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149节

  段颎离开之后,袁树喊来了程立和贾诩,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两人,询问他们的看法。

  “我很希望能和段颎达成协作,有他的帮助,我们的行动会更加顺利,但是对他个人的行为操守,我怀有一些疑惑,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

  程立对此感到有些忧虑。

  “段颎此人,行军征战的确是十分有才能,但是为人方面不甚体面,为了一场争执便背弃王甫投效于您,那么他也会为了另外的事情背弃您,转而投效他人,甚至他此番投效是不是真的,或者是王甫在背后安排,也不可得知,您还是要多加小心。”

  贾诩的看法则略有不同。

  “公子,对于凉州人,您或许还是了解的不太多,凉州局势混乱,战乱频繁,人多不读书,只为求生,求生是最重要的,礼义廉耻什么的,都是放在后面的,所以凉州人普遍更加注重所能得到的东西,而不是虚无缥缈的道德。”

  程立看了看贾诩,显然对此感到有些不满。

  “文和,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注重道德却成为好事了?你是希望公子就此信任一个不讲究道德的人?”

  贾诩笑了笑。

  “仲德误会了,我的意思是,对于段颎这样的人来说,在我看来,他的投效应该是真的,他应该是感受到了公子的豪气与强硬,为此折服,所以才有了投效的心思,凉州人仰慕强者,追随强者,公子就是这样的强者。”

  程立挑了挑眉毛,盯着贾诩。

  “你也是这样的人吗?”

  贾诩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是,也不是。”

  “此话怎讲?”

  贾诩并不面向程立,而是面向袁树。

  “对待旁人,诩或许会因为强大而追随,但那不过是为了保命罢了,尽到职责也就罢了,可对待公子,诩愿意不惜性命而追随公子,公子但凡有什么需要的,诩愿不惜一切为公子而战!”

  这话说的,实在是太有水平了。

  袁树老脸一红,感觉贾诩这话说的实在是有点肉麻。

  而程立则果断翻了个白眼。

  好你个凉州蛮子,居然敢如此这般说话,你……你还真是会说啊!

  程立就发现贾诩这凉州蛮子做官做的越久,这打官腔的水平就越高,这漂亮话说起来是老母猪戴胸罩——一套又一套,全都给他会完了。

  这……

  这还真的要学,赶明儿找个能说会道的学一学这说话的艺术。

  程立的心里就寻思开了。

  对于贾诩的意见,他倒是也不反对了。

  只有凉州人才会了解凉州人,所以袁树也就采取了贾诩的意见,不再怀疑段颎的投效之心。

  但是对于何时把袁氏策划的事情告诉段颎,让他配合,这个事情,就算是贾诩也拿不准,觉得还有待观察,袁树也就没有着急。

  另一头,段颎离开良庄之后,在返回雒阳城的路上,也对这一番与袁树的会面深有感触,段煨问起交流内容的时候,段颎很是感慨。

  “倒也难怪说袁术舌战群儒威压雒阳,单说这说话的本领,我都怀疑袁术这小子是故太尉胡广带出来的亲传弟子。”

  段煨觉得好奇。

  “此话怎讲?”

  “故太尉胡广为官清廉,天下敬仰,但是唯有一点受人诟病。”

  段颎看着段煨笑道:“他太会做人了,为人太过于圆滑,谁也不得罪,谁也不干扰,问他什么,他就回答什么,遇到有争议的事情,他闭口不言,硬是有人问他,他就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所以士人拿他没办法,宦官也拿他没办法,官场动荡也好,血雨腥风也好,胡太尉就是稳如泰山,滴水不漏,谁都拿他没办法,从而也没有人愿意真正的得罪他,今日的袁术身上,我就看到了胡太尉的影子。”

  “这……胡太尉和袁术素来没有交往吧?”

  “嗯,没有。”

  段颎点了点头,缓缓道:“但是有些本领不需要有人教导也能掌握,没有才能的人,就算有人教导,也是掌握不了的,袁术显然就是前者,而非后者,他与我聊凉州,与我聊凉州人,抨击关东士族,完全站在了我这边。

  但凡我想的简单一点,不想的那么多,那么深,那么警惕,恐怕就真的有了死心塌地跟着袁术一路走到底的想法了,但是也差不多了,你想想,他才十七岁,就有如此能耐,假以时日,到他二十七岁、三十七岁的时候,又该是什么模样?”

第171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段颎这么说,段煨心下也略有些感慨。

  想起和袁树交谈的时候袁树的仪表姿态,他也十分认可段颎的评价。

  “如此一来,袁术威压雒阳群儒的事情倒也就显得稀松平常了……不过兄长,您真的打算跟着袁术一条路走到底吗?就此背弃王甫他们,不与他们往来了?”

  “往来啊,肯定要往来。”

  段颎摇头道:“咱们的袁公子给我的第一条指示,就是继续与王甫虚与委蛇,从王甫那边套出更多的消息告知于他,让他可以掌握王甫等人的行踪,提前知道他们将要做的事情,以此达到料敌于先的目标。”

  “这……也很平常啊。”

  “平常,当然平常,但是也不平常。”

  段颎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叹道:“让我传递消息,实际上也是不信任我,要继续观察的意思,若是已经信任了我,自然是要告诉我他们接下来打算要做什么的,但他没说,只是让我传递消息,仅此而已。”

  段煨闻言,略有些不快。

  “兄长如此屈尊降贵去找他,他居然还不信任兄长?当真是心思重!”

  段颎摇了摇头。

  “话不能这么说,别说他不信任我,我也未必信任他,我与他毕竟有不愉快,也曾针锋相对,他固然心胸宽广不记仇,我也愿意就此揭过这一页,但事关大局,还是要谨慎一些,他要观察我,我未尝不需要观察他。”

  “兄长思虑周全。”

  段煨想了想,倒也认同这种看法,于是问道:“那接下来,兄长还要接着为王甫做事吗?”

  “那是自然,该做的还要做。”

  段颎点头道:“但是我想着,倒也不必把事情做得那么绝了,此前咱们是没有别的路可以选,所以必须要足够凶狠,要让王甫满意,可现在有别的路可以选了,当然不必把事情做绝。

  回去之后你传下去,不要继续严刑拷打了,能问得出来就问出来,问不出来就别问,那些太学生过来闹事,咱们也别继续抓人了,闭门不管也就是了,到时候着急的不是咱们,必然是王甫。”

  “啊?这样说的话,王甫岂不是会很生气?”

  段煨担忧道:“您之前表现得那么果决,之后又要做出这般改变,王甫肯定会不满意的。”

  “他不满意?我还不满意呢!”

  段颎没好气道:“我帮他办事得罪了袁术,他不帮我出头,还让我赔礼道歉,两千四百万钱都不愿意出,还说我比他有钱?他比我有钱的多啊!他的家产都能买下好几个郡的土地了!就真当我没脾气?我非要耍一耍脾气不可!”

  段颎这么决定了,段煨也没有反对,回到司隶校尉府之后就下令不要继续拷打,把那些被抓起来的太学生都关起来,然后给他们提供一些医药,再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

  原先被屈打成招的那些供状也都被段颎收了起来,暂时不打算拿给王甫去看了。

  被关在监狱里受尽折磨的太学生领袖们忽然发现那些凶神恶煞的拷打者不再拷打他们,反而带来了医生给他们治疗被拷打出来的创口,再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水和食物让他们吃喝。

  惊讶之间,太学生领袖们纷纷商量到底发生了什么,不知道是不是什么大人物为他们说话了。

  他们这般设想不能说全对,但也不能说全错,虽然没有大人物为他们说话,但是急于营救同学的太学生们的确是发挥各自的能耐,到处求人去了。

  太学生们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土豪子弟之外,也有士族子弟,更有一些高门子弟。

  太学生领袖们的影响力比较大,有些领袖就和这些高门子弟有来往,关系很好,甚至被逮捕的人里头就有三五个官宦家族的子弟。

  对于这种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情况,在外头的这些家属们肯定是火急火燎的想着救人,他们发动各自的社会关系和政治资源,到处奔走,到处选择说话有份量的人求救。

  光是袁逢和袁隗两人,在三天之内就接到了来自四十名官员的请求,请求袁氏出面帮忙找宦官们说情,让宦官们放了他们被抓捕起来的子弟。

  另外,袁树虽然没有官身,但是因为特殊的地位和巨大的名望,太学生们也派遣了几名代表奔赴良庄求见袁树,希望可以得到袁树的帮助,帮助他们挽救被抓捕的同学。

  而这个事情,三袁已经互相通过气了,要干预,但是不能带头冲锋,而要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给王甫最后一击。

  先把声势搞起来,把整个雒阳城内关于这件事情的舆论氛围炒热,把这件事情本身从“谣言”转变为“司隶校尉府打击太学”,将被害者的范围扩散到整个太学之中,散播谣言,说宦官将要对整个太学下手。

  太学里多少官宦子弟就不说了,王甫和曹节也是急红了眼,居然不惜一切对太学下手,低估了如此造成的舆论影响,致使他们从最开始就陷入了大多数人的对立面。

  只要舆论声势一起,流言传开,王甫和曹节必然慌乱,届时再通过袁赦的关系给王甫和曹节上一点压力,这个事情到最后估计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必须要说明的,这件事情的起因与袁氏家族没有关系,包括袁树在内,所有袁氏家族的官员都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了解,不知道幕后黑手到底是谁,亦或者,这个事情他就没有幕后黑手。

  这就是一群太学生热血上头,被宦官们不打算合葬窦太后与汉桓帝的事情气着了,这才写下了那样的标语。

  反正在袁树看来,以曹节和王甫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行事作风,他们被这样看待一点问题都没有。

  哦,忘了,他们不可能有孩子。

  之后的事情便也如同袁树所预料的那样,外界压力带来的强度一旦上去了,宦官们也就真的有点稳不住了,他们是真的有点相信这个事情或许就真的没有幕后黑手。

  纯粹是他们名声太臭造成的。

  再加上段颎那边刻意的不配合,王甫和曹节都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幕后黑手的讯息。

  无奈之下,王甫和曹节私下里商议,这个事情搞不好还就真的不能继续深究了,不然整个雒阳就要翻了天了。

  于是在熹平元年九月初的时候,王甫和曹节不得不接受现实,决定妥协,让段颎放人。

  不过在放人之前,王甫还是把段颎喊到了面前,对他好一顿斥责。

  “之前做的那么决绝,还真以为你能查出点什么,结果什么都查不出来,你真的有尽力调查吗?如果让我发现你没有尽力,你知道结果的。”

  段颎心中不屑,脸上却还是古井无波的样子。

  “没有的事情,怎么查也是查不出来的,用刑也不能太过,打死了谁,惹了哪家官宦,您又要责备我不听指令,胡作非为,到时候,我又该怎么办呢?”

  王甫一听,十分生气。

  “之前的事情你还在责怪我?那是你不听指令,你真的胡作非为,现在我让你做,你还不做,这是什么道理?段校尉,你可别忘了,你的职位到底是谁给你推荐的,是谁给你保住的!”

  “正是因为没有忘,所以我才尽心办事!”

  段颎不满道:“我抓了那么多人,得罪了那么多人,难道不是因为尽心办事的缘故吗?!”

  “你最好没忘!”

  王甫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拿出一份竹简交给了段颎,没好气道:“把这件事情办好了,算你大功一件,你之前损失两千四百万钱,能办成此事的话,赏你五千万都算是少的!”

  段颎一听还有这好事?

  他有点疑惑,接过这卷竹简,打开来一看,瞳孔一缩,面色大变。

  这……

  还真要对他动手?

首节 上一节 149/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