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第72节
???
涌上来的倭军在一里地外停下。
“师出之日,有死而荣,无生而辱!”
“师出之日,有死而荣,无生而辱!”
第106章 溃败
小早川景隆听着对面传来的音浪,举起望远镜,看到朝鲜亲军后面列阵而立,身着火红战袍,宛若一团火的阵列,而后望远镜看向朝鲜亲军,随即露出嘲讽之色:“明军将领,竟然将朝鲜军布置在阵前,一看便知是个庸才!”
“传令大军,修辞一炷香之间,然后一鼓作气,冲垮朝鲜军,撵着朝鲜军给本将冲垮明军!”
“打下朝鲜王京,彻底摧毁朝鲜人的抵抗意志,实现关白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在此一举!”
呜呜呜呜……
旋即,沉闷的号角声响起。
汉城西门
杨镐跟随在朝鲜权贵浩浩荡荡的出城队伍中,听闻沉闷肃杀的号角声传来,唇角泛起笑意,自言自语道:“本经略在你战死后,一定会向朝廷给你表功的!一个军头,看不清自己身份,也只能落得如此下场,是人杰英才又如何?”
“几千年的历史,像你这样的人杰英才如过河鲤鱼,但都死了!你也不例外!”
“有点意思!”
小早川景隆看着对面的朝鲜亲军在大明军的呼喊声,渐渐变得稳定下来,不由泛起一丝残忍的笑容,自言自语说道:“大明的领兵将领,想来应该是大明的文臣,那些武将说不出如此具有鼓动性的话来。”
“只是……”
小早川景隆放下手中望远镜的同时,扫视朝鲜军在前,明军在后的布阵,不由的泛起一丝嘲讽笑意。
“实战的战术,到底是纸上谈兵!”
“纳言大人,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就在此时,小早川身边的将领开口提醒道。。
“大人,开始吧,明军领兵的将军分明就是个废物!”
“末将等一定可以一战冲垮朝鲜军,撵鸭子般乘势冲垮明军!”
“纳言大人,德川家康作为右路军的前锋,正从北面山区穿插而来,胜利在望,攻克朝鲜王京这个功劳,不能让德川家康抢走。”
………
面对身边热烈轻松的请战声,小早川的手缓缓抬起。
所有人瞬间心声肃穆。
他们都是跟随在小早川身边多年的将领,对小早川的一举一动最是了解。
要开始进攻了。
“进攻!”
果不其然,下一秒,小早川猛地挥手,冷肃下达命令。
“进攻!”
“进攻!”
???
号角声中,倭军将领拔剑直指前方的朝鲜亲军,歇斯底里喊叫声中,头盔下的面孔变得狰狞扭曲宛若野兽一般。
“啊!”
万余第一军团倭军起身发出野兽般嚎叫,瞬间开始狂奔。
狼嚎般的声音,仿佛野兽一般,人流又如同密密麻麻的洪流一般,声浪、群兽狂奔汇聚在一起。
刚刚稳定下来的朝鲜亲军听到看到这一幕,面色瞬间变得惨白。
有人下意识的向后退,有人扭头看着左右的同袍。
有人甚至双腿发软,手中的火绳枪都握不稳。
李舜臣看到这一幕后,顿感无比羞耻,策马冲上去,直接看到一个阵列边缘左右张望,寻找逃跑方向的士卒,鲜血喷溅在脸上,无比狰狞,歇斯底里咆哮道:“后退者死!畏战不前者死!”
鲜血的刺激下,终于让朝鲜亲军没有被五百步外冲来的倭军,单凭气势就给冲垮了。
砰!
不过当倭军冲到两百步的时候,朝鲜亲军中就有人承受不住强烈的恐惧提前开枪。
“不准射击!”
“听我命令!不准射击!”
李舜臣的脸色瞬间大变,这是火绳枪,朝鲜亲军的训练又很差。
三十息之内能够完成重新装填弹药已经十分不错了。
百步范围内,李舜臣估计,朝鲜亲军能够完成两轮射击就十分不错了。
两百步范围就射击,根本无法杀伤倭军,反而会造成倭军进入百步之内,反而有许多人会空枪无法射击。
砰砰砰…
只是恐惧是会感染的,此刻李舜臣的命令很显然也已经没有任何作用。
第一个三段射击阵线相继开枪。
也亏的后面等待的士兵没有开枪,否则就会出现自己人杀自己人的情况了。
倭军的冲击速度十分快,很快就进入到朝鲜亲军的百步范围,新军两百步至三百步范围。
轰轰轰……
后方的抛射器开始发射炸药包,炸药包落地的瞬间,只见倭军冲锋路上十米方圆瞬间空白。
“明军制造出了什么新式火炮!”小早川面色瞬间大变,这种落地爆炸的火炮,与小早川以往见到的任何火炮都不同。
杀伤力十分大!
似乎射程有些短。
可是无论是倭国自己铸造的铁炮,还是向荷兰人购买的佛郎机炮,都太笨重,采用快打战略的小早川根本无法在大军中携带。
有着极其深厚战争素养的小早川甚至猜测,这种牺牲了射程,威力却更大的火炮,极有可能十分便于携带。
“吹号!催令将士们加快速度,加快速度!”小早川看着己方士卒不断倒在明军炮击中,冷静喝令道。
如今只能尽快冲垮朝鲜军,才能有效减少损失。
炮击也为慌乱的朝鲜亲军提供了宝贵的变阵时间。
“第一阵退!第二阵上!上!”李舜臣抓住时机拼命的大喊着,催促早在两百步至一百步就将弹丸射出的第一个三段阵线士卒向后撤。
砰砰砰砰……
第二阵线准备好的三段射击终于起到了作用。
两千人瞬间射出的密集弹幕,带着强大的冲击力,打在迎面冲来的倭军身上。
大片的倭军刹那间倒下。
倭军被压在了七十步外。
后面。
朱常洛等新军将领站在马背上观察着。
朱钰摇了摇头:“朝鲜的亲军装备好,可训练实在太烂了!第一阵线射击之后,竟然还是用我朝洪武年间的方式,向两边撤退,然后在后面重新列阵。”
“这样耗费的时间太多了!”
如今的明军早已经在原有的三段射击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第一针线射击结束后,原地不动,就地开始装填弹药。
第二阵线会从第一针线士兵的间隙中迅速上前,在第一阵线线面以三段射击继续打击第一人。
一个万人营,总共有三条这种阵线。
这种改进型的三段射击,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提高百步范围内的射击次数。
新军将士,在训练中就可以做到两军交战百步范围内打出五轮攻击。
而朝鲜亲军,看样子最多两轮就要近战拼刺了。
朱常洛主要是在观察倭军,提醒道:“你们看到没有,倭军的进攻十分有特点,冲在前面的倭军一旦射击结束后,就会立刻停止奔跑,就地蹲下,缩小受攻击面,同时装填弹药,后续赶上来的倭军则继续进攻,周而复始。”
“这种进攻战术,配合倭军冲击的这种气势,别说是已经毫无战意的朝鲜军,就算是我大明军中,又有多少军队,能够在这种宛若千万凶兽狂奔冲撞而来的气势下做到临危不乱呢?”
倭军奔跑中的嘶吼,以及奔跑中形成的声势,对于心灵的冲撞十分的强烈。
朱常洛觉得,倭军的进攻战术,给他提供了改进新军进攻战术的灵感。
三段射击其实某种程度就是一种在防守中进攻。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三段射击是不能够起到很好效果的。
最终都要士兵猛冲攻击才行。
而这恰恰是现在新军的一个短板。
“朱钰,让各级将领告诉各自所统帅的兄弟们,我们面前有一条沟壕,倭军是无法从正面冲过来的。”
朱常洛最终还是担心第一次真正实战的新军将士承受不住倭军这种野兽般的进攻声浪,如同朝鲜亲军一般。
原本的战力在恐慌紧张中无法发挥出来。
有了这个提醒,新军的兄弟们心中多少有些底气,可以很大程度的缓减恐慌和紧张。
海中砥和熊廷弼这才明白他们指挥使把朝鲜亲军摆放在前面的原因。
恐怕并非是想要朝鲜亲军消耗倭军。
最主要的目的,恐怕就是想要通过倭军与朝鲜亲军交战,来观察倭军的战术吧!
好谨慎!
二人没有朱常洛等人的骑术,只能坐在马背上伸着脖子张望,此刻相互对视一眼,尽管没有说话,却不约而同在心中对朱常洛进行了相同的评价。
再联想这位指挥使敢于在太平寨,以数百兵力追击鞑靼人,就足以证明这是一个极其胆大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