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30节
至于燕王朱泺?
在顾宪成看来,已经与一个死人没有什么不同了!
无他,愚民们的举动,的确让绅权、官权感到可怕。
但是皇权呢?
难道皇权不会更加感到可怕吗?
他不相信,在这种征兆发生的情况下,皇帝还能容忍纵容!
朱常洵唇角不由微微上扬,泛起一丝得意之色,面色激动赤红,嘴上却流露出惋惜之色:“本王还想要在南直隶,用南直隶的成就,真正的击败他,可他竟然连这样一个机会都不给本王!”
哎!
顾宪成哪里不知,朱常洵这是以遗憾的方式,炫耀武功。
其轻轻一笑“九九零”,提醒道:“殿下,既然已经开始了,那么就最好乘机猛攻,宜将剩勇追穷寇!”
朱常洵郑重一拜,请教道:“请先生教我。”
顾宪成看着朱常洵,他知道,朱常洵心中应该有计较了,不过是需要他说出来罢了。
倒是还真的在文华殿学到了点帝王权术!
顾宪成心中琢磨着的同时,郑重其事的把朱常洵扶起来,指点江山般,挥舞着手说道:“殿下现在应该亲自捉刀,写一篇南直隶不会缺粮的文章!”
“给朝中大人们送一把刀!”
朱常洵眼底闪过一抹冷笑,他的确已经想到了,他就是要看看顾宪成的姿态。
可此人竟然大摇大摆的接受了他的一拜!
顾宪成以为他朱常洵是礼贤下士的帝王心术,可他其实是在试探顾宪成。
还真的想当第二个张居正?
朱常洵心中已经决定,只要解决了朱泺这个挡住他储君之位的大敌,接下来就是解决顾宪成!
权利是他的!
谁也别想染指他的东西!
从小他就没有与人分享东西的习惯!
他从小只吃独食!
“顾先生所言甚是,十艘海船的粮食五月下旬就能够回来了,事实证明,南直隶根本不怕粮食短缺,有南直隶在,大明也不会出现有钱无粮的处境。”
“那么,他所说的有钱无粮,就是一种心怀叵测,就是他邀买民心,暗中布局,大逆不道的阴谋!”
???
“陛下,臣请求严惩燕王!”
“陛下必须严惩燕王!”
???
就当朱常洵亲自捉刀写文章之际,大批的廷臣正跪在乾清宫门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请求皇帝严惩燕王朱泺。
就在此时,杨镐脚步凌乱,匆匆赶来,来到王锡爵身边,附耳低语。
不远处跪着的赵志皋等人不由微微皱眉。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皇帝的心思晦暗不明,他们虽然不时弹劾朱泺,但此刻也不得不跪在外面。
至少皇帝要召见的时候,不能让攻讦燕王的人,先见到皇帝,说些他们来不及阻止的阴谋言论。
在三人的注视下,便见王锡爵的面色流露出惶恐不宁之色。
三人不由微微皱眉。
现在这种情况,还有什么能让此老面露惶恐?
紧接着就见王锡爵与魏国公徐弘基起身往远处走去。
赵志皋只觉得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声泪俱下的请命声一时间都消失了。
这时绿意匆匆赶来,来到赵志皋三人前面,微微一福,低声说道:“三位阁老,宫外刚刚传来消息,宵禁解除后,城中各弄坊的百姓都没有出弄坊,青壮已经在弄坊中集结,在弄坊中巡逻,整个街面上,空无一人,风声鹤唳!”
闻之,三人的神色顿时大变。
可绿意紧接下来的话,让三人更是惊而起身:“王妃以及新运小娘们,在秘密接触这些百姓,皇后娘娘已经派人出宫质询她们了!”
轰!
最后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三人的面色瞬间大变。
王妃!
幸运小娘!
王妃代表着燕王!
而新运小娘中有他们三人的家眷!
在百姓组织动员的时候,王妃与他们家的新运小娘秘密的与百姓接触,这简直就是把他们,不,最主要是把燕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胡闹!胡闹!”
张位率先焦躁怒叱,失去了往日宠辱不惊的大儒风度,语速极快的对赵志皋说道:“汝迈兄,你们留在这里,我马上出城!我要问一问她们,她们想要做什么!”
张位的声音引得其他廷臣纷纷侧目。
不远处与徐弘基商议的王锡爵闻声瞥了眼,心中大定,坚持道:“国公,现在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张明成他们着急了!”
徐弘基并没有如王锡爵一般乐观,拧眉沉吟道:“老大人,从一开始我就反对借此事做文章的,京畿的青壮有百万之众!”
“而且现在已经组织起来了,你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现在不能继续拱火了,一旦点燃京畿城中的火,燕王是完了,我们呢?”
王锡爵此刻反而笑了:“国公,你太看得起那些小民百姓了!”
“只要朝廷下一道赦令,告诉百姓们,不会追究他们俯从燕王的罪名,法不责众,只究首恶,你觉得他们还敢造次吗?”
“万一呢?”
“没有万一!国公你要知道,老夫可以输,输了不过是离开朝堂,回乡归养,可国公你与福王的关系,你还有退路吗?”
王锡爵丢下一句话,不顾徐弘基阴晴不定的面色,冲到乾清宫门,在两个小太监的阻拦下,挣扎着,向乾清宫内痛心疾首大喊道:“陛下,臣知陛下心中不忍,可现在已经十万火急,陛下必须当断则断!”
“百姓不出弄坊,在弄坊中以军队的形式组织起来了,稍有不慎,战火就会蔓延整个京畿!”
“什么,百姓不出弄坊?”
“糟糕了!这些 diao民是要造反啊!”
“不能再弹劾燕王了,不能再弹劾了!”
“不行,小民敢如此,就是燕王造成的恶劣影响,燕王必须要为此负责!”
???
跪着的廷臣们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面色顿时变得惶恐。
若是乱起,他们躲在皇宫内或许没事,可他们的家眷呢?
愚民们仇视他们,以前有阶层鸿沟的敬畏,可现在这种敬畏没有了,一旦乱起,他们的府邸必定会首当其冲!
“陛下,严惩燕王,同时向百姓宣布,法不责众,只究首恶!”
“对,王大人的建议好,严惩燕王,至究首恶!”
“对对对,陛下必须要严惩燕王了!小民百姓只要陛下一道圣旨,就能平息恐慌不安!”
王锡爵听着身后传来的声音,唇角不由微微上扬,他只是将城外的事情,借着激动进言说了出来。
他知道,会有人替他把心中的计较说出去的。
果然不出他的所料。
徐弘基站在一旁看着群臣起身涌向乾清宫,垂在两边的手都在不由自主的哆唆。
害怕!
他真的感到了害怕!
已经组织起来的百姓,真的会如同王锡爵以及朝中那些人,乐观的认为,皇帝一道只究首恶的圣旨而平息?
他不看好!
至少如果相同的事情发生在军中,一道轻飘飘的圣旨,是很难让惶恐不安的士兵放下手中的武器。
城中迅速组织动员的百姓,在他看来,其实与军没有多大的差别。
尤其此刻燕王妃、首辅赵志皋等人家中的小娘,正在秘密接触百姓的情况下。
一味的往绝境逼,难道就真的不怕鱼死网破吗?
“皇后娘娘驾到!”
就在宫门外请命的声音此起彼伏之际,尖细的声音忽然响起,众人瞬间扭头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
王锡爵等一群极力请求皇帝严惩朱泺的廷臣不由微微皱眉。
便见皇后在宫人们的陪同下,身穿皇后冕服,头戴凤冠,面色严肃的从远处走来。
要知道,非节日、祭奠之类的时节,别说是皇后了,就是皇帝也不会穿的这么正式。
哼!
难道坤宁宫想要干政不成!
许多廷臣心中忍不住暗暗冷哼,别看皇后穿的隆重,但这吓不住大家!
在大明朝,后宫敢插手干政,大家有的是理由反对!
“拜见皇后娘娘!”赵志皋三人相互对视一眼,面色沉凝,在皇后抵近的时候行礼参见。
“拜见皇后娘娘!”、
皇后看着行礼的群臣,笑着说道:“诸位大人无须拘礼,本宫来,是要告诉陛下,告诉诸位大人一个好消息的,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