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81节
“只要你燕王真的做有利于生养之民,对的、正义的事业,纵使粉身脆骨,陪你一程又何妨!”孙承宗看着走出数十步的朱泺,自言自语坚定说道。
“不错,陪他走一程又何妨!”袁可立豪迈笑道。
二人相视一笑,快步追了上去。
旭日升起,洒在五个人的影子上。
百姓拍手的动作、脸上同情、动容,悲恸的神色仿佛定格凝滞一般。
朱泺领着四人,在旭日照射下,留下长长的影子,整个紫禁城的一切黑暗被驱散,光明普照下,随着朱泺坚定从定格的百姓身边走过。
形成了一副动与静相结合的绝美画面。
动,朱泺以及他身边志同道合者们,越走越远,在追寻对的、正义的事业道路中,永不停歇,砥砺前行。
静,这一刻大明愚昧,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百姓,人性深处的那抹质朴、纯粹、善良定格着,今后也将永远流淌在每一个大明百姓的血脉中。
朱泺自信,有这样一群百姓,只要他,以及他身边志同道合者,以及更多志同道合者,不断汇入这条追寻对的、正义的事业的道路上。
他坚信,无论这个族裔,身陷多么糟糕的处境,无论历史的惯性多么强大。
追寻正义事业的志同道合者,只要不放弃,严要求,高要求自己,砥砺前行,他们一定可以取得最后的成功!
只要他们这些志同道合者的底色永不变色,永葆青春!
当朱泺一行人走过后。
身后的鼓掌声,鼓励声,歉疚声再次响起。
整个紫禁城,每一个老兵报告点皆是这般景象。
醉仙楼。
沈一贯等人面色惨白,看着窗外为丘八们鼓掌、鼓励、并且道歉的百姓,他们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丝的恐惧。
似乎从这一幕,模糊看到了什么。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
“这是在蛊惑人心!朱泺这是在蛊惑人心!他表面大中至正,实则大奸似忠!”
叶向高忽然发癫似的,态若癫狂的指着窗外,尖叫道。
叫声之高,引起了街面百姓的注意。
百姓们纷纷转身往醉仙楼看来。
“关窗户!关窗户!”沈一贯看到百姓看来,狠狠地瞪了眼叶向高,来不及叱责叶向高,激动命令道。
啪啪啪……
几乎一刹那,醉仙楼上的所有窗户都紧闭住。
关上窗户,所有人暗暗松了口气,似乎没有阳光的照射,阴暗的环境,才能让他们更舒服,更加自在。
“听说了吗,醉仙楼不接受常胜军将士在里面开展老兵报告。”
“是吗?”
“千真万确!”
“醉仙楼是定国公府的产业对吧?”
“徐家还是与国同戚的国公呢,就连支持咱们自己的将士都不愿意做,凭什么与国同戚!”
???
徐文璧在关上窗户的瞬间,听着外面传入的议论声,面色不由瞬间变白,扭头眼神狠戾的看着掌柜:“这个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掌柜的战战兢兢,带着哭声说道:“老爷,常胜军第一次派人来,很多人都知道……”
啪!
不等掌柜的说完,徐文璧一个巴掌甩在掌柜脸上,愤怒骂道:“你个废物!马上!立刻!给我解决这件事情,要是因为此事影响了徐家的声音,我要了你的命!”
徐文璧暴跳如雷。
他没想到,如此一件事情,竟然给徐家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他知道,徐家的醉仙楼不愿支持老兵报告就会传来,若是不能妥善解决,徐家在京畿百姓心中,就会遗臭万年!
“是是是,小的这就去。”
???
范永斗陪着努尔哈赤站在大堂内的窗口。
此刻,努尔哈赤的脸上没有了初闻朱泺倒霉时,自以为发现了大明不可救药时的激动高兴以及野心勃勃。
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他忽然透过此事发现,大明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不堪。
不对,是大明百姓并非草原人认为的软弱,如同两脚羊一般!
只是大明的朝廷不堪。
无法将大明百姓组织起来,就如同一盘散沙。
无法将大明百姓,愚昧表面下,最本质的那一抹纯粹、质朴、善良、坚韧底色挖掘出来。
而这一刻,一个小小的老兵报告,就做到了!
朱泺就做到了!
???
楼上的包间中。
朱翊钧站在露着缝隙的窗口,看着外面百姓,一双双愤怒、明亮的眼睛,只觉得有些灼烧,自言自语感慨道:“现在这醉仙楼内的所有人,就像是只能生活在阳光无法照射到,阴暗,散发着腐朽、充斥着恶臭腐尸一般。”
“他说的没错,我们大明父子不亏欠彼此,我们朱氏皇帝,亏欠的是生养之民!”
“陈矩!”
陈矩听到皇帝冷肃喝令,连忙站直:“老奴在。”
“回宫后,传令常胜军,朱泺整顿三大营期间,常胜军派出老兵报告团,分赴大明各地做老兵报告!”
“责令各地,必须提供一切便利!”
“若是出现醉仙楼这种情况,锦衣卫就给朕把这些肮脏龌龊之人,屁股下面的屎尿给朕抖搂出来!”
“臣遵旨!”骆思恭杀意凛凛领命。
“同时,京畿的老兵报告不能停!要让那混账派出更多的老兵报告团入城做报告,去城外深入到乡野村头!”
“还要在皇宫中,给宫中所有人,皇子皇女,后宫嫔妃们作报告!宫中不能只有戏班子,还要有老兵报告!”
“让我大明好好在阳光下晒一晒,即便不能消除阴暗,但也要卷起一股狂风,吹走恶臭!”
“哪怕只是暂时的也好!”
“老奴遵旨!”陈矩亢奋道,他隐约看到了大明的改变。
皇帝的严令下,遍布大明锦衣卫的配合下,一场轰轰烈烈的老兵报告席卷整个大明。
卷起狂风,吹走恶臭!
“昨天去听老兵报告了吗?”
“听了,今天还准备去听,不听不知道,没想到朝鲜百姓过的比咱们还不如,倭寇真不是人!”
“咱们误会燕王和常胜军的将士们了。”
“都怪那篇该死的文章,胡言乱语!”
“别让俺碰到那些文章,碰到了,俺就把手中的夜香全都泼在那个坏心肝的狗东西身上!”。
“听说是一个姓顾的,善于做假账的账房先生写的,俺侄子负责给定国公的醉仙楼送柴火,无意间听到的,那里的可都是大人物,消息应该假不了。”
“这个顾账房,真是个缺德玩意儿!”
大清早,上街倒夜香的百姓见面打招呼便议论起来。
近几日,皇城根下,喜欢讨论政治的百姓最喜欢议论的就是-老兵报告。
尽管军中的将士,大多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在被围观的时候说话都结结巴巴的。
比不上那些口若悬河,善于吊人胃口的说书人。
但胜在他们讲述的真实!
他们知道真实战场的凶险,知道真实朝鲜的模样。
战斗的惊险,总能让百姓跟着将士磕磕绊绊的回报心悬到嗓子眼,听到大胜后,百姓悬着的心落下,为胜利大胜欢呼。
真实朝鲜与大明的不同,新奇之处,也让百姓们感到十分好奇。
被圈禁在长城内,被文人礼教、腐朽纲常压制的大明百姓。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老兵报告中,知道了文人口中粗鄙丘八们的血勇忠诚,知道了大明以外世界的不同。
朱泺都没有意识到,老兵报告,在大明百姓心中种下了一颗对外面好奇的种子。
被繁琐纲常礼教压制下,保守、怯懦、对新鲜事物的恐惧与排斥,似乎随着这颗种子的嵌入,出现了一丝裂缝。
这颗种子在条件合适的时候,一定会生根发芽,支撑起大明百姓的勇气,让大明百姓以更加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打破数百年的保守、胆怯、懦弱,勇敢、坚定的迎接新事物,走出去!
在百姓的议论中,一辆马车早早出城。
马车内,杨镐看着即便坐在车内,都头戴斗笠的顾宪成,不由觉得有些悲凉。
悲从中来。
朱泺都不屑自己动手,只是用了一些粗鄙的丘八,一群丘八磕磕巴巴的描述了朝鲜发生的真实一幕幕。
就将顾宪成妙笔生花的一篇文章彻底击败!
顾宪成败给了一群丘八?
顾宪成也想不通这到底是为什么,以往左右这天下渔轮的他们,而他顾宪成作的文章历来就备受追捧。
他怎么就输给了一群丘八!
也不知道是什么人隐晦的把他的底细,以顾账房的形式透露出去。
如今被老兵报告蛊惑的愚民,在整个紫禁城内寻找善于做假账的顾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