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12节

  百姓被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

  北上途中。

  朱常洵面色不宁的跟在锦衣卫后面,在郑养性的陪同下,策马狂奔。

  某一刻,勒马停顿,吩咐道:“你们继续北上堵截,本王稍后追上去!”

  等锦衣卫离开后,朱常洵咬牙切齿狰狞道:“努尔哈赤!你竟然敢算计本王!”

  发泄过后,朱常洵冷静下来,询问道:“都人子判断的对吗,叶向高是不是真的走天津卫?会不会落在都人子手中?”

  郑养性沉默。

  这个问题他回答不了。

  ??

  “刚刚过去的锦衣卫缇骑是福王北上的追截队伍吧?”

  “对俺还看到了福王,那些锦衣卫缇骑的战马上,还挂着人脑袋呢!”。

  “这么说,福王追截到了叶向高?”

  “没有,你的消息未免也太落后了吧,朝中已经传回消息,天津卫昨天晚上送来消息,叶向高乘坐倭寇的商船逃出天津卫,燕王已经调动整个天津卫的海船以及天津卫渔民、衙役捕快出海搜山检海了!”

  “………”

  “听说了吗,朝廷正在讨论礼部尚书有谁来担任。”

  “听说王阁老提议浙江姑苏籍,也就是以前的首辅申时行老大人回朝,担任礼部尚书,听说陛下对申时行老大人十分重视,即便这位老大人在万历十九年就辞官归养,这些年,皇上每逢年节都遣人询问老大人的身体状况!

  “凭什么都是江南人!”

  “嗨,别生气,让你不高兴的,王老大人早想到了,王老大人同时推荐了另一位资格更老的,山xi籍老首辅王家屏,人家可是地地道道的晋地王氏!”

  “据说祖上是从汉朝发达,隋唐显赫的太 yuan王氏!”

  “这位王老大人,不愧人送外号王长袖!八面逢源,两面做人!高啊!”

  “是高,这是要给朝廷请几位活祖宗回来,他王长袖就是一位活祖宗了,现在还要请一个活祖宗,这建极殿的小字辈们,还不得难受死!”

  “听说王长袖是福王系的?”

  “要我说,就应该让燕王来做这个礼部尚书,入内阁,燕王在京中,咱们北直隶的人才能沾点光,当初天津卫开海,咱们现在都还沾光呢!”

  ???

  醉仙楼包间中。

  朱常洵面色漆黑的站在窗口,听着楼下大堂内传入的议论声。

  “都人子为礼部尚书,这是谁散播的消息!”说话之际,朱常洵的手死死的扣着窗沿,他就是因为入城听闻百姓议论朱泺应该做礼部尚书,所以在入宫匆匆汇禀后,就赶了出来。

  他认定了,这里面一定有人推波助澜!

  都人子若是做了礼部尚书,岂不是他燕王党就控制了中枢四个位置!

  郑养性回答道:“殿下入宫期间,我已经去北镇抚司打听了,锦衣卫也在调查这个流言的源头,暂时还没有任何线索。”

  “似乎是京畿内百姓自发议论的,这些愚民都觉得,都人子留在北直隶,能够在北直隶搞大西南一样的开发计划,极力想要将其留在朝中!”

  “让其即天津卫开海,北直隶跟着受益,继续延续下……”

  啪!

  “闭嘴!”朱常洵听不下去了,怒而呵斥打断。

  “殿下,这一定是熊廷弼这些留在京中的燕王党在暗中散播谣言!”站在后面的袁崇焕一脸愤怒说道:“他们借着此王这次受了委屈这一点,大搞文章,试图将此王推向一个更高的位置!”

  “决不能往此王就任礼部尚书,在建极殿内行走!”顾宪成看了眼自己这个学生,心中多少有些不满。

  太鲁莽了。

  就算担心朱泺真的成了礼部尚书,影响到他的状元功名,也不应该如此急切。

  难道真的以为这位福王是傻子吗?

  看不到他这背后有利用之嫌?

  果然,朱常洵转身笑着说道:“元素放心,你的状元跑不掉,本王也不会让他染指礼部尚书!”

  袁崇焕面色瞬间变红,一脸尴尬的低下头,想要解释,张了张嘴,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种事情,就是越描越黑。

  他也意识到自己太急切了。

  朱常洵点明了,其实就是敲打他,告诉他,别把本王当傻子!

  毕竟是自己的学生,顾宪成觉得袁崇焕被敲打敲打涨涨记性也就行了,主动站出来,转移话题,化解袁崇焕的尴尬。

  “殿下,礼部尚书还不是最着急的。”

  “陛下是绝对不可能让燕王党近乎控制整个内阁的,而王老大人提议的两个人选也极为合适。”

  “申时行、王家屏这可都是做过首辅的人,现在回来屈居小字辈之下,必定其冲突。”

  “皇上需要人来掣肘燕王党,无疑把这些老字辈的活祖宗请回朝最合适不过了!”

  “现在最应该担心的是叶向高,根据昨天来的消息,燕王已经集结了天津卫所有能出海的海船去追击了!”

  “若是叶向高……”

  其实这也是朱常洵心中焦躁的主要原因。

  ???

  锦州。

  葫芦岛附近海域。

  “围住了!围住了!”

  “王爷有令,所有海船依次循序缩小包围,依次循序缩小包围!”

  ??

  漆黑的近海海面上,一艘艘海船看着不远处海船上,升起的不同颜色的灯笼,甲板上乱糟糟的呼喊着。

  朱泺站在指挥海船的船首,隐约看着远处海面上,一个小黑点上,摇曳的烛火。

  “压上去!”朱泺双手拄剑,平静吩咐道。

  徐信听闻后,连忙给一旁的楼大有使眼色。

  这种混乱的场面,压上去的危险很大,倒不是叶向高等人所乘坐的倭寇海船能给他们造成危险。

  而是自己人!

  这帮海商,虽然常年跑海陆,操船的技术自然是没的说。

  可毕竟不是真正的水军。

  彼此配合没有任何章法,若非如此,恐怕早在之前就被这艘倭寇的小海船给堵住了。

  就是因为乱糟糟的,没有任何的章法,对方这艘小海船才能像泥鳅似的,几次从包围中溜走。

  “把叶志龙的人头挂到灯下,等叶向高能够清楚的看到!”就在此时,朱泺又下达命令。

  “前压!挂起叶志龙的人头!”楼大有仿佛没有看到徐信焦急使眼色的模样,大声喊道。

  他倒是能够理解自家王爷的意图。

  之所以前几次让这艘海船几次逃脱,除了海商们进退不似水军,没有章法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海商们担心自己的海船人员受损。

  即便王爷在出海的时候就承诺,凡是追击中损坏沉没的海船朝廷补偿。

  且不说有人对朝廷的信任度不高。

  就是损失一条海船,朝廷即便补偿,新造一条海船都要几个月时间。

  而这段时间,少一条海船,就等于少赚数万两银子!

  所以很多人有所保留。

  商人狡猾在这件事情上显露无疑。

  现在王爷亲自要压上去,那些海商还敢保留?

  叶志龙是叶向高的长子,在之前的追击中,被近距离射中落入海中。

  现在吊起此人的人头,是为了激怒叶向高!

  叶向高满门就剩下这么一根独苗现在也死了逃亡中,而叶向高的年纪,恐怕再想要留个后几率淼茫了。

  绝望之下的叶向高,或许会拼命。

  一旦让叶向高在葫芦岛上岸,就进入了辽东李氏父子的地盘。

  能不能抓得住叶向高,鬼才知道呢!

  ???

  “王爷的指挥船前压了!”

  “豁出去了!再不卖命表现,怕是以后要被燕王惦记上,咱们就甭想在天津卫跑船了!”

  “指挥船前压!卖命的时候到了!所有人听着,老爷发话了!死了家人老爷养着,每人抚恤一百两雪花银!”

  ???

  指挥船迅速逼近叶向高所在叛逃船只的时候,效果十分的明显,保留的海商们再也不敢有任何小心思。

  许下重赏,拼命的催促船员调整风帆,加快速度向围在中间的目标冲上去。

  “儿啊!儿啊!”

  叶向高瞪着一里外指挥船灯笼旁挂着的人头,抓着船帮凄厉的哀嚎着:“这是我叶家仅剩的独苗,我叶家仅剩的独苗了!”

  “朱泺!你好狠!你好狠!我叶向高死也要拉你给我做垫背!”

  连续两日的不眠不休的海上逃亡,本就辛苦,再加上心惊胆战,短短两日,叶向高头发全都变白,眼眶深陷,此刻左脸狰狞的扭曲着,如同一条走到了绝路,瘦骨嶙峋的野狗一般,指着逼近的指挥船凄厉、怨毒咒骂。

  “给我朝着都人之子的指挥船冲过去!冲过去!我要和他同归于尽!我要和他同归于尽!”

  叶向高抓住身边的女真牛录章京,愤怒咆哮命令道。

首节 上一节 412/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