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264节

  “遵命!”

  ?????

  一群人闻声,激动领命。

  当天,天津卫的常胜军忽然聚兵后撤回营,封锁数月的天津卫短短数个时辰内,完全对外放开。

  “马上走,把消息送回去,燕王凑足了五十艘货船的物品!让京畿马上停止行动!”

  “回去告诉娘娘,燕王杀了我们延禧宫的人!”

  “快,快把消息传回去,燕王把天津卫整个民间都组织起来了,只要燕王需要,他可以短时间内,拥有数万青壮!”

  “上京,我们上京告御状,燕王把愚民组织起来,对抗我们,那些愚民竟然逼着我们秋收的时候,减租减息!燕王这是动摇大明国本!动摇大明基石!我们要弹劾他!”

  ????

  就在天津卫解除戒 yan当天,龟缩幸存下来的各方眼线,天津卫的乡绅,或是恐慌,或是愤怒的从天津卫启程。

  天津卫的一切再也瞒不住了。

  是夜,不知多少人快马加鞭冲出天津卫,头也不回,亡命奔逃,冲向京畿!

  天津卫锦衣卫秘密潜伏点。

  “千户,常胜军的兄弟走了。”

  天津卫锦衣卫千户听闻后,苦笑看向京畿:“恐怕大都督都以为我们投靠燕王了吧,是我们帮燕王实现了对天津卫的完全控制。”

  “殊不知,燕王根本不需要我们,他用组织起来的天津卫民间百姓,就已经把整个天津卫牢牢控制住了,那些百姓连一只苍蝇,都要分辨是不是天津卫本地的。”

  千户苦笑摇头,继而吩咐道:“把天津卫发生的事情,一字不差的送回北镇抚司。”

  “告诉大都督,燕王如果需要,可以在三日之内,从整个天津卫聚集至少五万青壮,五日之内,十万青壮。”

  “天津卫的女子组织,可以在半月之内,提供十万人的衣食,匠人组织,可以在一个月之内,打造至少五万人所需的刀剑弓弩。”

  “这些消息甲级机密,直抵骆都督手中,那些各方的探子,他们没有我们锦衣卫专业,就算看到了天津卫如今的可怕之处,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么可怕!”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万岁!”

  早朝君臣礼毕后,群臣缓缓起身,暗暗观察皇帝,观察陈矩双手捧着的剑!

  皇帝的声音尽管平静,可任谁都能感受到,皇帝的愤怒。

  以往皇帝无论多么心情不好,吩咐大家平身,也总是诸位爱卿平身。

  今天皇帝的语气虽然平静,却只有简单的平身二字。

  皇帝已经出离了愤怒!。

  都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狐狸,任何细微的变化他们都能敏锐的捕捉到。

  而以往,他们就是靠捕捉皇帝的敏锐细微变化,做出判断。

  实现臣权与皇权之间的争斗与妥协。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帝已经明显出离了愤怒,此时为臣子的,就要适当的妥协,然后皇帝也会不动声色的妥协。

  以实现斗而不破的局面。

  权利的争斗,最终往往都会以相互妥协而收场。

  所有人都知道,政治斗争若是一定要争出一个胜负,那么往往即便是胜利的一方,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即便是十年国本之争。

  廷臣拥立长皇子朱泺。

  皇帝欲立三皇子朱常洵的时候。

  相互斗的很厉害。

  但往往也只是皇帝有立朱常洵的苗头,群臣就开始反抗,只要皇帝暂时放弃这种打算,群臣就顺势偃旗息鼓。

  表面上斗的很凶。

  可其实双方对度的把握,都十分精准。

  只是此番……

  赵志皋、于慎行相视一眼,不动声色扭头看向沈叶二人。

  “陛下!”

  果然。

  他们看去的时候,叶向高忽然跨列而出,双手捧着一叠折子,大声说道:“这是南直隶、浙江、山东、安徽、陕西、山西各地官员,亲自派代表送来的折子。”

  “折子中的内容,真真切切讲述了地方疲敝的现状,以及他们所面临束手束脚的问题。”

  “地方手中无权,如同巧妇无米之炊一般,冒着冒犯天颜的风险,足可见地方官员对现状的着急,对恢复地方民生的一片赤诚之心!”

  “有人谣传,放权便会让地方割据,可臣看来,此等言论,纯属无稽之谈!”

  “若是诸位在场同僚,看一看这些折子,定然会明白,地方百官对大明的忠诚!”

  “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一位大明臣子担当的最好展现!”

  “请陛下夺情!”

  叶向高高呼着跪倒,双手高高举着折子,匍匐在地上。

  “请陛下夺情!”

  “请陛下夺情!”

  “待地方民生恢复,朝廷可以放权,亦可以收权,请陛下夺情!”

  ??

  哗啦一下,再次跪倒了一大片人。

  皇帝朱翊钧坐在龙庭上,看着面前这些逼宫的土犬,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紧紧攥住。

  面色也因无法控制心中的愤怒,诡异的微微泛红。

  君臣斗争的默契没有了。

  这些人话里话外的在暗指他这个皇帝,吝啬权利,不舍得放权!

  哼!

  于慎行冷哼一声,站出来指着叶向高,怒斥道:“叶进卿!若是放权,你可以保证地方百官真的能够如他们折子中所言一般,令地方重新繁荣吗?”

  “若是不能又如何?”

  “你叶进卿,沈肩吾,还有你们这些人,是否可以再次立下军令状,若是地方情况变差,就用你们的人头,以谢天下!”

  沈叶等人低着头,齐齐变色。

  这等军令状他们怎么敢立!

  沈一贯颤颤巍巍抬头,看着于慎行:“可远,任何事情,没有做之前,如何能够证明一定会成功。”

  “燕王的改革又如何?”

  “天津卫已经彻底失败,燕王为免事情泄露,利用常胜军封锁整个天津卫,在天津卫大肆制造流血事件。”

  “燕王下一步会做什么,动向不明,如今天津卫、山海关、蓟州卫全都在燕王的控制之中。”

  “而诸位可以仔细看一看,京畿几乎从这三个方向被燕王势力包围!”

  “事实证明,改革并非挽救我大明的一剂良药。”

  “很有可能酿成震天动地的大祸!”

  沈一贯坚持让皇帝放权,放权在外界已经被等同于改革了。

  说着说着,却直接开始抨击朱泺在天津卫的改革,并且将天津卫、山海关、蓟州卫隐隐有包围京畿之态,危言耸听的讲述出来。

  得出改革并非拯救大明的一剂良药这种结论。

  不知道沈一贯政治 su求的人,听了这番颠七倒八,自相矛盾的话后,或许还会费解。

  可此刻这奉天殿内的所有人心中都明白。

  沈一贯终于图穷匕见,借助于慎行的指摘,对皇帝摊牌了。

  只要皇帝愿意暂时放弃对燕王改革的支持。

  承认改革绝非拯救大明的良药,彻底污名化改革。

  外面被等同于改革的放权,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其实沈一贯也着急了。

  他急于赶快收场。

  外面极端狂热的思潮让沈一贯感到深深的恐惧。

  于慎行唇角几次动了动,想要驳斥,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沈一贯这些阴暗龌龊之辈,已经彻底把改革的水给搅浑了。

  皇帝眼底愤怒的火焰跳动着。

  眼睛直视着跪倒在殿内的土犬们。

  这一次妥协。

  从此大明就再也无法谈改革了!

  先生张居正的变革失败,让改革二字,从最开始的褒义词沦为一个中性词。

  若是此番再失败,那么改革就彻底会变为一个贬义词!

  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政治举措,就彻底失去了合情合理合法性!

  大明权利顶层的每一个人,都明白今天的决定,对将来的影响会多么深刻。

  无论是反对改革,亦或是赞同改革者。

首节 上一节 264/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