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27节

  恐怕,会有更多的愚昧之民,把矛盾对准了士绅这块靶子!

  摊派不能。

  又被杨镐牵累,此刻在皇帝面前,连一口硬气话也不敢说。

  面对皇帝阴霾眼神的注视下,沈一贯压力徒增,冷汗不停的冒出来。

  叶向高看着沈一贯尴尬的处境,眼珠子转了转,小心翼翼谏言道:“陛下,摊派已经很难继续进行下去了。”

  “再行摊派,恐怕百姓就要承受不住重压而暴力反抗。”

  “臣听到一个传闻,据说新任经略朱泺在朝鲜大肆掠夺民脂民膏,现在他是朝鲜经略,不如将筹措粮草这件事情推给朱泺。”

  “朱泺贪墨了这多的钱粮,朝廷不予追究,他身为朝鲜事务总经略,总该为朝廷分忧吧。”

  哼!

  于慎行立刻冷哼一声,冷冷反对道:“叶大人,你可真是高明!也真是好算计!”

  “且不说这种谣传到底有几分真实,就算是真的,大军在外,偶有劫掠这也是我们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现在整个朝鲜危局都要靠朱泺来挽救,叶大人给陛下出这样的计谋,其心可诛!”

  “更何况,为何辽东军的劫掠,会引来朝鲜君臣的强烈弹劾,更是因此而让朝鲜百姓视我大明如倭寇。”

  “经略朱泺的劫掠,却不但让朝鲜君臣默许,还多次在奏折中称赞,为其请功?”

  于慎行的反驳不可谓不犀利。

  先是直接点明,如今朱泺在朝鲜的重要性,暗示提醒皇帝,纵使真的不是空穴来风,也决不能这么做,会让朱泺心寒的。

  紧接着又紧抓着辽东军所作所为引发的不良后果,侧面证明朱泺恐怕没有劫掠。

  叶向高的面色变得一片潮红,怒道:“于大人,此事绝不是空穴来风,据闻朝鲜……”

  “够了!”

  一直没有发言的赵志皋忽然拿出首辅的威严,呵斥打断,避免一场重要的商讨,转变成为了争斗而争斗。

  赵志皋拱手谏言道:“陛下,麻贵将军入朝,朝廷也派人宣旨,同时我们另一个目的也是要麻贵将军征询经略朱大人对朝鲜时局的看法。”

  “到底需要多少援兵,需要多少的钱粮,还需要征询朱大人之后才能决定。”

  “朝廷是不是可以先等一等。”

  “等朱大人的建议送回朝中后,再行决断?”

  赵志皋倒是想今天讨论出一个结果,可很明显,

  继续讨论下去,一定是斗来斗去,非但不能解决问题。

  还会激化朝廷内部的矛盾。

  可他又实在想不出其他的解决办法。

  只能拖延、和稀泥。

  这就是眼下大明内部最真实的状况。

  一片平静下,身处其中的当权者,其实已经感觉到了深深的无力。

  赵志皋就是其中之一。

  他能做的,也只是勉力胡裱这座到处漏风的漏洞,实在胡裱不了,那就拖着。

  他总抱着一丝期望,拖着或许等到一个可以挽救大明于天倾的不世人杰来解决这些积累的问题。

  而眼下,面对朝鲜事态,中枢的无能为力之下,赵志皋只能寄希望朱泺能有解决的办法。

  朱翊钧内心也十分烦躁,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一副赶人的模样。

  赵志皋等人叩首后,悄悄离开。

  出了乾清宫。

  叶向高陪着沈一贯站在后面,看着赵志皋萧索的背影,冷笑道:“这个老胡裱匠要坚持不住了!”

  “他现在竟然只能寄希望于一个军头!”

  “次辅,赵志皋不是不愿意看到中枢矛盾激烈化吗?我以为,想要搬倒赵志皋,未必就一定要拿捏住他的把柄。”

  “我们只要和他唱反调,他越是不想让发生的事情,我们就越要推波助澜!”

  “到时候这个老胡裱匠必定心灰意冷,主动滚蛋!”沈一贯听闻后不由微微一笑,顿生一计,冷冷说道:“你说得对,天塌了应该是个高的顶着!”

  “他赵志皋是首辅,也该由他来顶着!”

  “让我们的人把今日乾清宫商讨的消息散播出去,大体意思是朝廷虽然还在为是否再次摊派而争执不下,但极大可能,摊派是免不了的事情。”

  “让那些贱民们有个心理准备!免得户部到时候进行摊派时摊派不下去,至于闹出乱子,首先问责的也是他赵志皋。”

  在有心人的推动下。

  发生在乾清宫的争执很快在北平城内传开。

  “又要摊派了!”

  “活不下去了,再这么搞下去,活不下去了!”

  “听说叶阁老提议让朱指挥使把劫掠朝鲜的钱粮拿出来,可是朝廷却不敢轻易下决定,担心引起朱指挥使的不满,让朝鲜局势更加恶化。”

  “朱大人真的劫掠朝鲜了?”

  “空穴不来风,估计是真的。”

  “胡说八道!朱指挥使如果真的劫掠朝鲜,朝鲜君臣为什么没有弹劾,还反而数次上奏为朱指挥使请功,而辽东劫掠,却被朝鲜弹劾,朝鲜君臣难道傻嘛!”

  “就算劫掠了,也是劫掠朝鲜,关我们什么事情,劫掠的好,凭什么我们花钱给朝鲜打仗!”

  “算了,这些事情轮不到咱们管,只希望朱指挥使能够有办法,早一点把倭寇赶出朝鲜,咱们少遭点罪吧。”

  “你们说,朱指挥使能不能再力挽狂澜呢?”

  “怕是很难,摊派是免不了了,大家准备着饿肚子吧,粮食价格恐怕又要涨了!”

  伏击点。

  漆黑的夜幕下。

  朱常洛爬在山梁的灌木中。

  三月末的天气,地面还是有些冰冷,爬久了浑身冷冰冰的让人十分难受。

  不过所有人都静静趴着,一动不动的紧盯着远处火光传来的方向。

  祖大寿看着远处长长的火龙,面露担忧紧张。

  他终是忍不住,低声说道:“经略,是不是取消这次的作战计划,我始终觉得太危险了。”

  “稍有不慎,我们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而且经略有没有注意到,连战连捷之下,大家支持经略的决意,已经不是站在战争的角度上去考量,而是出于一种盲目的狂热崇拜。”

  祖大寿低声提醒,朱泺听闻后,唇角不由泛起笑容,他扭头看着祖大寿:“祖将军终于肯说出这些心里话了,我很高兴。”

  祖大寿不由一愣。

  紧接着就全都明白了。

  恐怕将士们的反应,早被朱泺察觉到了。

  朱泺咬着一根枯草,自言自语说道:“将士们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但这一仗必须打,不然的话,我们就无法凭借现有的兵力解决朝鲜事态。”

  哎!

  祖大寿不由叹了口气。

  他也知道朱泺冒险是迫不得已。

  “指挥使。”就在此时,海中砥从山梁猫着腰跑回来,趴在朱泺身边后,立刻低声汇报道:“德川家康的大军距离我们只剩下不到五里了。”

  “德川家康走的很急,似乎已经知道鸡鸣山战败的消息,正如指挥使的判断,德川家康似乎十分放心南下这一路的安全,并没有放出斥候刺探,正在全速行军。”

  “不过也有个不好的消息,德川家康这一路分为了两部分,其中一部七千人走在最前面,剩下的三千人,保护着一批粮草跟随在后面十里左右。”

  “粮草?德川家康从哪里得来的粮草?”祖大寿不由微微皱眉询问。

  海中砥摇了摇头。

  祖大寿扭头看向朱泺,再次劝说道:“指挥使,德川家康虽然如你判断一样,认定了我们不可能再在这里伏击他,但是滞留在后面的三千兵力,我们不得不重视。”

  “一旦我们伏击德川家康,这三千人势必增援。”

  “这三千人不在我们的伏击范围之内,从后面赶来,对我们的危害性实在太大了!”

  朱常洛此刻也不由皱紧了眉头。

  出现的这种状况,让他的计划有些实施不下去了。

  可他又十分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这是唯一的机会了!

  “海中砥,我给你五百兄弟,让你阻击后面的倭寇,你能够阻击多长时间?”朱泺严肃询问道。

  海中砥略作沉吟,保守估计道:“指挥使,卑职觉得阻击半个时辰没问题。”

  “好,就半个时辰!”

  “指挥使,我们半个时辰根本无法结束战斗。”祖大寿脸色变了变连忙提醒道。

  朱泺这是在冒险。

  朱泺苦笑道:“祖将军,我们现在还有其他办法吗?只能试一试了,半个时辰之后,无论结果如何,海中砥你都要立刻撤离,因为那个时候,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撤了。”

  “遵命!”

  海中砥领命离开,祖大寿的神色却十分的担忧。

  在他们前面还有一支两万人马的倭寇呢!

  一旦半个时辰内无法将德川家康这一部万余人打残。

  就要面临德川家康在后面恼羞成怒狂追,同时在鸡鸣山听到动静的倭寇也会在前面堵截!

  可他知道,朱泺已经决定冒险了。

  而且他也不甘心就这么撤离。

  辽东大营。。

首节 上一节 127/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