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32节
他们刚上山,就看到朱泺与祖大寿的背影,一些辽东将领认为朱泺是在给他们下马威,脸上露出不忿之色。
麻贵则没有任何的变化,举起望远镜观察。
嘶!
麻贵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在他的注视下,战场上,新军和戚家军正在不断压缩包围圈,几乎是排枪射击倭寇。
“经略倭寇的反击为何如此小?”麻贵不解询问。
祖大寿笑着替朱泺解释道:“倭寇的辎重早在之前被经略伏击,战斗到现在,倭寇已经没有弹药了。”
麻贵不由恍然大悟。
辽东将领这才连忙观察战场。
看到后,脸色再次变了变,看向朱泺的眼神中,露出浓浓的忌惮之色。
朱泺此刻也放下望远镜,歉疚道:“虽然战争基本没有悬念,但临战指挥不能分身,请麻总兵见谅。”
“经略太客气了,卑职作为下属,前来拜见经略是理所当然之事。”麻贵说话的同时,打量着朱泺。
朱常洛听闻麻贵也称呼他总兵,心中不由一惊,他连忙摆了摆手道:“麻总兵,我只是一个副经略,杨大人才是经略。”
“是卑职疏忽!”麻贵连忙拿出圣旨,递给朱泺:“这是陛下的任命圣旨,如今朝鲜事务由经略全权总领!”
“卑职南下,除了传达陛下圣旨,另一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想听一听经略解决朝鲜事务的策略。”
“卑职将一丝不苟的协助经略!”
麻贵的表态令朱常洛十分满意。
他接过圣旨,只觉得这道圣旨有些沉甸甸的。
朱泺从来都没想过,他竟然成了决定朝鲜事态的总经略!
这让他更加倍感压力。
“对如何解决朝鲜事态,我心中的确有些想法。”
麻贵看着朱泺自信笑着的模样,心中不由好奇,同时也暗道一句果然!
好奇眼前这位年轻不像话的经略,到底有什么想法,果然是他猜测到,朱泺一定有自己的想法。
对朱泺之前提出的快速解决朝鲜事态的战略,麻贵入朝期间就已057经了解了。
同为将领,对这个战略,麻贵是十分赞赏的。
他自认,他是不敢提出这么大胆的战略。
可惜被杨镐破坏了。
朱泺不理会众人的神色变化,继续说道:“如果没有此战之胜,说实话,我也不敢说出我的想法。”
“麻总兵来的恰是时候。”
这话落在辽东诸将,尤其是吴襄耳中,怎么都觉得是在嘲讽。
不过麻贵却并不这么认为。
他认真听着。
“此战胜利后,德川家康的四万大军已经被全部打残了。”
“我以为,我们有能力,凭借朝鲜现有的兵力,将倭寇赶入大海!”
嘶!
朱泺还在说着,可辽东诸将已经暗暗吸气了。
起初辽东诸将都觉得朱泺口气太大了,当朱泺不断的分析,他们越发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
麻贵越听越心惊。
心中不停的暗道:要一飞冲天了,要一飞冲天了!
他刚刚从大明赶来朝鲜,很清楚如今大明朝内朝野的情况。
百姓反对这场战争的微词越来越高。
尤其是辽东军损兵折将大败的消息传回后,百姓担心朝廷增兵,增加摊派,民间反对的势头变得更加强烈。
而朝廷中枢内部,也对增兵充满了矛盾和争执。
不增兵,大明虎头蛇尾结束战争,更无颜面。
增兵则面临着百姓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麻贵知道,就连皇帝都为此焦头烂额。
在他赶往朝鲜时,皇帝专门差遣锦衣卫书信于他,让他抵达朝鲜后,一定要与面前这位年轻经略使精诚团结。
皇帝为何如此,说白了就是为朝鲜战事!
按照朱泺的计划,不增兵,不要粮饷前提下,力挽狂澜,打赢这场战争。
不但皇帝高兴,天下百姓也会高兴!
百姓会将眼前这位年轻经略当做再生父母来崇拜对待!
简在帝心,百姓中的声望,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几乎是板上钉钉!
“卑职同意经略的提议,卑职提议,经略马上将此战略构想上奏朝廷!”麻贵虽与朱泺没有共事,不过他仔细了解过朱泺。
无论是大败鞑靼,还是朝鲜境内连战连捷。
都让同为将领的麻贵,对朱泺十分有好感。
现在上折子给朝廷报喜,让皇帝,让百姓知晓新任命的经略,有能力凭借朝鲜现有兵力,不要增援,不要粮饷打赢这一战。
百姓会激动高兴。
皇帝同样会高兴。
这种喜悦酝酿,一旦战争真的胜利,朱泺班师回朝,酝酿发酵,朱泺一飞冲天的机会更大!
祖大寿看了眼麻贵,一眼便看穿了麻贵在帮朱泺。
朱泺还是太年轻,军政双优的确如传闻,但是朝廷为官的道道却远不如他们。
祖大寿也当即劝说道:“经略,这么大的事情,总是要向朝廷汇禀的,经略提出了此战略构想,任何人来写,都没有经略你来写更合适!”
祖大寿担心这份折子由其他人来写。
比如杨镐之类,会夹杂私货之人。
而且这种在皇帝心中留下深刻影响的功劳,朱泺亲自办,得到的回报会更大!
朱泺想了想,认可了二人的建议。
“好,此战结束后,我就在此处马上给朝廷写折子!”
是夜。
伏击战结束后不久,一份足以震动大明朝野内外的折子快马加鞭从战场离开。
朱泺指挥新军、戚家军,以七千兵力,打残德川家康,太白山三战三捷的消息,也迅速向四面八方传开!
“兄长,这位是麻总兵。”
歼灭战结束后,朱泺派出有利一部接应熊廷弼、海中砥二人的时候,吴襄讪笑着走到祖大寿面前,为祖大寿介绍麻贵。
哼!。
祖大寿不由微微冷哼一声:“我与麻总兵的关系不比你差,用不着你来给我介绍!”
吴襄顿时尴尬的手足都不知放在那里合适。
他故意以一个蹩脚的借口接近祖大寿,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暗示大舅子,希望大舅子能够帮忙。
毕竟当初他们找借口离开了闻庆城,也不知朱泺会不会记仇。
如今朱泺是名副其实的经略了,想要报复他们,实在是太容易了。
现在想来,吴襄后悔的肠子都悔青了!
如果没有离开闻庆城,如祖大寿几人,跟着朱泺,现在大胜的功劳就有他一份。
适才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朱泺在给朝廷写折子的时候,将祖大寿等人全都写上了。
这让辽东籍的将领们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吴襄等几名离开的辽东将领更是后悔的恨不得抽自己耳光。
本来,他们也可以出现在这道折子上面的。
就因为他们当时认定朱泺赢不了,担心有生命危险,宁愿被人说忘恩负义,也要离开。
这场天大功劳就与他们擦肩而过了。
祖大寿不理会吴襄,直接走到麻贵身边,与麻贵低声交谈起来。
吴襄尴尬的站着,眼神余光有些忌惮的看着背对着他们的朱泺。
第147章 无耻
不多时,一群有些狼狈的人从后面山道靠近。
熊廷弼、海中砥等将领走上山梁。
“卑职幸不辱命,此战歼灭倭寇两千七百余人,可惜让德川家康的心腹村田右卫门以及少数倭寇逃走!”海中砥满脸硝烟,在见到朱泺时,立刻汇报道。
朱泺拍了拍海中砥的肩膀:“做的很好,打出了我们新军的精气神,去和将士们打扫战场休息吧,我们马上要离开此处,尽快南下!”
“是!”
“指挥使,卑职要弹劾辽东军!”熊廷弼看了眼站在一起,在他到来后就神色游弋的辽东将领,愤怒道:“辽东军软弱无能,竟然在德川家康的要挟下,用三千石粮食买平安!”
“兄弟们付出了多少性命,才歼灭倭寇的辎重队,烧毁倭寇的辎重,可同为大明军人,我们在拼死报国之际,他们却用粮食赎买和平!”
“简直就是无耻之尤!”
朱泺的面色瞬间变冷。
麻贵眼神严厉的扫视在场的辽东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