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86节

  “袁公,雒阳的权贵子弟自然是要多少有多少,论起吃喝玩乐、斗鸡走狗,他们绝对是一把好手,可论起进学……

  他们也能引导天子读书向善?可不敢让天子接近他们呐!于是经由王常侍提出,咱们可是争执商量了许久,这才把其他人给说服了,于是定下了袁公子的一个名额。”

  “这……这……”

  袁逢已经难耐激动了。

  还是袁隗接过了话茬儿。

  “常侍,此事已经确定了吗?”

  淳于登呵呵一笑。

  “这可不是我能决定的,不过看着天子的意思,这事儿已经十拿九稳了,毕竟整个大汉又哪里能找出第二个十五岁的经师呢?唯有袁公子一人啊!其余人选,哪里是袁公子的对手呢?”

  淳于登这话说出来,在袁逢和袁隗的耳朵里基本上就已经是变相承认了宫里头的决断了。

  一想到自家麒麟儿居然可以入宫陪伴少年天子读书学习,一起长大,袁逢简直高兴的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太仆这个职位为什么那么重要?

  宦官们为什么如此得势?

  还不是离皇帝近吗?

  近!

  这是最重要的!

  自古以来多少辉煌的大家族的起始点,都是一个“近”字,物理上接近了,心理上迟早也会接近,只要接近,让袁树在皇帝心里有了不一样的位置,袁氏家族的未来,就稳了!

  感到稳如老狗的袁逢大喜过望,待送走淳于登之后,立刻就要写信给袁树,让袁树打点一下右扶风,赶快来雒阳报道,把这个天子侍读的位置拿下,开始陪伴天子成长。

  如此,到他成年以后,贵不可言!

  袁隗亲自送走了淳于登,并且许诺了一大笔好处费,改日就送到淳于登府上。

第90章 袁树的猜想

  送别了淳于登,回到府上,袁隗看着袁逢如此兴奋的样子,不知为何,总感觉除了兴奋之外,心中还有种隐隐的不安。

  他把这种不安和袁逢说了一下。

  “这件事情不是袁赦对我说,我总觉得有些不安,淳于登虽然和袁赦来往甚密,但……”

  “并非一定是袁赦说的才是真的,正如淳于登所说,整个大汉,还能找到第二个十五岁的经师吗?”

  袁逢确实高兴,以至于都有点失去往日的谨慎小心了。

  袁隗想了想,觉得袁逢这么想的确是有道理的,自家侄儿确实非常非常的优秀,优秀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不过……

  他那个心学还没得到官方认可,本身也是以古文经学见长,而非今文经学,让他入宫侍读,总觉得会引起一些非议呢……

  不过袁隗转念一想,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就算有所争议,以袁氏家族的能量,绝对能hold住!

  就算发动整个雒阳给袁树说好话,也一定可以。

  其他家族出身的人和袁氏家族出身的人,能比吗?

  不能比!

  于是他不再说什么,而袁逢的信也很快就送向了右扶风。

  袁树是在建宁四年年初接到这封信的,接到这封信的同时,他也接到了贾诩从雒阳送来的消息。

  他先看了袁逢写给他的信,内容是皇帝打算选他作为侍读,让他打理好右扶风的一切,赶快启程来雒阳,把这个侍读的位置拿下,汝南袁氏也好,未来的扶风袁氏也罢,就都稳了!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事情!我的好儿子!你快来吧!

  袁逢信中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隔着大老远的距离,那种激动的情绪通过文字尚且能传达到,让袁树稍微有点意外。

  那个冷静、谨慎的便宜老爹什么时候那么情绪化了?

  难不成还真是关心则乱?

  不过这个事情如果是真的,那还真有点意思。

  让自己接近汉灵帝刘宏,这不就等于是给了自己洗脑刘宏的机会吗?

  那群宦官真的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

  还是说这群绝望的文盲根本不明白知识与文化的力量?

  怀着疑惑的情绪,袁树阅读了贾诩送来的第二份信件。

  这份信件的篇幅很短,但是内容就非常重要了。

  贾诩在尚书台得知了这件事情,最开始是高兴,觉得袁树将要来雒阳,将要登上更高的舞台,他非常兴奋,不过在一次与同僚的饮酒聚会之间,偶然从一个酒懵子同僚那里听说这个事情好象是大宦官曹节和段珪推动的。

  贾诩当时还没反应过来,还是另一个酒懵子同僚脱口而出一句话提醒了他。

  “我之前听说曹常侍和袁常侍似有不和,两人好几次冲突,为何此番曹常侍又如此照顾袁氏了?难不成袁氏花了大价钱?”

  尚书台原本是士人势力的自留地,但是在两次党锢之祸以后,大量士人党羽被打为党人问罪贬官,能留下来的、新近填补进来的,都是有关系有背景的。

  一部分人和袁氏、杨氏这些大背景学阀家族有关系。

  另一部分人就是纯粹的“阿附宦官”,得到了尚书台的通行证,专门为宦官势力行个方便。

  所以此时此刻,尚书台倒真的成为了宫廷消息集散地,很容易就能得到一些外头不知道的新鲜消息,贾诩身居其中,得知大量宫廷秘辛,经常把消息传递给袁树,得到袁树的大力褒奖。

  而这一次,也不例外。

  他当时就留了个心眼,听这些和宦官们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同僚们谈论曹节和袁赦之间产生冲突的小道消息,紧接着,又想起之前他曾听说段珪和侯览是同乡的事情。

  他心中顿时警铃大作,想通知袁逢,发现已经来不及,便只能立刻传递消息给袁树,让袁树小心一些,这个事情可能有些猫腻,但具体猫腻在什么地方,贾诩还无法判断。

  放下贾诩的信件,袁树陷入了沉思。

  从老爹这边得到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老爹也是宫斗老手,政治经验丰富,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他能如此兴奋,说明确有其事,天子确实要选择侍读,也确实对自己有点兴趣,而且桓帝死之前想要召见自己的事情也是真的。

  自己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了最高层的视野,有了一定能够的份量。

  但是这个事情偏偏又是曹节和段珪在其中推动。

  袁逢和袁隗利用袁氏家族的能量大肆为自己扬名的事情袁树也知道,这本就是正常操作,其他大家族那些没什么实际才能的子弟都在扬名,自己这个有真才实学的为何不能扬名?

  但是问题在于,曹节和段珪这两个明显不应该对袁氏友好的人却提出了这个看起来对袁氏大有好处的事情,这未免太反常了。

  曹节和袁赦闹过一些矛盾,两人有些不愉快,多次争执过。

  段珪是侯览的同乡,两人曾狼狈为奸,虽然不知道之前的政治风波中段珪是如何全身而退的,但是凭这一层关系,袁树就完全不认为段珪会对袁氏有什么好感。

  别的不说,当初张俭打击侯览的时候,肯定也是搂草打兔子,段珪的利益肯定也受损了,他不可能不憎恨张俭。

  张俭在自己这里躲藏的消息已经被宦官得知,段珪不找麻烦已经算是大度,怎么可能还主动帮袁氏办好事?

  还是这种天大的好事!

  这里头绝对有问题,雒阳这龙潭虎穴貌似还真不能去。

  不过……

  袁树又看了看老爹的信件。

  貌似还不能不去。

  因为这是天子的诏令,天子已经把诏令下到了袁氏,袁氏已经接受了,自己要是不去,那就是抗命不遵,是大不敬,是要被问罪的。

  那群宦官搞不好就是算准了,用皇帝的名义让自己吃下这个哑巴亏,不去,首先就给你一个抗旨不遵的大帽子扣下来,看你如何狡辩!

  袁树感觉自己混江湖混了那么多年,一直都在坑爹,难得一次被爹坑,还挺新奇的。

  不过新奇归新奇,这可不是小事,所以思来想去,袁树找来了程立,与他分享了此事。

  程立了解情况之后,几乎是立刻就脱口而出,表示雒阳不能去。

  他反正非常确定宦官是一群根本不怕生儿子没屁眼的家伙,所以干起坏事来眼睛都不眨一下,只想着愉悦身心,让自己满足,对付这样的一群人,根本不能以常理看待。

  “公子,事出反常必有妖,宦官绝对没安好心,此去雒阳必然会被宦官设计陷害,届时反而不妙,不如不去。”

  袁树摇头苦笑。

  “天子下诏令,袁氏已经接下诏令,我若不去,就是抗旨不尊,是罪,要被治罪的。”

  “那就称病推辞。”

  程立开口道:“反正雒阳那么远,宦官也不知道您是不是真的病了,您就对外称病,养病,不能远行,以此推辞,宦官们也不能强迫一个重病之人带病远行。”

  “那我的病总要好起来吧?不能就此死掉吧?”

  “那是小事,宦官都是粗野之辈,没有长远的谋划,耐不住性子,只要拖他们几个月,他们必然会心浮气躁,露出破绽,届时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您都可以进退自如。”

  程立这样说,袁树也是认同的,刚想点头答应,却又沉默了一会儿,认真思考了一番。

  “仲德,你说那群宦官为什么想要我去雒阳呢?还抛出了那么大一块诱饵诱惑我去,如此这般舍得下本钱,恐怕图谋不小啊,我对此很是好奇。”

  程立眨了眨眼睛,也随之皱起眉头,认真的思考了一番。

  少顷,他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此前,袁氏为保住您的安全,发动朝臣逼迫宦官让步,宦官手忙脚乱,不仅让步,还把侯览给葬送了,之后数月之间,宦官和袁氏表面上虽然修复了关系,但是我猜测,私底下,宦官并未忘记这件事情,以他们的睚眦必报,必然会想要报复袁氏,此番,应该是与报复袁氏有关。”

  “报复袁氏?他们本来就是天下公敌,现在又要报复袁氏,把袁氏推到对立面上,会那么蠢吗?”

  袁树疑惑道:“他们如果那么蠢,之前数月之间也不会想方设法与袁氏修补关系了吧?他们确实粗野,但也不至于愚蠢。”

  程立觉得袁树的话有道理,但是左思右想,也得不出其他的结论了。

  “立才智有限,实难窥探其中玄机。”

  袁树站起身子,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考着其中的关节。

  这的确也不能怪程立,实在是讯息太少,可供推测的条件不足。

  宦官。

  党人。

  袁氏。

  侍读……

首节 上一节 86/2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