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29节

  ……

  东林报刊发,所刊载的消息,让京畿产生了一股对比天津卫改革与南直隶改革的大讨论。

  醉仙楼。

  “呵呵,这报纸上,怎么没写,南直隶向小商业主、小工坊主分派九十万两重赋的内容呢?”

  “幸亏咱们没有去南直隶凑热闹,说是扶持,南直隶如同咱们这样的小商业主、工坊主的确能赚到一些钱,可在改革中,已经彻底沦为了大商业主、工坊主的附庸了。”

  “人家随时想吞下,就能吞下去。”

  “王爷在天津卫开海,计划制度,统筹所有对外售卖的物资,的确分润了不少咱们的利益,可咱们的经营自主权没有被控制,相反咱们却通过不断的订单,正在发展壮大。”

  “如果这种势头保持下去,两年,给我两年时间,劳资就敢跟那些大商业主、工坊主们在生意场上,掰手腕!”

  “嘘,别说了,大家心里明白就好,在这里还是不要乱说的好。”

  ??

  延禧宫。

  哼!

  郑氏听闻从醉仙楼传回的消息,不由冷哼一声,冷笑道:“掰手腕?天真幼稚!”

  “你们以为凭着发展壮大,就能与现在的大商业主、工坊主掰手腕了?”

  “大商业主、工坊主的真正优势是他们背后错综复杂的绅权、官权为代表的权利!在权利面前,你们算什么东西!”

  郑氏对醉仙楼那些商贾们的议论,充满了嘲讽不屑……

  这种不屑,其实是针对朱泺的。

  他们母子选择与大商业主、大工坊主结盟,就是看中了他们背后错综复杂的绅权、官权。

  他儿子荣登大宝,靠的就是这些人!

  都人子宠到扶持一群小工坊主、商业主,他拿什么跟自己儿子争!

  两百三十万商税就是最好的证明!

  年终还会更进一步,是三百五十万!

  单纯的商税!

  她的儿子,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给本宫说说城内那些愚民们都在议论些什么。”郑氏并没有因醉仙楼传来的消息搅了好心情,身子靠在软塌的背靠上,慵懒的询问道。

  “娘娘,城内的愚民被咱们殿下取得的成绩给震住了,都在惊讶的议论呢……”

  ????

  数日后。

  南直隶。

  “顾先生,你和你的学生写的折子和文章都不错!本王将来一定会重重奖赏你们的!”朱常洵已经收到了北直隶对他奏呈内容的反响,高兴的对顾宪成说道。

  顾宪成十分谦卑的躬身道:“这是叔时应该做的,殿下对叔时有知遇之恩,叔时也必定为殿下肝脑涂地。”

  “只是叔时有一事相求,明年科举,叔时这个学生被燕王下令三年不准参加科举,明年刚好是第三年,错过了明年,元素就要再蹉跎三年……”

  朱常洵听闻后微微皱眉。

  心中有些为难。

  他很清楚,袁元素那篇放权的文章,让父皇十分不高兴,事情虽然过了快一年了。

  可父皇肯定没忘。

  他若是替袁元素求情,很可能会让父皇心中不喜。

  他做任何事情,出发点都是要以讨好父皇欢心为主。

  “殿下,听闻燕王麾下的熊廷弼来年要参加科举了,此人颇有才学,加上一篇论天津卫民间组织模式的文章,已经入了陛下的法眼。”

  顾宪成小心翼翼的说道:“来年的科举的状元,怕不是就是此人的了!”

  话罢,顾宪成抬了抬眼皮,打量着朱常洵。

  他故意用燕王朱泺麾下的熊廷弼去刺激朱常洵。

  “好,此事本王会向父皇替他求情的。”朱常洵沉吟许久后许诺道。

  紧接着,严肃叮嘱道:“不过他不能给本王丢脸!”

  顾宪成心中不由得意一笑。

  他就是利用了朱常洵事事都想要压朱泺一头,提及熊廷弼,成了朱常洵答应帮忙求情的决定性因素。

  朱常洵的叮嘱,虽然说得委婉,但是他知道。

  朱常洵这是告诉他,他的弟子袁元素必须在科举中,压过熊廷弼!

  “殿下请放心,元素是叔时一手教导的,叔时对元素的能力十分有信心,明年的状元,一定是元素的!”顾宪成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朱常洵这才露出笑容。

  其实他答应,也不止要在此事上胜过都人子。

  他还看重了袁元素的才学。

  那篇放权的文章,虽然被都人子雷厉手段击溃,但是能在天下卷起那么大的声浪,足可见袁元素其人的能力。

  将其拢入自己的袖中,将来也好为自己所2.9用。

  南直隶做事,朱常洵也在有意识的发展自己的班底。

  “报!”

  就在此时,书房外有声音传来,便见郑养性面色有些凝重,急匆匆走入。

  一边将书信交给朱常洵,一边快速汇报:“殿下是剿逆大营李文化的来信,三部投靠燕王,剿逆大营现在极为动荡。”

  “他请求燕王能够予以最大支持,他需要用钱来稳住李延栋、吴广、苏方白三个总兵!”

  啪!

  郑养性汇报的时候,朱常洵也已经看完了信,其面孔阴沉漆黑,把信重重拍在案牍上:“废物!李文化就是一个废物!”

  “他还想从本王这里要钱,给他回话,让他给本王去死!他这种废物,怎么不去死!”

  郑养性小心翼翼安慰道:“殿下,李文化已经弹劾燕王朱泺,拉拢腐蚀朝廷将领,有图谋不轨之嫌,信到了南直隶,他的弹劾折子,恐怕也到了京畿。”

  “人都被都人子拉过去了,弹劾有什么用!这才半年多点时间,八省联军,他手中八省联军,竟有五部被都人子拉拢腐蚀……不,是这些人主动投靠了都人子,他李本仁就是个废物!”朱常洵并没有被安抚住,反而冲着郑养性大声咆哮道。

  “本王好不容易用半年时间,在南直隶做事方面压过了都人子一头,就是他这个蠢得像猪一样的废物,

  把本王取得的优势全都给抵消了,他是想要本王做隐太子李建成,让都人子做李世民是吗!”

  顾宪成面色沉凝,提醒道:“王爷,剩下的三部虽然少了点,但是不能继续被燕王拉拢腐蚀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必须支持李文化!”

  ???

  李文化的书信以及弹劾折子,让南北直隶许多人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陛下,燕王不守国法,不守君臣礼法,身为皇子、藩王却对兵权极度贪婪,臣要转呈剿逆大营总经略,兵部侍郎李文化的弹劾折子,请陛下预览!”

  又一日早朝,君臣礼毕后。。

  礼部尚书叶向高便忽然跨列而出,言辞犀利,大声弹劾。

  其言一出,满朝皆惊,所有人都惊愕的看着叶向高。

  “发生了什么事情?”

  “好像是与兵权有关,难道是又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

  “一定是!兵部的事情,现在叶阁老都直接不顾身份,以礼部尚书的身份跳下场,想来不但是发生事情了,而且一定是大事!”

  ??

  短暂的惊愕沉寂后,朝中顿时爆发出窃窃议论声。

  “肃静!”

  陈矩站在皇帝身边,看着议论声响起,皇帝微微皱眉,连忙跨出一步,威严呵斥提醒。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叶阁老!”这时,作为兵部尚书的瑞王朱常浩忽然站出来,看着叶向高,面色微红,眉宇间甚至有一团羞恼之色,质问道:“本王身为兵部尚书,缘何不知此事,反倒是阁老礼部最先知晓!”

  任谁都能听出,瑞王发难了。

  这是在提醒众人,按照程序,最先应该知晓的是兵部。

  李文化身为兵部侍郎,这道折子按照朝廷的正常渠道,应该在抵达朝廷后,先转交兵部的。

  这话直指这道折子在转呈过程中的不合正常规矩。

  已经是态度极为鲜明的质疑这道折子的目的,到底是为公呢,还是为私!

  为公就更不应该破坏折子转呈的正规流程。

  其实大家早意料到了,只是没有人敢说出来罢了。

  叶向高看了眼朱常浩。

  他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可是他们顾不了许多。

  燕王在播州得到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

  八省联军,他就染指了五省!

  虽然这不代表着八省全部的兵力。

  但如果让其将这五省的兵马,训练成常胜军一样的精锐。

  不!

  哪怕只有常胜军五成,这五支兵马就可以左右五省!

  将来这些人若是倾向支持燕王朱泺。

  就算是福王系真的在中枢扶助福王登基,只要燕王振臂一呼,靖难之役都要重演!

首节 上一节 329/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