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12节
周围的辽东将领以为杨镐惊吓过度,拼命抱住杨镐的同时,大声提醒道。
“德川家康挟大胜南下,朱泺死定了!朱泺死定了,我们不好过,朱泺也绝对不不会好过!我们还有机会!我们还有机会!”杨镐紧接着大喊道。
抱着杨镐的辽东将领们缓缓松开杨镐。
有人眼中闪过一抹鄙夷之色。
毕竟都这个时候了,自己落得这么一个下场,还盼着别的袍泽落败,有些良心和廉耻心的辽东将领对杨镐首次产生厌恶。
首次对他们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到猪狗不如!
但大部分辽东将领略微的愣神后,面色渐渐轻松。
如果朱泺都败了。
他们这场失败,就不算什么了。
大家都败了,他们的失败就不这么突兀显眼了!
前方五十里外。
德川家康已经在紧锣密鼓的收拢兵马。
“家宰,粗略统计,最少歼灭明军两万人,沿途缴获的火绳枪有三万多支!”有家臣虔诚的看着德川家康,喜笑颜开的汇禀着。
若非家宰德川家康的运筹帷幄,哪有现在的大胜!
酣畅淋漓的大胜,成为与明军交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也让后路被断,仓皇撤退,惊慌不安的武士重振士气!
现在所有人都相信,在家宰的带领下,德川家将会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截断大军后路的朱泺部新军,也会如眼前的明军一样,在德川家的刀锋下,亡命奔逃!
城府极深的德川家康,脸上也不由露出了志得意满的笑容。
锵!
德川家康猛地拔出祖传的武士刀,直指忠州,豪迈喝令道:“南下!败大明战神,灭朱泺新军!”
“南下!南下!”
“南下!南下妄!”
数万倭寇挟大胜余威,呼喊着南下口号,如一条黑龙般席卷南下。
次日。
有部分辽东溃兵攀山越岭逃到了汉成。
辽东军大败的消息迅速在汉成传开。
而祖大寿也经过一天一夜的仓皇奔逃,带领着不到千名溃兵出现在闻庆城外!
辽东军大败的消息,随即在天下传开。
“什么,你再说一遍!”
李昖盯着王城的校尉,眼睛震惊突兀的如同死鱼似的。
殿内的其他大臣也早已惊的站起来了。
校尉战战兢兢说道:“国主,城外发现了一名十分狼狈的辽东军,从这名宗国天兵口中得知,辽东军大败!”。
“四万人全部溃败,追亡逐北,死伤惨重!”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辽东军参加过第一次讨倭战争,我们都见过辽东军的实力。”
“就算是辽东军不如朱指挥使的新军,但也不至于四万人溃败啊!”
“德川家康呢?德川家康会不会在后路被断,辽东军大败,冲到汉成来?”
“就是四万头猪也不至于败的这么惨啊!何况他们还是宗国的天兵!”
“不是辽东军如猪,而是辽东军的将领们如猪!”面色苍白可怖,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昭喃喃自语道:“杨镐、李如松等人从始至终,就没有打算按照既定的战略布局,将德川家康的右路军困在北部山区。”
第133章 操弄权术
“这么多天内,他们始终如同行军游行一样,跟在德川家康右路军后面,寄希望把德川家康赶到中州城下与新军血拼!”
“他们没有真正作战的准备,士兵被将领影响,都认为德川家康在后路被断的情况下,绝对不会浪费时间反击!”
“而德川家康恰恰反其道而行,将刀锋对准了他们!”“失败是因为杨镐等人,从开始之初,就把这场战争当做了权术,而非军事!”
朝鲜重臣们还在惊讶于国主怎么会有这么高的军事素养。
不过等听闻李昭最后这话的时候,他们就恍然大悟了。
国主的分析,也从来不是站在军事角度分析的。
而是站在权术角度!
此恰恰是国主最擅长的!
将战争当做权术来操弄,焉有不败之理!
李昖看了眼陷入沉思的群臣,开口叮嘱道:“接下来,整个朝鲜就是副经略,指挥使朱泺的棋局!”
“朱指挥使想在朝鲜做什么就做什么,谁都不准多生是非!”
群臣神色凛冽。
他们聚在这里,是向国主声讨朱泺在忠州擅自给贱民分粮的事情。
那些粮食绝大多数可都是他们,以及他们背后,整个朝鲜贵族们的。
贱民百姓们手中能够多少钱粮,他们勉强能够就着野菜糠皮活命就不错了。
现在朱泺直接把他们的东西分给了贱民们,支持他们的地方士绅贵族们十分不满。
而现在,能够决定朝鲜未来的只有朱泺了。
辽东军的战败,他们甚至连要挟朱泺的筹码都没有了。
所以国主才警告他们,不要招惹朱泺!
“传令李舜臣,吩咐李舜臣去见副经略,告诉指挥使,接下来的战争中,朝鲜上下唯指挥使之命是从!”李昭不理会臣子们肉疼的脸色,咬牙又加了一条。
群臣震惊色变,抬头看着李昖。
这道命令就等同于,接下来朝鲜境内,凡是交战区域,被倭寇占领区域,所有的军政都交付给朱泺了。
朱泺拥有对上述区域地方官员、士绅贵族的生杀大权!
甚至任命大权!
李昖丝毫不理会震惊的群臣,冷冷道:“马上去办!”话罢,李昖甩手离开。
与此同时。
闻庆城外。
朱泺被城外的情况惊动,登上城楼。
等他到了的时候,戚金等人已经来了。
朱泺看着狼狈不堪的辽东军,不由微微皱眉,询问道:“前辈,祖大寿此人如何,辽东军大败,他们为什么会从这个方向逃到忠州?”
“有没有可能,此人已经在战败后,投靠了德川家康?”
在来的路上,朱泺就从熊廷弼口中得知辽东军战败的消息。
他也十分震惊。
但是他现在更加关心,祖大寿是否已经投诚倭寇,现在是倭寇诈开城门,或者潜伏到城内,准备里应外合的奸细。
戚金略微沉吟,郑重说道:“祖大寿这个人有些毛病,但是绝对不可能投诚倭寇的,贤侄不要忘记了,他的家人都还在辽东!”
戚金的分析倒让朱泺心中放松了不少。
他之所以对这方面十分紧张。
就是因为他知道,在大明的末期,很多的大明将领投到了清廷一边,利用他们对大明的熟悉,成为了女真人打击大明最锋利的武器。
“开城门!”
旋即,朱常洛不再犹豫,下达命令。
幸存的辽东兵在祖大寿的率领下,耷拉着脑袋,在新军将士的注视下进入闻庆城。
很快,祖大寿、吴襄等人亲自登上城门拜见朱常洛。
“卑职见过副经略。”
朱常洛等祖大寿等人行礼之后,才伸手扶起祖大寿,面色凝重,语气却较为温和的安抚道:“祖将军放心,到了中州城,你们暂时是安全的。”
“我已经命令兄弟们准备热水以及吃食,我让熊廷弼、海中砥率领他们去好好吃顿爱心饭,祖将军以为如何?”
祖大寿怔怔看着面前这个年轻人。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被对方羞辱的准备了,没想到对方丝毫不提,而且想的这么周到。
怪不得,怪不得输的这么惨!
祖大寿心中苦涩暗道,眼眶却忍不住有些湿润,连忙抱拳躬腰:“谢副经略使!一切都听副经略使的安排。”
朱常洛给海中砥二人使了一个眼色后,二人在祖大寿麾下一个将领的配合下,带着惊魂不定的辽东溃兵离开。
“祖将军,诸位辽东出身的将军,我们先回州府府衙,其实有很多的事情,我也弄清楚。”
“一切听经略使吩咐。”
回到府衙后,祖大寿等人先洗漱休息了片刻,才在新军兄弟的带领下来到府衙大堂。
大堂内。
朱泺坐在主位上,两边右边一列,戚金率领着戚家军、新军将领正襟危坐在各自面前的小桌后。
左侧的位置是空着的。
祖大寿明白,这是给他们准备的。
想想几天前面前这位年轻副经略回汉成,辽东军内部,以及杨镐在座位上的那点小动作。
与现在一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