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193节
陈靖崇、尚铎罗和郑处没说话,但他们脸上笑容却代表了他们的态度。
显然,经过唐廷拒绝授予河西节度使旌节给张议潮,加上刘继隆前往陇西自立门户等事情,帐中诸将也渐渐看开了。
他们不再幻想着盛唐美梦,而是回到现实,因地制宜。
刘继隆看着这一切,高兴的同时,也不免升起了报复唐廷的想法。
庙堂之上的那群家伙不是想用归义军来局限他们吗,那他就用归义军的名号把事情搞大,看看到最后是谁收不了场!
“行了,天色不早了,我让曹茂弄些吃食,吃完之后就回去休息吧。”
刘继隆交代一声,随后便召来曹茂,让他去找兵卒弄些吃的。
虽说离开了山丹,没了那么多牧群,但众人在一起同甘共苦,远比一人吃肉,其余人喝汤要舒服。
瞧着大伙吃的一样,便没有想要攀比的心思了,自然吃得香甜。
很快,吃饱喝足的众人先后散去,而尚铎罗也成了香饽饽。
张昶、马成他们搂着他去休息,看样子是要把尚铎罗在陇西的经验榨干。
瞧着他们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离去,刘继隆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笑归笑,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总结今日尚铎罗与他所说的这些经验和陇西情报。
将这些情报记录下来后,刘继隆这才躺下休息,而床头的烛火也渐渐消没。
也不知过了多久,随着曹茂将他唤醒,他便起身简单洗漱了一番,随后开始指挥大军拔营。
帐外的天色还是黑的,伸手不见五指。
虽然是盛夏,可寒风吹着,不免有些冷意。
刘继隆披了件绣袍,随后便在军营中走动起来。
每个帐篷面前都停着一辆挽马车或黄牛车,将士们将帐篷、兵器、甲胄和粮食放在车上,见到刘继隆的同时朝他行礼。
陈靖崇他们都已经起床,三万四千石粮食很多,五千辆挽马牛车仅仅能运载甲胄兵器及两万石粮食。
剩下的一万四千余石粮食,得等到李仪中那两千甲兵和三千民夫抵达才行。
好在李仪中没有让他们久等,或者说张淮深没有让他们久等。
随着天色变亮,昌松方向开始出现声响,随后便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队伍在缓缓向东进发。
“节度使他们也要东征了?”
“应该是,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你看,节度使的旌旗都出现了,肯定是!”
马背上,张昶与李骥他们讨论着眼前的一幕。
刘继隆转身看向自己身后,七千三百多人的队伍根本看不到边,这等队伍若是入了山中,恐怕就只能靠塘兵汇报才能知道前、后军情况了。
“吁……”
随着归义军的队伍不断前进,张淮深、李仪中也率领精骑策马而来。
他们勒马军前,与刘继隆对视。
“刺史,我们的人在队伍最末端,还有三里多路程,先让兄弟们等会吧。”
李仪中对刘继隆作揖,刘继隆也颔首回头对张昶他们吩咐起来。
做完这一切,刘继隆才看向了张淮深,而张淮深刚才一直在看他。
二人四目相对,却一言不发。
不多时,随着索勋带着中军经过,张淮深这才开口道:“去了陇西后,不要太急于求成。”
“若是事不可为,过几年再回河西也不迟。”
他还在幻想着坐上河西节度使的位置,然后召刘继隆回来辅佐他。
只是刘继隆的心态已经变了,今日之后,他便是自己的主人,不再是谁的部将了。
因此面对张淮深的话,他没有给出回答,只是作揖道:“慢走!”
见他不回应,张淮深神色微变,语气带着丝歉意:“走了……”
他抖动缰绳,汇入了中军队伍之中,渐行渐远。
过了半个时辰,李仪中所率的两千甲兵及三千民夫到来,队伍中还有四千多辆挽马车。
刘继隆吩咐尚铎罗、李仪中将剩下的粮食装车后,便继续看向了张淮深的队伍。
“张”字旌旗在空中招展,但却随着大风吹动而渐渐倾倒。
与之不同,刘继隆身后的“刘”字旌旗不仅没有因为大风吹动而倾倒,反倒更加稳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就连东方都升起了一丝太阳,而张淮深所率甘凉大军也彻底不见。
“刺史,好了!”
张昶策马来到刘继隆身旁开口,刘继隆闻言也看向身后的队伍,深吸一口气道:
“出发!”
第144章 陇西局势
“用点力啊!”
“娘贼的,你这浑厮怎么那么沉!”
黄绿相间的山丘下,一名兵卒奋力往上攀爬,而他的脚下赫然是两名充当垫脚石的兵卒。
对于生活在山区的百姓来说,这不到一丈的断丘并不难攀爬。
可对于生活在平原的陈瑛来说,这断丘宛若天堑。
他双手双脚并用,踩着两名弟兄的双肩,被他们托着双脚才爬上了这断丘。
随着他爬上断丘,他大口喘着粗气,趴在黄绿相间的草地上休息了几个呼吸后才踉跄着起身。
阳光刺眼,他用手挡在眉头上,向四周打量情况。
他所处的断丘之下,是一座连绵数里的土丘,土丘高数十丈,马匹上不来,只能人力攀爬。
随着他站起来,四周情况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这里不同于河西那翠绿的草原,即便生出野草,却也是黄绿相间的。
这种黄绿色延绵四周山丘,虽说山丘上不缺乏树木,可这些树木却长得奇形怪状,枝叶稀疏。
远处,祁连山顶还存在着积雪,而山丘左侧是陈瑛他们攀爬上来的谷道,右侧是延绵的山岭。
右侧那延绵的山岭鲜少能见到成片的绿色,都是黄绿相间的植被,不可能存在伏兵。
陈瑛往左侧看下去,只见宽阔数里的谷道间,一支延绵数里的队伍正在谷道间行走。
队伍一直在前进,可是却看不到边。
沿着队伍前进的方向观察,前方的地势开始逐渐变低,一条河谷由西北往东南而去,横亘在大军前进的道路前。
“陈瑛!怎么样了?!”
断丘下的两名兵卒询问起他,陈瑛也回过神来道:“前面五六里都没有问题,到河谷都没人!”
说罢,他对断丘下的两人道:“把旌旗丢上来,我往前面走,你们在下面跟着!”
“诶!”听到他的回话,断丘下的二人立马投掷了一面旌旗与旗杆上来,随后沿着断丘往前走。
陈瑛捡起地上的旌旗和旗杆,穿到一起后开始吹哨挥旗。
不多时,他的旗语得到了山丘下谷道上的塘兵回应,塘兵挥动旗语,让他继续往前探查。
陈瑛挥旗回应后,便将旌旗从旗杆上收了下来,扛着旗杆,抱着精骑往前走。
断丘上可行走的空间狭长,一失足便要沿着山丘滚下去,哪怕陈瑛穿戴甲胄也难以存活,因此他走的小心翼翼。
与此同时,他也不免感叹道:“这山里还真是荒芜,连成片的绿色都瞧不见。”
他自言自语走着,时不时看向谷道中的队伍。
大约走了半个时辰,前方突然出现一座矗立在断丘上的石堡。
见到石堡,陈瑛小心翼翼的摸索着过去,而脚下的地方也越来越宽阔。
不多时,他摸到了石堡脚下,可石堡内却没有一丝声音。
他寻到了石堡的堡门,上面悬挂着“乌城堡”的木牌,是他出发前,伙长让他记住的三个字。
小心翼翼推开堡门,里面干干净净,除了一些木头和废弃的桌椅板凳便再没任何东西。
百来平的石堡空荡荡的,水缸里的灰尘积了厚厚一层,显然废弃很久了。
得知没有人,陈瑛松了口气,随后爬上石堡的马道,将旌旗插在了石堡的马道上,拿起木哨吹响。
“哔哔——”
随着他的木哨吹响,断丘下的两名兵卒也冒了头:“陈瑛,怎么样?”
“没人,废弃很久了!”
陈瑛大声回应,随后站在马道上,将前方河谷及河道两岸瞧了个清楚。
观察完四周后,他继续对脚下的两名塘兵交代道:“河谷两边的山上都没有旌旗和伏兵!”
“好,你和查迷干在这里等着,我下去汇报军情。”
一名塘兵回应一声,随后开始搜寻下山道路,小心翼翼的走下山丘。
不过三四十丈的高度,下山却花了整整一盏茶的功夫。
待塘兵来到谷道间,他所隶属的塘兵队伍也骑马小跑来到了他的面前。
“伙长!乌城堡废弃很久了,陈瑛在马道上也没瞧见对面河谷两岸和对面山上有什么伏兵!”
塘兵汇报完毕,骑在马背上的塘兵伙长颔首道:“让他们在山上等着。”
话毕,他回头看向一名塘骑:“把消息传回中军。”
“是!”塘骑调转马头,连忙往后方疾驰而去。
七八里的路程也不过耗费一刻钟的时间,很快前方的情报便传回了中军队伍中。
马背上,刘继隆刘继隆听完了汇报,随后看向身旁的李仪中。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