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21节
话罢,张位径直跪下。
其他人相互对视一眼,在张位身后默默跪倒。
无论多么糟糕的世道,总还是有那么一些人无论他们做的事情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都能够守住良心、良知、道义,只是大环境的风气恶臭到了极点
馨香被腐臭遮盖,光芒被黑暗吞噬,良序不能彰显罢了。
暖阁。
赵志皋、于慎行、骆思恭跪在皇帝朱翊钧面前。
于慎行在皇帝看折子的时候,以额触地,言辞恳切解释道:“陛下,定国公徐文璧等人做的太过分了,的确应该严惩!燕王就是太年轻,遭逢这么大的委屈,所以才会做出莽撞之举的,臣可以用性命担保,燕王绝对没有其他心思。”
“否则燕王也就不会在听闻皇后生产,命令常胜军回营……”
虽然他对朱泺的逼宫行为也无奈恼怒,可在皇帝面前,他还是尽量替朱泺开脱。
以免这对父子因此而再生隔阂。
毕竟这是逼宫行为!
用常胜军横兵城外,逼迫皇帝杀定国公徐文璧等人!
朱翊钧看完后,将折子放在身边案牍上,平静说道:“朕知道了,你们都下去吧。”
“臣遵旨!”
皇帝没有给出明旨!这无疑让于慎行、赵志皋心中更加不安忐忑。
于慎行与赵志皋出了乾清宫,看着沈一贯等人的作态,眼中闪过一抹厌恶之色,低声怒骂:“恶心!无耻!”
愤怒走远,于慎行才担忧询问:“首辅,陛下会答应燕王的条件吗?”
??
“陈矩,你以为这混球这么做是在逼宫吗?”暖阁中,朱翊钧笑着拿起折子,询问陈矩。
陈矩看了眼皇帝,殷切笑着说道:“陛下,首辅和于阁老想的太多,所以忽略了一些关键的东西,老奴倒觉得,燕王在惩前后!”
“同时也是假借逼宫的名义,为陛下你分忧,毕竟这么多勋贵,陛下杀,会让其他勋贵对朝廷不满、心生猜忌、离心离德。”
“燕王‘逼宫’,陛下‘被迫’同意,替朝廷背负了这份不满和仇视!”
“你真是个该死的老货,朕好些时候,都想杀了你这个老货!”朱翊钧笑骂道,手却轻轻拍着手中的折子。
陈矩看着皇帝的细节动作,也不害怕,讪讪一笑,再次低眉臊眼微微躬身,安安静静,像个影子似的,站在角落中。
“陛下,臣等糊涂,差点被定国公利用!”
“陛下,定国公徐文璧才是真正的野心勃勃之人,他妄图借助臣等忠心体国,迫害燕王,再造夺门之变!”
????
安静的暖阁内,宫门的痛哭哀嚎声清晰可闻。
陈矩眼中闪过一抹不屑。
朱翊钧手指轻轻敲击着案牍,嘲讽冷笑:“我大明养士两百年,竟然养出如此一群卑鄙无耻之辈!”
“看来在他心中,这事情还没完,让那个混球去做!放手去做!朕要看看,这个混球还要做什么!”
陈矩微微一笑,他觉得这对父子现在配合的越来越默契了。
这份默契,追根究底是没有隔阂,或者说隔阂小了,少了!
大明中兴有望!
日上三竿。
城外始终保持安静。
常胜军除了兵围三大营外,在未做出任何僭越举动,这让城内因常胜军忽然雷霆动作,有些不安的百姓渐渐放松。
各种议论声在城中出现。
“知道燕王为什么到现在都没有入城?”
“为什么?”。
“俺知道,听说燕王是要请陛下杀定国公等一干犯上作乱的人!”
“你的消息太落后了,燕王是在逼宫,他在逼着皇上杀朝中的阁臣!”
“不会吧,杀阁臣?”
“怎么不会,这就是明摆着的事实!这次事件的起因是什么,是沈阁老、叶阁老等朝中忠臣们,质疑燕王的卫所私有化改革,导致朝廷的利益受到损失。”
“大量的人才,被那些贪吃贪占的富贾豪商们瓜分掠夺。”
“而定国公等乱臣贼子,就是借助了朝中的乱局,乘机发动兵变,想要再造一场夺门之变,改天换日。”
“现在沈阁老等人都已经幡然悔悟,听说就在乾清宫跪着请罪,可燕王横兵城外,陛下都被燕王逼得不敢轻易放过沈阁老等人!”
“诸位,你们可不要以为,卫所私有化与我们没有干系,燕王在文章里都说了,卫所是国有财产。”
“卫所设立的初衷承担的就是大明的兵源、粮饷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卫所私有化,大量的宝贵人才被富贾豪商们贪婪瓜分,私有化完成后,朝廷没有兵源、没有粮饷,还不是要分摊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这么说来,沈阁老,叶阁老他们真的是无辜的?”
“二位阁绝对是忠臣!”
“现在燕王不入城,逼着皇上杀二位阁老,这不是杀忠臣吗!”
“燕王这么做好像有些不对了,燕王应该大度一点,不能因为这些忠臣的大人们被人利用了,就一棒子打死。”
???
当话题被引导至沈一贯、叶向高等人是受小人利用蒙蔽的忠良后,人群中,有些人不动声色的悄悄离开。
这样一幕幕,同一时间,在整个京城内上演着。
紫禁城内讨论、关注的焦点,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一场渔轮的风暴,由东风变成北风,在百姓毫无察觉中转变。
???
常胜军大营。
城内的情况,不断的汇入常胜军大营。
帅帐外。
一群将领聚集在一起,愤怒的议论着。
“这叫个什么事!沈叶之流这等卑鄙小人,竟然成了大忠臣?”
“现在倒是这些卑鄙小人委屈的像个“四八七”娘们儿,在乾清宫哭哭啼啼?”
“最可能的是,这群酸儒子说什么指挥使横兵城外,就是逼着陛下残杀忠良!要我说,咱们就冲进城,把这些卑鄙小人全都咔嚓了!”
“对,大明就是这种无耻龌龊的卑鄙小人太多了!所以才被搞得乌烟瘴气!”
???
一群将领们激动议论着,就连部分的士子参谋们,目睹了整件事情的经过后,此刻也忘记了自己文人的身份,对城中传入军营的消息义愤填膺。
哗!
帅帐帘子揭开。
戚金面色冷肃的走出来,怒叱道:“要吵吵去别处,王爷现在正在写东西,一个个说话不过脑子,朱钰,我听到你嚷嚷的最凶,好啊,你现在就回朝,把沈叶之辈杀了!”
朱钰讪讪一笑,紧接着抬头挺胸,大声道:“只要王爷令下,卑职定眉头都不皱一下!”
戚金狠狠地瞪了眼朱钰。
这就是个刺儿头!
第204章 解释
“兄弟们有牢骚,发泄发泄也可以,但不要忘记你们是军人,不要忘记约束我们的军纪!”
有温和声从帐内传来。
“王爷!”
“指挥使!”
所有人立刻站直了身子。
戚金扭头,就看到朱泺走了出来。
朱泺扫视众人,语气温吞道:“你们是军人,手中操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用手中的武器,所以你们说这些话,本王不怪你们。”
“但是你们要把我们常胜军的军纪牢牢刻在骨子里!”
“另外,你们也必须明白,有些事情、问题,并不是刀子就能解决的。”
“始皇帝如何?”
“当为我们华夏史上的千古一帝吧,可大秦为什么二世而亡?就是因为在大秦大一统天下之后,冒出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如同一团乱麻一般,剪不断理还乱。”
“面对这些彼此勾连在一起的矛盾,始皇帝选择了最为简单的办法。”
“用刀子。”
“可刀子并没有解决矛盾和问题,只是压制了矛盾和问题,始皇帝驾崩后,其凭借个人威势压制的矛盾,很快就浮出水面。”
“成为了摧毁大秦帝国关键性的致命因素!”
“本王决定,从今天开始,让军中的参谋们,在军中给所有的兄弟们上课。”
“你们为将者,都粗通文墨了,主要给你们讲我们历朝历代的历史,具体讲述的内容,我会与参谋们进行商议选定。”
“这不是要你们参与政事,而是要你们了解政事。”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冲动性重蹈覆辙,追根究底,就是我们不善于总结,不善于反思,圣人告诫我们,要吾日三省吾身,古之先贤也在诗词中留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
“所以总结很重要,这种总结,不但要总结参谋们教你们的,更要在军中形成一种习惯,每一次作战之后,都要总结得失!”
“下面的将士们,主要是识字,让将士们明白道理。”
“卑职等遵命!”朱钰等人苦着脸,却也不敢反驳,齐声领命。
孙承宗、袁可立二人相互对视一眼,隐约察觉到,燕王乘机提出这件事情,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