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41节

  朱常洵眼神阴冷的盯着这个站起来的乡绅,警告道:“最好对本王说实话!父皇已经传令了,若是南直隶真的因为粮食问题,发生了乱子,他要血洗南直隶官场。”

  “你们也口口声声的说了,本王与你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本王若是倒霉,你们一定会比本王“一一三”更加倒霉!“

  “现在本王与诸位还有补救的机会,若是失去了这个机会,后果不用本王说了吧?”

  朱常洵十分的着急。

  他很清楚,这是父皇给他的最后机会了。

  父皇没有派人来,锦衣卫也没有在南直隶大动干戈,就是再给他自查自纠的补救机会!

  被提问的乡绅代表战战兢兢说道:“殿下,臣家中还有一百石的储存粮食,臣可以肯定,南直隶乡绅人家手中的粮食与臣的差不多,每家每户,都会存个百十石粮食的。”

  顾宪成皱了皱眉头,这样算起来,南直隶的粮食缺口似乎不是特别大。

  不过这一次,顾宪成谨慎了许多,询问道:“张员外,有多少百姓佃租员外家的田地,佃租的人口总计几何?”

  朱常洵听闻这个数字,本来轻松了不少,南直隶的乡绅不少,每家每户不说一百石了,所有乡绅的粮食总和也是一笔天文数字了。

  可听闻顾宪成的询问,他心中短暂的不解后,就瞬间恍然大悟。

  小民手中的粮食,其实绝大多数都进了乡绅手中。

  而判断一个地方的粮食储备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地方的需要,就不能单单看粮食的总量。

  是要看平均到每一个人人头上的数量。

  统计整个南直隶肯定是不可能了。

  其实也没有必要。

  南直隶与小民,接近于乡绅与百姓。

  尤其是毁田种桑以来,百姓手中存的粮食几乎等于零。

  乡绅与佃租他们田地的租户,就更加相近等于南直隶与小民。

  问一户乡绅家庭与其租户的情况,基本就能知道南直隶整体的情况了。

  顾宪成有此一问的目的,朱常洵想到了,其他人也几乎同时想到了。

  众人的面色均都不由变了变。

  “禀殿下,有八十户人家佃租臣的土地,总人口差不多四百多人。”

  哗啦!

  闻言,顾宪成惊的起身,朱常洵的身体猛地晃了晃,差点跌坐在椅子上,二人的面色瞬间变得一片惨白。

  一百石粮食,是一万两千斤,四百人口,平均到每人头上只有三十斤粮食。

  也就是说,五月底南直隶乡绅手中的粮食,就会被吃光!

  而且这还是一种理想奢望。

  他们很清楚,没有一个乡绅会把所有的粮食拿出来的,这些人狡兔三窟,奸猾狡诈的很。

  别看他们鼓动百姓,把土地种桑树,鼓动百姓不种庄稼,鼓动百姓有了生丝有了钱,还怕买不到粮食。

  可他们绝对不会这样做!

  这些人做任何冒风险的事情,同时也会给自己留下足够确保立于不败之地的后手。

  一百石的粮食,能让这些人拿出五十石粮食就烧高香了!

  “顾先生!”

  阴冷的声音把顾宪成惊醒,顾宪成扭头就看到朱常洵咬着牙,眼神阴郁的盯着他。

  他注意到,朱常洵撑在桌案上的手都隐隐在颤抖。

  顾宪成知道,巨大的恐慌之下,朱常洵心中痛恨他这个幕后主导者。

  若是处理不好这件事情,朝廷的板子打下来之前,朱常洵就会对他动手!

  顾宪成努力的克制着心中的不安,急思转念的思考着,继而故作冷静,郑重其事,稳重作揖献策:“殿下无需担心。”

  “乡绅们手中的存粮可以帮助我们坚持到五月底。”顾宪成说着,隐晦的看了眼郑养性,略微犹豫,继续说道:“除了乡绅们之外,我们要大张旗鼓的运粮回来,在京畿进行宣传反击燕王!”

  “同时利用海商更加依赖我们这一点,逼迫海商运粮回来!事实证明,我们被海商给骗了。”

  要不是朱泺提醒,他们的确不会注意到李旦等海主们的小动作。

  朱常洵皱了皱眉头,冷哼道:“现在给海商施加压力,他们什么时候能够把粮食运回来?等他们运回来,恐怕就要到六月初旬了!”

  “不到那个时候,南直隶的粮荒就已经发生了!”顾宪成郑重点头承认:“殿下说的不错,等那个时候,粮荒一定已经发生了。”

  “叔时适才建议殿下准备大批的粮食,假装海运入港,不但是为了反击燕王,更是为了促成陛下早日南 xun。”

  “大批粮食贩运回来的消息送抵京畿后,殿下就要撕破脸皮弹劾燕王,同时上书陛下五月中旬南 xun,请陛下南下检查南直隶的情况!”

  “只要陛下南 xun离开后,短时间内的些许乱局,安在南直隶不难。”

  所有人都明白了。

  顾宪成的办法其实看似复杂,说直接点也很简单。

  趁着南直隶的粮食还算稳定的时候,促成皇帝早日南 xun。

  等皇帝离开后,南直隶即便发生点乱子,大家也可以把乱子控制住!

  不让皇帝知道了,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至于这个乱子,会死多少人,没有人会在乎。

  “臣等愿意助殿下一臂之力!”

  “臣等愿意拿出粮食,不过殿下,单单臣等乡绅人家的粮食,怕是有些不够。”

  “殿下,国舅爷为首的大粮商们,手中也攥着大量的粮食,是不是……”

  ……

  代表们纷纷表态,不过话里话外,有意无意的却提到了郑养性。

  顾成宪看着郑养性变得难堪的神色,心中不由得意一笑。

  他很清楚,乡绅们绝对不可能拿出所有粮食帮助他们撑到五月底。

  在提建议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以郑养性为首的大粮商们。

  只是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不愿意去做,他当时犹豫是在分析,最终断定,即便他不说,在场的官权、绅权代表们也一定会提及郑养性的。

  所以他把这个得罪人的事情,丢给了这些人。

  朱常洵瞥了眼郑养性,黑着脸冷冷吩咐道:“你留下来,与顾先生他们一起商量出一个办法来!”

  “本王的要求很简单,南直隶的稳定大局,至少要坚持到五月底!”

  “这不光关乎着本王的利益,也关注着在座诸位的项上人头,这一次,我们千万不要把父皇的话当做儿戏!”

  话罢,朱常洵甩手离开。

  郑养性面色难看,他知道,朱常洵这个表态,就是在逼着郑家割肉。

  郑养性心中肉疼,但也清楚,现在不割肉不行了。

  福王若是输掉了争储,那才是郑家最大的损失!

  孰轻孰重,郑养性还是很清楚的。

  “诸位。”众人心思各异琢磨的时候,顾宪成走到朱常洵的位置,站着拱手严肃道:“现在我们大家与殿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京畿发生的事情,你们很清楚,一旦南直隶在陛下南 xun的时候发生不可收拾的乱子,诸位想一想,整顿南直隶这件事情会落在谁的身上!”

  所有人面色瞬间变白。

  有惶恐不安之色从眼中闪过。

  燕王朱泺!

  顾宪成瞧着这些人的反应,心中满意一笑,信誓旦旦的分析道:“看来大家想到了这个人选。”

  “这个人有着播州战后重建的经验,而且又几次三番的提出南直隶缺粮的问题,若是我们南直隶真的发生了他所预料的事情,陛下九成会让此王来接管南直隶。”

  “京畿杀京官的情况,就会在南直隶上演!”

  “而且会血流成河!”

  许多人不安的挪动着身子,只觉得如芒刺背。

  “接下来就讨论一下,大家每家每户拿出多少粮食这个问题,八成如何?乡绅人家拿出八成,剩下的由粮商们来补足!”

  顾宪成看着许多人沉默不语,不由微微皱眉,心中气的暗骂一句。

  他首次感觉到,他的官商资本理论,即便是他不能给这些人利益,掌控起来也做不到如臂挥指。

  “其实大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这一次我们不是白白借给百姓的,可以让他们用桑树田做无息抵押,然后把粮食借给他们。”

  闻言,许多人的眼睛不由一亮。

  顾宪成奸猾,说的很含糊,可大家听清楚了。

  那些小民只要把桑田抵押出去,就别想再赎回去。

  就算这种抵押是无息的也一样。

  只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他们操控粮食价格高于生丝价格,就能逼着小民们借新账,还不上旧账。

  慢慢的把桑田变成自己的。

  而且,愚民们把桑田抵押给他们之后,他们也就多了一层手段,阻止愚民们毁桑复耕了!

  其实今年第一批生丝收购过程中,没有赚到甜头的愚民就动了毁桑复耕的念头……

  不过被大家恫吓、利诱给吓唬住罢了。

  有了抵押做保险,愚民们就彻底的没有办法了!

  等桑田到手,大家只需要雇佣少量的愚民就可以了,成本减少,利润就更加高!

  至于愚民们怎么活下去,那不归他们考虑。

  那些 jian种们,命硬的很,总是可以想方设法活下去的。

  “顾先生高明!”

首节 上一节 441/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