兄弟是面和心不和,轮到袁树了,还是这样的情况,甚至可能关系更差。

  袁树颇有些感叹,便带着许崇去后厢房瞧瞧袁绍。

  听说袁绍是今天下午才来到了雒阳,舟车劳顿,十分困倦,见过袁逢袁隗之后就去睡觉了,不晓得现在醒没醒。

  袁树抵达袁绍暂居的后厢房之后,没看到袁绍,倒是在外头院子里看到一名年轻貌美的妇人正在指使两名侍女打理家居卫生,自己则在缝补些什么东西。

  妇人眼见两个男子来了,还有些惊讶,但一看袁树的穿着,便意识到了什么。

  “可是叔叔?”

  袁树也意识到了这妇人是谁,便点了点头,躬身行礼。

  “树见过嫂嫂。”

  这妇人,便是袁绍的妻子,李氏,是已故名士李膺的女儿。

  她和袁绍成亲的时候,袁树还在为马融守孝,无法参加婚礼,便托人送了一份礼物给袁绍,算是祝贺。

  所以严格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

  说起来,当时袁树听说袁逢和袁隗为袁绍选择了李膺的女儿作为妻子,也是有点意外,不过很快也猜出了袁逢和袁隗的用意。

  那时候,李膺作为士人领袖是党锢之祸的主要受害者,自己死了,妻子父母都被发配边境。

  袁逢和袁隗怜悯这一大家子,又考虑到袁绍未来的发展,于是为袁绍聘娶了李氏,也算是对故人的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帮助。

  李膺作为著名党人,袁绍娶了他的女儿,一方面能保护李膺的女儿,一方面也把李膺的声望部分转移到了袁绍身上,使得袁绍尚未出仕就得到了党人势力的关注。

  他们普遍认为这是袁氏让家族的一支明摆着打起了反宦官的旗帜,未来就要让袁绍以反宦官作为立身之本走上仕途,以党人势力作为立身根基,剑走偏锋。

  很显然,袁逢和袁隗在家族子弟的发展上并不算不上心,虽然以袁树为主,对袁基、袁绍的发展也是充满了考量的。

  不过这种考量对于袁绍来说未必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

  袁树自己就思考过,那么直接明白的把袁绍放在党人群体之中,树立这样一面旗帜,对于袁绍来说可能比较危险,甚至有一种当靶子的感觉。

  就算袁氏能够保护自己的族人,但是和袁基、袁树比起来,他们给袁绍准备的发展路线显然不是那么的稳妥。

  他们对袁基的安排是继承汝南袁氏主体,说不准就是继续走和宦官虚与委蛇的中央朝廷路线。

  对袁树的安排是另立宗门,开支散叶,发扬光大,全力支持他开创新的辉煌。

  而袁绍就是和党人合流,显然就是要走和宦官不对付的道路。

  虽然这也能算是两头下注,但是袁绍这边的筹码显然更少一点,也更危险一点。

  说到底,袁绍是庶出,可能在袁逢心里,对这个庶子有一些关爱,但不太多,必要情况下,袁绍不是不能放弃。

  这样一想,袁树甚至对袁绍有点怜悯的感觉。

  所以袁树也觉得小时候的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吧。

  他和袁绍都长大了,袁绍都娶老婆了,自然也不会一直抓着小时候的事情不放,他打算就此揭过小时候的事情,和袁绍握手言和,也算是实现七年以来的破冰。

  李氏早已知晓袁树的偌大名声,知晓这小叔叔可是整个袁氏家族最为骄傲的明日之星,名望很大,势力也很大,自然不会有什么失礼的地方。

  她见袁树前来拜访,肯定是为了见袁绍,于是立刻站了起来。

  “本初还在休息,我去喊他。”

  袁树喊住了李氏。

  “嫂嫂留步,既然兄长还在休息,那就让兄长休息吧,兄长舟车劳顿,树还是不要打扰了。”

  李氏顿时有些尴尬。

  “这……这不行的,叔叔来访,做兄长的,怎么能怠慢呢?我去喊他。”

  李氏摇了摇头,还是转身进屋去喊袁绍了。

  不过刚推开门,迎面就看到伸手打算开门的袁绍,李氏一喜,忙道:“夫君醒了?你看看,谁来了?”

  袁绍刚刚才醒没多久,听到外面有男人的声音,有些疑惑,便穿上衣服打算出来看看,一开门看见妻子站在门口正要推门,不远处,那个令他魂牵梦绕的男人就站在那边站着。

  只是一瞬间,妻子的声音他就听不到了,心中的思绪全被那个站在不远处的男人所席卷。

  一别七年,他们两人的相貌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袁绍二十岁,身材高大,面容俊朗。

  袁树十七岁,身长八尺,剑眉星目。

  但或许是奇妙的心灵感应,袁绍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面前的这个男人——他的异母弟弟,袁树。

首节 上一节 138/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