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119节

  “好!”悟真没有丝毫犹豫的拿出一吊钱放在桌上。

  见到这一吊钱,摊贩脸上立马摆上笑脸,一边转身去为他们盛羊汤,一边解释道:

  “这赈灾倒是不难,可城外的灾民都是买卖啊。”

  “买卖?”悟真愕然,摊贩却笑呵呵说道:

  “四周灾民过来之后,城内的一些大户就能低价将他们之中身强力壮、容貌清秀者买做奴婢,贩往长安。”

  “这……”悟真瞳孔震动,强忍道:“这不符合律法吧?”

  “都这世道了,哪还能按照律法一板一眼的来?”摊贩不以为意说着。

  “别说逼灾民做奴婢了,就是违反禁令,也不过花些钱就能摆平。”

  解释间,远处忽然传来嘈杂声。

  众人循声看去,只见一名穿着戎装的兵卒正在用马鞭抽打一名十一二岁的小女子。

  那女子哭嚎着,却无人敢管。

  摊位上,一名直白忍不住起身,却被悟真一把抓住。

  “大德,我……”

  “我们管不了!”

  悟真心中同样盛怒,可那又如何。

  这是灵州,不是河西。

  “大唐怎么会是这样子的?”

  那人攥紧拳头被悟真拉回椅子上,而那小女子的哀嚎声却持续在他们耳边响起。

  

  那摊贩将食物上齐,擦了擦手后便看向那小女子的方向,唏嘘道:“估计又是个要偷跑的小女娃。”

  “这些女娃娃不知好歹,以为跑了就能活下来,却不想跑出来也会遇到人牙子。”

  “跟着这些军头,顶多被欺辱一段日子,等军头腻了,还能以奴婢的身份在府里待着。”

  “要是被人牙子拐了,恐怕会被卖给一些贫穷的老汉家中,不仅要伺候老汉,还得伺候田地。”

  他话音落下,那小女子也被打得叫不出声,被那军头提着拖回了自家院子里。

  悟真等人一时无言,只能埋头强忍不适,将肉汤与饼子吃了大半,剩下带在了身上。

  一路无言,众人往驿馆寻去,不多时便寻到了回乐城的驿馆。

  本以为今日到此为止,却不想他们在驿馆门口见到了熟悉的面孔。

  “张长史?!”

  悟真及几名直白、兵卒哑然,而正在与驿卒谈笑的那身影也转了过来。

  “悟真?!”

  张议潭十分欣喜,连忙上前对悟真等人行礼。

  “我已经听闻你们与高进达入长安的事情,不曾想还能在此地碰到你们。”

  “长史您也是来入朝的吗?”悟真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张议潭闻言抓起他的手,示意众人跟上:“走,去屋子里说!”

  话音落下,他带着悟真等人进入驿馆之中,来到了自己所住的房间里。

  张议潭所率精骑都在回乐城外驻扎,而他只带着十余人入城休整。

  好在房间左右都是他的人,所以也不怕走漏风声。

  他带着悟真他们进入房间后坐下,随后对众人笑道:“我这次前往长安,也是为了报捷。”

  “我们收复凉州了?”悟真想的是收复凉州,而张议潭摇头道:

  “凉州还没有收复,不过我们收复了伊州,此外……”

  说着说着,张议潭顿了顿,扫视了一眼众人后才低声道:

  “我们从鄯州尚婢婢手中得到了五州图籍,而西洲的仆固俊、安宁二人也献上了西洲图籍。”

  “这六州图籍加上我们手中的五州图籍,便是十一州图籍。”

  不等悟真他们消化这则消息,张议潭才说出自己为何要遮掩的原因。

  “我与节度使商议了,献出十一州图籍,以壮声势。”

  “届时再与朝廷东西夹击河陇,收复失地指日可待!”

  张议潭这般说着,表情十分激动,仿佛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只是面对他的话,悟真却眉头紧皱,随后转身看向几名直白:“你们先出去。”

  “是。”几名直白转身离去,悟真这才看向张议潭。

  “十一州图籍交给朝廷,这自然会让朝廷十分高兴,可朝廷必然会以为我们已经收复十一州。”

  “我在关中行走几个月的时间,也大概知晓了一些事情。”

  “眼下朝廷警惕藩镇坐大,而我们若是献上十一州图籍,难免会让朝廷警惕我们……”

  “这怎么会呢?!”张议潭打断了他的话,眉头紧皱:

  “我等皆为义旅,打通河陇只为重归大唐。”

  “若是朝廷忌惮我们,只需圣旨一份,我与节度使便会交出兵权,只身入朝。”

  “如此,朝廷总该相信我们了吧?”

  “这……”悟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只能询问道:

  “长史,城外的饥民你看到了吗?”

  闻言,张议潭的激动烟消云散,语气有些低沉:“看到了……”

  “我未曾想到,大唐的时局也如此艰难。”

  悟真见状松了一口气,可不等他开口,便见张议潭提起几分精神道:“可若是等我们收复河陇,那百姓也就不用受苦了。”

  眼见他还在认为问题在于外敌,悟真深吸一口气将自己交代的事情尽数说了出来。

  跋扈的藩镇,欺压百姓的神策军,无所作为的朝廷,盘剥百姓的官吏……

  大唐的遮羞布被悟真一点点撕开,而他这么做,就是想让张议潭认清大唐的真实情况。

  张议潭的手攥紧了一遍又一遍,却最终还是无力松开。

  悟真本以为自己已经说动张议潭,不曾想张议潭却低声道:“朝廷有朝廷的难处。”

  “如今藩镇跋扈,宦官作乱……朝廷能将时局控制如此,已然不易。”

  “我等身为大唐的百姓,理应要体谅朝廷,体谅至尊。”

  “等收复了河陇,许多事情都会变好的。”

  “真的会变好吗?”悟真自嘲一笑。

  “番贼若欺辱我们,我们还能以大唐百姓的身份驱逐他们。”

  “可若是日后收复河陇,重归大唐后,欺负河西百姓的人成了这群贪官污吏……”

  “那我们…到底又该以什么身份自居呢?”

  他这番话,让张议潭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了。

  他双手慢慢攥紧,沉声道:“河西只会越来越好。”

  “希望吧。”悟真起身向外走去,脚步急促得没有一丝要停留的意思。

  听着那脚步声渐渐走远,张议潭这才露出了无奈之色。

  城外的景象,他又何尝没有看见呢?

  不止是他,而是所有人都看见了。

  那景象将他们幼时“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幻想击碎,所有人沉默无言。

  兴许大唐本就是这样,只是他们这群河西遗民将大唐想象的太美好了。

  这样的世道,又有谁会比谁好到哪去。

  可是不回大唐,他们又能去哪?

  割据自立吗?

  这个念头升起,张议潭连忙苦笑。

  倘若他们真的谋求割据自立,那用不了几年,整个河西就会分崩离析。

  况且没有了大唐的支援,以河西“胡道昌盛,汉道衰微”的情况,他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良久之后,张议潭的屋内传来又有叹息声,而在二楼开了一间房间的悟真却望着窗外的回乐城心灰意冷。

  与他同住的一名直白递给他一杯茶,悟真感谢过后接过饮了一口。

  “大德……”

  直白犹豫半天,却一句话都没有说出口。

  悟真倒是有许多话,可能说出口的并不多。

  “郭直白,回了敦煌后,你准备去干嘛?”

  “应该就是在衙门里当差吧。”郭直白自己也不太确定。

  不过为了打开话题,他还是对悟真询问道:“大德您呢?”

  “我吗?”悟真精神恍惚。

  他想说继续作为使者来往河西与长安,可话到嘴边他却说不出来。

  这样的大唐,并非他心中的大唐。

  因此仔细想了想后,他抬起头看向远方,如释重负道:

  “敦煌南边遗留的洞窟和窟檐很多,可不少都因为番贼入侵而遭到了破坏。”

首节 上一节 119/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