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75节

  以朱泺为首团体的强劲凝聚力,让人感到心悸!

  沈一贯害怕了。

  他要尽快打掉这个团体!

  大军扎营地。

  朱泺的出现,让将士们十分激动。

  当天,密集的枪声再次笼罩紫禁城。

  帅帐内。

  众人落座后。

  李舜臣起身征询道:“指挥使,什么时候展示朝鲜百姓对大明百姓的感激呢?”

  “卑职有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李舜臣如此积极做这件事情,也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大明。

  而他朝鲜人的身份,如果想要融入大明,那就需要让大明的百姓接受他。

  他想到了朱泺在朝鲜,让朝鲜百姓写下的万言书。

  只要大明百姓认可了朝鲜百姓,自然也就会接受他。

  朱泺笑着鼓励道:“在这里不要拘束,没有人会把你当做外人,我们都是一起战斗过的袍泽,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李舜臣连忙笑着说道:“卑职琢磨是不是让朝鲜营的将士,在展示万言书的时候,亲自在大明百姓前述说倭寇入侵朝鲜,朝鲜百姓的苦泪屈辱,同时感谢大明百姓对朝鲜的付出。”

  啪!

  朱泺激动起身,抚掌赞道:“好主意!汝谐,你为大明,为咱们讨倭的所有幸存的,亦或是牺牲的兄弟们立了一大功!”

  这不就是士兵报告嘛!

  朱泺庆幸李舜臣提醒了他。

  他竟然把士兵报告给忘记了。

  万言书配合士兵报告,现身讲述讨倭战争的所见所闻,还有什么比这更加真实的,更加打动人心的!

  朱泺激动的从帅位走到中央,踱步说道:“不单单是朝xian营的兄弟,还要有咱们其他各军的兄弟!”

  “辽东军、戚家军、常胜军、叶赫部都要选人出来!”

  “从他们不同的角度,向我们的百姓讲述讨倭之战!”

  “要把这件事情当成我们眼下重中之重的事情来对待。”

  “戚将军、祖将军、李将军、朱钰、小布你们从军中挑选兄弟们,至少要组织一百个士兵报告团!”

  “海中砥、熊廷弼!”

  “到!”

  “你二人负责在紫禁城联络茶肆、酒肆、客栈,以及选人流密集的街道等等。”

  “我给你们五天时间,你们必须要从整个北平城选出最合适做士兵报告的位置!”

  “能不能办到?”

  二人直接傻眼了,熊廷弼小声询问:“指挥使,能不能把军中那群士子们派给我们,同时派兄弟们跟着他们,不怕他们跑了。”

  “不然就属下两个人,就算是跑断腿,也不可能五天时间完成这么大的任务量,军中兄弟识文断字的又比较少,这些士子待在军中,白吃白喝,不如让他们做点事情。”

  朱泺这才想起数千名士子。

  熊廷弼的建议,倒是让他脑海闪光一道亮光。

  有个不成熟的想法冒出来。

  他暂时将这个想法搁置,点头首肯:“可以,那些士子就交给你们看管、使用,但是我告诉你们,要是你们徇私情,少了一人,别怪我军法从事!”

  “卑职谨记指挥使训导!”二人连忙立正。

  “那好,大家都行动起来!”

  ????

  就在当天,三皇子朱常洵封福王、五皇子朱常浩封瑞王的圣旨在朱泺封燕王之后颁布。

  “听说了吗,讨倭之战,朝廷总计花费了一千五百多万两的银子。”

  “听谁说的?用了这么多钱?是不是真的?岂不是说即便长皇子让倭寇赔了咱们一千三百万两,讨倭之战还是做了赔本买卖?”。

  “之前有几个士子在隔壁茶摊喝茶读的一篇文章,叫什么论讨倭之战的得失。”

  “俺也听说了,何止是赔了,有人说就是血赔,这还没有算上将士阵亡,朝廷要拨付的抚恤,立功将领的嘉奖,把这些算上,朝廷总计消耗超出两千万两!”

  “朝廷哪来的这么多钱,还不是一次次,一点点从咱们身上刮油刮下来的吗!”

  “俺还听说,文章做了详细的统计,讨倭之战发生后,朝廷历次的特别摊派,总计从我们每个人身上刮了至少三两银子,三两银子都够一个五口之家半年不愁饿肚子了!”

  “朝廷给咱们免除一年的粮赋,才不过半两银子!”“这场讨倭之战就根本不应该打!长皇子就应该让倭寇多赔偿我们!”

  “赔偿也到不了咱们小民手里!”

  “朝廷国库空了,长皇子和那些逃倭将领们升官发财了,咱们却饿着肚子!凭什么!”

  ??

  三王并封,似乎预示着讨倭之战,真正落下帷幕的时候,紫禁城的大街小巷,忽然刮起了一股讨论讨倭之战得失的风浪。

  这股风浪传播的很快。

  短短两天时间,就引发了京畿附近数百万百姓的激烈讨论。

  讨论变成了声讨,主流声讨变成,这场战争,打空了国库,朝廷空虚,百姓被几次刮油,唯独以朱泺为首的丘八们得利。

  汹涌的流言涌向朱泺,以及得胜班师回朝的将士们。

  ???

  醉仙楼。

  海中砥、熊廷弼静静坐在角落中。

  海中砥将手中的文章扔掉,压着声音怒道:“胡说八道,歪曲事实,这就是一场针对燕王,针对咱们凯旋大军的阴谋!”

  他们来醉仙楼就是为了士兵报告的事情。

  这醉仙楼与紫禁城其他的酒肆客栈不同。

  开在皇城根脚的醉仙楼,背后站着的是北都定国公府。

  若论大明两百年,最显耀的家族,当数徐家。

  南都魏国公,北都定国公,一门双公!

  出入醉仙楼的也都是京畿范围内的富贾之流,这些人的产业遍布京畿,这些人虽然不入权利阶层,不掌权。

  但是他们对京畿百姓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打算把醉仙楼当做一处固定地点来做老兵报告。

  只是前期派人来征求与醉仙楼的合作,却被醉仙楼的掌柜一口回绝。

  二人只得亲自来。

  到了醉仙楼,他们才发现,醉仙楼内为食客免费提供那篇名为论讨倭之得失的文章。

  这样的情况,其实已经很常见。

  有一股神秘力量,在紫禁城的各大酒肆茶摊,几天之内,免费发放了大量这篇文章。

  只是醉仙楼是唯一一家,拒绝他们借地开展老兵报告的!

  熊廷弼的面色也不好看。

  这分明就是一次针对燕王,针对凯旋大军有预谋的抹黑行动。

  目光所及,大堂内的食客手中,几乎人手一份文章。

  “嗨,写这篇文章的一定是一位十分厉害的账房先生,瞧瞧人家这统计,做得多扎实,对比多么明了,简直就是一目了然,要是能找到这个人,花再大的价钱,我也要顾这个人给我当账房先生!”

  某刻,一个个子矮矮,富态的商贾站起来笑着说道,同时也打破了大堂内低声交流的气氛。

  “范老爷,你在大同的生意都做到了草原上,听说与草原各部的关系都不错,赚的盆满钵满的,你也舍不得去楼上的包间,而是跟我们这些人一起在这乱糟糟的大堂内。”

  “你可是出了名的晋地老抠,你会舍得花大价钱雇佣作这篇文章之人?”

  被称为范老爷的山西富商也不恼怒,笑着拱了拱手坐下。

  不过大堂原本的低声议论却被打破了,一群富贾豪商们大声议论起来。

  “要我说啊,作此文章之人,可不是一个好账房,是个做假账的高手,一般人还真很难发现。”

  “对对对,瞧瞧人家,前后两次讨倭战争的总消耗与倭寇的战败赔偿相互对比,似乎很正常,谁都找不出毛病来。”

  “可仔细想一想,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第一次的消耗与燕王以及凯旋大军没什么关系啊。”

  “现在这笔账却算到了燕王的头上。”

  “对极了,这就是这位账房先生的高明之处,按咱们做生意来讲,讨倭之战应该算是一桩赔本的买卖,燕王迅速结束第二次讨倭之战,在生意上来说,是止损!一千三百万赔偿,也算是尽可能把这桩赔本的生意,卖了一个好价钱,收回了部分的本钱。”

  “要不是燕王,这赔本的买卖还不知道要做到什么时候,能迅速结束战争止损已经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可这位账房先生妙笔生花啊!从他的账面算,就成了百姓和朝廷损失惨重,唯独燕王和凯旋的将士们得利。”

  “嘘!别乱说!”

  “对对对,我等商贾,还是莫议国事!”

  ???

  很快,大堂再次陷入安静。

  熊廷弼收回视线,唇角泛起一抹冷笑,说道:“走吧,去会一会醉仙楼的掌柜,我们的反击也要尽快做起来,有些人呐,就是要往铁板上踢!”

  海中砥不由一笑。

  本来燕王开展老兵报告,是为了消除讨倭之战,百姓对朝廷的不满,凝聚人心,让内部平稳下来。

  为接下来做事,提供一个稳定的内外环境。

  可有些人,偏偏以为抓住了机会!

首节 上一节 175/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