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196节
“常胜军的表现父皇很满意,我知道你许诺将士们,让宫中戏班子唱三天三夜,此事准了!”
“这把剑赐给你。”朱翊钧说着,伸手抓起旁边小太监双手捧着的天子剑,扔给朱泺,冷肃吩咐道:“在北直隶卫所改革中,执天子剑,你可以先斩后奏!”
“任何敢于破坏、阻碍卫所改革者,杀!”
朱常洵惊骇抬头,艳羡的看着朱泺手中的纯金剑鞘天子剑!
如果……如果早知道做此事,父皇会赏赐天子剑,纵使是得罪人,他也会接住的!
“好了你们其他人都下去吧,朱泺留下来!”
“臣等遵旨!”
等众人离开后,朱翊钧看了眼朱泺,吩咐道:“陪父皇走走!”
朱泺连忙跟上,陈矩领着御林军远远跟在后面。
父子二人沿着拒马河畔慢走,许久后,朱翊钧才询问道:“为什么要把卫所改革这个功劳分润给常浩一些?你完全有能力独吞下去的。”
朱泺微微躬身,郑重道:“儿臣一个人做不了太多的事情,分身乏术,若常浩是可堪大用之才,北直隶整顿之后,儿臣希望他来主抓推动天下范围内的卫所私有化。”
“我们朱家的皇子们,必须要为挽救我朱家的天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没有人可以例外!”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冷不丁询问道:“你不在期间,皇后待你母不薄,为何回朝之后,没有去请示问候一次?”
“儿臣非不愿,而是不能!”朱泺苦涩说道:“儿臣非不懂知恩图报之人,只是不能让外人认为,儿臣与坤宁宫结盟,如此,对母后不好,对儿臣要做的事情,同样不好!”
朱翊钧明白了。
皇后怀孕期间,若是外界认为坤宁宫与他这个操刀的儿子结盟,延禧宫以及外界敌视长子的力量,会把压力转移到坤宁宫。
对怀孕的妻子不利。
同样,若是给人觉得,皇后在力挺长子,也会让诸如沈一贯之流,更加忌惮长子。
因为只要长子认皇后为母。
就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
或许……或许……
朱翊钧眼神余光瞥了眼朱泺,他忽然意识到,或许也是为了让他放心吧!
“滚吧!”思及此,皇帝的心情顿时有些糟糕,摆了摆手驱赶道。
“儿臣告退!”
这种不因他重视而高兴,不因他厌烦而失落,平静的态度,让朱翊钧看的牙花都隐隐有些疼!
三日后,御驾启程返京。
而大王店也因燕王朱泺的对抗演练,以及卫所私有化改革讲话,由一个不起眼的小村镇,跃入了大明历史中。
成为后世史学家,研究这段历史,绕不开的一个地名!
后世史学家研究万历时期,掀起的第二次改革浪潮,史学界公认,正是从燕王大王店君前讲话,真正意义上,正式拉开了大明末期,轰轰烈烈的改革序幕!
???
数日。
皇帝返回宫中。
坤宁宫。
皇帝回宫后第一时间便来探视,这个举动让王皇后心中既惊又喜。
自从太后默许了皇帝出现在延禧宫后,皇帝来坤宁宫的次数就逐渐变少了。
她根本没指望皇帝刚回来,就能来看望她。
王皇后看着丈夫,总觉得这次出去回来后,丈夫似乎隐隐有些变化,只是她说不出来。
这是皇帝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后产生的变化。
显然王皇后不知。
朱翊钧与妻子话叙片刻后,说道:“那个混球想来看你,又担心外界认为他与坤宁宫结盟,对你不利,对他现在要做的事情不利。”
王皇后不由愣怔,紧接着就明白皇帝口中的那混球是谁了。
王皇后感慨道:“妾身对他们母子照顾的本来就不多,后面所为,不过是在弥补亏欠,替孩子积德罢了,哪有什么恩可言。”
朱翊钧摆了摆手,制止妻子,忽然说道:“朕想让太医院对外宣称,你怀的是皇子,此事是朕亏欠你,你若是不愿,朕亦不勉强。”
王皇后短暂的愣神后,便明白丈夫此举的目的了。
分散朝中注意力!
为那孩子卫所改革吸引注意力,让更多的人,将注意力放在她怀的嫡子身上!
无法集中全力干扰改革!
皇帝征询她的意见,是这个消息一旦放出去,他们母子的安危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坤宁宫就再也不安宁了!
第187章 拼了
漆黑清冷的街面上陆路出现马蹄声、车辙摩擦的声音,早朝的时间到了。
自从皇帝不再怠政后,过去抨击皇帝的廷臣们感到有很多的不适。
就比如这早朝。
皇帝不朝的十年中,他们这些嘴上骂着昏君的臣子,也格外的自由,绝对不会如现在一般。
起的比鸡都早。
沈叶二人同乘一辆马车,叶向高官帽边缘隐隐有白色的棉布露出来。
只是当日在大王殿血谏的伤势尚未痊愈。
经过醉仙楼之际,叶向高轻轻揭开窗帘,看着对面写着老兵报告的白色横幅,眼中就忍不住流露出怨毒的恨意。
“听说他的老兵报告已经不能吸引京畿的百姓了。”叶向高提及此事,唇角不由泛起解恨的冷笑。
面部表情太大,以至于牵动伤口,尖锐的刺痛,让叶向高不由微微皱眉,伸手按住官帽下受伤的地方。
右眼眼角诡异的抽抽几下。
显得十分的狰狞。
沈一贯注意到后,不由微微皱眉,询问道:“进卿,你的情况太医怎么说?能不能恢复,现在你只要动怒眼角就狰狞抽搐,十分影响你的形象,恐怕甚至还会影响你更进一步。”
叶向高撞击的力度控制的还是很不错的。
没有生命危险。
但出现了一个可怕的后遗症。
只要动怒之下,左侧的脸颊就会十分厉害的狰狞抽搐,左眼吊白,不受人为意志的控制。
为官还是十分注重外在的形象的。
唐朝的黄巢因长相丑陋而落榜,到大明虽然不至于如此,但面相也影响着官途。
至少朝廷是不会让一个一动怒,就会出现阴阳脸,吊白眼的人做次辅,做首辅的!
叶向高眼中迸射出仇恨的光芒,伸手捂着左脸,咬牙狰狞道:“太医没有肯定的答案,只是说,或许会在伤势好转后好转,或许不会!”
“哎!”沈一贯叹了口气,安抚道:“今后你要学会控制自己,千万不要动怒,你动怒的形象太坏了,会对你现在的位置都产生影响,更别说更进一步了。”
叶向高可是礼部尚书!
让一个面目狰狞的人做礼部尚书,怎么都有些不妥,沈一贯很担心朝中有人弹劾。
叶向高是他在内阁的援手,他不能失去叶向高这个应援。
许是觉得叮嘱太过于沉重,沈一贯冷笑着说道:“愚民对某件事情的狂热度是有时限的,回来这两日我观察了,基本已经很少有人在老兵报告点前驻足了,有也只剩下少量的死忠愚民了。”
“愚民对事物如此,对人也是如此!”
“你放心吧,很快愚民们就会忘记朱泺在讨倭之战中的表现!”
二人说话间,马车驶入皇城。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
“谢万岁!”
早朝在君臣礼毕之后正式开始。
朝臣们起身后,眼神暗暗打量着最前面,从左到右,依次站着的三位大明王爷。
燕王、福王、瑞王。
瑞王朱常浩还是三王并封后,第一次出现在奉天殿,明显有些拘束。
“常浩!”
在众人打量之际,朱翊钧忽然开口。
朱常浩听闻父皇在叫,有些慌乱跪倒,声音有些颤抖道:“儿臣在!”
朱翊钧看着这个儿子紧张的模样,不由微微皱眉,却也没有动怒,只是在心中叹了口气。
他很清楚,这怨不得眼下跪在地上的儿子。
在这之前,他这个做父亲的,二十年独宠郑氏,关注的也只有三子朱常洵。
其他子女他给的关注可怜的少之又少。
五子还好,至少他没有涉及到储位之争,最多也就是得不到他的关注,同样也不会受到延禧宫的敌视。
可饶是如此,他的五子对他还是充满了害怕和陌生。
那么被他厌恶对待了十几年的长子呢?
朱翊钧眼神余光看向朱泺。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