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115节

  突如其来的捷报令所有人脑袋空白,仿佛平地惊雷般在众人心中炸开。

  众人没有想到今日竟还有喜上加喜的情况,更没想到一个名声不显的果毅都尉竟然能主动出击,打出如此大捷。

  “大捷吗……”

  人群之中,高进达呢喃着,脑中想起了当初刘继隆告诉他要二次东略的场景。

  不曾想这才一个月过去,那人如他所说般东略,还打出如此大捷。

  “东进有望啊。”

  高进达脸上挂起笑容,而站在他身旁的张议潮也反应了过来,上前拿起文册,将木盒打开。

  木盒内,经过石灰处理的莽罗将首级已经有些发臭,但对于张议潮来说,这却是不输于沙州节度使旌节的大礼。

  从拿下伊州到如今,这近半年的时间里,沙州衙门都在争论是西征还是东进。

  西征派认为西域势力较多,容易逐个击破。

  比较之下,拥有番汉十余万口的凉州人口倍数于河西,兵甲数量也远胜河西。

  面对实力如此悬殊的凉州,西征派都认为只有收复西域,才能拉出足够的兵马东征收复凉州。

  可是现在,刘继隆用事实告诉了西征派,凉州并非不可战胜,也并非不可收复。

  “甲首精骑六百,斩莽罗将”这十个字,彻底将西征和东进的讨论结束。

  “刘继隆……”

  人群中,一身官服的索勋面色复杂,他本以为自己跟随张议潮收复伊州,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功。

  可刘继隆没有停下,反而送了他一份大礼。

  六百甲兵已然不少,更何况是六百精骑。

  哪怕河西有兵万余,但甲兵也不过五千多。

  凉州虽然人口众多,可甲兵再多也不会超过八千,精骑再多也不会超过三千。

  可以说,刘继隆一战就报销了凉州两成的精骑。

  举河西之力,未必不能收复凉州!

  “节度使,此战大捷,而凉州疲敝,在下建议筹备粮草来年东征凉州!”

  “节度使,在下附议!”

  “节度使……”

  如索勋所想一般,敦煌众多官员皆与他想法一致,所有人都认为应该东征。

  刘继隆俘获甲胄六百余,一下子让河西多出六百甲兵,双方实力此消彼长下,东进大有可为。

  哪怕不能收复凉州全境,可夺得一两座城池都能极大提升河西实力。

  若是能把番和、嘉麟都收复,河西人口便可突破十万。

  这两个县,每个县的人口都超过了沙州。

  与其在这里争夺不到六万人的五州利益,还不如夺得这两县三万余人的利益来瓜分。

  一时间,不管是西征派还是东进派,他们都将目光投向了东方。

  对此,张议潮却没有轻易许诺或同意,而是沉声道:“时机未至,东征之事且莫再议!”

  闻言,张议潮转身便向内堂走去,而院内官员纷纷急切跟上,可最后却被张淮溶带人拦在了内堂外。

  “此时正是时机,节度使怎会如此!”

  “没错,必要劝定节度使东征!”

  “唉……要是给番贼机会,一两年后便恢复实力了!”

  “诸位,我们得劝节度使东进才行啊!”

  “是极!是极……”

  面对张议潮不动如山的镇定,这些寄希望于东进的官员反倒急了。

  他们在内堂外说个不停,可张议潮却回到内堂好好看了看刘继隆的军情文册。

  “这刘继隆用兵开阖如神,轻疾而刚猛,料敌于阴阳,也难怪能打出如此大捷。”

  看完军情文册,张议潮对刘继隆评价极高。

  恰逢此时张淮溶也走进了内堂,听着他的评价不免唏嘘道:

  “他执掌山丹不过半载,却已使山丹人丁骤增,兵强马壮。”

  “假以时日,恐怕淮深仅凭甘州之力,便足矣收复凉州。”

  闻言,张议潮也不免颔首道:“确实如此,但东进还是越早越好。”

  “嗯?”见张议潮说的和刚才说的不一样,张淮溶疑惑道:

  “可刚才叔父您才说了东进过早,时机未到,怎么如今……”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可张议潮却笑道:

  “我若不这么说,他们会这么众志成城吗?”

  张议潮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张淮溶看外面。

  听着外面的嘈杂声,张淮溶这才反应过来:“叔父是想让他们着急,而后拧成一股绳后再讨论东征事宜?”

  “嗯……”张议潮轻抚短须,随后起身将文册放在书架之上,同时说道:“东进之事宜早不宜迟。”

  “我们才拿下伊州不到半载,他们便把沙州搞得乌烟瘴气。”

  “要是能早早拿下凉州,他们兴许能消停一两年。”

  “但拿下凉州难度颇大,举我河西之力,如今也不过仅能拉出六千甲兵。”

  “东征期间,还得防备西域、甘州的回鹘作乱,还得留守足够多的甲兵才行。”

  

  “如此一来,我们又能拉出多少甲兵东征呢?”

  “若是只有四千余,即便淮深与这刘继隆配合默契,恐怕也要耗费数年苦功。”

  “因此,东征时机确实未至,但东征也应当尽早。”

  张议潮转身拿出一本文册翻阅,看了其中内容后又继续道:

  “我们手中有五州之地,但肃州和甘州都产铁。”

  “那凉州虽然也产铁,却并不如我们产出高。”

  “若是刘继隆汇报属实,那仅山丹与酒泉两座城池,便可年产甲胄一千套。”

  “待到两年后的今日,我军亦有甲兵八千余。”

  “届时留守千余甲兵,其余七千尽数派出东征,则凉州可复。”

  张议潮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张淮溶听后也连连点头。

  “两年时间倒也不长,估计外面那群家伙也熬得住,需要把消息散出去吗?”

  “不必。”张议潮摇头道:“先晾他们半载,半载后再说吧。”

  “是……”张淮溶颔首应下,但紧接着他又道:

  “眼下山丹成了肥肉,恐怕这群人都想去占些位置,以此累功,日后好占据凉州高位。”

  闻言,张议潮依旧沉稳:“你怎么看?”

  “侄儿……”张淮溶思索片刻,随后才道:“侄儿也不知道,但侄儿明白一件事。”

  “山丹兵马如此骁勇,却是离不开刘继隆这厮。”

  “若是派去的人会掣肘刘继隆,那东征之事才真是遥遥无望了。”

  “只是侄儿又觉得继续放任刘继隆发展下去,恐怕总有一天会尾大不掉。”

  “即便有淮深,但侄儿还是觉得……”

  张淮溶迟疑了,他没敢继续往下说,而张议潮却深吸一口气道:

  “淮深和我说过他,不过淮深倒是比你自信,他认为自己可以压服刘继隆。”

  “嗯,可能是侄儿怯懦了。”张淮溶倒也承认。

  “走一步看一步吧,希望这刘继隆还能给我带来意外之喜。”

  说罢,张议潮合上手中文册,而张淮溶也起身作揖,随后走了出去。

  东进之事就此被搁置,可有心之人却已经开始布局。

  索氏家族作为沙州豪强之一,自沙州起事以来便步步高升,索忠顗与索勋的地位更不用说。

  眼下索忠顗担任沙州别驾,而索勋则是担任沙州折冲都尉。

  从衙门返回后,父子抵足而坐,面前的矮几放着棋盘,但父子两人却没有一人落子。

  “早知那山丹如此重要,便不该把你调走,理应让你担任山丹折冲都尉的。”

  良久之后,索忠顗缓缓开口,可索勋却沉默不语。

  他知道自家耶耶(父亲)对自己期望很高,可他心里却清楚,他比不得刘继隆。

  只是他不敢将这话说出来,因为那样只会遭到自家耶耶的谩骂。

  “为何不语?”

  索忠顗拿起黑子落下,眉头微皱。

  见状,索勋深吸一口气:“山丹之所以变得更重要,是因为刘继隆两次东略,又联合鄯州尚婢婢迁徙汉口所致。”

  “换我来做,未必能做的比他好,更不一定能成功……”

  “荒谬!”索忠顗果然如索勋预料般生气,他目光直直盯着索勋:

  “你是我的孩子,如何比不得那世代白衣的刘继隆?”

  “他在当牧奴的时候,你早已将兵书学为所用,他一个兵书都未曾看过的人,也不过是自持勇武才取得大胜罢了!”

  “您真的这么觉得吗?”索勋苦笑。

首节 上一节 115/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