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44节

  还差他南直隶两万两税银的都人子,现在则被那些愚民口口称颂!

  “顾先生,父皇册封李氏和徐氏同时为本王王妃,是不是要让百姓觉得本王只有他的偏爱,没有本事,没有能力!”安静中,朱常洵面色漆黑大声喝问道。

  不错,这就是朱常洵两全其美,短暂的高兴,听闻百姓议论,心中生出的偏执想法。

  因为同时册封两妃这件事情。

  他的功劳被掩盖了,都人子还差他两万两,却成了一个受委屈的,而他则成了父皇偏爱偏帮的儿子了!

  朱常洵心中十分愤怒。

  不等顾宪成回过神,站在一旁的郑养性却面色变了,连忙着急提醒道:“殿下,这是陛下对殿下的爱护,万不可再说了,若是传到陛下耳中……”

  顾宪成也回过神来。

  他眼底不过闪过一抹诧异之色。

  他也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王爷,竟然能往这方面去思考。

  顾宪成也连忙郑重拜道:“殿下,此言论万不可再说了,不然会伤了殿下与陛下之间的父子舔犊之情。”

  “不过臣观察,陛下将宁远伯之女封为正妃,将国公之女封为侧妃,恐怕也是有些深意的,至于什么用意,叔时暂时还看不透。”

  话中,顾宪成拿出写好的文章递给朱常洵:“这是昨日听闻早朝消息,叔时帮殿下撰写的一篇文章,请殿下过目。”

  朱常洵其实也知道,自己适才的想法有些偏执了。

  但这又不能怪她,两件事情同时发生,那些愚民们,在他和都人子成就基本相当的情况下,竟然因为他同时与大明两大实力派联姻,就为都人子感到委屈,就觉得他朱常洵是受父皇偏爱。

  愤怒之下,他难免怀疑这是不是父皇的安排!

  冷静下来后,朱常洵又觉得不可能,父皇一碗水端平都不可能,怎么会为了都人子而算计他这个备受喜爱的儿子。

  前天他回来,父皇还专门露宿母妃寝宫。

  父皇对他的偏爱是有目共睹的!

  朱常洵认真看着顾宪成的写的文章,片刻后,唇角露出笑容:“顾先生大才,这篇文章明早必须刊发!”

  他相信,以顾宪成这篇文章,一定可以扭转京畿现在的渔轮!

  “先生,陛下同时册封宁远伯之女,魏国公之女的目的是什么?”顾宪成师生二人目送朱常洵情绪变好,兴致冲冲离开后,小心翼翼询问道。

  顾宪成冷笑道:“能有什么事情,无外乎是皇帝的帝王心术!”

  “皇帝这是在给这位深受其喜爱的儿子增加筹码,不过这一次,一方面让国公之女屈居侧妃,将来双方就有得斗了!”

  “用南直隶牵制辽东李氏父子。”

  “其次……”

  顾宪成的眼中闪过一抹忌惮之色。

  袁崇焕脸色瞬变:“先生,皇帝是不是同时也是在针对我们东林党?他不会看不透,魏国公与我们其实是貌合神离!”

  “现在魏国公不但是国公,更是外戚!福王必定更加倚重,先生恐怕也就无法压制魏国公了。”

  “而且,李氏父子将来会不会也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外戚与廷臣夺权的事情,在大明是没有,那是因为大明自永乐皇帝以后,皇室选妃,选的都是普通良善之家,可现在不同了,皇帝竟然为了福王,给福王选了两个实力强劲的势力联姻!”

  “这两个外戚,无论是谁,都不是现在那些宫内娘娘们娘家所能比拟的。”

  “将来他们一定希望拥有更大的权利,也势必要与我们东林党争权!”

  “难道皇帝发现了先生的理念,在未雨绸缪,为将来布置一盘天局?”

  顾宪成神色凝重点头:“这也是先生我为什么故意提醒福王,国公之女为侧妃,宁远伯之女为正妃的原因。”

  “我要率先离间皇帝父子,同时让福王不敢随意一种南直隶或者辽东任何一方,让他在两方左右逢源,保持中立,依旧将我们当做重要的依赖,等到我们的理念彻底实现后,我们就有实力与一位国公、一位伯爷掰手腕了!”

  “先生高明!”袁崇焕仔细琢磨后,笑着作揖。

  不过等他站直后却注意到,顾宪成面色并未有太多的轻松,相反比适才都要严肃。

  “先生……”

  “你还记不记得,适才福王那种新颖观点,认为皇帝在这种时候赐婚,表现出对他的极大偏爱,掩盖了他的功勋,以致愚民们同情朱泺。”

  “我一直在琢磨,我们的推断是否错了,而这才是皇帝的真实用意呢?”

  “若是如此,我们才有大麻烦了!”

  袁崇焕面色变了变:“先生,这不太可能吧?天下谁人不知,皇帝属意的继承人是福王?”

  “要不然也不会有十年国本之争了。”

  顾宪成摇了摇头,负于背后的手,手指不停的搓动着:“这就是帝王心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一次,恐怕谁都无法判断,皇帝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了!”

  “我可以肯定,我们看透的这些,朝中的老狐狸们得知民间的渔轮,也全都意识到了,所有人都被皇帝这一手打蒙了!”

  “为师有些心乱了!这是为师第一次感到如此彷徨!”

  ???

  内阁官衙。

  赵志皋官房。

  于慎行看着老胡裱匠与张夫子二人对弈,看了一会儿,实在心烦的厉害,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搁在桌边,烦躁道:“你们说,陛下这一通操作,到底是什么目的?外面百姓同情殿下,可他又推动眼下大明最强的两个地方实力派与福王联姻。”

  “到底是帮那一头!”

  赵志皋捏着棋子的手明显的抖了抖,扭头瞪了眼于慎行。

  “不下了!”张位直接将棋子扔在棋盘上,有些烦躁道。

  赵志皋苦笑,叹了口气,看着乾清宫方向:“皇帝这一手,恐怕让所有人这个年都过不好了!”

  他们也心烦堵得慌。

  君臣数十载。

  皇帝的权术手段他们早已见识过了。

  可终究还是小瞧了皇帝!

  ??

  “天色暗淡,天机混淆,不愧是十年不朝,十年牢牢掌控权柄,骄傲的圣天子啊!”

  次辅官房内,王锡爵站在窗前,听着外面呼啸的寒风,看着阴暗的天色,自言自语感慨道。

  “是担心,廷臣们迅速在两王之间站队,威胁到你的皇权,所以才要有此布局,混淆视听吗?”王锡爵说着,摇了摇头:“怕不是,最少没有这么简单,没有这么简单……”

  仔细观察,王锡爵的脸上出现了烦躁之色。

  皇帝一出手,他的心乱了。

  还要迅速与延禧宫结盟,联手对付朱泺,推到此王的改革路线吗?

  ?

  乾清宫。

  朱翊钧捧着三国志,魏史节选,看的津津有味,唇角挂着一抹笑容,抬头看了眼站在一旁伺候的陈矩,笑着询问:“今日这宫中似乎格外安静?”

  陈矩暗暗翻了翻白眼。

  能不安静吗?

  您一出手,不知多少人的心乱了。

  陈矩讪笑着说道:“陛下,现在廷臣们都在琢磨,小年当天早朝,陛下您一番落子的用意呢,大伙儿这个年,恐怕过的都不会有滋味了。”

  呵呵……

  皇帝笑了笑,抬眼皮看了看陈矩:“那你个老货,这一会儿能猜出真的心思吗?”

  “老奴愚钝,哪能猜出陛下圣意你,这种事情,还是让外面的廷臣们去揪胡子思考吧,老奴只要伺候好陛下就心满意足了。”

  哼!

  “你个老货,现在也像极了十足的谄臣了!”

  皇帝冷哼一声,将书扣在案牍上,起身吩咐道:“收拾收拾,今日朕心情甚好,去上林苑转转。”

  “遵命!”

  陈矩上前收拾,才知晓,皇帝看的是三国志魏书二,文帝纪。

  旁边压着,已经翻阅过的是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这是专门介绍曹氏子弟的。

  陈矩还仔细留意到,皇帝翻阅的应该只有曹操诸子。

  陈矩其实早注意到,皇帝翻阅这两本书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了。

  难道与小年早朝的布局有关?

  陈矩熟读史料,魏书里面记载了些什么,他几乎都能背下来。

  可怎么琢磨,就是看不透皇帝的心思。

  ???

  腊月二十八。

  “东林报,东林报,最新一期东林报!”

  “东林先生撰文,南直隶改革不过半年时间,明年取得的成就更大!”

  “东林先生言称,明年才是南直隶改革真正初见成效的一年,东林先生预测,南直隶税收将会达到七百万两之巨,南直隶一地,将承担起朝廷财税的半壁江山!”

  “南直隶与北直隶比较是对南直隶的不公平对待,北直隶的改革早南直隶一年之久,南直隶应该以相同的时间点,横向对比!”

  …

  东林报一则文章,让紫禁城这个年节变得更加热闹了,皇城根下,喜爱讨论政治的百姓们,纷纷加入进来。

  “这个东林先生是什么人?怎么从没有听说过?”

  “应该是东林书院的某个人把,藏头露尾,别以为咱们看不出,这篇文章是直指燕王播州的!”

  “不过这个东林先生说的也没错啊,北直隶比南直隶早一年改革,北直隶还差南直隶两万两税银呢?就算北直隶粮赋、弥补矿税的钱全都算进去,也不到七百万两,南直隶明年就可以达到七百万两了。”

  “那是因为那些大商业主、大工坊主全都跑到南直隶的缘故!”

  “你们这些目不识丁的人懂什么,北直隶的大商业主、工坊主为什么跑到南直隶,就是因为燕王剥削的太过于严重了,所以大家受不了,才往南直隶跑!”

  “燕王用北直隶阻击南直隶,那么怎么不说说播州的情况呢?”

首节 上一节 344/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