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150节

  “下官附议”索忠顗也不想看到张氏一家独大的场面,所以主动站出来支持李恩,哪怕他儿子索勋已经在明年的出征名单里了。

  “我等附议……”

  一时间,许多河西大小豪强纷纷附议,谁都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望着他们,张议潮半晌没有说话,直到许久之后才猛然抬头扫视众人,语气不容置疑。

  “我意已决,东征之事交由甘州便可,擢升甘州兵额为四十五团,番和五团。”

  “即日起,其余四周新制甲胄及钱粮,尽数发往甘州!”

  话音落下,张议潮起身便往内堂走去,众人见状面面相觑,脸色都不是很好看。

  随着张淮深在东边屡建军功,张氏的话语权是越来越大了。

  尽管如今的河西还达不到张氏一言堂的地步,可已经隐隐有这个趋势了。

  一时间,如李恩、索忠顗等人眼底闪过寒芒,哪怕他们都支持收复凉州,可收复凉州的功劳一定不能以张氏一家独大的局面收尾。

  他们必须得想一些办法,让张议潮同意他们的建议才行。

  要不然,等大军进一步收复河陇之地后,他们恐怕真要被张氏压得死死的了。

  这般想着,官员们纷纷以地位、家族身份聚集起来,而高进达则是借机与张淮溶他们前往了内堂……

第119章 共赏太平人

  “他们在正堂明目张胆的议论,显然是要阻碍我们,以此让您妥协。”

  “叔父,要我说我们就强硬些,反正淮深和刘继隆收复凉州也不过就是一年时间罢了。”

  内堂之中,高进达与张淮溶先后开口,而刚刚坐下的张议潮却揉眉道:

  “我预想到了,所以我才会那么说。”

  “您是故意的?”高进达愕然,随后很快猜到了张议潮的用意。

  说白了,如果张议潮表现得不够强硬,那外面那群人一定会狮子大开口,恨不得把东征大军上上下下都安插成他们的人。

  不过事情如果真成这副局面,东征大军也就成了一场笑话,别说收复凉州,不被尚摩陵逐个击破就算好了。

  正因如此,张议潮表现得十分强硬,而感受到这份强硬的众人,便会开始想一些折中的办法。

  换个道理,那就是要开窗会被制止,但要掀屋顶就会准许开窗。

  军功小总比没有要好,这就是眼下李恩那群人在讨论的议题。

  想到这里,高进达不免对张议潮作揖道:“吾远不如节度使深谋远虑。”

  “不过是年纪大悟出的道理罢了。”张议潮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摸着短须,目光扫视桌案上地图。

  他在想甘州的事情,不过并非是先前的事情,而是此战后的甘州局势,以及收复凉州后的河西局势。

  “刘继隆是一员大将,而且还是治才……”

  张议潮故意作出评价,而高进达与张淮溶竟然先后点头。

  如此一幕,让张议潮眉头微皱,但很快舒展。

  他的微表情无人注意到,张淮溶与高进达都在顺着他刚才的话继续往下说。

  “此役刘继隆居功至伟,若没有他,我军也无法重创番贼,更无法获得收复凉州的机会!”

  张淮溶语气略微有些激动,而他之所以如此褒奖刘继隆,也得益于张淮深没有在捷报里添油加醋抹黑刘继隆,反而是大笔赞扬了刘继隆对于东征的重要性。

  尽管张淮深时刻防备着刘继隆,但那是因为环境和风气导致的,而刘继隆又是贫民布衣出身,受诱惑小,所以张淮深才不放心。

  如果以个人角度来看,他自然是十分欣赏刘继隆的,所以对于刘继隆的要求也通常应允。

  正因如此,他才没有掩盖刘继隆的功劳,而是大肆书写。

  按照张淮深所描述的刘继隆功绩,刘继隆这次最少拔擢两级,升正四品上府折冲都尉,兼领中州刺史之职。

  “进达,你为我起草帛书!”

  张议潮没有犹豫,直接吩咐高进达起草帛书。

  高进达从书房内拿出帛书,研墨后看向张议潮,准备书写。

  见状,张议潮也干脆道:“闻凉州之大捷,吾心甚微,以功……”

  他说了一番开场白,随后才开始提及擢升的事情。

  虽说此战刘继隆居功至伟,但主帅毕竟是张淮深,这就像苏定方再怎么能打,也是李靖帐下将领,所以头功必然要算在张淮深身上。

  对于张淮深,张议潮的封赏也毫不吝啬,先是拔擢两级,升任中都督,再擢升为甘州节度使,总领复凉事宜。

  在张淮深之后,张议潮便开始提及刘继隆了。

  对于刘继隆,张议潮的封赏更是丰厚,拔擢两级为正四品上府折冲都尉,遥领兰州刺史。

  虽说兰州还不在河西手上,可河西内部的刺史已经被封完,没有多余的位置给刘继隆。

  若是封他为凉州刺史,又容易被李恩、索忠顗他们群起而攻,所以遥封兰州刺史才是最妥当的。

  在刘继隆之后,索勋、酒居延、马成、张昶、李骥等甘州参战的将领都得到了封赏和擢升,基本都拔擢了一级。

  不过这么一来,光是擢升为别将的将领就多达二十余位,果毅都尉更是多达六位,李仪中和酒居延则是升任折冲都尉。

  这其中,李仪中并未参加大战,可刘继隆还是让张淮深将他的名字写上了。

  张淮深虽然不想这么做,可一想到能让沙州李氏分裂,他便添上了李仪中的名字。

  如此一来,若是收复了凉州,最少有一个城池将会归李仪中节制,而这就足够李渭和李恩翻脸。

  张议潮虽然不知道二人的谋划,可他也能隐隐猜到李仪中姓名出现的原因。

  “这索勋也擢升为了会州刺史,想来能堵住索氏之口。”

  张淮深看着新鲜出炉的帛书,不免侥幸松了一口气。

  只是面对他的话,张议潮与高进达先后摇头道:“不一定。”

  话毕,高进达闭上嘴,张议潮继续道:“只是一个遥领的刺史,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他们还会再闹,但我们不用管他们!”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眯着眼睛继续道:“甘、肃都在我们掌握中,集合两州之力,不怕收复不了凉州!”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帛书尽快送到甘州,调集肃州和甘州的甲胄来武装新卒,谋求东进!”

  他话音落下,随后看向高进达,而高进达也作揖道:“节度使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嗯……”张议潮收回目光,往内堂外的院子看去,语气带着几分雀跃。

  “收复凉州……指日可待!”

  在他说完后,张淮溶与高进达先后离去,而正堂的众人也见到了新鲜出炉的帛书。

  李恩诧异,索忠顗错愕,其余人纷纷看向他们,自觉感受到了背叛。

  二人此时百口莫辩,毕竟在场几大氏族,只有他们两家和张家得了好处与封赏。

  不等二人阻拦,高进达与张淮溶便将帛书交给了前来报信的轻骑,让他们休息一日后再返回甘州。

  轻骑得了帛书,连忙行礼退出衙门,随后各大豪强出身的官员先后离去。

  索忠顗与李恩脸色黑得吓人,可却对此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也不太想阻拦自家人擢升。

  只是张议潮开出的擢升价码明显不够,还需要好好运作,让张议潮知道河西离不开他们才行。

  不提他们准备如何,只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张淮深等人也率军走出了焉支山……

  “凉州大捷!我军收复番和,如今已经回到城外!”

  “凉州大捷……”

  山丹城内,随着轻骑策马城中,将消息传遍全城,无数百姓纷纷放下了手上工作,埋头往城东跑去。

  从正午开始算起,不到两个时辰,他们便都走出了城外,在城东门外官道两边翘首以盼。

  每家每户都走出了山丹城,为的不是庆祝大捷,而是想要见到他们家中从军的军人、民夫。

  “娘,阿耶怎么还不来?”

  “快了快了,别催……”

  “阿耶,我饿了,大兄和二兄他们什么时候到啊。”

  “三郎乖,等大兄他们到了,今晚我们吃羊肉。”

  “好耶!吃羊肉吃羊肉!”

  官道两侧,孩童们觉得苦等枯燥,而大人们一边安抚他们,一边忐忑的眺望远方。

  “来了来了!!”

  “真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当远方的官道出现旌旗,山丹城东门外的寒冷瞬间被热情的百姓给弄得沸腾起来。

  四周不再寒冷,所有人都高兴的相互畅聊,而那规模漫长的队伍也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近。

  渐渐地,前军的轻骑出现,而百姓们纷纷抬头,试图从队伍中找到自家熟悉的面孔。

  “大兄!大兄!!”

  “二郎!往这边看!我们在这!”

  道路两旁,见到亲人的百姓们高兴打着招呼,他们跟着亲人的脚步在道路两旁追去,一边追一边打着招呼。

  还有的驻足原地,四下张望着,期盼着能如其他人一样找寻到自己的孩子、兄弟和丈夫。

  大军不断向前行进,驻足的百姓却越来越少。

  渐渐地,他们眼底透露出一丝绝望。

  哪怕如此,他们还是守在原地,一直到正兵、民夫的队伍彻底从他们面前走过,运送烈士遗物的队伍出现,他们才无力跪在了地上。

  五百车遗物包含了阵亡将士的骨灰和生前的东西,它们就这样安静摆在官道上等待认领。

  面对这样的场景,有的则在车队中绝望地搜寻,有的人则是无力坐在地上,面色苍白,眼中渐渐失去光彩。

  渐渐地、人群中传来压抑的抽泣和低语,而留守的正兵们也低着头,念出了军籍册上阵亡将士的姓名。

  “伙长酒克庄……”

首节 上一节 150/3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