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27节
只希望这个馊主意,不要搞出什么乱子来。
至于他们暗中贴补愚民?
做梦!
国舅郑家已经从筹备组的筹备金捞了一笔,那可都是他们的钱,凭什么让他们为国舅的贪婪买单!
“诸位以为如何?”朱常洵环顾四周询问道。
“国舅爷的建议老成谋国!”
“应该的,百姓们应该穿的整洁一些,南直隶的繁荣富裕,是全体南直隶人的繁荣富裕!”
???
一群人纷纷附和,只是在心中不断的问候出这个馊主意的袁崇焕家人。
???
随后众人纷纷踊跃建言献策。
国舅爷给大家带了一个好头,大家怎么也得琢磨着,怎么借助这次机会,为自己捞点好处吧。
就算不能捞钱,捞个好名声,捞个在皇帝面前露一露脸的机会总成吧。
一条条建议经过反复论证定下来后,船舱内的热烈议论声平息。
朱常洵十分满意。
再次谢过众人后,他的目光落在作为靠后的魁梧汉子身上:“李海主,已经到了四月末,你们海商贩运粮食是不是应该开始了?”
对于此人,朱常洵还是很重视的。
此人本是一个海盗,南直隶开埔后,一边干着海盗的勾当,一边做着正当的生意。
这人是东南 yanhai所有海盗中最近精明的,其他海盗还在做着劫掠的勾当,可此人已经开始积极的谋求以干净的身份走上陆地了。
朱常洵看重李旦,看重的恰恰是李旦的海盗势力!
海盗也是军事力量,必要的时候,可以帮他进攻 tian津卫!
李旦瞥了眼郑养性。
以这位国舅爷为首的南直隶粮商,太贪婪了。
把到岸的价格压得太狠了。
从西南诸国贩运一艘海船的利润,还不如一艘香料利润的三成!
大家的积极性并不高。
本来此番来,李旦的目的就是想要代表各大海主们反映这个情况的。
可郑养性刚才提出的棉布意见,得到了朱常洵的采纳,李旦就把这种念头打消了。
这位王爷亲疏有别的实在是太明显了。
他很清楚提出来只会让这位王爷不高兴,这位王爷绝对不会惩处母族,他自己反而会惹对方不高兴,同时也得罪了郑家。
大不了大家每次回来,十艘船贩运一艘船的粮食就是了。
想到这里,李旦抱拳郑重答道:“王爷放心,海商中已经做好了准备,下一次回来,至少运回十船粮食。”
啪!
朱常洵满意的抚掌赞道:“好!李海主,你的功劳本王不会忘记的。”
“多谢殿下!”
李旦抱拳谢恩,心中补充一句:希望如此吧。他不由看了眼郑养性,观郑养性一脸得意洋洋,沉浸于即将借着皇帝南 xun发一笔横财的好心情模样,心中不由鄙夷。
要不是朱常洵有天下的绅权、官权支持者,他还真的一点儿都不看好朱常洵。
事情议定后。
一番觥筹交错后,李旦从王舟踏上自己的海船。
一个年轻人迎上来,询问道:“义父,怎么样,郑家为首大粮商压价太狠,有没有向福王反应?”
哼!
李旦忍不住冷哼一声,压着声音怒道:“芝龙,告诉各大海主,按照我们商议好的,十艘海船贩运一艘粮食回来,应付应付就行了!”
“你是不在王舟,你若是在王舟,见到这位福王偏袒母族……”
郑芝龙听闻义父讲述王舟发生的事情,不由摇了摇头,略微犹豫后,压着声音提醒道:“义父,孩儿观福王不是做大事的人,听tian津卫那边的海商说,燕王让他们追击叶向高,损失补偿,还给他们免了一成的进出口关税。”
“这才是做大事的人,真正做大事的人,是不会把一些铜臭之物看在眼中的。”
“不若我们去 tian津卫吧。”
李旦沉默许久摇头:“那位燕王和我们不是同路人,你瞧瞧他做的那些事情,他可以给我们财富,但不会给我们高人一等的威 quan。”
“而且,福王虽然不是做大事的人,可他身边有绅权、官权支持,这才是大明朝最庞大的力量。”
“那位燕王很难赢。”
年轻的郑芝龙略微皱眉思索,也点了点头。
于此同时。
朱常洵则站在王舟,瞭望着北直隶的方向。
唇角泛起一丝冷笑,自言自语道:“都人子,你拿什么与我争!与我比!”
??
“生产自救,这是燕王几次撰文生产自救了?”
“这个月第三次了!看来今年的旱情一定会很严重,要不然燕王不会如此焦急!”
“可不是吗,我听说这段时间,燕王根本就不在朝中,而是去了山 xi、陕 ga n,督促几地生产自救!”
“粮价今天又涨了,以前做一天活,至少能够吃三天,可现在,做一天活挣的钱,只能吃一天半了!”
“南直隶第四个月商税突破百万了!报纸上说,南直隶都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吹吧!”
“吹?如果南直隶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怎么敢吹,也就你们这些愚民,还把燕王当成个香饽饽!燕王他要是真有能力,他就应该领着你们这些 diao民们创造财富,这可是他自己说的,现在怎么光听他喊什么生产自救了!”
“对,燕王要是有福王的能力,他应该在北直隶创造出更多的财税,朝廷有了钱,你们还会饿肚子?饿肚子,朝廷也会管你们的!”
“你们希望他提一个大北方计划呢?这都多长时间了,他提出来了吗?”
“胡说八道!燕王跑前跑后,现在都亲自赶到陕 gan地区,督促生产自救了!”
“愚昧!燕王技穷也!他要是真有本事,就不是督促你们挖草根,挖水渠、打猎之类的,他现在也就只能做做这些没用的事情,糊弄你们这些愚昧的小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燕王早在年初就说了,会出现大面积缺粮,有钱也买不到粮食,生产自救怎么了,生产自救就是在粮食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找出一切能吃的东西!难道燕王做的不对吗!”
“张小娘,不要忘记你的立场,你的身份!你的行为,是引火自焚!”
??
老兵报、东林报刊发,两种几乎完全对立的论调,在京畿引发了极其强烈的碰撞。
在新运中,利益受到了损害,本就敌视朱泺的绅权、官权与百姓阶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抗。
两个天差地别的阶层,亘古都未出现的大辩论,大讨论在京畿上演。
绅权、官权阶层千百年来,从未在意过小民百姓的声音,可这一次,从最先命令家仆去反驳百姓,紧接着亲自跳下场。
紫禁城的街头,两个阶层针锋相对的辩论,变得随处可见。
很快,城中的这种激烈对 kang,谁也说服不了谁,由嘴斗开始演变成全武行。
朝廷震动!
绅权、官权震动!
威武!
啪!
顺天府衙大堂,衙役威武声过后,杨镐面色漆黑把惊堂木拍在案牍上。
指着被拘拿回来的青壮,呵斥道:“大胆 diao民,当街殴打身负功名的士绅,进了衙门是谁给你们的胆气,敢如此嚣张,为何不跪!~”
青壮们到底是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阵仗,被杨镐呵斥,一时间,惶恐胆怯,相互看看膝-盖不由自主的弯曲。
周围几名鼻青脸肿的士绅看了后,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
杨镐笑着这些同仁的模样,心中不由呸的啐了一口,都被打成猪头了,还能有脸笑出来!
可把你们能耐的!
不过这话杨镐也没法儿说,这已经不是这两日的第一回了。
参与全武行的也并非只有眼前的士绅。。
还有很多人。
其中还包括了有官身的。
只是有官身的,身份不一般的士绅不愿意站在这里丢人罢了,大家迅速相互勾连,等到了这几个没什么背景,可以丢人的同仁被揍后,顺天府衙迅速出动,将这些胆大包天的 diao民们拘押。
大家都是在争论两份报纸中,谁也说服不了谁,动手的。
数日的全武行中,往往都是官绅们指派身边的仆从率先动手的。
可丢人呐!
竟然打不过一群愚民!
个中缘由,也都是他们这次要针对的那位王爷做的好事。
往往只要动手,一伙青壮落入下风后,周围弄坊中的青壮组就全都冲出来了。
动员组织速度,让杨镐即便现在坐在正大光明牌匾下,高堂之上,都感觉心惊肉跳,心中寒气直冒!
此王提出的民间组织模式,早已经阐明了,这种模式的组织动员能力。
只是在此之前,大家毕竟没有真正见识过。
何况现在是亲身体会!
而更令杨镐这些人感到恐惧的是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