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399节
“苏方白,你们出尔反尔,劳资跟你拼了!”
第270章 殃及池鱼
一群千总临死之际,愤怒拔刀就要冲过来。
不过,跟在戚金伸手,在帅帐外等动静的常胜军将士忽然冲进来。
三五人一组,铳剑刺出,惨叫声、咒骂声中,一个个千总面露狰狞不甘的倒下!
众人的眼睛眨都没有眨一下。
戚金能答应李延栋三人的请求,给这些人一个为国尽忠的名分,那都是看在李延栋三人的面子上。
戚金面色冷肃吩咐道:“三省兵马,把总交出入播讨逆以来,贪墨劫掠的钱货可以免死,不过不能担任把总职务,具体如何处置,三位总兵自行决定。”
“但是,如果讨逆劫掠播州的钱货必须交给播州。”“克扣的兵饷,我会派王爷麾下的士子参谋进入你们三军,清点,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给将士们发饷。”
“在朝廷没有派千总来之前,你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军心,决不能发生哗变!”
“卑职遵命!”三人连忙应道。
戚金继续说道:“你们三人与我一同拟折子,把三省联军播州发生内讧的事情,上奏朝廷。”
“遵命!”
一连串命令下达后。
天亮,三省联军与常胜军分别派出的数骑斥候,带着折子以及李文化的人头,奔出大营,冲向京畿!
“戚长史!”
戚金站在辕门处,眺望着送折子斥候离开的方向之际,身后有声音传来。
便见李延栋、杨文通八人走来。
李延栋拱手说道:“戚长史,或许四川剿逆大营中,还有些能够帮到燕王的东西,在之前,曾经多次有陌生面孔出现在四川剿逆大营中。”
“李文化待之十分客气。”
“或许会遗留下什么东西,昨夜我们已经搜过李文化的尸体,并未发现,若是有,只能是在四川剿逆大营中了。”
戚金点了点头,他倒是不抱太大希望。
朝中那些人精做事,怎么可能留下把柄。
尤其是这种操刀子的事情。
抱着试一试的目的,戚金吩咐道:“海敬语,你陪李总兵去一趟四川剿逆大营!”
“遵命!”
??
送往朝廷的折子,距离京畿还有千里,而此消息,却先一步传到了关注播州情况的云贵川湖广。
四川布政使衙门。
哎!
潘允端看过戚金派人送来的亲笔信后,叹了口气:“李本仁啊,自己害死了自己!从他接受延禧宫的拉拢,用那笔银子,为延禧宫收买三省联军将领开始,他就已经埋下了今日的结局。”
“主翁,这消息传回京中,皇帝会有什么反应呢?”
幕僚瞪大了青蛙眼,喃喃自语说道。
潘允端苦笑道:“不清楚,不过有这根导火线,恐怕中枢很快就要有结果了!八省联军,播州攥着十一万兵马,皇帝也得权衡,贸然处置那位王爷,可能引发的后果吧?”
“总之,延禧宫已经输了一筹!”
而就在西南四省布政使为播州发生的事情震动之际。
海中砥从剿逆大营帅帐中搜出了叶向高给李文化的亲笔信,相隔一日,快马加鞭,追赶着第一批送折子的兄弟,带着铁证冲向京畿!
“站住,贵府的马没有带兜子,违反了新运规定!”“什么破规定,这规定的提出者都快要倒世了,知道我们家老爷是朝中的哪位大人吗!”
“不管你是哪位大人,新生活运动是皇上倡议,皇上站台的,你家老爷有本事,把皇上拉下马再说!”
“狗奴才!胡咧咧什么,马上给马带兜子!”
????
吱呀!。
醉仙楼顶层包间中,袁崇焕看着外面新运小队几名百姓,当街拦下一辆马车的一幕,黑着脸关上窗户。
“没有规矩,百姓都敢对有官身人家当街拦路,指指点点了!”
“这些小民竟然把陛下挂在嘴上,耀武扬威!”
“十年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入仕为官,到头来,连这么一点点特殊的权威都没有了!”
“哼!先生,看着吧,让此王这么搞下去,小民百姓会失去对权威的畏惧,大明的江山迟早也要被他败掉!”
“此王却以此沽名钓誉,以此来争取民心!”
“若真让此王克成大统,我们这些寒窗苦读的士人算什么?恐怕到头来,我们连那些小民百姓都不如!”
顾宪成笑着说道:“想要正本清源,就要拥有权力,没有权力,是没有人会重视我们说的话。”
闻言。
袁崇焕连忙作揖,一副受教的模样,作揖道:“先生的教诲,学生铭记于心,学生也不会辜负先生所期望!”
略作停顿,袁崇焕询问道:“先生,听闻前十甲的文卷已经到了内阁,正在由内阁阁老们审阅,不知熊飞白有没有入前十甲?”
因为朱泺的原因,整个朝堂在年后出现了暂时的停摆。
本应该在二月初就正式公布的科举张榜,直到现在,礼部才初步选出了前十甲的文章,送入内阁。
由内阁五位阁臣进行审阅。
并且打分评定出前十甲的次序。
“今早你们的文卷才被送入内阁,暂时还没有消息,元素不要担心,你的文章,引经据典,言之有物,文采也很不错,加之又有叶阁老、王阁老提携,还记不记得在你准备科举的一年,先生为什么总是让你读张夫子做的文章,了解张夫子为官履历吗?”
“并且让你模仿张夫子的文章,以张夫子文章的立意大量的练习八股文吗?”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争取张夫子。”
“张夫子这个人虽然支持朱泺,但与赵志皋、于慎行不同。”
“这个人迂腐顽固,不懂得变通,是绝对不会因为与朱泺的关系,就偏向熊廷弼的。”
“你的文章只要切中他所标榜的价值观,他就一定不会违心支持熊廷弼。”
“如此,五个阁臣,便有三个支持你,这状元一定是你的。”
“当初没有告诉你,是担心你知晓后,功利心太过于强,失去了一个平和的心态,反而不能把张夫子研究的透彻。”
老狐狸!
袁崇焕暗暗看了眼顾宪成,他现在才知道,去年准备科举的时候,顾宪成让他钻研张夫子的目的了!
他也深感,就这种极强的功利目的性手段方面,较之顾宪成差太远了!
他还需要跟着这个老狐狸好好的学习!
“对了,朱泺近几日在做些什么?”
闻言,袁崇焕看了眼顾宪成,发现顾宪成眉头紧拧着,心中明白,现在提及此王,即便他这个功利手段极强的先生,也充满了忌惮。
袁崇焕恭敬答道:“老师,此王自从在龙山恒的火锅店与那群不知尊卑贵贱的百姓恳谈之后,就带着其侧妃出城了,听说是去了开府建牙时,宗人府赐给他的皇庄,至于做什么,就没有消息。”
???
“骆思恭,那混球去了城外的皇庄也好几日了,他在做什么?”
乾清宫,皇帝侧着身子,很舒适的斜靠在软塌上,手中捧着魏书,文帝纪津津有味读着,抬了抬眼皮询问道。
骆思恭悄悄看了眼皇帝。
他估摸着,皇帝怕是连文帝纪都快能背下来了吧。
自从察觉皇帝的阅读习惯后,他私下里,也悄悄的在读文帝纪以及武文王世公列传。
无他,就是想从中揣摩皇帝的心思。
据他所知,这段时间,朝中许多大臣们都发现皇帝偏爱魏书了。
大家私底下,都在读。
至于目的嘛,大家都一样。
脑海中急思转念之际,骆思恭开口答道:“禀陛下,王爷第一日去了后,陪王妃在皇庄种了一些樱花树。”
“同时命令皇庄内的百姓,做一个什么温室大棚,据说此物可以如同宫中上林苑的火炕暖房一样,可以种植反季节菜蔬。”
“根据王爷对那些正在做温室大棚的百姓说,此物一旦验证成功,将来大明每一座城池三十里方圆内的百姓,就可以在冬季闲暇时间,种植反季节菜蔬,售卖给城中的权贵富贾,打造围绕城池的经济圈,让大明天下所有的城池方圆三十里的大批百姓,可以迅速富裕起来。”
皇帝听的不由愣怔。
心算着,自言自语道:“三十里方圆,百姓入城兜售,来回六十里路程,倒是差不多是一天的路程,若是他所谓的温室大棚真的能成功,打造他所谓的城池经济圈,或许还真的能成功。”
陈矩笑着说道:“陛下,根据朝廷的户籍统计,老奴估计,依托城池的百姓,至少有两百万户,不说所有的百姓都能借此日子过好,只要有一半,不,有三分之一,七十万户人因此而受惠。”
“以平均每户五口人计算,此举便可让三百五十万子民受益!”
哼!
皇帝轻微冷哼一声,陈矩脸上的笑容瞬间凝滞。
骆思恭瞥了眼陈矩,他觉得这个老阉货距离去凤阳扫皇陵真的不远了。
便闻皇帝说道:“他倒是一点儿都不担心,既然如此,传旨,明日早朝!”
陈矩二人的面色不由变得凝重。
皇帝终于下定决心了吗?
只是这个决心到底是什么?
二人悄悄打量着皇帝,可从皇帝平静的龙颜,看不到任何一点端倪!
???
“熊廷弼的这篇文章写得虽然不错,但是明显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加之他文章论证他观点的论据,都是他实践所得,这种实践所得,只是他个人的感悟心得,未必就是对的,就是一种普遍广泛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