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第62节
于是卢植负责传授兵书兵法,廉达则成为军训教官一样的存在,给两百多个兴趣小组的成员训练军事技巧,渐渐也有了一些声望。
此番遭遇羌乱,正是他们这些有军事底子的人展现风采的时候,万一表现得比较好,立下一些军功也未可知。
当前这个时期,出将入相还是一件很有追求的事情,士人虽然多多少少瞧不起只会打打杀杀的泥腿子,但是轮到自己上阵杀敌立下功劳成就功业的时候,他们还是很愿意的。
允文允武,是古典帝国的常态,一个读书人投笔从戎追求军功然后立下功劳,在当时的人看来,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所以廉达干起事情来特别有劲儿,精神头十足。
他和卢植一起把之前军事兴趣小组的两百多人召集起来,再把韩进县府那边的弓手集中起来,勉强凑了四百三十人。
且不说军事素养如何,弓手、骑兵这些都能算是这个时代的技术兵种。
和正面拼杀的刀兵、长矛手不同,没有一年半载都算不得入门,没有三年五载不能称精锐,每个县的武装力量里能有一些熟练弓手,那是非常有威慑力的事情。
茂陵这边怎么说也是皇陵,虽然人口规模和繁华程度大不如前了,但是多多少少也要维持一些体面,官老爷们吃空饷也不敢吃得太狠,所以县府还有一支武装弓手能用来维持治安。
眼下,这支弓手全都编入了卢植麾下——其实本来茂陵应该有一个县尉主持军事,但是很不巧,前任县尉病死了,下一任县尉还没被任命。
等于茂陵县没有最高军事长官,没有军事方面的负责人。
所以,卢植就必须要临时顶上去。
卢植初次掌兵,此前虽然没有经验,但非常有天赋,上手就知道该怎么做。
他有条不紊的指挥一心会的成员和县府弓手搬运武备登上城墙,然后安排一些人手出城挖掘陷坑、装设拒马,进行一些常规的城防准备工作。
卢植自己也带头干事,换掉儒袍,穿上精干短打,套上甲胄,打扮得像个军官。
然后充分展现自己燕赵猛男的身姿。
人家两人扛一箱箭支上城楼,他一人扛两箱箭支上城楼,健步如飞,仿佛不会累的铁人,看的人们啧啧称奇。
因为听说卢植是马融的高足、袁树的副手,那些县府弓手本身就对卢植有些敬畏,现在再看他如此强壮、威猛,也不敢造次,老老实实的听从卢植的安排筹备城防。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运转起来。
袁树哪里都没去,穿着朴素的孝服坐镇县府,将不断传来的最新消息汇总,又把最新的指令传达到各地,发号施令,一丝不苟,颇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风采。
一心会经过改组和建设之后的相对严密的组织体系在这个时候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快速的讯息传递和高效率的办事水平让原本一团乱麻的茂陵县城很快就被理顺,城里城外都有很多不同的人按照袁树的命令去办理他们该办到的事情。
什么人安抚百姓、平息谣言,什么人看守街道,什么人巡视城内防止奸佞之辈趁机作乱,什么人在城门口设关卡对进出人员进行身份审核。
一批一批的城内青壮男子被安排外出樵采以储备足够的燃料。
县中水井被专人看守、专人负责保护,避免被有心之人抢占、污染,以至于城内没有水可以用。
县城里的医生大夫被集中起来看管,不准外逃,在武装人员的保护下外出采集药用以储备,现存所有药材全部点数储存,有关外伤的药材更是严格管控,不准随意使用。
城中铁匠、木匠被全部召集起来,所有掌握技能的人也都被集中起来,集中维修损坏的兵器,集中打造全新的兵器。
除了城内百姓自家现有口粮之外,所有粮食全面进入战时管控模式,不准随意售卖,必须接受官方人员的控制,每人每天定量购置粮食,不准多买,也不会少得到。
主动参与城内城防工作的人可以额外领取一份津贴口粮,所以想要多吃一点的话,就到官府这边来报名,领取名牌,报上自己的相关技能,参与到城防工作之中。
不管是有力气的青壮男子,还是有缝纫、烹饪技能的妇女,亦或是能负责清洁工作的老弱妇孺,全都要,全都可以参与进来,只要参与进来,都可以拿到额外的城防津贴口粮。
袁树两辈子以来第一次从事如此复杂的工作,千头万绪,一开始,真的差点把他逼疯。
明明只是一座小小的县城,甚至整个县域在籍人口也就两万出头,看起来一点也不多,可是事情处理起来却多如牛毛,稍有不慎就要乱了套。
更要命的是,还没有多少人可以帮助自己。
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居中指挥这档子事儿只能袁树自己来,所有人也都只愿意听从袁树的号令,其他人只能从旁辅助、听令办事、汇报成果。
袁树成为所有人的大脑,成为整个茂陵县的中枢系统,用自己的脑袋瓜子承担起了计算机的工作。
也就是他记忆力好,善于运算,大脑运转快,但凡换一个人,比如韩进,恐怕羌人还没来,他就已经烧坏了自己的脑子,彻底躺下了。
这方面袁树还真不是自夸。
仅仅两天的手忙脚乱之后,袁树就习惯了这个快节奏的战时模式,对于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有了熟练度,知道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什么事情需要优先去做,什么事情可以稍稍延后。
他处理事情的速度越来越快,作出决定的时间越来越短,判断办事成果的效率越来越高,整个人就像从3070升级到了4090。
不仅大脑升华了,整个人也都升华了。
——————
PS:定了,一月一号上架,上架当天保底十更,只多不少,绝对让你们爽到口眼歪斜!
第61章 他们正在被保护着!
从这个时候开始,袁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抗压能力那么强,精神力那么强,精神头那么足,那么的不知疲倦。
他发现对于这些有很大压力的事情,一开始砸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手忙脚乱、疲于奔命。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适应起来,并且越是操作越是兴奋,越是操作越是自信,越来越不迷茫。
操作着操作着,所有的事情逐渐在他的脑袋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脉络。
他自己仿佛是一个超强的搜索引擎,所有他看过的东西都被存储在大脑中的一个个触手可及的格子间里,想要什么,直接搜索,立刻就能拿到,心念如明镜一般清晰。
他处理事务的效率有了极大的增幅,并且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从第三天开始,袁树就可以在处置所有事情之余剩下一些时间外出视察具体的情况了。
一个县的事情已经不需要他全力以赴的投入了。
他从城里视察到城外,从城头视察到城尾,对各项事务都做了几回视察,彰显了一下自己的存在感,狠狠的刷了一波声望。
这波声望就不单单局限于读书人群体了,甚至不读书的黔首黎庶也都被他刷到了。
一个还没长成的少年一肩挑起了守卫茂陵的负担,一个人操持着整个县城所有人的运转,尚能如此有条不紊。
卢植和廉达在城头忙得团团转,十三太保在城池和村庄之间来回奔驰宛若陀螺,陈磊、吴尚、许德等昔日高足为了清点物资数量、安排物资储备和发放熬出了N多个硕大的黑眼圈,疲劳不堪。
除了一心会的人,整个县城内其他的人也都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忙的脚不沾地。
他们都感觉特别的疲累、困倦、压力山大。
不少人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战争距离自己那么近、战争的事情也和自己的关系那么大,很多人都是又新奇,又害怕,死亡的恐惧如影随形,又有那么一点点微妙的成就感。
他们在做实事,在做可以得到正向反馈的实事。
恐惧与疲累与正向反馈的奇妙碰撞炸出了这种微妙的成就感。
而这一切,显然全都是袁树一个人操作的成果。
袁树是大家的脑子,是大家的中枢处理系统,只有他的坚持运转才能让这样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人类存在实体全速运转起来。
茂陵县总体战顺利开展了。
深知这一点的卢植看着时不时跑上城楼检查成果、慰问大家的袁树,心中感慨万千。
在城楼上下接连奋战数个日夜的廉达也是深有感触。
就连韩进也是一样。
“咱们累在身上,袁君累在心里,咱们只负责这一摊,袁君却是大小事务全都一肩挑,就这样,什么事情都有条不紊,我就没听说哪里乱了套,什么是神童?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
他一个县官,以他的身份说这个事情,让熟悉他的人听上去有点奇怪,毕竟说到底,他才是老大,这些事情本该他来做。
但是对于不熟悉他的人来说,只觉得他说的真的很对。
他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该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成就感,但是在袁树出现的那一刻,所有人还是不约而同的意识到了袁树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那种发自内心的佩服和逐渐生成的信赖,使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和担忧。
他们不自觉的把所有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个小神童的身上,只要看到他,只要他还在来回跑动,所有人心里的恐惧就被压制了,就感受的不是那么明显。
他们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了有一个人用他尚不成熟的身体为他们撑起来了一片天,挡在了他们前面。
他们……正在被保护着!
时间缓缓流逝,到第五天的时候,整个茂陵县所有能动员来的活人都已经进入了城池,城外该做的工作也全部完成,城门正式关闭,城门甬道正式封锁,坚壁清野正式启动。
卢植领衔的四百三十人的临时城防军全部武装起来,每个人都有了武器,每个人都有了防具,使得这支临时城防军看起来像模像样。
虽然盔甲什么的满打满算也就三十副,但是他们还是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所有能用来制作防具的材料和次一等的军械都给利用上了。
没有铁甲,就用皮甲之类的凑活一下,皮甲都没有,那就用城内的皮货、铁器制作临时简易甲胄,总而言之装备一定要齐全,绝对不能没有防具就贸然登上城楼。
城楼底下,廉达把一千名挑选之后组成的预备队安排妥当,给每个人都发放了兵器,每个人也都安排了简易防具。
装备程度上肯定没有城楼上的主力军队那么精良,但是如果主力军队损失太大,他们也必须要顶上去。
这一千人里头,一心会成员占绝大多数,大约有七百人,剩下三百人是从城外农户里面挑选出来的老实庄稼汉,不说个个强壮,也是有一股子力气和胆气在身上。
每个人都没经历过什么正儿八经的军事训练,甚至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摸到正儿八经的军械,在此之前,他们接触到的最多的铁器就是农具。
但是甭管怎么说,要命的事情就在外头,老婆孩子和好不容易攒下来一点点的家当就在身后,他们不顶上去,还能怎么办?
家破人亡?
那可不行。
就算不为了别的,就算只是为了自己一家子,那也必须顶住。
为了进一步鼓舞士气,袁树还进行广泛的宣传,表示茂陵乃帝陵所在,就算真的被羌人侵犯了,他们也不会孤立无援,朝廷一定会很快派遣军队来支援。
所以只要坚守住最开始,之后,他们一定可以度过难关。
袁树的宣传很成功。
而且他不单单自己宣传,还让听过他讲学的一心会成员们也进行宣传,充分运用、实践“责善”之道,给大家加油鼓劲,互相激励——
甭管之前认识不认识,现在都是生死与共的战友!
万一羌人真的来了,真的攻城了,大家都是背靠背作战的生死弟兄,除了彼此,没有可以依靠的对象。
所以大家,一定要团结啊!
于是乎很自然的,在羌人入侵的威胁之下,茂陵县城渐成铁壁之势。
四月十七日,两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同时到来。
坏消息是,袁树派出向北搜集情报的人回来说羌人骑兵的确南下了,泾水两岸已经出现了逃难的人群。
好消息之一是右扶风沈恪派人来传递消息,说驻守雍县的扶风都尉旗下雍营营兵已经动员起来,正在向茂陵、平陵方向运动,让茂陵、平陵两县千万不要惊慌,紧闭城门,坚壁清野,以待援军。
好消息之二是老爹袁逢派人送来的信件。
袁逢在信里面说,袁树不需要太过担心这一次的突发事件,茂陵是皇陵所在地,无论如何都不会被抛弃。
右扶风虽然人少,但是有雍营驻守,雍营兵相对精锐善战,只要前来,必然可以保住茂陵。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