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01节

  一碗白饭,一个云贵山中野生的鬼芋。

  利玛窦坐在末尾,没有动面前的简单吃食,面前摆着画家,拿着画笔,匆匆的将大明王爷王妃举案齐眉,将其他人假装吃饭,却暗暗露出会心一笑的一幕定格在油画中。

  片刻后,众人都停了下来。

  朱泺也吃完了,他看着身边的妻子,还在细嚼慢咽的吃着,给妻子倒了一杯茶水后,看向众人。

  “我知道,你们大家其实心里早已经有了很多的问题,现在大家可以随意的提出来,我会为大家——解答。”

  “卑职先说。”秦良玉早已忍不住了,哗啦一声,盔甲鳞片碰撞,站了起来,抱拳严肃说道:“王爷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让卑职心服口服,但王爷又要将播州所有的土地一口吞下,此举与大明皇室的其他藩王有何不同!”

  “而且王爷你更加贪婪!”秦良玉说话期间,马千乘不停的暗暗扯秦良玉的衣襟,却被秦良玉直接用脚轻轻踢开。

  朱泺看着笑道:“马将军不要担心,今日大家在这里说的任何话,无论好听不好听,本王可以许诺,绝不会记恨于心。”

  马千乘讪讪一笑。

  朱泺看向秦良玉,叹了口气道:“秦将军的担心的确有道理,此事考验的就是本王的人格。”

  “本王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话中,他摊了摊手:“一百万两银子撒出去后,本王手中已经没有一点钱货了,而整个播州都被打残了,想要恢复,恐怕没有五百万两银子是不可能的。”

  “但这笔钱,朝廷拿不出来,本王也拿不出来。”

  “所以我们只能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整个播州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在短时间内,创造出的财富总量或许不够大。”

  “但是我们可以合理的利用这笔财富,在满足百姓的日常需要后,我们可以把多余的财富,用于播州的道路建设上。”

  “集中有限的财力,依照播州的特点,发展几个播州特有的拳头产业。”

  朱泺说着握拳挥舞一下。

  “本王可以向所有人承诺,播州百姓创造的财富,本王绝对不会一分一毫的用于自己的奢侈享受之中。”

  “满足百姓所需后的节余,全部会用于实现播州繁荣,一改播州千百年穷困中去!”

  “其实播州是很有发展潜力的,播州处于川贵云湖交界处,只要我们改善了播州的道路条件,四省商贸往来,一定会选择这条更近更加便捷的道路。”

  “而我们再在播州打造几个拳头产业,利用来往的商旅,一定可以把播州建设好!”

  “王爷,卑职有个问题。”孙承宗起身:“王爷曾经说过,卫所之所以要废除,就是因为卫所掌握权力的阶层,利用权利压榨百姓,如果按照王爷的设想,播州其实就是一个更加权利复杂化的庞大卫所。”

  “王爷如何杜绝来自权力层面对百姓的压榨剥削?”

  “随着时间发展,如何杜绝我们内部,掌握权力者的孵化?”

  此刻朱泺已经从座位站起来,走到中间篝火旁边,听闻后,他略作沉吟说道:“这就需要我们的监督。”

  “而且这种集权的方式也不能持续太久,太久了,即便有监督,也必定会产生腐化,这种情况是不会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

  “是必然会发生的,也是我们人性中的一些缺点。”

  “在我看来,只需要三年,三年之后,播州就不需要这种集中发展,我们可以再做一次类似卫所私有化的改革。”

  “将三年时间,播州发展产生的巨大财富,回馈与百姓!“

  ???

  利玛窦放下画笔。再一次匆匆拿起笔,在旅行日记上写到:此情此情,我仿佛看到了挂在母国神圣教堂,与虔诚信徒共进晚餐的上帝。

  大明的燕王殿下,与他身边虔诚的信徒们,商量着一件令我感到十分震惊的事情。此刻的大明燕王殿下,便仿佛上帝一般,耐心的向他的信徒们,传达着他的理念。

  我不知道,这位燕王殿下在播州的改革能否成功。

  但我可以猜测,就连这位燕王的忠心信徒们,都对他的理念提出质疑,可以预见,他重建播州的理念。一定会在这个腐朽国度中,引起巨大的波澜。

  我观察道,他的信徒们,从质疑,走向了信任。

  但至少在这一刻,我这个旁观者,着迷于这位大明燕王,播州上帝描绘的美好前景。上帝为灰暗人间带来光明信仰之初,也遭到了黑暗邪恶的抵制,这或许是任何美好事物,都会遭遇的磨难。

  这一夜,利玛窦留下的笔迹,成为了后世史学家研究播州战后重建最重要的史料之一。

  而利玛窦为这一夜讨论所画下的数副,被利玛窦命名为大明上帝的油画,更是成为后世价值连城的国宝。

  后世人,透过利玛窦留下的这套连环油画,仿佛可以清晰的看到。

  在这个漆黑、安静,甚至有些简单不能在简单的元宵夜,篝火堆前。

  燕王朱泺,以及一群志同道合者,在相互的讨论辩证中,翻开了播州改革的扉页。

  ???

  “东林报,东林报!快来看,快来看,免费的东林报!”

  “金陵元宵盛况,秦淮河淘金,福王掀开南直隶改革!”

  “快来看,快来看,福王掀开南直隶改革喽!福王言称,两年之内,南直隶改革初显成效,南直隶富裕程度将超远北直隶至少三到五倍!”

  “娃子,给俺一张!”

  “来来,小孩儿,到这边来,给你一两银子,你的报纸醉仙楼全都要了!”

  ????

  元宵节三天后。

  一纸东林报随着顽童们的清脆呼喊声,传遍整个紫禁城。醉仙楼内。

  “啧啧,秦淮河所有的花船庆贺福王的南直隶改革,不知道的,还以为福王是在选美呢吧!”

  “别瞎说,也不看看这里现在是谁的产业,龙爷,这南直隶要在两年后,富裕程度超过北直隶三到五倍,这道多少银钱?怕不是秦淮河都能捞到精子吧!”

  “这福王的手笔就是不一样,据说整个南直隶的绅权、官权支持的大工坊主、商业主全都动了!”

  “还不算跟随福王南下的那些大商业主们!”

  “听说福王还专门颁布了,针对扶持小商业主、工坊主的法令,可惜了,仅限于南直隶,我们北直隶无法参与!怕不是因为我们与燕王走得近,所以被福王悔恨在心吧!”

  “燕王去了播州这么长时间了,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众人议论中,龙山恒站了起来,拱手说道:“诸位咱不能忘本,我龙山恒决定了,再过一个月,送往天津卫的这批货完成后,就亲自去播州!”

  “燕王对咱们是有大恩的,不为别的,我龙山恒就是要去报恩!”

  “对,咱们也不是忘恩负义之辈,何况也只有燕王的改革,才会真正考虑咱们这些小人物,像南直隶的改革,哪有咱们的份儿!”

  “去播州!山恒兄,约个时间,咱们一起去!”

  乾清宫。

  当朝五位宰辅小心翼翼的站在皇帝的桌案前。

  赵志皋等人暗暗看着正在练字的皇帝,眼神时不时的往皇帝身后,裱起来,挂在墙上的三行字看一眼。

  “普世之惠!”

  “操守之德!”

  “守心之法!”

  他们经常可以出入乾清宫,可以说对乾清宫所有的陈设,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这幅明显出自皇帝之手的字,分明就是新挂上的。

  这三句话,细细品味,似乎大有深意。仿佛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听到过。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罢了。皇帝朱翊钧虽然在练字,却也将几人的小动作全都看在眼中。

  某刻,皇帝放下手中的狼毫笔,抬头看着众人,笑了笑,扭头看向身后亲自写下的这幅字。王锡爵等人观察到,皇帝脸上露出颇为满意的神色。

  “几位爱卿觉得这幅字如何……”

  “陛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完全不输于行书大成者王羲之!”叶向高连忙笑着说道。

  哼!

  微微轻哼从叶向高身边响起,便见张位黑着脸道:“进卿兄过了吧,陛下的行书的确不差,但较之王羲之还是有些差距的,吾等成为臣子,如此谄媚君上,岂是人臣之所为!”

  “进卿兄请自重、自爱、自省!”叶向高一张脸瞬间变红,怒视着张位。

  张位根本不理会叶向高,冲着皇帝一拜,请求道:“陛下的字虽然比王羲之还略有不如,但是这三句话,却是人间大道至理。”

  “普世之惠,操守之德,守心之法,陛下能有此体悟,我大明必能在陛下的带领下实现中兴。”

  “臣请陛下,将这幅字,赐予臣!”朱翊钧到没有因为张位的话恼怒。

  这位顽固老夫子的性格,他早已十分熟悉了。

  朱翊钧笑着吝啬道:“张爱卿,这幅字朕舍不得赐给你,不过朕可以再给你写一副,几位爱卿要不要,要的话,朕一并给几位爱卿一人写一副。”

  皇帝似乎对此事兴致十分高,就连他们来乾清宫的目的,都视而不见。

  “陛下赐字,臣等荣幸!”

  “谢陛下赐字!”

  …………

  陈矩站在一边,看着五位阁臣,心中则在暗暗琢磨,皇帝赐字到底是什么目的。

  要知道,这三句话,可是燕王离京前对那些士子们说的。

  很明显,眼下的五位阁臣还没有意识到,这是燕王对士子说的做人做事三个标准的凝练总结。

  可他相信,这五人总会有一天明白的。就看他们什么时候反应过来罢了。难道皇帝是在暗示什么?陈矩思及此,心中不由一个激灵。

  隐于宽大袖子中的手都不由激动的颤抖。

  “这一次东林报的处理,你们做的不错,一百万两押金,五十万两存入太仓,用作朝廷周转。”

  “五十万两放入内帑,几位爱卿有什么意见?”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

  皇帝能给太仓国库五十万两,已经超过了他们的预期,五人当即作揖道:“臣遵旨!”

  “另,南直隶的改革到底如何,我们不能完全凭他们自己说。”

  “朕想要派两个人去南直隶替朕看看。”

  “张爱卿、王爱卿你二人辛苦一趟如何?”

  虽然报纸上提到了三子要扶持小商业主、小工坊主,这一点让朱翊钧十分满意。他甚至觉得,那个混球儿子是高看顾宪成了。

  顾宪成根本就没有真正弄懂什么是官商资本。

  之前的放权,完全是顾宪成单纯借投机赢取名利的举动。

  这天下间,又有几人,能如他那个混球儿子一般,将对大明正在萌芽,以商业为主导的,新生产力看的如此透彻。并且总结出清晰完善的理论?

首节 上一节 301/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