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02节
杨镐的手拍在栏杆上,冷哼道:“凉一凉他们!”
“派人去城内通知李昖,原定明日的军事会议推迟两日!在辽东大营中举行!让李昖明白,朝鲜这盘棋是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李如松一想便明白杨镐的目的了。
朱泺来了,他们不但没有露面,而且还将原定明日开的军事会议推迟两日。
这就是在告诉李昖。
真正能够决定这盘棋的,始终是杨镐,始终是兵力雄厚的辽东军!
“好,卑职这就去命人去城内通报!”李如松冷笑着答应。
凉一凉李昖,李昖冷静冷静,最后会明白,朱泺的新军就算是再精锐又能如何。
兵力限制了朱泺的能力和作用!
????
与此同时。
济州岛与大黑山岛之间。
一艘由商船改造的水军借助风力正在向济州岛方向驶去。
李舜臣站在最大一艘商船,也是他的旗舰舰首,举着望远镜,密切的观察着周围水域的情况。
雾气弥漫,可见度十分低,即便借助望远镜,李舜臣能够看到的距离也十分有限。
“将军,没有大明水军的配合,就凭我们这十几艘用商船改造的水军,能打得过倭寇的水军吗?”
一名朝鲜水军将领眼中有着化不开的担忧之色,压低声音对李舜臣说道。
他对李舜臣的决定十分不赞同。
可又担心他的话被士兵听到影响士气。
哼!
李舜臣冷哼一声,放下望远镜,头也不回,面色严肃说道:“现在受到侵略的是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自救的勇气,你凭什么让宗国的援兵替我们冒险!”
“人不自救,天不救!”
李舜臣没有刻意避着士兵,反而说的十分大声。
他在用这种方式,激励朝鲜的水军将士。
李舜臣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知道,水军的胜利与否,决定了朱泺的战略能否执行。
他多次向大明水军提督陈璘请求尽快出战,可陈璘只是一味的说要等待时机,等待时机。
李舜臣等不及了。
水军能否尽快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已经成为朱泺战略能否继续进行下去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他这么做,即是如他所说,为了朝鲜而自救。
同样也是在报答朱泺对他的赏识。
他要打破眼下济州岛水域这种平静,在他看来,以宗国水军如今在大黑山岛的实力,击败倭寇水军,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只要眼下这种诡异的平静被打破了,陈璘就无法避战不出了!
李舜臣却不知。
就在他们身后的浓浓迷雾后,一支庞大的船队正在远远的跟随着。
陈璘站在旗舰舰首,举着望远镜,小心翼翼的观察周围。
“都督,我们真的要违背杨镐对都督的暗示出战吗?”
“卑职是赞成出战的,可是都督,这样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一群水军将领围在陈璘身边,面色复杂的议论着。
在李舜臣率领朝鲜水军出营不久后,他们就在水军都督陈璘的命令下离开水寨。
尾随在李舜臣之后。
他们也看出了都督的战术。
其实很简单,李舜臣这支拼凑起来的朝鲜水军就是一个诱饵。
一旦将倭寇水军吸引过来后,我们就会出其不意从外围包围倭寇水军,一举歼灭倭寇水军的有生力量。
对于出战,他们既赞同,又担忧。
杨镐与朱泺的矛盾。
水军在这场矛盾中产生的作用,他们早已经分析的清清楚楚。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陈璘沉凝肃穆说道:“朱指挥使为什么要冒着与杨镐行动水火的后果,极力的推动速战速决的战略?”
“我们不是为了朝鲜,我们是为了大明!”
“他朱泺能有此胸襟气节,我陈璘也不差!”
“这个朱泺的确是个人物,就冲他身为军人,敢跟杨镐这个酸文子对着干,咱就佩服他!”
“别说其他的,既然都督已经决定了,就冲着朱泺这个人给咱们水军兄弟送给养的仁义举动,这个忙咱帮了!”
“对,凭什么那帮子酸文子,就能骑在咱们这些武将头上拉屎撒尿的,干了!”
随着将领们了解了陈璘的决心后,纷纷咬牙表示支持。
这既有朱常洛之前对水军的善意举动,也有大明武将被文臣压制百年怨气爆发的反抗。
当然,也有陈璘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因素在内。
“大都督,有情况!”就在此时,有总旗匆匆走来:“卑职负责侦探周边水域,发现前方五十里外的水域迷雾中,有倭军水军隐藏其中,已经成半包围阵型,埋伏等待朝鲜水军!”
“善!”
陈璘激动大赞一句,扭头看着诸将:“决战就在今日!”
“诸位,此战关系重大,本都督命令你们,马上回到各自的战舰上!”
“此战,畏缩不前者杀!”
“后退着杀!”
“擅自逃离者杀!”
“遵命!”
连续三道带着血腥味的命令下达后,水军将领神色冷冽铿锵领命后迅速离开。
“杀!”
在水军将领离开不久后,隐隐间,前方有喊杀声、枪声、炮击的爆炸声传来。
不需要陈璘下达命令,随着水军将领回到各自指挥的战船后,大明水军迅速散开,呈半包围阵型,向着枪炮声传来的方向,刺破浓雾压了上去。
一时间,济州岛与大黑山岛之间的水域枪炮声连绵不断传出。
杨镐定下的日期很快来临。
是日。
朱常洛在熊廷弼的护卫下,随同李昖等朝鲜君臣一同走入辽东大营。
一个个方阵从辕门处排列,一直通往中军帅帐。
李昖一路走来,进入帅帐的时候,面色都已经发白了。
他只觉得两只脚都有些发软,心中恨意难平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无力。
杨镐在向他示威!
他暗暗看了眼朱泺。
看到朱泺面色如常,心中不由有些自惭形秽。
双方寒暄见过后,朱泺径直走到李如松面前:“李总兵,你坐错位置了!”
唰!
帐内的气氛瞬间冷的令人心慌。
作为副经略使,除了经略使以及朝鲜国主李昖外,朱泺应该是这帐内的第三号人物。
刚刚坐下的在左侧首位坐下的李昖看着对面,心脏不争气剧烈的跳动着。
左列虽然是尊位,在待客中,一般都是安排客人坐在左列,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但这里是朝鲜的疆土。
杨镐在辽东大营内安排朝鲜君臣坐在左列,李昖明白,杨镐这是在暗示他,反客为主!
李昭早看出来了,不过不敢声张,捏着鼻子认了。
但他没想到,朱泺根本不打算认。
直接向坐在右列首位的李如松发难。
不过李昖很快倒也明白了朱泺这么做的原因。
若是首先被杨镐下马威,接下来这会议就更加难以掌握主导权了。
李如松岿然不动。
辽东将领面色阴冷,手按在了刀柄上。
朱常洛仿佛没有看到一般,平静说道:“李总兵看来还不知道,本指挥使已经为陛下任命为讨倭副经略使,并且朝廷同意了本指挥使解决朝鲜事态的战略。”
“请李总兵给本指挥使腾个位置。”
李如松不言语,也没有动作,只是坐在那里,看着朱泺。
“姓朱的,这里是辽东军的大营,你别给脸不要……”
砰!
帐内边缘一个忽然起身的辽东军游击将军话未说完,枪声忽然响起。
只见朱泺抬着的手中,多了一把冒着白烟的燧发手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