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39节
用银矿换德川家继续的战争物资,即便价格离谱一些,内藤清成也不在意。
“燕王,此事瞒着皇帝陛下,瞒着宗国朝廷,如何交易?”内藤清成紧接着想到了最为难办的事情。
双方之间的交易,必须在海上进行。
而大明开设的对外港口只有福 jian厦 men。
“放心,此事本王会处理,一定可以让内藤君满意,让丰臣关白无法发觉!”
“嗨!多谢燕王!”
内藤清成再次感谢后起身,不过眼睛却瞪大了,指着朱泺背后远处:“小早川君!他没有死?”
朱泺扭头看去,便见正在给遛马的小早川景隆,他笑着说道:“没死,被我们的军中郎中救治了,只是一直没有人来给他赎身,所以就一直留在我的军中,做军中马夫。”
“燕王,下臣愿意代表德川家,花十万两……不,五十万两为小早川君赎身!”
第215章 笑声
朱泺笑眯眯看着内藤清成。
内藤只觉得自己被一只狐狸盯上了。
他猛然意识到,自己表现的太急切了,这完全不是一个合格商人,看重想买东西该有的表现!
他之所以如此想要赎回小早川景隆。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对付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回到国内后,就立刻将小早川除封,小早川家,男的为奴仆,女的世代为 changji。
小早川作为五大老之一,对丰臣秀吉十分了解,尤其是在丰臣集团有很多的故交好友。
一旦德川家与丰臣秀吉撕破脸皮,关键时刻,小早川出现在德川家的阵营中,一定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或者可以左右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
别说五十万两,就-算是百万两都值得!
“本王听说,小早川君在你们国内,是丰臣秀吉的五大老之一,封地一百万石的显赫大名,我想,小早川家拿出三分之一,至少相当于三十万石来赎回小早川君,也是十分-愿意的对吧?”
“内藤君,相当于三十万石的封地,可不止五十万两吧?“
内藤清成急的脱口而出:“燕王,小早川君的封地早已被关白收回,小早川家……”
说着,内藤清成戛然而止。
小狐狸!
他看着朱泺脸上露出的恍然之色,顿时知道自己又上当了!
他太着急证明小早川现在没有了百万石的封地,根本没有人会赎小早川。
却无形中暴露了小早川最为有价值的一面!
丰臣秀吉对待小早川家族的狠辣无情,以及小早川对丰臣秀吉的了解,在丰臣内部的影响力才是最有价值的。
原本燕王朱泺是不知道丰臣对小早川家族的事情的。
却因为他的急切,把这个最重要的消息给暴露了。
朱泺笑着拍了拍内藤的肩膀:“内藤君,不着急,不着急,其实本王十分欣赏小早川君的能力,别说给本王百万两了,就算是两百万两,在本王心中也比不过小早川君重要!”
内藤脸色变了变,无奈的叹了口气。
他已经明白,朱泺掌握了这个极为重要的消息,必然要狮子大开口。
他现在攥着小早川不放。
说白了,就是要等德川家最危险,最需要小早川的时候,卖个好价钱。
木已成舟,内藤很明白,如朱泺这等雄杰之辈,一旦做出决定,再想让其改变根本是不可能的。
内藤故作轻松说道:“既然燕王如此看重小早川君,下臣便不夺人所好了。”
“还请燕王一定要保守我们直接接触,以及交易的秘密。”
内藤没有试图阻止朱泺接触上杉景隆。
因为他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来之前,德川家就推测,一旦德川家与丰臣家彻底撕破脸皮,大明最有可能的选择就是维持德川家与丰臣家旗鼓相当。
让大和族的战争无限期的推延下去。
继而从中攫取巨大的利益。
所以德川家赌注也不单单是大明。
于此同时,他们已经与朝鲜王室秘密达成了协定。
据他们所知,朝鲜王室同样与丰臣家存在交易。
对此,德川家并不怕,德川家还有一个十分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筹码。
那便是割据了原大明奴儿干都司的建州女真!
他们为努尔哈赤提供荷 Ian人制作的火器、火炮,努尔哈赤为德川家提供优质的战马!
因为在闻庆城与朱泺提前达成投降协议,退回倭国。
此举招来了丰臣秀吉对德川家康远超原本历史的强烈猜忌。
丰臣秀吉返回倭国后,就对德川家步步紧逼。
巨大的内部压力,加之德川家康谨小慎微的谨慎性格使然,令德川家康开始不顾一切的准备,试图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筹码。
大明、朝鲜、建州女真。
德川家康没有遗漏任何一方能够接触到的势力!
朱泺并没有意识到,德川家康竟然与建奴提前产生了联系。
但是他已经意识到,因为他在朝 xian挑拨丰臣与德川家之间的关系,双方的矛盾已经水火不容。
原本的历史,德川家康一直隐忍熬死了丰臣秀吉之后,才表露出野心。
显然现在丰臣秀吉已经容不下德川家康了!
送走内藤后,朱泺吩咐海中砥:“秀才,去把小早川找来,同时试着寻找了解倭国形势的人,找那些对倭国走私的商人,实在不行,让李舜臣写信回朝 xian,让他想办法打听倭国的情势。”
“眼下还有时间,你与李舜臣商量着去办,一旦倭国战火燃起后,我要知道倭国境内的一举一动!”
“卑职遵命!”
?
“老兵报,老兵报,首见老兵报!”
“燕王亲笔撰文,矿税改革已到迫在眉睫,矿税改革,已迫在眉睫!”
“燕王称,沈阁老,叶阁老不负忠臣担当,敢于指出矿税将小商业主、小工坊主作为商税主体的错误,态度鲜明的指出,一个朝廷,一个政权的商税主体,应该是官权、绅权、藩王背景的大商业主、大工坊主。”
“燕王对两位阁老,身为绅权、官权的代表,却有此锐意进取的担当,予以了高度评价及赞赏!”
“燕王分析指出,在重赋之下,小商业主、小工坊主、小自耕农必定会大量的破产,而破产后的民间资源,会加剧流向绅权、官权、藩王为背景的大商业主、大工坊主,此举势必加剧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
………
就在快要日落的时候,紫禁城的街头巷尾忽然出现大量孩童,手中抓着老兵报摇动着,口中清脆稚嫩的童音却彻底打乱了本应即将静谧的紫禁城。
“这老兵报是什么?”
“有王爷的文章,会不会是老兵报告特别刊?”
“一定是,一定是,娃子给俺一份!”
“一份一文钱,一份一文钱!”
“怎么还要钱嘞,以前的老兵报告特别刊都是免费的!”
“怕不是王爷也没钱了吧,要知道,前两期,可是数百万份的老兵报告,今天龙爷高兴,娃子,你的报纸龙爷全都要了!所有人免费领!”
“燕王为咱们小商业主发声,这报纸我包了,人人有份,免费拿!”
…
热闹的议论中,一群小商业主、小工坊主闻风而动,自掏腰包买下所有的老兵包,免费给百姓发放。
这个有见识的群体,十分明白,想要让此事的声势越大,成功的可能性越大,就必须引起更大的渔论声浪。
而他们自掏腰包花费的这点小钱,与矿税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不值得一提。
而也有更为富有远见的人,在阅读老兵报时,不忘悄悄感叹一句:燕王才是最会做生意的,利用了小商业主阶层迫切的心理,让小商业主为老兵报第一次收费买单,已经不动声色的完成了老兵报从免费到收费的转化,并且未在百姓群体中,引起广泛的不满和抵触。
一份老兵报,彻底震动了整个京畿。
使节馆。
上杉看完老兵报后,将老兵报扔在桌案上,冷笑道:“燕王朱泺失去圣眷在即,内藤君,我看,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加紧与燕王朱泺之间的关系了,你说呢?”
“不错,上杉君……”内藤清成笑而附和,可忽然注意到上杉景隆唇角微微上扬,他立刻醒悟。
又上当了!
他现在明白朱泺为何要在常胜军军营,要找于上杉景隆见他了!
为的就是老兵报!
上杉景隆即便不知他消失了半天去了哪里,但一定有所怀疑。
现在他附和上杉景隆,反而会让上杉景隆更有理由相信,他消失的这段时间,是去见朱泺了。
因为在上杉景隆看来,德川家一定不希望丰臣家与燕王朱泺建立更为紧密的关系!
如此一来,即便这份老兵报,看着好似会让燕王朱泺失势。
但因为对他的猜忌,上杉景隆也不会放松对朱泺的拉拢!
内藤清成满嘴苦涩,他就不应该附和上杉景隆!
可以说,这一切都在朱泺的算计中。
此王不但算计天机,更算计人心!
运筹帷幄,并没有因为这个不得不表明的态度,影响他对丰臣秀吉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