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74节

  此番的确是愤怒,但也没有让他愤怒至此,连自己的情绪都管不住。

  他是故意如此,让顾宪成明白一个道理。

  臣就是臣!

  臣就是狗!

  摆正自己的位置。

  朱常洵做出一副渐渐冷静下来的模样,歉疚道:“顾先生请起,本王适才的确让都人子气的有些失去理智了。”

  “请先生原谅本王的鲁莽。”

  顾宪成挣扎着起来,连忙作揖道:“殿下言重了,是叔时无能,让殿下陷入如此尴尬境地,叔时就是自裁谢罪都不为过,只是叔时还要留着有用之身,帮助殿下登上克成大统,等殿下克成大统后,叔时就无任何遗憾。”

  “顾先生严重了……”

  双方虚与委蛇,也不知到底有几分真诚。

  片刻后,朱常洵回归正题,严肃提醒道:“顾先生此事就拜托先生了,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近期本王需要一个好消息来挽回在父皇心中的失分,快到月末了,这个月的商税有多少?”

  顾宪成听闻后,就知道朱常洵想要干什么了,作揖回道:“禀殿下,一月份的商税预计有五十万两,现在收上四十万两。”

  “不够,五十万两,即便每个月都有五十万两,一年也不过六百万两,连我们最初的翻一番七百万两都达不到!”朱常洵起身,有些烦躁说道:“财税半壁江山就决不能少于一千万两。”

  “而这个月必须达到一百万两!”

  “月末本王要回京,同时东林报将这个开年红的喜庆消息刊登出来,让天下人都知道,为本王回京向父皇请罪,添加筹码!”

  徐弘基不由微微皱眉。

  想要凑够一百万两,就只能让商贾们再次投献了。

  可刚刚发生了这种事情,商贾们心中怕是很不高兴,再让捐献,恐怕商贾会对朱常洵产生怨恨。

  “请殿下放心,叔时一定竭尽全力说服商贾们!”徐弘基刚要开口劝说,顾宪成便抢先信誓旦旦的应了下来。

  “善!”朱常洵抚掌大赞,快步从桌案后绕过去,走到顾宪成面前,郑重说道:“顾先生,你不爱女色,不爱财货,而你想要的施展才华的平台,本王也暂时给不了你,但本王可承诺,将来你即便不能入仕为官,本王也可以让你拥有凌驾于内阁的权利!”

  “叔时谢殿下!”

  徐弘基看着顾宪成离开,又看看朱常洵。

  面色凝重之余,更多是诡异。

  凌驾于阁臣之上的权利?

  大明有此权利的,也就司礼监掌印秉笔陈矩了吧?

  人称二皇帝!

  难不成他这个女婿,想要让顾宪成变成太监,掌管司礼监?

  他不知顾宪成是不是这么想的,反正他首先想到了陈矩那个老阉货。

  月末。

  朱常洵从南直隶启程。

  徐府。

  午饭时间。

  徐弘基送走朱常洵后,从后府军营回到府中。

  自从他魏国公的女儿被册封为福王侧妃后,徐弘基就开始加强了对后府数万兵马的整顿和训练。

  五万兵马,还裁撤了一万老弱残兵。

  并且严查军中将领喝兵血,令空饷,从南直隶征兆了两万青壮。

  如今后府的五万兵马,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全都是精锐的青壮。

  徐弘基之所以忽然对后府严格管控,就是因为他成为皇亲国戚这个身份。

  争储就免不了军中的支持。

  而福王朱常洵最大的竞争对手,燕王朱泺,更是被大明、朝xian都公认称之为战神的人。

  他麾下的常胜军,更是大明第一等精锐!

  站在这样一个强劲之人的对立面,他必须保证手中有一支强劲的军队!

  同时,他堂堂魏国公的女儿,竟然屈居与辽东李氏之女之下,徐弘基心中也憋着一口气!

  将来朱常洵登上皇位,女儿在后宫的地位,就是由母族在外面的实力决定的!

  他后府兵马数量虽然不如李氏多,但是他可以将后府兵马训练成如同常胜军一样的精锐!

  李氏父子依靠裙带乡党关系,施恩掌握兵权他早知道。

  对此,徐弘基同样嗤之以鼻。

  他虽然没有李氏父子领兵作战的经验,他的爵位也是通过集成得来的,领兵作战也不过是平定一些地方匪患之类的。

  但是他是开国功勋,魏国公徐达的长嫡一支的后代!

  即便现在,家中都有老祖宗自己写的,警示后人的传记。

  蓟州卫的徐家旁支,徐信的老祖宗写传记留于后人。

  蓟州卫的徐家旁支,徐达的侄子,还是学习效仿徐达的!

  老祖宗的传记中,可是记载着如何掌兵、练兵之法的。

  以前徐家只是要保住富贵荣华,他徐弘基学习的也只是老祖宗徐达在洪武皇帝大开杀戒之后,如何明哲保身的东西。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徐弘基开始研究老祖宗徐达留下来的练兵、统兵之法。

  以乡党裙带关系维系的军队,根本不堪大用!

  徐弘基其人的能力,绝不至于表现出的,更不是北直隶定国公徐文璧可以比拟的。

  徐弘基走到大厅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围坐在桌前等着他了。

  桌上摆放着两菜一汤。

  桌子上还有一个装着白饭的大木桶。

  徐弘基接过其夫人盛满米饭的碗,也没有动桌上的菜,便大口狂吃起来。

  一碗饭眨眼便吃的干干净净,再抬头,看着家中子女各个如同霜打了似的,那里不知这些混账想些什么,冷喝道:“不吃就饿着,都给我滚得远远地,去看看普通的百姓,能顿顿吃到白饭,他们都得烧高香,都要哭着感谢老天爷开恩!”

  “你们还有两个菜一个汤!”

  “两百年的荣华富贵,让你们忘记了,我们徐家的老祖宗过的是什么日子,高祖皇帝放牛,咱们徐家的老祖宗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明天开始,把桌面上的两个菜也撤了!”

  “谁要是敢背着我开小灶,敢背着我置办衣服,马上赶出徐家!死了也不能入我徐家的祖坟!”

  怒叱中,徐弘基将手中空了的碗递给妻子。

  “爹,你知道外面各家都是怎么做两菜一汤的吗?”徐弘基长子起身,夸张的用双手比划着:“那个盘子差不多有半个桌子那么大!”

  “盘子中分了小格子,每个小格子差不多就是我们用的这种盘子大小,每个小格一种不同的菜式。”

  “咱们也换两个大盘子吧。”

  “是啊,爹,咱们家都这么吃了十几天了,我现在看到别人家倒在泼水桶中的吃食,看到那些乞丐疯抢,我都想要冲上去抢一根鸡腿吃,爹,我真的是受不了了!”

  ??

  徐弘基听的不由愣怔。

  这段时间,他忙于后府征询,甚至琢磨着,请旨皇帝,让皇帝从三大营调遣一些,经过常胜军征询,熟悉常胜军战术的将士南下,协助他征询三大营。

  他又担心女婿朱常洵心中不舒服,所以就没有行动。

  对于外面的事情,他了解的不是很多。

  “这是真的?”徐弘基确认道。

  “千真万确,现在南直隶的磁窑都跟着大发横财,就咱们家的磁窑,这段时间,就不知道做了多少这种盘子了!“

  徐弘基的面色变得难堪,追问道:“知不知道,是谁想出这种自作聪明的主意?”

  “听人说,好像是顾先生。”

  啪!

  徐弘基顿时愤怒的将手中筷子拍在桌子上:“无耻!卑鄙!愚蠢!”

  徐弘基气的连连大骂!

  这种事情,一旦让皇帝知晓,后果不堪设想。

  他现在明白,当时顾宪成为什么答应的那么信誓旦旦了,感情这就是顾宪成的缺德办法!

  怪不得那些官绅商对皇帝两菜一汤的严令,并没有任何牢骚!

  可这就是欺弄皇帝!

  “王爷,这事情你不能管,更不能对福王说,你若是说了,我们徐家就会成为南直隶所有权贵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徐弘基妻子算是最了解丈夫的了,连忙劝说道。

  徐弘基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面色阴晴不定的变幻着。

  然后看着面前的子女,冷冷告诫道:“别人怎么做,我们徐家管不了,但是我们徐家必须按照皇帝的严令做!“

  “不想吃就去誊抄老祖宗的传记!每个人誊抄一百遍!看看我们徐家的老祖宗是怎么从洪武年间安然走过来的!“

  “就是因为老祖宗从不忤逆皇帝!”

  徐弘基现在只能管好自家。

  即便真的被皇帝发现了,徐家严格执行了皇帝的命令,徐家不会有事。

  同时他也祈求不要让皇帝发现顾宪成给南直隶官绅商出的馊主意!

  现在还没有被发现,说明大家还比较谨慎,骗过了锦衣卫的监察。

  或者说,锦衣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只希望顺顺利利等皇帝南 xun结束吧!

首节 上一节 374/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