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471节
可是他有选择的余地吗?
没有!
如果不答应,他就得死!
“为朝廷分忧,臣万死不辞!”袁崇焕仿佛被抽空了全身力气,浑身哆嗦着拜道:“今后臣一定唯燕王之命是从!”
朱泺看了眼袁崇焕:“既然你都明白了,那就去做事吧,本王不关心你效忠谁,只关心你能不能做好这两件事情,这也是你存在的价值!”
袁崇焕领命后,失魂落魄的离开。
从皇城出来后,恰巧碰到了返回复命的熊廷弼。
袁崇焕看了眼熊廷弼,连忙站到旁边,倍感屈辱的弯腰作揖。
他的能力不差熊廷弼!
他缺的是机会!
他输是因为福王朱常洵的能力不如燕王朱泺!
熊廷弼停下没说话,只是冲袁崇焕拱了拱手,然后入皇城。
城墙上。
熊廷弼看着袁崇焕离开的背影,担忧道:“王爷,怕是袁元素心不甘情不愿,很快还会支持福王。”
“我从来就没想要他成为我们志同道合的人,他不过是还有些价值,东林党遍布整个南直隶,影响范围辐射江浙地区,这些人需要控制住,不能因为我们接下来的善后,触及这些人的利益,继续被顾宪成暗中遥控。”
“袁崇焕已经和顾宪成成了死敌,而且袁崇焕在东林党的影响力仅次于顾宪成,让袁崇焕去控制住这些人,总比这些人激进反抗的强人。”
“接下来我们要埋头苦干善后,没有那么多精力来应付这些人。”
熊廷弼点了点头。
南直隶的士林,的确是需要稳住才行。
袁崇焕也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王爷,我们对郑养性的处决,是不是马上汇禀陛下。”熊廷弼有些担心询问:“听说陛下因为长史缉拿郑养性的举动,现在还停留在码头。”
……
应天府,燕王暂时的官邸会客厅,一群海主们坐在其中,不时的或是轻嗯一声,或是轻声咳嗽一声。
大眼瞪小眼,正襟危坐,相互间眼神交流,余光不时的看着空无一人的外面。。
郑养性被杀到现在也不过才个把时辰,刀尖舔血的海主们还没有从其中回过神来。
现在坐在这里,脑子里想的还是喷洒在擂台上的鲜血。
若说他们这些人,没少见过砍头杀人,大海中,死在他们手中的人也不计其数。
可今天处斩郑养性,还是让他们心中寒气直冒。
他们怕的不是杀人。
而是杀人之人!
燕王朱泺!
嗒嗒嗒……
就在此时,有脚步声从外面传来,所有人立即端正身子,收回暗中交流的目光。
眼神余光紧盯着门口方向。
紧接着就见到一个身穿蟒袍的年轻人走进来。
对于这个年轻人,他们的确是第一次与其近距离打交道,但是早已经认识了。
当然,人家可能不认识他们。
年轻是年轻了点,给人的压力却很大。
“拜见燕王!”几乎下意识的,在朱泺抬脚迈入门槛的时候,李旦等人起身参拜。
朱泺笑着拱手,连连谦和道:“让诸位海主久等了。”
“都坐都坐,不必拘礼。”朱泺落座之际,笑着吩咐道。
李旦带着人坐下。
落座后,朱泺扫视堂内有资格参加恳谈会的这些人。
这些人很多是从嘉靖朝的倭寇骚扰沿海时期开始发家的。
当时的倭寇正处于战国时代战乱最为频繁的时期,大量的倭寇在岛国无法立足,只能流窜到朝鲜、大明的沿海地区,占据周围的岛屿,然后劫掠岸上的百姓。
说是倭乱,其实中间有很多都是明人。
其中就有李旦这些海主们。
早一批的海匪在平定江南沿海倭寇的过程中死的死逃的逃,李旦等人算是其中的幸存者。
倭乱平定后,大明江南防务在战争中得到加强,海匪的实力则被极大的削弱,新成长起来的海主们一边在海上干着打劫的勾当,一边开始做起了走私的行当。
隆庆开海后,新一代的海主们借助贸易、手中的刀子,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而如今则算是登堂入室了。
其中个别佼佼者,将赚取的钱财,用于秘密发展壮大海上力量。
剩下一下与地方的乡绅差不多,赚了银子后,悄悄上岸置地,把银子埋在地窖中。
后者不怕。
前者对大明来说,有利也有弊。
只是弊端更多一些罢了。
这也是他决定将与这些人的恳谈,放在后面的原因。
“李海主,现在你的麾下,有多少艘海船?多少人?”朱泺笑着询问道。
李旦瞳孔不由缩了缩。
是在问他明面上用于商贸的海船呢?
还是问他的海上力量。
到底也是闯海闯出来的,朱泺含糊不清的话,虽然让李旦心中警惕,倒也并不会因此而害怕。
李旦拱手郑重道:“禀王爷,草民有三十艘海船,大约有一千多船员。”他只是说了明面上的商船。
“方海主你呢?”
坐在右边首位的方国珍闻言,笑着拱手道:“禀王爷,草民比不上李海主,草民有二十三艘海船,约七百船员,个个都是操船的好手。”
“陈海主,你的曾曾祖父是号称混江龙的陈祖义老海主对吧?”
??
随着朱泺一个个询问,每一个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背景都被详细的带出来,李旦等人的面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尤其是看到此王身后侧坐着的一名士子参谋,不停的把他们的话记录在案的模样,许多人心中开始惴惴不安起来。
很快,朱泺的询问就结束了。
会客厅内也陷入了安静。
众人只敢用眼神余光看着朱泺。
朱泺默默坐在主位,似乎在思考什么。
厅内有些压抑沉闷。
有些性格急躁的海主眼中有戾气若隐若现,不停的挪动身子,似乎随时就要离开。
“本王……”朱泺忽然开口,众人的视线瞬间落在朱泺身上,只见朱泺从袖口拿出一道折子,也没有看他们,展开折子,自顾自的说道:“李海主麾下不光有三十艘海船,还有二十艘配置了火炮、火铳、刀兵的战船。”
“方海珠有十五艘配置了……”
有人听着朱泺如数家珍的把他们海面上不能示人的老底子翻出来,神色中的阴冷狠厉变得越来越明显,戒备的看着朱泺。
朱泺说完后,随意把那道压得李旦等人喘不过气,心中暗暗酝酿杀机的折子放在旁边的案牍上。
然后唇角含笑的看着众人。
没有人敢开口。
所有人的眼神一边看着那道折子,一边看着朱泺。
厅内的压迫感让这群凭借着刀子起家的海匪们,想要将朱泺乱刃分尸。
他们怀中都揣着自保的兵刃。
此王约谈他们的时候,对他们许诺的,可以带兵刃入府衙。
虽然没有明晃晃的携带,可暗中都有准备。
李旦暗暗叹了口气,拱手郑重道:“殿下对草民等的家底了解的一清二楚,恐怕殿下连我等具体老巢都清楚。”
“请殿下明白,我们这些人对朝廷并无任何的不轨之心,我们也是活不下去了,被逼无奈去闯海某一条活路的。”
“李旦相信,殿下既然愿意与见我们这些卑贱之人,应该是愿意给我们一条活路,请殿下直接明示。”
“也让我们这些卑贱之人,明白殿下的底线。”
其他人虽然没开口,却也纷纷点头。
朱泺看了眼李旦。
这人看似一口一个卑贱之人,话说的也很低,只是话中的刺也很锋利。
卑贱之人在李旦的口中可不是自谦,而是告诉他,我们烂命一条,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想要杀了我们,对我们动手的后果。
李旦只觉得头皮发麻。
啪!
朱泺猛地拍掌,在一群海主心中哆嗦,甚至有人把手放入袖中的时候,开口说道:“诸位不必担心。”
“你们的情况,本王的确摸清楚了,其实朝廷一直都清楚。”
“但你们也知道,以前朝廷不重视海面上的事情,你们在海面上怎么威风,只要不触及岸上百姓的利益,朝廷是不管的。”
“现在情况有些变化,朝廷开海后,海面上也必须有秩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