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15节
第248章 不好了
京畿外,一片农田官道上。
一群身穿锦衣的人行走其中。
忙碌着挑水浇灌的百姓,最多也就是瞥一眼,便脚步匆匆的在水源与自家的田地中往返。
这种时候,谁都没有心情去看这些富贵之人。
朱栩钧在朝中侍郎以上的大员们簇拥下,观察着北直隶的庄稼情况。
一路走来,皇帝的眉头皱的更紧了几分,陪在身边的廷臣们,忐忑不安,战战兢兢。
就在前些天,皇帝领着百官向上苍祈福求雨,可数日过去了,依旧滴雨未落。
都知道,这会儿皇帝心中正处于极度的烦躁中。
“沿途走来,北直隶的情况还算不错,朕看到了许多新挖的水渠,这是怎么回事,短短月余时间,就能挖掘出这么多的水渠?”
皇帝说着,又指了指旁边的一处农田,在田中有数十个百姓,有人用肩挑水,还有牛车拉水停靠在田边,孩子腐儒们负责接水浇灌。
“一路走来,像这样的一幕很多,这些地是不是官员或者乡绅的田地,他们强迫佃客为他们的地先浇水?”朱栩钧冷冷询问道:“那些新挖掘的水渠,浇灌的地,是不是也是乡绅、官员,或是皇室宗亲的?”
皇帝深居宫中,对外面一些龌龊事情倒也不是不了解。往年但凡遇到了旱涝年。
有权势的人,总会利用各种手段,逼迫依附他们的佃客,先给他们浇灌庄稼,疏通水渠。
而到了最后,百姓只能看着自己佃租田地的庄稼因为浇不上水,大面积的欠收。
而这些人也不会因为百姓的付出,给他们减租子。
百姓也不敢反抗,若是反抗,来年他们就无法从这些人手中,租到一块较好的良田了。
廷臣们察觉皇帝话语中的怒气,更加谨小慎微。
倒是赵志皋反而笑了,作揖回答:“陛下,这些百姓不是受人强制,是自发的。”
“陛下难道没有发现,今天瑞王不在吗?”
“自从北直隶旱情日渐严重后,瑞王便领着兵部属官离开京畿,前往北直隶各地,发动已经组织起来的百姓,进行生产自救。”
“每个村的百姓,几户人家组织起来,在浇灌稻田的同时,也已经开始在没有抢救可能的坡地种植土豆。”
“新挖掘的水渠也是百姓互助挖掘的,至于等到收成之后,他们如何分粮食,臣便不清楚了。”
“或许瑞王知晓。”
叶向高等人听闻后不由微微皱眉。
这个情况,他们竟然还不知晓。
一名跟在王锡爵身后的户部属官皱眉道:“此事,户部怎么不知道,这件事情不归兵部管辖吧?瑞王这是越权!”唰!
这名属官一开口,所有人唰的一下转头看向此人。
继而将目光落在户部尚书王锡爵身上。
王锡爵只觉得浑身如芒刺背,噗通一声跪倒:“陛下,臣失职了,未能想到瑞王前面,臣请罪!”
瑞王效仿燕王朱泺在天津卫组织民间的模式,履任兵部尚书后,就开始在整个北直隶推行。
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
对此,朝中许多人颇有微词,因为很多人与北直隶的乡绅有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
瑞王的这个举动,损害了大家的利益。
旱情发生后,王锡爵也没有想到利用这种已经形成的民间组织去生产自救。
适才赵志皋提及时,王锡爵就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不让皇帝发现他。
因为农事本应该属于户部管辖,户部无所作为,他还怎么敢积极表现。
千算万算,他没想到竟然有个蠢如猪的下属。
在这种时候,争论兵部是否越权?
皇帝朱翊钧缓缓转身,眼神冰冷如芒的看着手足无措的户部属官,冷冷道:“瑞王朱常浩越权,但他做出了事情!”
“不像你这个蠢货!北直隶大旱,你身为户部属官,你做了什么?”
“陛下,臣知罪,臣知罪!”这名属官噗通一下跪倒,大声哀求。
朱祤钧的神色依旧十分冷硬,冷冷吩咐赵志皋:“回去后,将此人的官服拔了,赶出朝廷,永不叙用!”
“臣遵旨!”
众人看着皇帝说完后继续往前走去,连忙跟上去,王锡爵擦着额头的冷汗,挣扎着起身,看了眼瘫坐在地上,失魂落魄的属官,恨不得一脚踢死这个蠢货。
他连忙追上去。
刚靠近,就听皇帝评价道:“事实证明,组织民间是正确的,现在各地组织民间这件事情推进的情况怎么样?”
“禀陛下,臣曾询问过瑞王此事。”于慎行回道:“瑞王说,天津卫之后,分别是蓟州卫、山海关率先完成民间良序的组织形式。”
“这段时间,兵部主要就是在北直隶推动组织民间的模式,虽然兵部已经给各地下发了公文函件,不过据瑞王所言,地方对此事并不重视。”
哼!
皇帝不由微微冷哼一声。
不过没有继续这个问题,转而询问道:“瑞王呢?他现在在哪里?”
“臣等不知。”
“骆思恭,命锦衣卫马上把瑞王朱常浩给朕召回来!”
“臣遵命!”
“司礼监拟旨,去旨播州,嘉奖燕王朱泺,命燕王朱泺,马上调拨一批土豆种子北上,交给朝廷在北方推广抢种土豆。”
“老奴遵旨!”陈矩连忙应道。
“王爱卿。”
王锡爵听闻后,慌张道:“臣在。”
“适才你户部属官,言兵部越权,侵占了属于户部的职权,现在朕命你户部协同兵部,主抓组织民间,在北方旱情严重的地方,开战积极自救。”
“现在这权利归还给你户部,你户部若是无法承担起这个重任,来年北方发生大面积的饥荒,引起民间动荡,朕唯你户部试问!”
王锡爵心中恨死了刚才开口的那个蠢货。
若非那个蠢货,他何至于此!
户部何至于此!
现在推广民间组织这个得罪人的事情,就要由他来做协助瑞王做了。
做不成皇帝的板子要打下来,做成了,北方的乡绅会恨死他王锡爵!
许多人可怜的看着王锡爵,这就是被猪队友给坑了。
“另吩咐朱泺……算了,他远在播州,时间上来不及,朕好像记得,他麾下那个熊廷弼还在常胜军军营是吗?”
众人不由神色凛然。
本来随着燕王朱泺离开京畿,远赴播州后,他在朝中的存在感似乎正在减轻。
即便是叶向高、于慎行月余前带回播州的消息,也只是讨论了几天,关于燕王朱泺的话题便很快销声匿迹了。
可现在,一场北方大雪,似乎让此王的影响力,又回来了。
而且这一次,恐怕不止局限于北直隶了。
他提出的民间组织形式推广,他的影响力会很快遍及整个北方的!
“此事臣知晓一些。”于慎行答道:“熊廷弼在准备来年科举,所以被殿下留下来,负责看守常胜军大营。”
朱翊钧略作沉吟吩咐道:“那就命他写一篇文章,关于详细介绍民间组织,利用老兵报的优势,刊发天下,引导百姓率先行动起来,自发组织起来自救,配合朝廷推动天津卫模式!”
“臣遵旨!臣这就去通知熊廷弼!”
众人看着于慎行领旨后,兴匆匆的离开。
心思各异,面色不一而足。
叶向高、王锡爵等人的神色更是尤为难堪。
谁都意料得到,很快,一场燕王模式,天津卫模式就要席卷天下。
不管能做成几分,燕王朱泺又一次要名动天下!
而且只要熊廷弼的这篇文章写得好,熊廷弼也会进入皇帝的眼中!
他不过是燕王朱泺的一个属下罢了!
此王不在京畿,却如同鬼魅一般,总是要时不时的让人想起他燕王朱泺之名!
“哈哈,叶老三!”
蓟州卫城门处,进进出出的百姓商旅们听着从城外数十步外传来的粗鲁叫喊声不由侧目。
看看站在城门处的卫指挥使叶邦荣。
再看看从远处冲过来的疯了似的家伙,纷纷驻足,琢磨着,是哪个胆大包天之徒,竟然敢如此称呼蓟州卫的指挥使。
叶邦荣看着朱钰策马而来,扭头冲站在身边的瑞王朱常浩歉意道:“瑞王,朱钰这厮便是如此,请瑞王勿见怪。”。
朱常浩笑着做一请的手势:“朱将军我也熟悉,他的性格我清楚。”
话中,叶邦荣已经迫不及待往前走了几步。
朱钰抵近后,翻身下马,快步来到叶邦荣面前。
二人高兴抱了抱后,分开之际,朱钰在百姓错愕的注视下,拍了拍叶邦荣的肚子,嚷嚷着笑话道:“脱离军中这才几年,戚家军的叶老三,竟然吃出了大肚腩,这些年,你个老小子,是不是没少在蓟州卫盘剥百姓,这肚子里,装的是不是从百姓身上刮下的~油水。”
“要是让王爷知道了,小心掉了脑-袋!”
“朱钰将军!”
“对,是朱钰将军!”
“朱将军,叶指挥使可没-有盘剥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